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37)
2023(6817)
2022(6007)
2021(5500)
2020(5009)
2019(11567)
2018(11480)
2017(22530)
2016(12659)
2015(14326)
2014(14693)
2013(14937)
2012(14339)
2011(13062)
2010(13597)
2009(13058)
2008(12285)
2007(11179)
2006(9270)
2005(8326)
作者
(40205)
(33939)
(33758)
(32409)
(21432)
(16482)
(15571)
(13182)
(12534)
(12201)
(11604)
(11340)
(10880)
(10835)
(10828)
(10765)
(10536)
(10003)
(9852)
(9601)
(8639)
(8339)
(8322)
(7708)
(7659)
(7573)
(7563)
(7546)
(6982)
(6912)
学科
(52891)
经济(52840)
(34377)
管理(33508)
方法(28060)
(26967)
企业(26967)
数学(25160)
数学方法(24925)
(14464)
(14405)
(14007)
中国(12343)
(10419)
贸易(10419)
(10117)
(9995)
业经(9655)
地方(9574)
农业(9502)
(9452)
财务(9433)
财务管理(9408)
(9084)
金融(9081)
企业财务(8950)
(8761)
银行(8717)
(8292)
(8266)
机构
大学(191855)
学院(190291)
(76292)
经济(74613)
管理(69452)
研究(66899)
理学(60021)
理学院(59281)
管理学(58099)
管理学院(57746)
中国(49335)
科学(44666)
(40879)
(40694)
(36398)
(34937)
研究所(33452)
业大(33420)
农业(32613)
中心(30684)
(28629)
财经(28248)
(25656)
北京(25491)
(24389)
师范(24077)
经济学(23997)
(23406)
(22769)
经济学院(21927)
基金
项目(127942)
科学(98558)
基金(92362)
研究(87329)
(82872)
国家(82243)
科学基金(68180)
社会(53828)
社会科(50980)
社会科学(50962)
(50073)
基金项目(49180)
自然(46336)
自然科(45227)
自然科学(45208)
自然科学基金(44409)
(42924)
教育(40551)
资助(38926)
编号(34477)
重点(29625)
(28606)
成果(28369)
(27193)
(25756)
计划(25616)
科研(25503)
创新(24212)
课题(24103)
教育部(23688)
期刊
(78894)
经济(78894)
研究(51012)
学报(38298)
(36187)
中国(33582)
科学(32071)
(28211)
大学(27640)
学学(26433)
农业(24031)
管理(22504)
(16845)
金融(16845)
教育(16497)
技术(15196)
财经(14285)
(13575)
经济研究(12941)
业经(12471)
(12243)
问题(11123)
(11086)
业大(9928)
技术经济(9556)
统计(9221)
(9151)
理论(8971)
科技(8962)
商业(8642)
共检索到271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国文  彭晓瑜  郑燕玲  张金杏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永瓣藤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用10个ISSR引物对全分布区10个天然居群的190个单株进行扩增,得出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39.2%。Shannon多样性指数(Ho)为0.045~0.101,居群水平上平均值(Hpop)为0.083,物种水平上(Hsp)为0.183,表明遗传多样性均较低。用POPGENE计算出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672,即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占居群总遗传变异的56.72%,显示永瓣藤居群间分化较强烈。地史变迁和植被破坏引起的居群片断化、小居群致使基因流受阻以及永瓣藤自交的繁殖方式都加剧了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还表明永瓣藤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哀建国  朱向涛  俞琳  
本文对采自3省市的5个居群67个样本开展ISSR分子标记分析,通过用8个l SSR引物对长序榆DNA进行扩增,所得条带经POPGEN 3.2分析,结果显示:长序榆遗传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且主要遗传分化源于居群内部。其中古田山居群(G)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松阳何山头居群(H)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浙江省内居群间遗传多样性水平比浙江省外高。5个长序榆居群间各位点平均Ht为0.4221,居群内平均Hs为0.3262,居群间平均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271,说明其居群间遗传变异程度达22.71%;各居群间平均基因流(Nm)为0.7015,表明长序榆居群间的基因交流程度有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祖良  丁丽霞  赵明水  程晓渊  沈乾  
濒危植物天目铁木Ostrya rehderiana现仅在天目山残存5株野生植株,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为研究该物种繁殖与复壮的有效途径,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对这5株天目铁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统计18个扩增较为稳定的引物在5个DNA样品中扩增的电泳带总数与多态带的数目。结果显示:共扩增出176个DNA片段,片段大小为200~2 800 bp,其中多态性谱带为88条,占50%,表现出了丰富的RAPD多态性。根据遗传距离,利用UPGMA构建了个体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表明,4号和5号植株间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133 5,1号和3号植株间亲缘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范繁荣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濒危植物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5个天然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白桂木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总的多态位点频率为81.08%,平均Shannon指数为0.2319,Nei指数为0.1660,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7378,基因流(Nm)为0.1251。说明白桂木种群间的基因流受限严重,其遗传变异有73.78%存在于种群间,只有26.22%发生于种群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群  肖猛  郭亮  李静  段文霞  陈放  王丽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延龄草7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12个引物对7个居群共105个样品进行了扩增,共得到135条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4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34.07%.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同其他一些濒危植物相比,延龄草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He=0.0759,Ho=0.1200).卧龙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PPB=18.52%,He=0.0417,Ho=0.0684),大坝子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PPB=8.89%,He=0.0220,Ho=0.0348).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和AMOVA分析表明:7个自然居群间出现了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郝朝运  张小平  张昱  李文良  
在永瓣藤模式标本产地安徽祁门县棕里村设置4块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调查获取野外资料。对永瓣藤种群进行统计,编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并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数分析种群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由于群落环境因子的差异,不同永瓣藤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存在差异。总体而言,棕里村永瓣藤种群以幼龄个体数量最多,中龄级别个体数量稍减,老龄个体最少,种群更新情况良好。2)不同样地的种群格局强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聚块规模大体位于4m2或16m2附近。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差异,幼龄个体大多为集群分布,在从幼龄→老龄的时间序列上呈扩散趋势。3)永瓣藤种群特征受到了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建锋  肖文发  冯霞  
生物多样性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和热点之一 ,遗传多样性则是一切多样性的基础和最重要的成分。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 ,为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 ,其中RAPD技术凭借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珍稀濒危物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有助于实施最佳的保护策略 ,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阐述了RAPD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综述了该技术在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应用 ,并展望了该技术在珍稀濒危物种研究和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松梅  王春成  孙芳芳  魏博  聂迎彬  
【目的】基于cpDNA序列,对孑遗濒危植物新疆野扁桃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显著进化单元等进行分析,为居群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叶绿体序列trnL-trnF和psbK-psbI,对新疆野扁桃自然分布区内的8个居群共102个个体进行序列分析;利用分子方差分析和景观遗传插值分析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利用最大似然树和贝叶斯系统树分析单倍型间的分子系统关系。【结果】1)叶绿体序列trnL-trnF和psbK-psbI拼接后的总长度为584 bp,鉴别了14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共定义了9个单倍型。居群间总的遗传多样(h_T)和居群内平均遗传多样性(h_S)分别为0.755和0.487。2) AMOVA分析结果表明,65.71%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居群间。物种分布范围内存在显著的遗传结构(N_(ST)>G_(ST),P<0.05)。3)单倍型的最大似然树和贝叶斯系统树均表明新疆野扁桃自然分布区内9个叶绿体单倍型共聚为2支:阿勒泰和塔城地区的居群各为一支。单倍型网络图和主坐标分析结果也表明阿勒泰和塔城地区的居群各聚为一支。所有居群的遗传景观分析表明,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的居群之间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4)哈巴河孔墩林山麓居群和裕民保护区居群2拥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可以作为该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的重点。【结论】基于cpDNA序列,新疆野扁桃居群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间,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的居群组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阿勒泰居群组和塔城居群组可以作为2个显著进化单元,哈巴河孔墩林山麓居群和裕民保护区居群2应该作为新疆野扁桃遗传多样性保护的重点。研究结果可以为深入研究新疆野扁桃居群的分布、进化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永清  付燕  杨芩  罗楠  邓群仙  严娟  曾建国  阮光伦  
采用ISSR技术对41份枇杷属植物材料进行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20条引物共产生436条带,其中多态性带392条,占89.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085,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3323,表明枇杷属植物中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发现特异性条带33个,但并未发现春季开花或秋冬开花的特异标记,所用ISSR标记分析枇杷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所得聚类结果表明,开花时期不能作为枇杷属植物的分类依据。相似系数0.722可将41份枇杷属植物分为野生类群和栽培类群,而栽培品种却不能按单一性状进行聚类。对枇杷属植物的分类方法进行讨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家仕  卜朝阳  吕维莉  何荆洲  苏建睦  黄昌艳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0份兰科植物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6条多态性稳定清晰的引物,对20份兰科植物材料总共扩增出616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02.7条带,其多态性为100%。兰科植物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利用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构建系统树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32和0.38处,20份兰科植物品种资源被细分为4类,即Ⅰ、Ⅱ、Ⅲ、Ⅳ类,分别属于石斛属、兜兰属、毛兰属和兰属。根据聚类的树状图分析20份兰科植物的亲缘关系,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兰属与毛兰属,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兰属与兜兰属,亲缘关系最远是兰属与石斛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颖娟  王玉山  
采用RAPD和ISSR2种分子标记对濒危小灌木长叶红砂5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18个RAPD引物和14个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118和114个位点,多态位点比率(P)分别为88.98%和89.47%。在物种水平上,RAPD标记的结果为:Shannon’s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4656,Nei’s指数(H)为0.3303;ISSR检测的结果:I=0.4688,H=0.3083。2种分子标记均表明濒危小灌木长叶红砂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Nei基因多样性指数表明,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RAPD分析发现86.22%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ISSR分析发现89.29%的遗传变异发生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叶迎  陈丽飞  刘树英  刘昕  曹岩  刘洪章  
【目的】分析长白山地区不同花色杓兰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长白山区8个花色11个杓兰属植物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用Popgen32软件分析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4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6条,多态基因位点比例为91.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18 2,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为0.250 0,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369 7,样品间的遗传距离为0.010 5~0.969 7。【结论】长白山区杓兰属植物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洪果  陈达镇  许靖诗  刘光金  庞晓东  叶金辉  莫小文  谌红辉  
【目的】通过对濒危植物格木在我国中心分布区种群的果荚和种子表型性状测量分析,研究其表型多样性及变异规律,结合地理气候信息探讨影响表型变异的关键因子,为格木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保护恢复和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个格木天然种群114个单株的13个果荚及种子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利用巢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探讨格木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水平、进化和适应性潜力、表型变异规律、表型分化水平、种群聚类特征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格木表型多样性水平中等,13个性状的Shannon-Wiener指数在1. 911 1(种形指数)~2. 103 9(果荚周长)之间,平均2. 027 8;8个种群的Shannon-Wiener指数在0. 920 9(P6)~1. 885 6(P8)之间,均值为1. 474 7。格木表型性状离散程度较轻,1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7. 544 6%(种子长)~18. 868 5%(果荚面积)之间,均值为12. 410 9%; 8个种群的变异系数在8. 852 9%(P1)~13. 984 8%(P5)之间,均值为12. 410 9%。13个表型性状的极大值为极小值的1. 395 2(种形指数)~2. 805 6(每荚种子数)倍,均值为1. 791 7。巢式方差分析表明,格木13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侯燕红  郭海霞  段新慧  周凯  韩博  何承刚  姜华  
野豌豆属(Vicia)植物是重要的绿肥作物,对其进行种质鉴定并阐明遗传多样性,可为野豌豆属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测定并分析了9份野豌豆属植物资源的种子表型和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的序列,将两者结合对其进行种质鉴定并分析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种子表型性状中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3.88%,种子长、种子厚和种脐长/种子长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均为1.68;ITS序列分析发现,野豌豆属植物rDNA的5.8S区比较保守,ITS1区和ITS2区的变异位点分别为72和37个,ITS1区变异率为29.6%高于ITS2区的17.5%,ITS单倍型多样性为0.972,核苷酸多样性为0.032 4,K2P遗传距离为0.004 4~0.561 6,种子表观聚类图和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基本一致。将种子表观与ITS序列特征分析相结合可作为野豌豆属植物材料鉴别区分的依据,9份野豌豆属植物资源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燕会  樊民亮  骆文坚  黄华宏  童再康  
通过优化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反应体系,对浙江省不同来源的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8条随机引物在62个样品中可检测到172个可重复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有170个,多态性比率为99.2%。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同一来源金钱松材料聚为一类,说明金钱松天然群体的RAPD多态性分类和其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关系,但也有特殊个体不一致,表明金钱松天然种群体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并建议对金钱松进行就地保存和迁地保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