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5)
2023(8960)
2022(7676)
2021(7024)
2020(5633)
2019(12998)
2018(12861)
2017(23725)
2016(13161)
2015(14865)
2014(14845)
2013(14726)
2012(14308)
2011(13075)
2010(13310)
2009(12216)
2008(11936)
2007(10626)
2006(9924)
2005(9340)
作者
(38968)
(32598)
(32267)
(30833)
(20937)
(15966)
(14634)
(12802)
(12462)
(11975)
(11462)
(11103)
(10962)
(10418)
(10085)
(10060)
(9764)
(9586)
(9535)
(9440)
(8509)
(8205)
(7904)
(7754)
(7582)
(7524)
(7413)
(7285)
(6682)
(6544)
学科
(59419)
经济(59358)
管理(29802)
(29424)
地方(26884)
(21209)
中国(19762)
(19300)
企业(19300)
农业(15052)
方法(14914)
业经(14830)
地方经济(13534)
(12483)
数学(11591)
数学方法(11442)
环境(10994)
(10924)
(10706)
(10202)
金融(10200)
(10000)
银行(9988)
(9778)
(9747)
贸易(9729)
(9532)
(9241)
(8506)
理论(8402)
机构
学院(182109)
大学(177153)
研究(71112)
(69273)
经济(67387)
管理(63596)
中国(54514)
理学(52117)
理学院(51265)
管理学(50330)
管理学院(49959)
科学(45609)
(40498)
(36890)
(35803)
(35586)
中心(33410)
研究所(33179)
(32390)
(30868)
师范(30565)
(28384)
业大(27364)
农业(27245)
(26976)
(26211)
北京(25769)
师范大学(24584)
财经(23629)
科学院(21927)
基金
项目(116097)
科学(90029)
研究(87771)
基金(78807)
(68667)
国家(67949)
科学基金(57066)
社会(53277)
(51127)
社会科(50188)
社会科学(50178)
基金项目(42706)
(40435)
教育(38674)
编号(37012)
自然(35880)
自然科(34803)
自然科学(34794)
自然科学基金(34086)
(32586)
资助(31683)
成果(30059)
课题(27936)
重点(26905)
发展(26186)
(25717)
(23523)
(23435)
(22708)
创新(22019)
期刊
(94649)
经济(94649)
研究(58488)
中国(47708)
(34005)
学报(27372)
科学(27002)
教育(26254)
(23536)
管理(23474)
农业(23238)
(21248)
金融(21248)
大学(20349)
学学(18587)
业经(18186)
技术(16372)
资源(13705)
经济研究(12862)
问题(12573)
(12319)
图书(11778)
(10785)
财经(10461)
(9651)
(9068)
(9066)
论坛(9066)
书馆(9064)
图书馆(9064)
共检索到308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贾佳,梁洁  
湖泊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但是作为湖泊旅游重要内容的濒湖旅游区开发往往存在没有整体规划、缺乏统一形象、低水平重复开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针对这种现实,提出了整体开发、多样化、集团化、可持续发展等濒湖旅游区开发原则,并以环太湖旅游区为例,在创立“太湖旅游”品牌的前提下,探讨了其定位、形象、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问题,为濒湖旅游区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考范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玉  
文章把江苏环太湖旅游带作为一个整体旅游区域,分析了其开发的背景、资源赋存与组合状况以及旅游流空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区域旅游开发方向的形象导向、功能导向和市场导向等核心问题,总结了文化精品战略、环境优化战略、区域协作战略、结构效益战略等4项江苏环太湖旅游带旅游开发的针对性发展战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伟强  
旅游区的开发建设问题是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我们知道,旅游区的地位分析是研究旅游区发展的基础,旅游区的时空结构透视是把握旅游区内部动态机制的关键,旅游区的开发评价为旅游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提供具体的佐证。因此,在分析旅游区的地位、时空结构以及开发评价的基础上,研究旅游区的开发建设问题,既能反映旅游区的区域特征及其动态演化轨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华春,石军南  
以江西省安福县武功山风景旅游区为例,探讨了基于GIS技术的旅游景区信息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组成、结构。通过对研究区定性和定量研究,在MapInfb软件支持下,以VB、MapBaic和MapX控件相结合,研制景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对武功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并提供各景点之间最短路径计算及相应的图文资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赖思振  邹永广  
以福建省古田旅游区为研究案例,剖析客源空间规模,梳理了客源地出游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推—阻—拉"测评模型,测算了古田旅游区的客源地出游力,分析了现实出游力和客源地出游力之间的分异格局。结论表明:1古田旅游区的客源地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和江西这3个省份,共包含52个县(市、区);2城镇就业人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私人汽车保有量、出游时间成本和旅游目的地的期待程度是影响古田旅游区的客源地出游力空间分异的主要指标;3古田旅游区的客源地可划分为强出游力地区、较强出游力地区、一般出游力地区和弱出游力地区这4个等级;4从现实出游力和客源地出游力间的分异情况来看,古田旅游区的客源市场潜力较大,有待深入挖掘。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季红颖  
查干湖作为吉林省乃至全国著名的4A级景区,当前在发展中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发挥出自身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以旅游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应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品牌塑造、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等方面推进查干湖旅游区发展,将其塑造成为风光秀美、特色鲜明、富有情调、韵味十足的旅游观光胜地,凝练成为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点、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旅游特色品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先跃  
导游环境解说是生态旅游区实施有效环境教育的关键。本研究以生态旅游区游客环境解说需求和对导游环境解说评价为切入点,以湖南省长沙市石燕湖生态旅游区作为问卷调研场所,采用单样本T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探究游客对生态旅游区环境解说需求特征以及影响导游环境解说满意度的具体因素。结果显示:石燕湖生态旅游区游客对环境解说的动机目的、内容需求与时间期望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游客对导游"环境解说内容"、"所具备环境知识"、"环境解说时长"满意度对"导游环境解说整体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引入人口特征变量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庆雷  廖春花  明庆忠  
本文在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循环经济理念在旅游业中的体现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区管理体系。并以丽江古城旅游区为例,具体分析了丽江古城旅游区的概况及其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丽江古城旅游区管理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爱娟  
旅游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是构成当地总体旅游产品的最基本的要素,它不仅是吸引旅游者来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且还将影响来访游客的访问经历和满意程度。文章主要对目前我国旅游区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旅游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浙江临安太湖源为例,探讨了旅游区环境保护的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钟洁  马艳霞  
乡村旅游是支撑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桃花江旅游区作为贵州省的典型自然乡村旅游地之一,其乡村旅游市场开发前景广阔。本文基于对桃花江旅游区乡村旅游市场的游客调查,深入分析其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优势,提出了乡村旅游市场深度开发对策,以期推动整个贵州省乃至全国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彭红松  陆林  路幸福  凌善金  
以四川、云南省交界处的泸沽湖为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调查和网络游记,获取旅游客流数据,借助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构建跨界旅游区空间网络结构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旅游客流视角,探讨其旅游空间网络结构、节点功能角色及边界屏蔽效应,最后得出泸沽湖旅游空间格局及优化路径。结果表明:①泸沽湖旅游空间网络呈现中北部密集、南部疏松的格局,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环湖旅游客流同时具有环状和节点状线路选择趋向,受边界效应影响,整体网络存在边界客流断裂现象,分片区旅游客流则呈多核心辐散状;②泸沽湖环湖15个旅游村寨节点可分为旅游核心、次旅游核心、重要旅游节点、一般旅游节点和边缘旅游节点5种角色类型,同一类型旅游节点在中心性指标上有相似的模式特征;③跨界旅游活动存在显著的边界效应,泸沽湖省级行政边界两侧整体边界屏蔽效应大致相当,而节点边界屏蔽效应分异显著,四川片区节点边界效应显著的节点比例明显大于云南片区;④泸沽湖跨界旅游空间网络结构总体呈现"五级旅游基地、六条旅游轴线、三级旅游系统"的空间格局,并提出川滇共建景区管委会,统一资源产品开发、品牌构建和市场营销,发挥小洛水、达祖的跨界旅游通道职能等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晨红  余斌  朱强  侯建楠  
选取湖北省大洪山跨界旅游区作为研究区域,以其中的14个A级景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旅游资源详查的基础上,采用区位商和基尼系数对A级景区的空间分布差异和均衡程度进行考察;借助OD矩阵法对研究区区内可达性及主要客源地到该区可达性求解。基于研究结论,设计出三条不同类型跨界整合线路,利用路径分析法求得从主要客源地出发完成线路的最短通行时间,并将其与各县市主推线路所需时间进行对比和判定。案例剖析表明:跨界旅游区通过不断完善(景)点(交通)轴系统,主动对接市场,有潜力成为所处更高级别区域的旅游增长极;线路整合有助于游客边际体验收益提高;市场导向下的网络分析是深入探讨跨界线路整合的科学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励韵  刘晖  
结合中山市翠亨村旅游发展规划,分析了早期开发旅游区在开发与保护、项目与形式、竞争与合作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此类旅游区实现科学更新,重获发展动力的再开发原则和若干具体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超  李文峰  陈威霖  
通过对江苏省气候特点和旅游资源分布特点的分析,选用温度、湿度和风速为主要评价指标,对江苏省1979~1998年气象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并利用聚类分析和GIS技术进行旅游舒适度区划,将江苏省划分为3个旅游区:初春初夏旅游区Ⅰ、夏季旅游区Ⅱ和春秋季旅游区Ⅲ,并参考区位、旅游资源等相关指标,将3大区域又分为6个二级旅游区。通过区划发现,苏北苏中适宜开展初春和夏初旅游,而沿海城市可以开展夏季海滨避暑旅游,在长江沿岸,苏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在春秋季旅游。针对各类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主要旅游资源,初步提出了开发旅游资源的建议,对于辅助江苏省相关部门制订旅游规划和指导游客确定旅游时间和路线等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淑敏  杨效忠  
区域旅游整合是发挥区域旅游整体效应的重要途径。文章剖析了区域旅游整合的构成要素,建立了区域旅游向区域大旅游转化的整合路径。以皖江一线旅游区为例,重点探讨了区域旅游整合背景下的旅游线路设计问题,总结出优势组合、主题组合、季节组合、游览时间组合四种旅游线路组合模式,并列出具体设计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