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2.159.211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7)
2023(13909)
2022(12039)
2021(10919)
2020(9532)
2019(21920)
2018(21540)
2017(41449)
2016(22250)
2015(25328)
2014(25272)
2013(24944)
2012(23534)
2011(21206)
2010(21035)
2009(19672)
2008(19081)
2007(17231)
2006(15139)
2005(13323)
作者
(66479)
(55765)
(55695)
(52988)
(35386)
(26961)
(25397)
(21834)
(21248)
(19832)
(19137)
(18749)
(17714)
(17506)
(17423)
(17371)
(16837)
(16659)
(16209)
(16064)
(13967)
(13790)
(13520)
(12944)
(12777)
(12406)
(12238)
(12162)
(11389)
(11088)
学科
(111514)
经济(111334)
管理(64141)
(58595)
(48425)
企业(48425)
方法(47647)
数学(41151)
数学方法(40683)
(26531)
地方(25269)
中国(24765)
(24322)
(23017)
业经(22305)
环境(18144)
农业(17607)
(16758)
(16736)
(16399)
贸易(16394)
(15834)
理论(15467)
地方经济(14892)
(14765)
财务(14719)
财务管理(14682)
企业财务(13949)
(13865)
(13403)
机构
大学(325661)
学院(325591)
(141167)
经济(138343)
管理(124440)
研究(112168)
理学(107588)
理学院(106418)
管理学(104483)
管理学院(103905)
中国(82957)
科学(69974)
(67516)
(61734)
(58215)
(57532)
研究所(52444)
中心(52047)
业大(50611)
(49706)
财经(49527)
农业(45907)
(44829)
经济学(44132)
北京(41749)
(41488)
师范(40984)
(40002)
经济学院(39558)
(38450)
基金
项目(219896)
科学(172607)
基金(159932)
研究(156143)
(140194)
国家(139038)
科学基金(119031)
社会(101374)
社会科(95243)
社会科学(95209)
(88383)
基金项目(84737)
自然(77941)
自然科(76110)
自然科学(76082)
自然科学基金(74715)
(72996)
教育(71687)
资助(66273)
编号(61921)
重点(50061)
成果(49415)
(48616)
(48361)
(45324)
科研(43078)
课题(42880)
创新(42508)
国家社会(41563)
教育部(41454)
期刊
(157361)
经济(157361)
研究(92552)
中国(61470)
学报(54478)
(52234)
(49262)
科学(49049)
管理(45190)
大学(41215)
学学(39245)
农业(35474)
技术(29285)
教育(28829)
(26267)
金融(26267)
经济研究(25732)
财经(25379)
业经(24253)
(21893)
问题(20516)
(18391)
技术经济(17635)
统计(17401)
(16145)
(15346)
(15346)
资源(14914)
理论(14611)
世界(14400)
共检索到48016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连阁  
本文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基于对辽宁省典型灌区的实地调查数据,对水价政策可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水价提升直接引致农户减少水稻种植面积,而农户种植结构变化的间接效果是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灌区农业水费收入的下降、农业就业的下降;同时,水价提升具有正负两方面的环境效果。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心  李云龙  杨晨  
采用物质流(MFA)分析方法、依照质量守恒定律,探寻1990~2011年辽宁省物质流输入输出结构和趋势。发现辽宁省区域开采(DME)和直接物质投入(DMI)在1990~2000年间增速并不明显,2000年以后增幅明显提高。区域物质投入(TMI)和物质总需求(TMR)曲线呈现"N"型增长。考察物质消耗强度(MCI)和环境效率(EEE),分析显示辽宁省经济产出需要的相对物质质量投入整体上呈减少趋势,环境修复成绩显著,说明政府环境维护工作已起效,但整体来说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存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裴相斌  
1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海岸带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导致了辽宁省海岸带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辽宁省海岸带非农业人口从1991年的1381.1万人增长到1996年的1502.5万人,平均每年增长23.88万人。1994年辽宁海岸带地区总人口为293...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盖美  连冬  耿雅冬  
基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速度,选取24个评价指标,利用耦合度模型并结合剪刀差分析评价辽宁省1996—2011年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发展,分析耦合度发展趋势及系统发展速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经济发展速度呈"U"型,而生态环境系统呈倒"U"型,二者耦合度发展呈"U"型,先后经历了发达型—协调发展型—发达型—过度发展型几个不同耦合度阶段,1996—2002年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发展耦合程度较高,2003—2011年发展趋势逐渐远离和谐;剪刀差显示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速度差异发展过程呈"U"型,2001年差异度最小,2002—2011年差异度值逐年加大,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发展速度有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吕志鹏  
本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辽宁省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结论为:(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辽宁省碳排放EKC为倒N形,已经经过第一个转折点,没有达到第二个转折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增长,但增速逐渐变缓。(2)辽宁省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变化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成影响较大。(3)最后根据分析提出了三条建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核电建设,积极开发水力、太阳能、风能、地热、潮汐等清洁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低能耗高产出的行业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公民节能减排意识,制定节能减排的相关法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浩  王青  宋阳  李广军  李连德  
科学地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是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决策依据。本文从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为例,运用能值分析方法从能值流量、资源投入产出、资源消耗、环境压力、综合指数五个方面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能值指标体系,详细分析了辽宁省1990年~2005年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辽宁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地资源,需要购买的能值总量较少,资源基础相对雄厚,总能值用量中74%以上来自不可更新资源消耗,且逐年上升,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虽然废弃物能值增长幅度滞后于总能值用量与GDP增长幅度,说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污染排放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但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惯性作用,使废弃物总量持续增加状况在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明  贾小平  石磊  张天柱  
将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看成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研究该系统物质代谢的数量和质量,是目前产业生态学前沿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对辽宁省自1990年至2003年间的物质代谢情况进行了核算和分析研究,从区域物质流情景的角度入手,推进了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代谢及产业生态学的研究,并与国内国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辽宁省社会经济系统物质代谢的变化过程与全国过程有一定的类似,其所消耗的自然资源绝对数量较大,相对数量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数量上的优势并没有能够高效率的转化为经济上的贡献,其自然物质生产效率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也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以2003年单位自然物质投入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健  邵珠琼  
从短期来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来自需求侧,而对长期增长潜力的评估却离不开供给侧的因素。文章借鉴青木昌彦的方法,对2001—2015年辽宁省经济增长的供给侧因素进行分解,得出:城市部门人均生产率提高对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最大,人口红利已衰竭,尽管劳动参与率提高和库兹涅茨效应的贡献较低,但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而要缓解辽宁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则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劳动参与率和库兹涅茨效应,以及化解人口红利枯竭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健  邵珠琼  
从短期来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来自需求侧,而对长期增长潜力的评估却离不开供给侧的因素。文章借鉴青木昌彦的方法,对2001—2015年辽宁省经济增长的供给侧因素进行分解,得出:城市部门人均生产率提高对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最大,人口红利已衰竭,尽管劳动参与率提高和库兹涅茨效应的贡献较低,但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而要缓解辽宁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则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劳动参与率和库兹涅茨效应,以及化解人口红利枯竭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光宇  刘志红  
本文采用1985-2011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建立多变量自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辽宁省税务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分析了未来税务收入的增长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对税务收入的贡献率为0.755;从短期来看,税务收入与经济产出之间的波动响应系数分别是0.539,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税务收入会保持不低于17.2%的增长速度。由于辽宁省税收弹性偏低,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等措施,保证税务收入与经济能够长期稳定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  王丹  张耀光  赵一行  
文章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区域研究单元,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了1992-2004年辽宁省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并从沿海、内陆地带角度对该省旅游经济差异特征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是总体差异有不断缩小的趋势,但是旅游集中度很高,且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梯度很大。据此提出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桂云  
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利用辽宁省1979年到2004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对辽宁省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辽宁省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短期看,出口对辽宁省的经济增长具有衰减作用,进口对辽宁省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文章从供求关系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研究结果还表明,出口与辽宁省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但仅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进口的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辉  郭玲玲  宋丽  
协调度理论已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耦合程度的重要理论。本文在阐述其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经济环境协调度的指标体系、模型和计算方法。通过对辽宁省14市10年各项指标数据的技术处理和分析:辽宁省1996-2005年经济环境协调度整体处于调和阶段,在空间分布上,协调度值高的城市大都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协调度值低的大部分在辽宁省东部和西部;1996年以来辽宁省经济环境协调度的发展趋势呈"V"型变化,"九五"向"十五"过渡阶段协调度最低;经济环境协调度与经济发展阶段符合"U"型曲线,工业化初中期即第二经济发展阶段的协调度最低;1996-2005年期间14个市的经济环境协调度呈现出不均衡发展,其中大连市的协调度值较高。最后,本文认为应以大连市为龙头,与其他协调度值较低的城市实施区域合作战略,从而达到全省各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同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国勇  
文章通过对2000—2015年辽宁省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指标数据构建时间序列进行计量分析,发现辽宁省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长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规制针对技术创新并未表现出双重影响,即辽宁省环境规制程度较为适中,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过度规制状况并不存在,由此从规制方法、规制人员及规制法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月丹  于娣  李胜军  郑凤春  于润吉  汤程成  
目的:核算辽宁省经常性治疗费用的疾病分布、人群费用分布、机构配置和筹资方案。方法: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测算框架,收集卫生及相关行政部门统计数据和1 227家样本医疗卫生机构的患者门诊和住院个案数据进行测算。结果:辽宁省经常性治疗费用测算年份内总量快速增长,四种慢性疾病治疗费用稳定在前四位,老年人消耗治疗费用最多,治疗费用主要发生在医院,主要发生在住院部分,不同年龄人群筹资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保证经常性治疗费用合理增长,明确费用控制的重点疾病和重点人群,优化治疗费用筹资构成。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