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50)
2023(3266)
2022(2529)
2021(2716)
2020(1908)
2019(4572)
2018(4562)
2017(6476)
2016(4649)
2015(5345)
2014(5506)
2013(4520)
2012(4312)
2011(4040)
2010(4513)
2009(3820)
2008(3601)
2007(3513)
2006(3245)
2005(3050)
作者
(10354)
(8580)
(8442)
(8282)
(5341)
(4051)
(3934)
(3525)
(3286)
(3139)
(2850)
(2819)
(2811)
(2741)
(2737)
(2718)
(2604)
(2604)
(2531)
(2430)
(2387)
(2216)
(2122)
(2007)
(1996)
(1957)
(1902)
(1831)
(1822)
(1732)
学科
教育(18845)
中国(10592)
管理(7679)
(7512)
经济(7497)
理论(6255)
教学(5791)
(5476)
(5014)
(4475)
企业(4475)
(3762)
研究(3757)
(3622)
发展(3576)
政治(3565)
思想(3526)
(3452)
技术(3387)
改革(3204)
高等(3098)
思想政治(3090)
政治教育(3090)
治教(3090)
德育(3064)
教育改革(2796)
学校(2742)
(2724)
(2722)
学法(2629)
机构
大学(59078)
学院(53453)
教育(26394)
研究(23311)
(19316)
师范(19262)
师范大学(16215)
(14647)
科学(13599)
(13123)
管理(12632)
经济(12535)
(11220)
职业(10893)
中国(10661)
理学(10558)
北京(10348)
技术(10333)
理学院(10283)
教育学(10277)
(10162)
研究所(10133)
管理学(9947)
管理学院(9809)
中心(9010)
(8483)
(7569)
(7544)
教育学院(7541)
职业技术(7422)
基金
研究(31141)
项目(30885)
科学(26221)
教育(23655)
基金(18490)
社会(17047)
成果(16444)
编号(15755)
社会科(15652)
社会科学(15650)
(14995)
国家(14699)
课题(14557)
(13616)
(13248)
(12851)
科学基金(11848)
规划(10502)
项目编号(9500)
(9346)
(9054)
研究成果(8947)
(8766)
重点(8673)
基金项目(8491)
教育部(8398)
年度(8336)
(8167)
(8147)
(8134)
期刊
教育(45927)
研究(28931)
中国(23837)
(16140)
经济(16140)
职业(10860)
技术(8686)
技术教育(7065)
职业技术(7065)
职业技术教育(7065)
学报(6851)
大学(6647)
科学(6330)
(6004)
高等(5553)
(5240)
论坛(5240)
管理(5015)
高等教育(4933)
(4888)
成人(4857)
成人教育(4857)
学学(4312)
(4256)
发展(3723)
(3723)
职教(3646)
比较(3569)
农业(3513)
图书(3199)
共检索到97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斌艳  
本文分析激进建构主义对科学教育发展的挑战,包括激进建构主义指出在科学教育中学生的前概念对学科观念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力,科学教育中应该嵌入学生的知识,注重开发学生主体经验领域,并建议以环境教育为核心来体现科学教育中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斌艳  
本文通过对激进建构主义的不同模型的介绍 ,包括知识获得的控制论模型 ,神经生理学模型 ,认知生物学模型等 ,系统地勾画激进建构主义认识理论 ,并从认识论以及人种学角度总结有关激进建构主义的论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国庆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认识论、学习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演进,职业教育研究范式也经历了从社会效率主义到新职业主义的演变。但是,目前这些范式都遇到了困难,制约了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为此,我们需要寻求新的范式。笔者认为,当前在教育研究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认识论——激进建构主义,可以为此提供很好的范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光才  
教育过程中的知识具有公共性,并非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人主观建构。现代主流的建构主义教育观与课程观,在本质上强调知识的社会建构。过于淡化教育过程中知识的公共性,将使教育实践陷入混乱无序的境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裴新宁  
科学学习观的建立及建构主义对科学教学实践有益的启发有着广泛而确凿的科学研究基础;建构主义不是科学教育的目的,而是一种有助于达到科学教育目的的工具。科学教学的进步不是当把几种互斥的模型或理论视作"对手"的时候获得的。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不应该聚焦于放大不同立场的差异,而应该呈现一个宽阔的视野,来全面审视科学学习,使研究者更为恰当地揭示科学学习过程的复杂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约翰逊F·奥斯本  张红霞  孙志凤  
本文作者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科学教育中建构主义的弱点进行了分析,对其成功之处给予了肯定。本文所倡导的一种温和的实在论,试图对科学研究过程进行更好的解释,而且对相关的教学论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红霞  
建构主义在教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在教育思想上进一步强调了认知主体的主动性 ,在科学教育上指出了科学知识学习的困难性。但激进的建构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在根本上有悖于科学理性 ,将认知主体的主动性和科学学习的困难性夸大为科学知识不可传授 ,这给教育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混乱。在我国进行科学教育理论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 ,在应用建构主义原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 ,应注意防止激进的建构主义的负面影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侯新杰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从心理表征和适应性心理表征两方面对儿童建立它们周围世界概念的认识论基础进行解释 ,把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方面 :个人建构 (personalconstruc tion)、个人间建构 (interpersonalconstruction)和大众建构 (publicconstruction)。通过案例分析 ,概括出科学教学的建构主义方法 ,进而阐述了建构主义的科学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中的一种主流理论。建构主义的要义是科学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它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建构。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必须改革,建构主义适应了这一时代挑战。建构式科学教育有利于培养迎接这一挑战的人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麻彦坤  
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代表了建构主义的两种不同范式,两种建构主义倡导的教育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共识又有分歧。为了能够联合起来,实现两种理论的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两者需要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两个方面相互参照,积极反省,主动借鉴,互动互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胡军  
建构主义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因此它具有普适性。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探讨我国基础科学教育改革中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如科学观问题、有效地科学学习的问题、教师与科学课程开发问题、发现式科学教学与建构式科学教学的联系与区别问题等等,能够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奎明  
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是以建构主义为主要理论指导的国外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模式。其主要的改革原则包括:学习者中心原则、参与性原则、过程与目标统一的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等。提出了教师教育的教学本身应是建构主义的等等教育教学主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华  
本文研究社会建构主义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哲学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意在为当代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桑新民  
近年来,建构主义对国内外教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任何一种理论的跨时空传播,必然产生文化的误读,但这同时也正是理论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结合作者跨越二十多年研究建构主义的独特思想体验和教学生活体验,对建构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历史、哲学、文化与教育解读,并探讨了中国教育研究和借鉴西方建构主义应该持有的健康心态和科学方法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鸾  
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思想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教师教育的主流范式,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教育项目声称是建构主义取向的教师教育。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思想认为,教师知识具有实践性、个体性、情境性、缄默性、整合性,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既是实践者也是研究者,教师教育是基于真实情境、实践体验、交往对话和自我更新的教育。教师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以建构主义原则和理论为基础进行教学的教师,让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教师建立一种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教师教育的实践影响可以概括为消解权威、激活关系、打破界限、在实践中生成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