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01)
2023(2694)
2022(2305)
2021(2151)
2020(1868)
2019(4011)
2018(4023)
2017(6854)
2016(3981)
2015(4629)
2014(4677)
2013(4720)
2012(4484)
2011(4184)
2010(4766)
2009(4832)
2008(3598)
2007(3081)
2006(2665)
2005(2330)
作者
(15692)
(13155)
(13133)
(12447)
(8242)
(6462)
(5788)
(5148)
(4885)
(4668)
(4549)
(4545)
(4476)
(4422)
(4310)
(4110)
(3958)
(3933)
(3779)
(3668)
(3465)
(3409)
(3342)
(2969)
(2947)
(2916)
(2911)
(2888)
(2713)
(2710)
学科
(11376)
经济(11369)
管理(8570)
(8045)
(7901)
(6280)
企业(6280)
方法(4764)
数学(3840)
数学方法(3764)
(3763)
中国(3587)
(3246)
金融(3245)
生态(2993)
(2813)
(2782)
(2717)
(2685)
银行(2653)
(2637)
税收(2617)
(2593)
(2583)
业经(2524)
农业(2505)
(2410)
环境(2397)
(2370)
理论(2327)
机构
大学(60780)
学院(60480)
研究(26483)
科学(21479)
中国(19715)
(18496)
管理(18077)
(17140)
经济(16594)
(15912)
研究所(15037)
理学(15001)
农业(14904)
理学院(14741)
(14650)
业大(14548)
管理学(14187)
管理学院(14110)
中心(11686)
(10686)
实验(10141)
(9967)
(9949)
(9924)
实验室(9689)
农业大学(9568)
北京(9464)
重点(9159)
技术(9007)
科学院(8953)
基金
项目(45402)
科学(33654)
基金(31926)
(31570)
国家(31364)
研究(25989)
科学基金(24594)
自然(19405)
自然科(18896)
自然科学(18888)
自然科学基金(18525)
(17887)
基金项目(17119)
(16447)
社会(13837)
资助(13496)
社会科(13002)
社会科学(12999)
计划(11788)
教育(11776)
重点(11639)
科技(11573)
(9592)
科研(9567)
编号(9462)
专项(9011)
(8845)
(8628)
创新(8185)
(7647)
期刊
学报(19303)
(18665)
经济(18665)
(15787)
科学(14954)
研究(14707)
中国(13491)
大学(13348)
学学(12883)
农业(10916)
管理(6715)
(6585)
业大(6279)
(5979)
林业(5791)
教育(5559)
技术(5174)
资源(4717)
农业大学(4548)
(4460)
金融(4460)
(4432)
科技(4124)
自然(3919)
中国农业(3318)
图书(2952)
自然科(2896)
自然科学(2896)
(2877)
财经(2824)
共检索到91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芬  李全健  王彩霞  连静静  田敏  
通过野外观测,运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萌发试验,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对扇脉杓兰开花特性、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进行研究,并对其柱头表面和花粉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扇脉杓兰4—6月份开花,群体花期23天,单花花期12~16天。开花当天柱头即具有可授性,柱头可授性持续期为14天左右。花粉活力在花朵刚开放时最高(95%),至花朵凋谢之前仍保持较高的活力(70%)。雌雄生殖单位在持续时间上有较长的相遇期。开花时柱头略高出花药,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雌、雄蕊的相对位置始终不变。扇脉杓兰杂交指数OCI=4。自然条件下,扇脉杓兰的结实率仅为5%。人工自花授粉、异花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洁  杨志玲  杨旭  
基于国内外学者对濒危植物繁育系统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开花生物学和生殖构件特征2个方面,综合分析了目前关于濒危植物繁育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龙昌  陶珂  景康康  王菲  司卫杰  
【目的】紫薇具有红色、紫色和白色等显著不同的花色以及形态、大小和颜色明显不同的2种雄蕊,使其成为花色多态型和异型雄蕊研究的良好材料。对紫薇花部综合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系统研究,探究紫薇不同花色植株的繁殖策略以及2种雄蕊在传粉过程中的功能作用。【方法】通过野外定点观测,采用传粉昆虫调查、人工授粉以及人工控制套袋试验等方法对紫薇3种花色植株的花部形态特征、开花进程、传粉式样以及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进行检测。【结果】1)3种花色植株的花期和单花开放进程基本相同(单花花期为4~5天)。2)3种花色植株的花在形态特征上存在差异。3)3种花色植株的短雄蕊数表现为白色花植株>紫色花植株>红色花植株,花色间存在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玉琴  石建宁  刘冰  纳卫华  郭军  邵锋  
Different treatment propagation of wild plant Clematis canescens was tested.The result of germination percentage was 80% by vernalization treatment.The authors tested the burgeon cutting of the Clematis canescen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hormones.On the medium of peat and pearlite in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万德  苏建荣  徐崇华  王发忠  郎学东  李智宏  李帅锋  
[目的]探索藤枣生境及其种群数量、分布、结构及更新等特征。[方法]在藤枣主要分布地设置5块20 m×20m的调查样地,记录样地中所有胸径(DBH)≥1 cm的植物的物种名称、高度、胸径、及样地的郁闭度、海拔、坡度、裸岩覆盖率、距河流距离、土壤等环境因子,同时在样地中调查藤枣种群特征,分析藤枣藤枣生境地的林分因子、群落特征、生境特征及种群数量与更新。[结果]表明:藤枣生境地林分平均高、平均胸径、平均胸高断面积、林分密度分别为11.98 m、15.13 cm、41.42 m2·hm-2和1 205株·hm-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郎学东  苏建荣  张志钧  李帅峰  刘万德  缪迎春  
研究了云南、贵州和江西自然分布的8个篦子三尖杉群落。群落共有微管属植物108科,235属,336种。篦子三尖杉在群落中是主要层的共优种或伴生种,但随着生境条件不一致,这些篦子三尖杉生长地的植物群落类型也各不相同。群落组成上以樟科和蔷薇科等为主要优势科,山胡椒属和荚蒾属等属为主要优势属,伊桐、灯台树、木姜子、八角枫、短梗大参、大叶方竹、毛竹等是主要优势种;群落外貌特征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近似,生活型组成以高位芽植物为主,高位芽植物(Ph.)、地上芽植物(Ch.)、地面芽植物(H.)、隐芽植物(Cr.)和一年生植物(Th.)分别占62.78%、12.67%、9.73%、12.29%和2.53%。叶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鑫  张华雨  李宗峰  张世强  王国行  邓洪平  
本文以崖柏主要分布区大巴山保护区内崖柏为研究对象,对其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垂直结构、种群大小级结构及种群更新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崖柏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种群更新等方面的特点。结果表明:崖柏所处生境破碎,且被分割成许多"岛屿状"局部小种群;群落中共出现伴生植物75科156属182种,其中表征科为蔷薇科、百合科、菊科、樟科、山茱萸科;无论是乔木层还是灌木层,群落的Gleason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指数均较高;崖柏群落林木层在垂直结构上可分为4层,崖柏主要处在灌木层、乔木下层和乔木中层,乔木上层基本没有分布;崖柏种群天然更新存在严重障碍,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西  郭秋菊  姚兰  艾训儒  朱江  黄阳祥  薛卫星  李玮宜  
【目的】为进一步探究鹅掌楸种群的天然更新、稳定与演替机制,合理保护现有资源,对湖北鹤峰鹅掌楸天然种群进行调查。【方法】通过建立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描绘种群结构特征,利用种群数量动态量化分析方法和时间序列预测研究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扩散系数判断物种在不同龄级的集聚与分散状态,分析鹅掌楸天然种群的年龄结构与数量动态及分布格局。【结果】1)种群Ⅰ~Ⅵ中小龄级个体占比88.4%,Ⅴ~Ⅶ大龄个体占比33.61%,Ⅶ~Ⅹ老龄个体占比11.62%,总体呈不规则的金字塔型,高度在第Ⅴ级(20~25 m)个体数量最多,总体呈单峰型;2)种群死亡率单调上升,在第Ⅷ龄级达最大值(qx=75%),期望值在第Ⅰ龄级最高(ex=4.43),随后逐渐降低,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Ⅱ型,动态指数显示种群为增长型,对外界干扰具有一定敏感性。整个种群呈现前期缺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动态特征,种子发芽率低、幼苗成活率差是导致其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3)种群在不同径级均为集聚分布,聚集度随着龄级的增长逐渐下降。【结论】鹅掌楸天然种群中中小龄级个体数量相对较多,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发展良好,但幼龄与老龄个体严重缺乏,因此,提高种子萌发率与幼苗存活率是促进种群恢复更新的关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建荣  刘万德  郎学东  张炜银  罗建  汪书丽  
在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生境地群落学调查的基础上,划分生境地群落类型,分析生境地群落特征,探讨大花黄牡丹与生境地群落特征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TWINSPAN将大花黄牡丹生境地群落划分为乔木群落和灌木群落。乔木群落中大花黄牡丹多度显著低于灌木群落,但大花黄牡丹平均胸径和平均高则与灌木群落无显著差异。群落特征与大花黄牡丹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大花黄牡丹多度及平均胸径与群落总多度、灌木多度及乔木物种丰富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大花黄牡丹多度与乔木多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大花黄牡丹平均胸径与群落平均高也存在显著负相关,大花黄牡丹平均胸径及平均高与藤本物种丰富度则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具有相关性的变量之间可用不同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颖  杨雪  王阿香  何淼  
以北黄花菜(Hemerocallis lilio-aspHodelus)为试材,通过引种观察,运用定量测量、花粉萌发试验、人工授粉试验等对其花部形态特征、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对其柱头表面及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北黄花菜花型大,芳香,单花花期持续2 d左右,花部具有吸引传粉者的特征;花粉活力在刚开花时较低,12~18 H达到最高,柱头在开花当天即有可授性,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持续时间上存在较长相遇期;开花时柱头高于花药,两者存在空间间隔;北黄花菜杂交指数为4,花粉胚珠比为1 838,自然条件下北黄花菜的坐果率达到82.9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殷东生  魏晓慧  沈海龙  
风箱果属濒危灌木且分布范围狭窄,自然条件下有性更新能力差,局部种群有消失的趋势。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试验对风箱果的传粉生物学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花花期(5.1±0.23)d,花序花期(8.4±0.98)d。单花花期依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以分为5个时期,即初花期、散粉前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散粉末期。通过花粉/胚珠测定,结合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可以确定风箱果的繁育系统属于专性异交、自交不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自然状态下风箱果的结实率(23.02±6.08)%和结籽率(9.86±2.86)%均较低,这与当前片断化生境中传粉昆虫种类和数量少、效率低下等有关,说明生境片断化影响风箱...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清香  张明如  顾翠花  李铜攀  万琦  高磊  张婷宇  赵楠楠  蔡益杭  
【目的】研究长柱紫茎Stewartia rostrata的花部特征和繁育系统,为紫茎属Stewartia种群更新、人工扩繁及园林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年生长柱紫茎为材料,观察(测)长柱紫茎的花部特征和昆虫访花特性,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测算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分析其传粉生物学及繁育系统特征。【结果】(1)长柱紫茎居群花期为5月初至5月中下旬,约17 d,单花花期约2 d。(2)花粉活力开放当天最强,单花开花24~32 h,花冠和雄蕊易脱落,脱落后花粉极易失去活力。(3)开花前柱头已具有可授性,可授期达7 d,花粉强活力与柱头强可授性具1~2 d的相遇期。(4)花蕾期柱头高于花药,开花后花药高于柱头;无论开花前后,雄蕊与雌蕊均具有一定的空间分离。(5)长柱紫茎杂交指数为4,花粉胚珠比为2 108.0~195 525.0,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需要传粉者,部分自交亲和。(6)传粉昆虫以熊蜂Bombus sp.为主。【结论】长柱紫茎花粉寿命短,传粉昆虫单一,传粉易受阴雨天气影响,繁殖过程有较大限制;集中开花模式、花粉量大、柱头5裂及可授期长等花部特征是保障繁殖成功的基本表现。图5表1参31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龚弘娟  李洁维  蒋桥生  张静翅  叶开玉  
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金花猕猴桃Actinidia chrysantha优势群落的物种组成、垂直结构、生活型、乔木层重要值和年龄结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600 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77种,隶属于34科56属;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藤本植物,乔木层又可划分为3个亚层;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为主,占总数的76.7%;重要值分析的结果显示,金花猕猴桃在群落中的优势度最高;金花猕猴桃种群年龄结构目前为稳定型,有衰退的趋势,应对其进行合理保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红雨  邹林林  朱清芳  
种子作为木本植物或灌木树种的主体,在群落更新中起着重要作用。充足的良好种源是物种天然更新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而一个物种的种源多少是由种子生产、种子雨密度、种子库动态决定(Simpson,1989)。种子雨是种子靠自身的重力和借助外界力量(风力等)散布到地表的过程,是群落更新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植物生命史动态过程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则新  李钧敏  
采用体积分数为70%乙醇、60%丙酮及沸水3种溶剂对七子花Heptacodium miconioides叶片、花等器官进行提取,并用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铜绿脓杆菌Pseudomonac aeruginosa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等4种细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叶片和花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4种细菌的抑菌圈大小来看,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高,丙酮提取物次之,水提取物最低。七子花多数器官的乙醇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但花和叶的抑菌活性较高,老根和老茎则较低。其中叶片乙醇提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