- 年份
- 2024(7974)
- 2023(11459)
- 2022(10161)
- 2021(9658)
- 2020(8170)
- 2019(18743)
- 2018(18848)
- 2017(36466)
- 2016(20064)
- 2015(22772)
- 2014(22933)
- 2013(22868)
- 2012(20825)
- 2011(18971)
- 2010(18851)
- 2009(17264)
- 2008(16567)
- 2007(14740)
- 2006(13025)
- 2005(11239)
- 学科
- 济(79114)
- 经济(79029)
- 业(60573)
- 管理(51417)
- 农(47403)
- 企(39264)
- 企业(39264)
- 方法(34799)
- 农业(31525)
- 数学(30267)
- 数学方法(29920)
- 业经(21316)
- 中国(19601)
- 学(18740)
- 财(18128)
- 地方(16742)
- 制(14884)
- 贸(13392)
- 贸易(13385)
- 易(13025)
- 技术(12685)
- 环境(12245)
- 理论(12192)
- 发(12042)
- 和(11655)
- 策(11410)
- 银(11155)
- 银行(11102)
- 农业经济(10738)
- 教育(10662)
- 机构
- 学院(286916)
- 大学(284489)
- 管理(115208)
- 济(109493)
- 经济(106970)
- 理学(100605)
- 理学院(99562)
- 管理学(97743)
- 研究(97361)
- 管理学院(97266)
- 中国(72120)
- 农(71267)
- 科学(64825)
- 京(61009)
- 农业(55212)
- 业大(54471)
- 所(50542)
- 研究所(46587)
- 财(45686)
- 中心(45166)
- 江(41988)
- 北京(38007)
- 范(37307)
- 财经(37036)
- 师范(36886)
- 农业大学(34779)
- 院(34321)
- 州(34081)
- 经(33823)
- 经济管理(32370)
- 基金
- 项目(203063)
- 科学(157184)
- 研究(146920)
- 基金(144917)
- 家(128015)
- 国家(126866)
- 科学基金(107123)
- 社会(89162)
- 社会科(83916)
- 社会科学(83893)
- 省(81500)
- 基金项目(78214)
- 自然(71418)
- 自然科(69650)
- 自然科学(69632)
- 自然科学基金(68378)
- 划(67928)
- 教育(65506)
- 编号(61718)
- 资助(59253)
- 成果(49131)
- 重点(45152)
- 发(44155)
- 部(43952)
- 创(41957)
- 课题(41484)
- 科研(39094)
- 创新(39088)
- 计划(38207)
- 农(37951)
- 期刊
- 济(123316)
- 经济(123316)
- 研究(78130)
- 农(72611)
- 中国(54153)
- 学报(52769)
- 农业(49782)
- 科学(46561)
- 大学(39286)
- 管理(37449)
- 学学(37304)
- 财(31426)
- 教育(29255)
- 业经(25946)
- 技术(24699)
- 融(24192)
- 金融(24192)
- 业(23472)
- 问题(17259)
- 财经(16431)
- 版(16328)
- 经济研究(16292)
- 业大(15942)
- 图书(15645)
- 科技(15521)
- 农业经济(14319)
- 理论(14046)
- 资源(13907)
- 农村(13865)
- 村(13865)
共检索到410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巍 高喜荣 郭良 王齐瑞 杨一松
The biomass,productivity and the material cycle in the shrubby Chinese ash(\%Fraxinus chinensis\%)\|crop intercropping system (ash+wheat+peanut)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 that:In this system,the biomass was 30.9837~60.4399 t\5hm -2 \5a -1 ,the annual net productivity was 2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延林 王秀珍 王福民 王人潮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水稻、玉米、棉花3种共6个品种作物冠层不同生育期的高光谱反射率及对应叶面积指数和地上生物量,分析了其高光谱变量和红边参数与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及叶重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3种作物冠层高光谱反射率与其生育期有关,其反射率最大值的比较结果是棉花>玉米>水稻。23种作物的叶面积指数、叶鲜重、叶干重与其冠层光谱变量ρ990/ρ550,ρ800/ρ550,ρ750/ρ550,ρ800/ρ680及冠层红边参数λr,Dλr之间均极显著相关,但地上鲜生物量和地上干生物量与上述光谱变量和红边参数之间相关性较差,说明可通过高光谱遥感方法估测水稻、玉米、棉花的叶面积指数、地上鲜生物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光益 曾庆波 林明献 陈步峰 李意德 吴仲民
本文测定并分析了海南尖峰岭地区30年生的热带乡土树种海南木莲人工林生物量及其估算模型,论述了生物量及其养分分配规律。指出:海南木莲各器官及整株生物量模型以幂函数模型W=a(D2H)b比较理想;全林分的总生物量为144.066t/hm2,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89.935t/hm2。乔木层生物量占78.81%,林下植物层占21.19%;在乔木层中,树干、树叶、树枝、树皮和树根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4.127%、2.354%、7.762%、9.370%和26.388%;乔木层中,各器官的养分含量,除Ca外,都是叶比其它器官(枝、皮、干、根)的养分含量高许多,N、P、K、Ca、Mg5个常量养分元素在海南木莲...
关键词:
海南木莲人工林,生物量,养分分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金龙
江苏里下河滩地过去主要生长芦苇,由于地下水位降低,自然植被芦苇等日趋衰弱,80年代前后,以林-农、林-渔、林-牧等相结合的滩地开发得到迅速发展。黄宝龙等研究了林农复合系统的结构、生态效应、经济效益和配套的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等,提出了林农复合经营是较为理想的滩地开发方式,池杉(Taxodium ascendens)是适合的树种,适宜的造林密度为4×1.5m,对林农复合系统的生产力也进行了初步研究,但对复合系统中各组分对农作物生产力的影响探讨较少。本文拟对池杉的根系及林龄对农作物生产力的影响作初步研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戴小枫 王韧 贾继增 黄大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谷家川 查良松
根据近20a(1991~2010)主要农作物产量与耕地面积的相关数据,结合主要农作物的含碳率、经济系数、根冠比、果实水分系数,利用农作物产量与碳储量转换模型计算法对皖江城市带主要农作物碳储量、碳密度进行了估算,分析该区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库的总量和构成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20a来该区农田植被碳储量和植被碳密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2010年研究区农田植被碳储量占当年安徽省能源消耗总排碳量的23.06%,具有十分明显的碳汇效应,但农作物碳储量和碳密度呈现一定的波动性。研究区中农作物碳储量以水稻作物为主(占总碳储量的66.59%),各市农作物碳储量、碳密度表现为:六安、滁州农作物碳储量最大,铜陵...
关键词:
农作物 碳储量 动态变化 皖江城市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小静 王国军
系统性风险削弱了传统农业保险分散风险的能力,是农业保险经营中的最大障碍之一。本文利用小波多分辨分析和系统聚类法对河南省小麦、玉米、棉花和花生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大部分县级区域的农作物系统性风险处于高和较高的等级水平内,四种主要农作物的系统性风险大小依次为棉花>小麦>花生>玉米。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创新指数化农作物保险、建立有效的巨灾风险准备金机制,在创新指数化农作物保险的同时,政府的财政补贴、巨灾风险准备金机制也应根据省域内作物种类、风险水平的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以有效应对农作物系统性风险给农业保险经营带来的潜在问题。
关键词:
小波多分辨分析 聚类分析 系统性风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贾坤 李强子
农作物遥感分类是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的重要核心问题,是提高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精度的关键研究内容。特征变量的选择是农作物遥感分类的重要步骤,有效地使用多种特征变量是提高农作物遥感分类精度的关键。随着多源数据获取的更加容易,电磁波谱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辅助数据特征在农作物遥感分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和综合分析了在农作物遥感分类中所使用的各种特征变量,包括多光谱特征、微波散射特征、多源数据特征、高光谱数据特征等电磁波谱特征,以及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和辅助数据特征等,并分析了农作物遥感分类特征变量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指出目前农作物遥感分类特征变量选择存在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特征...
关键词:
农作物 遥感 分类 特征选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左斐 徐璋勇
农作物保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政策工具。学术研究领域对农作物保险影响作物产出的相关探讨由来已久,在不少问题上存有争论,而关于这一主题,近年来的总结性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基于1980年至2019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检索的结果,提炼出农作物保险作用于产出的基本理论框架,提出保险通过"长期机制"和"短期机制"的共同作用对农作物产出带来影响。据此框架,论文从农作物保险对生产行为、对农业生产者收益和对产量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系统的梳理,并总结了实证研究的方法,最后立足国内对今后这一主题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芳东 傅大立 王保平
该文对桐麦间作系统中小麦各部分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内外小麦种子生物量差异显著,系统外的小麦生物量高于系统内;同一间作模式内生物量分布受距树行远近影响,处于模式中央的小麦各部分生物量都是最大的;影响小麦生物量的主要因子为小麦品种和穗密度,间作模式和距树行远近对小麦种子生物量有一定影响,但对小麦总生物量影响较小.桐麦间作系统内外小麦种子单穗生物量的差异较总生物量的差异小;影响小麦种子单穗生物量的主要因子为小麦品种,其次为距树行远近,而间作模式和小麦穗密度对其影响甚小;不同小麦品种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一致,在桐麦间作系统麦田东边,豫西832各部分生物量都有比西边减小的趋势,秸秆生物量平均减少5...
关键词:
间作系统,泡桐,小麦生物量,间作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宜水 赵立欣 孙丽英 孟海波
我国作物秸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是一种多用途可再生资源。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调查方法,阻碍了秸秆综合利用进程。本文从总量、经济性、空间和时间分布等角度评价秸秆资源,建立农作物秸秆评价标准体系,将农户问卷调查与的农作物收获时直接采样测试草谷比等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范围、内容和方法。通过在实际调查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指导我国作物秸秆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工作,有利于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进程。
关键词:
秸秆 资源 调查 评价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荣琴
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作物保险具有区别于其他保险的属性。必须从不同角度揭示农作物保险的时空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做好农作物保险的季节性安排,遵循农作物保险的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科学进行费率厘定和保险区域划分,合理配置农作物保险资源。必须树立长期与动态的经营理念,克服农作物保险经营中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建立农作物保险理赔制度。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为农作物保险经营奠定牢固的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远福 文祝友 江巨鳌 熊海蓉 邹应斌
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种衣剂的研制、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情况,分析了种衣剂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种子 种衣剂 制备 生物学效应 作用机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丁少群 庹国柱
对农作物保险的经营来说,通过危险单位区划,对农作物面临的自然风险进行了风险的识别和范围划分,这就为在空间、时间上科学合理地确定经营规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危险单位区划的基础上,保险人就可以按不同危险单位内的风险强度进一步划分风险区域,进而选择适当的技术方法计算不同风险区域的费率。费率分区是保险企业成功经营农作物保险的基础和前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翠 谭敬菊 杨丽云 汤王外 康平德 杨少华
文章对不同繁殖方式、不同生长年限的云南重楼进行了生物量积累和营养分配研究。结果表明,1~8年生云南重楼根茎切段苗、实生苗生物量逐年递增,未有最高峰值。各营养器官折干率和营养分配高低顺序:根茎>叶>茎>须根。根茎干物质积累及全株总生物量积累分为3个生长阶段:缓慢期、增重快速期、增重加速期;叶、茎干物质积累可分为缓慢期、增重快速期、增重平缓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