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7)
- 2023(15848)
- 2022(13593)
- 2021(12708)
- 2020(10741)
- 2019(24695)
- 2018(24745)
- 2017(47939)
- 2016(25978)
- 2015(29362)
- 2014(29240)
- 2013(29149)
- 2012(26435)
- 2011(23730)
- 2010(23984)
- 2009(22560)
- 2008(22279)
- 2007(19922)
- 2006(17689)
- 2005(15573)
- 学科
- 济(110202)
- 经济(110072)
- 业(102345)
- 管理(85617)
- 企(84140)
- 企业(84140)
- 方法(51286)
- 农(48477)
- 数学(41831)
- 数学方法(41158)
- 业经(33832)
- 农业(32365)
- 财(30307)
- 中国(26545)
- 务(21932)
- 财务(21854)
- 财务管理(21827)
- 制(21072)
- 理论(20791)
- 技术(20722)
- 企业财务(20639)
- 学(20311)
- 地方(20189)
- 和(19998)
- 贸(18996)
- 贸易(18981)
- 易(18475)
- 策(18225)
- 划(17563)
- 环境(16210)
- 机构
- 学院(378091)
- 大学(371537)
- 管理(157019)
- 济(151647)
- 经济(148522)
- 理学(136135)
- 理学院(134798)
- 管理学(132380)
- 管理学院(131720)
- 研究(118463)
- 中国(91670)
- 京(78855)
- 科学(74385)
- 农(73423)
- 财(66998)
- 业大(60662)
- 所(59375)
- 江(56602)
- 农业(56413)
- 中心(54838)
- 财经(53958)
- 研究所(53956)
- 北京(49210)
- 经(49068)
- 范(46888)
- 师范(46505)
- 州(45557)
- 经济学(43489)
- 经济管理(42438)
- 院(42366)
- 基金
- 项目(256110)
- 科学(202321)
- 研究(188459)
- 基金(185791)
- 家(160917)
- 国家(159448)
- 科学基金(138776)
- 社会(118593)
- 社会科(112163)
- 社会科学(112127)
- 省(102295)
- 基金项目(98630)
- 自然(90954)
- 自然科(88804)
- 自然科学(88786)
- 自然科学基金(87191)
- 教育(85488)
- 划(83731)
- 编号(78854)
- 资助(76655)
- 成果(61823)
- 重点(56379)
- 部(55973)
- 发(54858)
- 创(54718)
- 课题(52385)
- 创新(50424)
- 科研(48400)
- 业(48330)
- 国家社会(48163)
- 期刊
- 济(172370)
- 经济(172370)
- 研究(104532)
- 农(72618)
- 中国(71177)
- 管理(58754)
- 学报(57695)
- 科学(54631)
- 财(51933)
- 农业(49353)
- 大学(44170)
- 学学(41867)
- 教育(38106)
- 技术(35178)
- 业经(34460)
- 融(31738)
- 金融(31738)
- 业(25938)
- 财经(25638)
- 经济研究(24788)
- 问题(22899)
- 经(21923)
- 技术经济(20829)
- 图书(18646)
- 版(18470)
- 科技(18427)
- 现代(18075)
- 资源(17981)
- 商业(17490)
- 统计(17274)
共检索到550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春青 邱林 黄强 陈晓楠
在前人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承载力的新见解,定义了承载力的四要素,并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灌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建立了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该模型计算时考虑了农业水资源的两个特殊性,即各种作物的被承载能力及作物的需水和供水过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河南省第三濮清南灌区,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
灌区 农业水资源承载力 量化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军凯 李九发 戴志军 闫虹 赵秉栋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支撑能力的表征,是城市水安全的基本度量,它是涉及社会经济系统、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一个衡量指标。论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模糊集理论和最大熵原理相结合的熵模型对开封市未来预测年份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特别考虑了半湿润地区开封城市主要利用黄河客水资源的特点,选取了客水利用率这一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和2020年开封市城市发展无论在哪种预测情景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都处于2级与3级之间,并且距离2级很近,说明水资源的开发强度很高,继续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小。研究成果可为中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
城市化 水资源承载力 熵模型 开封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筱青 饶辉 易琦 和春兰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运用系统动力学(SD)模型,对2010-2020年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现状延续情景、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情景、节水对策情景、综合对策情景等四种情景模拟。结果表明,水资源在2009-2020年能较好的支撑昆明市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分析表明优化昆明市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节水等综合对策是提高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最优对策。
关键词:
昆明市 水资源承载力 SD模型 情景模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常锋 何伦志 刘凌
首先分析了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存在的不足,即未考虑各类资源间的匹配以及权重取值过于主观,并对其进行了改进。然后应用改进后的模型对新疆1978—2008年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1978—2008年,新疆相对耕地资源承载力最大,其次是耕地和经济资源均衡承载力,经济资源承载力最弱;②新疆的相对综合承载力和过剩人口1978—2000年呈递增趋势,而2001—2008年处于逐渐恢复和扩张的态势;③新疆人口目前仍处于过剩状态。同时比较分析了模型改进前后的实证结果,并对新疆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模型改进 实证 新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夏军 朱一中
水资源承载力是对水资源安全的一个基本度量,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对于认识和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和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关系,论文给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度量与计算方法,包括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需求量的计算,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水资源承载力分量的测度等。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地区,因此,论文就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循环模拟研究、生态需水研究等进行了重点讨论,并认为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应加强水文基础与水资源、社会经济学科的综合研究,促进RS、GIS等信息技术和现有模型方法的结合,并重视区域差异研究。
关键词:
水安全 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建飞
文章首先由耕地面积代表土地资源扩展到由耕地、林地和牧草地共同代表土地资源;其次,将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中加入各类资源间匹配项,以及改变权重赋值方法对模型进行改进,并应用改进模型对新疆1980~2012年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新疆过剩人口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贡献率远远高于经济资源;最后运用GM(1,1)和ARMA(2,1)模型预测了新疆2013~2020年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和人口增长趋势,结果表明,到2020年新疆仍处于人口过剩状态。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模型改进 预测 实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苗 董阿忠 杨星
测算大中型灌区农业水价和农业用水户水价承载力及其影响因素,对完善我国农业用水价格形成机制、推进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现场调研、查阅文献、统计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大中型灌区农业水价和农业用水户水价承载力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仅考虑工程运行维护成本时,江苏农业水价一般介于0.08-0.17元/立方米(43.2-92.67元/亩)之间,灌区规模、水源类型、灌溉方式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地方财政精准补贴降低了农户的用水成本,也解决了部分灌区成本水价超过用水户承载力的问题。要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灌区管理水平、改善灌溉条件等方式,降低农业水价、促进农业节水、提高用水户收入,从而进一步增强其水价承载力、减轻用水负担。
关键词:
农业灌区 农业水价 运行维护成本 承载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汪嘉杨 李祚泳 余静
正确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对合理、充分利用水资源以及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采用升半Г型分布曲线模拟水资源承载力各指标对评价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规范化处理,对升半Г型分布函数进行改进,提出用于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升半Г型分布指数公式。经过规范化数据处理方式,升半Г型分布指数公式就可以忽略指标个数的影响,具有普适性。公式中的参数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后,得到适用于多区域、多项指标的具有通用性和普适性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公式。将优化好的指数公式应用到玛纳斯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指数公式的评价结果与其他多种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阳洁
本文描述了环境系统的状态方程,给出了环境承载力的系统量化模型以及指标描述模型,并进行了具体 模拟实例的评价与预测。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评价 预测 模型 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翠娟
[目的]河南省是农业大国,研究其农业生态承载力可持续性不仅对河南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意义。[方法]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农业领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将河南省农业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用地,分别计算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畜牧产品人均生态足迹及承载力。[结果]河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由2007年的1.491hm~2/人上升至2016年的2.164hm~2/人,增长率45.10%,而人均耕地承载力却未出现同步增长,生态赤字不断加大。(2)2007年河南省草地人均生态足迹为0.101hm~2/人, 2016年上升至0.132hm~2/人,增长率3.1%;而人均草地承载力却出现下降,下降率达26.2%,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3)2007—2016年河南省水域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水域承载力均未有太大变化。相比于耕地、林地和草地,其水域的供求差距最大。降低水域供求矛盾,提高水域及水产品利用效率是关键。(4)在农、林、牧、渔业中,河南省林地的人均生态足迹是唯一呈下降趋势的产业, 2007年人均林地生态足迹为0.052hm~2/人, 2016年下降为0.046hm~2/人,下降比率为11.54%;林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也是在4个产业中唯一出现增长的产业,上升比率为27.90%,但仍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结论]2011—2016年河南省农业生态承载力严重不足,耕地保护、草地的确权及保护、提高水域及水产品利用效率、继续退耕还林是关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宇冕 夏唯一 骆玉川 陆梦娜 黄霖沛
为科学测度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探究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借助Vensim系统动力学仿真建模平台,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角度构建区域水资源供需系统,并模拟分析2020—2025年现状延续情景、经济发展情景、节约与绿色低碳情景、科技创新情景4种发展情景下的区域水资源供需情况。最后,运用AHP-熵权混合模型评价了4种不同情景下水资源承载力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方法识别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科技创新情景能有效节约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用水总量为216.93亿m~3;节约与绿色低碳情景主要节约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用水总量为217.01亿m~3;现状延续情景用水总量为220.26亿m~3,而经济发展情景对水资源消耗最大,用水总量为225.75亿m~3。2)科技创新情景下的水资源承载力指数最高,是今后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利用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节约与绿色低碳情景、现状延续情景次之;经济发展情景的承载指数最低,水资源的利用将不可持续。3)发电量、降水量、各类作物种植面积、绿地面积是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主要原因是非化石能源发电所占比例小,种植业规模广、单位绿地面积耗水量大。因此,能源利用结构调整、种植业节水、水的再处理等技术革新及节约低碳手段是提高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有效措施。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龙圳 李达 林震
为了准确评价库布齐沙漠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构建了由“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组成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模型分析评价了地区2013年—2018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结果显示:2013年—2018年,库布齐沙漠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整体等级水平较低,多年来均分布在III-IV级(合理-短缺)之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得分呈现出从东往西依次降低的态势,东部准格尔旗得分最高,中部达拉特旗得分次之,西部杭锦旗得分最低。研究建议,应进一步采取低耗水、高产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协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培 张志好 许新宜 闫峰 吴宜进 张海林 刘目兴
从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角度,构建了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变权TOPSIS模型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及水资源承载力表征值,综合评价了长江经济带9省2市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从整体区域来看,水资源承载力还有待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差异性,东部地区(上海、浙江、江苏)水资源承载力差异较大,西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则较为均衡,中部地区除了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明显偏低以外,其他三省(江西、湖北、湖南)表现较为均衡;水资源承载力整体表现出西部高于东部、东部高于中部的现象.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表征值在0.24~0.50之间,其中浙江省相对较高,最大表征值为0.49,而安徽省最低,最小表征值为0.25.影响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的5个最重要指标依次为地表水资源占比、生态环境用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城市人口密度、生活用水总量的对水资源承载力.总体而言,长江经济带的水资源承载力受地区水资源禀赋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较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吉献 李敏纳 宋绪钦
文章首先对各区域的灌溉率、水资源利用率、产水系数、供水模数、用水模数和人均供水量6个主要指标所包含的信息进行最佳的综合与简化,研究其在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同贡献率及综合效应。据此,对河南各个地市的水资源承载潜力进行了评价,最后,以河南省各地市的统计资料为实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力 主成分分析 河南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树锋 陈俊合
人工神经网络是复杂非线性科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前沿理论,目前在水资源承载力领域的应用研究还很少见。结合神经网络基本原理、方法与水资源承载力基本理论,建立水资源承载力与其影响因子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基于神经网络的水资源承载力耦合模型。以惠州市为研究区域,预测了未来水平年不同供水保证率下水资源承载力方案,反映了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瓶颈作用;综合评估了研究区域现状和未来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表明了区域水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匹配性程度。结果表明,神经网络理论能较好解决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建模问题,计算结果较合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