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7)
- 2023(2051)
- 2022(1836)
- 2021(1652)
- 2020(1434)
- 2019(3075)
- 2018(3030)
- 2017(5349)
- 2016(3183)
- 2015(3550)
- 2014(3455)
- 2013(3511)
- 2012(3628)
- 2011(3363)
- 2010(3844)
- 2009(4101)
- 2008(2839)
- 2007(2347)
- 2006(2133)
- 2005(1870)
- 学科
- 管理(10348)
- 济(9338)
- 经济(9334)
- 环境(8128)
- 业(6883)
- 学(6157)
- 企(5873)
- 企业(5873)
- 划(4639)
- 方法(4133)
- 规划(3704)
- 环境规划(3621)
- 数学(3306)
- 数学方法(3262)
- 生态(3158)
- 和(2819)
- 财(2683)
- 资源(2611)
- 物(2606)
- 农(2501)
- 融(2486)
- 金融(2485)
- 植(2218)
- 植物(2157)
- 务(1997)
- 财务(1995)
- 财务管理(1993)
- 中国(1977)
- 贸(1938)
- 贸易(1938)
- 机构
- 大学(49898)
- 学院(49898)
- 研究(21547)
- 科学(17448)
- 农(15856)
- 济(15605)
- 经济(15213)
- 管理(14666)
- 中国(14501)
- 所(13036)
- 业大(12931)
- 农业(12675)
- 理学(12611)
- 理学院(12438)
- 研究所(12352)
- 管理学(12004)
- 管理学院(11957)
- 京(11555)
- 中心(8802)
- 省(8546)
- 室(8537)
- 农业大学(8406)
- 院(8264)
- 实验(8158)
- 江(7957)
- 实验室(7796)
- 重点(7401)
- 北京(7316)
- 科学院(7276)
- 研究院(6796)
共检索到71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旭 杨志玲 雷虓 陈慧 麦静
凹叶厚朴为我国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由于其较高的药用价值,野生资源遭到无节制的盗砍,造成种群数的衰退和群落残败。调查浙江省遂昌县桂洋林场不同群落野生凹叶厚朴的更新状况,结果表明:凹叶厚朴种群大小级为不典型的"J"型,种群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凹叶厚朴以萌生更新为主,随着群落郁闭度的增加,萌生苗的比例增高,但不同群落平均萌枝数量、平均胸径及株高无显著差异。实生苗随着郁闭度的增加植株呈现变矮、变细的趋势;凹叶厚朴实生和萌生苗在不同群落中年龄结构差异均极大,针阔叶混交林中更新良好,针叶林大量高龄幼苗生长缓慢,且植株不易进入上层空间,常绿阔叶林中存在严重的更新不良现象;各群落中,更新幼苗株高和胸径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筱涵 宋思情 龙丽君 马英姿
【目的】探究凹叶厚朴对铅锌胁迫的耐受性及生理机制,为将凹叶厚朴作为铅锌污染地区生态修复植物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设置不同浓度的铅、锌单一及复合3种胁迫方式处理,分析比较其对铅锌胁迫的光合及生理响应特征。【结果】在Pb~(2+)质量分数高于200 mg·kg~(-1)、Zn~(2+)质量分数高于400 mg·kg~(-1)、Pb~(2+)-Zn~(2+)复合质量分数高于(200+200)mg·kg~(-1)时,凹叶厚朴叶片光合色素合成受到抑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逐渐下降;单一铅和铅锌复合胁迫下,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同时都伴随着气孔导度的下降和胞间CO_2浓度的上升,表明非气孔因素是导致凹叶厚朴叶片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因素。当Pb~(2+)质量分数低于600 mg·kg~(-1)时,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增加;当Zn~(2+)质量分数低于600 mg·kg~(-1)时,抗氧化酶活性均不断上升;当Pb~(2+)-Zn~(2+)复合质量分数低于(300+300)mg·kg~(-1)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CAT活性逐渐上升。3种胁迫方式处理下的丙二醛(MDA)含量均随胁迫质量分数增加不断上升,且显著高于对照。随着Pb~(2+)胁迫质量分数的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呈上升趋势,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Pb~(2+)质量分数高于600 mg·kg~(-1)时是降低的,但降低幅度小;Zn~(2+)及Pb~(2+)-Zn~(2+)复合胁迫下,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随胁迫质量分数增大而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Zn~(2+)质量分数低于600 mg·kg~(-1),复合质量分数低于(300+300)mg·kg~(-1)时逐渐增大。【结论】在Pb~(2+)、Zn~(2+)质量分数小于600 mg·kg~(-1),Pb~(2+)-Zn~(2+)复合质量分数小于(300+300)mg·kg~(-1)时,凹叶厚朴幼苗可以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过程来应对铅锌胁迫,在高质量分数铅、锌胁迫下植株仍能生长,表明凹叶厚朴幼苗对铅、锌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志强 彭英丽 孙铭隆 张玉红 刘彤
为了探讨不同氮素水平对黄檗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了4种不同的氮素(以NH_4NO_3计)水平下黄檗幼苗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显示: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是先升高后降低,都在N8(4 mmOl/l的NH_4NO_3)时达到最大值,其次是N16(8mmOl/l的NH_4NO_3)、N_4(2 mmOl/l的NH_4NO_3)和N1(0.5 mmOl/l的NH4NO3),而叶绿素a/b在N_4时最大。N4、N和N处理条件下黄檗幼苗的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净光合速率(P_N)都随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加而迅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筱涵 宋思情 龙丽君 马英姿
以凹叶厚朴盆栽幼苗为试验对象,设计Pb、Zn单一胁迫200 mg/kg(P1、Z1)、400 mg/kg(P2、Z2)、600mg/kg (P3、Z3)、800 mg/kg (P4、Z4)及复合胁迫(100+100) mg/kg (M1)、(200+200) mg/kg(M2)、(300+300) mg/kg (M3)、(400+400) mg/kg (M4),以不加Pb、Zn处理为对照(CK),共13个处理,研究处理90 d后凹叶厚朴的生长、生理及铅锌累积变化特征。结果表明:P1、P2、M2处理可使凹叶厚朴幼苗地径增粗,地上及地下部分干质量增加;P4、Z4处理下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降至最低,复合胁迫下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均低于CK;各胁迫处理下,凹叶厚朴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高于CK;在3种胁迫方式下,凹叶厚朴叶片丙二醛含量随着胁迫浓度增加均处于上升趋势,P4、Z4、M4的丙二醛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41.36%、17.28%、35.80%,植株受损害程度逐渐加深;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植株的地上部分与根部Pb、Zn含量均逐渐增加,Pb、Zn转移系数呈降低趋势,Pb、Zn主要积累在根部。综合各指标的分析结果,凹叶厚朴对Pb、Zn胁迫有较强的耐受性,具有修复Pb、Zn污染土壤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凹叶厚朴 铅 锌 生长 生理 转移系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筱涵 宋思情 龙丽君 马英姿
以凹叶厚朴盆栽幼苗为试验对象,设计Pb、Zn单一胁迫200 mg/kg(P1、Z1)、400 mg/kg(P2、Z2)、600mg/kg (P3、Z3)、800 mg/kg (P4、Z4)及复合胁迫(100+100) mg/kg (M1)、(200+200) mg/kg(M2)、(300+300) mg/kg (M3)、(400+400) mg/kg (M4),以不加Pb、Zn处理为对照(CK),共13个处理,研究处理90 d后凹叶厚朴的生长、生理及铅锌累积变化特征。结果表明:P1、P2、M2处理可使凹叶厚朴幼苗地径增粗,地上及地下部分干质量增加;P4、Z4处理下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降至最低,复合胁迫下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均低于CK;各胁迫处理下,凹叶厚朴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高于CK;在3种胁迫方式下,凹叶厚朴叶片丙二醛含量随着胁迫浓度增加均处于上升趋势,P4、Z4、M4的丙二醛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41.36%、17.28%、35.80%,植株受损害程度逐渐加深;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植株的地上部分与根部Pb、Zn含量均逐渐增加,Pb、Zn转移系数呈降低趋势,Pb、Zn主要积累在根部。综合各指标的分析结果,凹叶厚朴对Pb、Zn胁迫有较强的耐受性,具有修复Pb、Zn污染土壤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凹叶厚朴 铅 锌 生长 生理 转移系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蒋雅婷 段国敏 杜会聪 田敏 王彩霞 张莹
[目的]揭示无距虾脊兰种子无菌萌发过程的形态特征和组织结构特点,为无距虾脊兰保育和离体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浙江天目山无距虾脊兰野生居群为材料,采收其果实进行无菌萌发实验。通过形态观察和石蜡切片法,对种子萌发到幼苗初步形成过程进行细胞组织学研究,并对发育阶段进行划分。[结果]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的适宜基本培养基为VW培养基,椰子水对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而香蕉泥对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在授粉后胚龄为4个月左右采收进行播种,萌发率最高。依据对其萌发过程中种胚膨胀、顶端分生组织的出现和发育、叶和根的分化等突出性状的观察,将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分为4个阶段。[结论]无距虾脊兰的种子无菌萌发过程主要由种胚吸水膨胀,原球茎的形成和分化2个生物学过程组成,其中,顶端分生组织、叶绿体和维管束为原球茎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结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增金 郑风英 任可 吴佳木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
为了解凹叶厚朴不同种源苗期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适合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育苗的凹叶厚朴优良种源.以21个种源的凹叶厚朴为研究对象,对其苗期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相关性分析,并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开展种源试验.结果表明:凹叶厚朴不同种源间的苗期性状除平均根径外,其它性状均有显著差异,苗期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67%~48.76%,除地径、总根长和平均根径外其余性状遗传力均达到90%以上;苗高与茎生物量、总生物量、平均根茎、叶总酚含量、茎总酚含量、全株总酚含量呈显著相关;地径与茎生物量、总根长、叶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呈显著相关;年降水量与地径、总根长、平均根径呈显著相关,平均根径与纬度、经度呈显著相关,年日照时数与苗期性状无显著相关性.利用多性状综合评定方法,初步筛选出适宜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生长的优良种源,即江西九江庐山、浙江杭州淳安、浙江丽水景宁、湖北黄冈蕲春、湖北恩施5个种源.
关键词:
凹叶厚朴 苗期性状 种源 地理变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鑫 张华雨 李宗峰 张世强 王国行 邓洪平
本文以崖柏主要分布区大巴山保护区内崖柏为研究对象,对其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垂直结构、种群大小级结构及种群更新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崖柏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种群更新等方面的特点。结果表明:崖柏所处生境破碎,且被分割成许多"岛屿状"局部小种群;群落中共出现伴生植物75科156属182种,其中表征科为蔷薇科、百合科、菊科、樟科、山茱萸科;无论是乔木层还是灌木层,群落的Gleason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指数均较高;崖柏群落林木层在垂直结构上可分为4层,崖柏主要处在灌木层、乔木下层和乔木中层,乔木上层基本没有分布;崖柏种群天然更新存在严重障碍,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超 金则新 袁梦 罗光宇 李月灵 单方权
【目的】探讨濒危植物景宁木兰Magnolia sinostellata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能力的季节变化及适应机制,为种群的繁衍复壮和迁地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景宁木兰幼苗为对象,在3种光照处理下(100%全光照、40%全光照和10%全光照),对春季、夏季、秋季3个季节的光合特性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1)春季100%全光照和夏季100%全光照、40%全光照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2)夏季100%全光照、40%全光照下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均显著高于10%全光照(P<0.05),而秋季100%全光照下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却显著低于40%全光照和10%全光照(P<0.05)。(3)夏季、秋季100%全光照下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磷酸丙糖利用率均显著低于40%全光照(P<0.05)。(4)100%全光照下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在夏季、秋季分别为0.68和0.72。100%全光照下光化学猝灭系数和40%全光照下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在夏季均显著高于春季、秋季(P<0.05)。【结论】在100%全光照下,景宁木兰易受夏季高温和强光胁迫,致使叶片灼伤,秋季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而适当遮光条件下,景宁木兰在3个季节均能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因此,在景宁木兰栽培过程中,建议光合有效辐射保持在自然光照强度的40%以上。图5表1参2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明 杨硕知 裴刚 蒋丽娟 宋庆安 蔡能 李永欣 曾慧杰
为了研究凹叶厚朴树厚朴酚、和厚朴酚的积累分布规律,以10年生凹叶厚朴为试验材料,建立了凹叶厚朴树体解析木高度与厚朴酚、和厚朴酚及树皮厚度含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解析木高度与总酚含量、厚朴酚含量、和厚朴酚含量关系最优模型依次为y=─0.053 636x3+0.665 503x2─2.543 869x+3.964 848,y=─0.008939x3+0.110 233x2─0.419 464x+0.693 864,y=─0.044 697x3+0.555 271x2─2.124 405x+3.270 985;树体解析木高度与树皮厚度关系最优模型为y=─0.008 965x3+0.031 331x...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文娟 江泽平 刘建锋 郭泉水
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为柏科(Cu-pressaceae)崖柏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1]。该植物目前多见于重庆城口县和开县交界的石灰岩山地,喜光,生长缓慢,耐瘠薄。目前有关崖柏的研究有遗传多样性[2-3]、群落生态学[4]、无性繁殖[5]和低温适应机制[6]等,但是崖柏光合特征参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其对光环境响应方面的
关键词:
崖柏 光环境 光合作用 日变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智 陈根洪 滕树锐 刘晓鹏 江念 郑小江
以1年生紫油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了多功能型、钠盐型、钾盐型3类保水剂处理和空白对照,分别进行干旱和不干旱处理,研究紫油厚朴幼苗抗氧化酶活性、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次生代谢产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丙二醛(MDa)和超氧阴离子(o-·2)含量在4组处理中均显著增强(P<0.05),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4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均增加,且均在空白对照和钠盐型保水剂组中分别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宋荣 马英姿 张慧 王志毅
为了建立优质凹叶厚朴的离体快繁再生体系,分别对凹叶厚朴茎段外植体的消毒条件、腋芽诱导培养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消毒条件为70%C2H5OH处理60 s,HgCl2处理12 min;最佳腋芽诱导配方为B5+NAA 0.05 mg.L-1+6-BA 1.0 mg.L-1,腋芽诱导率可达55%。
关键词:
凹叶厚朴 正交设计 腋芽诱导 消毒条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毅 马英姿 王晓明 宋荣 张慧
为了满足市场的资源需求,建立优质凹叶厚朴离体再生体系,为凹叶厚朴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优质凹叶厚朴离体胚为外植体,以B5为基本培养基,6-BA、NAA、消毒时间为因素,采用L9(33)正交设计,进行无菌苗培养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消毒方法为0.1%升汞浸泡8 min,污染率为12.6%,外植体生长良好;最佳组合为B5+6-BA 0.5 mg/L+NAA 0.1 mg/L+消毒时间8 min,发芽率高达87%。
关键词:
凹叶厚朴 正交设计 再生体系 发芽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