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1)
- 2023(11550)
- 2022(9386)
- 2021(8708)
- 2020(7217)
- 2019(16364)
- 2018(16046)
- 2017(29668)
- 2016(16604)
- 2015(19197)
- 2014(19144)
- 2013(18250)
- 2012(16702)
- 2011(15256)
- 2010(15202)
- 2009(14492)
- 2008(14359)
- 2007(12806)
- 2006(11572)
- 2005(11069)
- 学科
- 济(65694)
- 经济(65582)
- 管理(51292)
- 业(44913)
- 企(37449)
- 企业(37449)
- 方法(25153)
- 中国(24495)
- 数学(21473)
- 数学方法(21286)
- 农(18852)
- 制(18709)
- 财(18512)
- 业经(16321)
- 贸(13861)
- 体(13852)
- 贸易(13846)
- 易(13599)
- 学(12711)
- 银(12528)
- 银行(12502)
- 行(12047)
- 农业(11790)
- 融(11309)
- 金融(11306)
- 体制(10970)
- 划(10492)
- 务(10429)
- 财务(10398)
- 财务管理(10374)
- 机构
- 大学(241290)
- 学院(231678)
- 济(102927)
- 经济(101060)
- 研究(85829)
- 管理(85729)
- 理学(73002)
- 理学院(72125)
- 管理学(71007)
- 管理学院(70550)
- 中国(66819)
- 京(52137)
- 财(49667)
- 科学(47792)
- 所(42149)
- 财经(38776)
- 中心(37975)
- 研究所(37918)
- 农(35590)
- 经(35558)
- 江(35044)
- 经济学(33557)
- 北京(33527)
- 范(32087)
- 师范(31802)
- 院(31199)
- 业大(30625)
- 经济学院(30018)
- 财经大学(29025)
- 农业(27580)
- 基金
- 项目(151239)
- 科学(121505)
- 研究(113946)
- 基金(113055)
- 家(98199)
- 国家(97425)
- 科学基金(83618)
- 社会(76297)
- 社会科(72309)
- 社会科学(72293)
- 基金项目(58376)
- 省(54962)
- 教育(53699)
- 自然(50924)
- 自然科(49804)
- 自然科学(49791)
- 自然科学基金(48947)
- 划(47901)
- 资助(45457)
- 编号(44271)
- 成果(38976)
- 部(35947)
- 重点(34726)
- 制(33433)
- 国家社会(33213)
- 发(32122)
- 课题(31982)
- 教育部(31636)
- 创(31587)
- 大学(31169)
- 期刊
- 济(116267)
- 经济(116267)
- 研究(79321)
- 中国(56131)
- 财(39163)
- 学报(35872)
- 管理(35385)
- 农(34377)
- 教育(34228)
- 科学(33944)
- 大学(29610)
- 学学(26301)
- 融(23976)
- 金融(23976)
- 农业(23138)
- 财经(20874)
- 经济研究(19292)
- 技术(18186)
- 经(18184)
- 业经(16421)
- 问题(15725)
- 贸(15058)
- 世界(13770)
- 国际(13422)
- 业(13301)
- 图书(11704)
- 版(10876)
- 技术经济(10567)
- 现代(10380)
- 科技(10127)
共检索到371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姚荣
大学作为底部沉重的组织,基层学术组织自治是激活其学术心脏地带的内在要求。作为具有国际声誉与典范价值的制度,基层学术组织自治如何在中国情境下"落地生根",是当前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与创新的基本命题。受制于计划经济时期沿袭而来的"行政逻辑"的支配,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呈现出自治能力、意愿与空间不足的现实困局,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权与人事权。基于学科逻辑的"研究型自治"与基于应用逻辑的"创业型自治",是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自治的两种理想类型。从研究型自治迈向创业型自治,是激活学术心脏地带,实现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自治制度化的重要发展趋势。以应用型研究为纽带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创业型自治的重要实现形式。作为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付八军
由伯顿·克拉克首次提出的"激活学术心脏地带"一词,其蕴含的学术理念与改革精神在宣勇教授著作中得以强化、深化乃至本土化,进而明确学科正是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心脏地带"。与传统高校相比,创业型大学的学科建设贵在"激活"。这种"激活",不是学术成果的内部循环,仅仅实现学科系统内部的繁荣,而是要实现学科与行业的无缝对接,使学术成果由内循环转向外循环。达此目的,从大学内部建设主体来看,需要"激活"三支队伍:实现成果转化的中介组织、生产应用性成果的专任教师,尤其是推动组织转型的高校领导。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学科建设 激活学术心脏地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贺元
从实践来看,一部分典型学科在高校创新创业中起到了支撑和引领作用,是创新创业的心脏地带,基于创业型大学的理念,其可被称为创业型学科。创业型学科强调创业精神和创业方向,具有三个特征: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学科运行不断向外拓展;学科理念明确。在构建路径上,要以学科改革意识统领创新创业实践;以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构建创新创业团队;以学科方向凝练创新创业方向;学科平台对接创新创业平台。
关键词:
学术心脏地带 创新创业 创业型学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书剑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是政府与大学在制度化精英主义下协作的产物。制度化精英主义催生制度化精英,人才项目促进学术精英的制度化和体制化。政府与大学是学术精英发展的主导者、参与者和支持者,学术精英在以政治权威和学术资源为基础建构的制度空间内经竞争选拔与优先培养逐渐生成。大学学术精英制度化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但其对学术共同体与学术创新力具有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家德
大学自治在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大学内部基层学术组织自治,权力重心集中在学院或讲座层面。在我国现有法制环境中,研究大学自治从外部自治转向内部自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国在设计现代大学制度时,应着重考虑激活学院的办学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学院成为权力重心。基层学术组织自治符合按学科办大学的逻辑和我国教育法治精神,还可以提高大学运行效率。
关键词:
基层学术组织 大学权力重心 自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圣
从新制度主义组织分析的视角看,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化既可指大学学术权力实践获得规则的保障、规范与认知的认可,并被逐渐视为当然而广泛接受的过程,也可指历经这种历时性过程后学术权力实践及相关互动关系所达到的一种确定状态或稳定秩序;学术权力制度化的意旨与目标在于权力实践的制度化,其实施涉及到结构、规则与活动三个方面;实施主体方面须充分发挥政府、教育家和文化等基本实施者的作用,尤其是政府部门和教育家型校长这两种关键"制度企业家"的能动作用;在实施路径方面,有必要统合基于回报递增的制度化、基于承诺递增的制度化和随着日益客观化而增加的制度化这样三种基本的制度化路向,齐头并进,以期获取最佳成效。
关键词:
学术权力 制度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宣勇 张金福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与高水平大学的背景下,以知识创造为主导创设大学内部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对于提高我国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学科制作为一种基于学科组织建构起来的学术组织结构、学术运行机制,是大学最基本的学术组织制度,也是现代大学基层组织制度的创新。学科制组织制度以知识创造为主导,将学科组织化与建制化,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集中于大学最基层的学科组织,有利于实现知识共享互动,推动知识主体的自我成长,提高大学的知识创新能力。
关键词:
学科组织 学科制 基层学术组织制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清明在《高等教育研究》第4期发表文章认为,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的独特组织,保存、发现、创造和应用高深知识的基本工作方式决定了学术性是大学的根本属性,也界定了大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清明
基层学术组织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心。根据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要求,基层学术组织应遵循教学与科研兼顾、学科分化与学科综合相统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协调以及资源配置责权对等的原则。为此,需要重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和创新组织运行机制。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基层学术组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何芳 陈彬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的“基本操作单位”.在学术生产和学术管理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我国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功能却严重弱化,难以扮演好自身角色。怎样改革才能使该组织发挥正常功能呢?本文结合多方面访谈意见,认为一方面要重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作用,给它更大的权力与自由,为它提供有力的人力、物力条件;另一方面要克服组织惰性,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使它成长为有机的、柔性的、持续创新的学习型组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陈晨 丁玉霞
学术制度化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随着学术创新发展,学术组织的自组织功能增强;学术的异质性特质凸显,主要表现在大学内部规范与自由并存、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分立、社会力量的干预与学术独立性的抗衡;学术制度选择的多样性与趋同化统一,最终走向趋同化发展;从学术竞争发展到学术制度之间的竞争,且竞争必然导致制度性的变迁;学术制度的变迁方式将由强制性向自主性转变,这也是现代大学学术制度优化的必然趋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克勤
正确处理好大学组织结构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是我国当前大学制度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基层组织是大学学术权力存在的重要部门,充分关注基层组织的学术权力是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主要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层面考察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特征和变革路径,通过对基层学术组织合理的权力配置,构建充分关注教师群体学术权力和教师个体学术权力的基层权力主体。
关键词:
大学 基层学术组织 学术权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荣
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伴随着地方高校的"升格"、大学合并运动以及独立学院、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与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市场与产业结构的转型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都对高等教育结构重组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科高校转型议题开始进入公共政策议程。当务之急,需要促进本科高校转型从国家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安排走向制度性利益驱动下的高校自主变革,推动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制度的合法性建构。中国本科高校转型制度化的实现,归根到底需要通过规范性、规制性以及文化-认知性制度要素的整体性重构,以破除高等教育场域中各权力中心对"应用逻辑"的"系统性偏见",实现社会制度逻辑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家峰
组织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求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高效地工作就成为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组织的发展,官僚制(科层化)的倾向开始渗透到组织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组织管理中的激励也往往表现出过度制度化的趋向,从而使激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庆幸的是,组织管理中常常存在着非制度化的激励,这种激励形式可以弥补过度制度化的激励之不足,因此组织管理者应该意识到这种形式激励的存在并在组织管理中灵活有效地加以运用,以达到有效实现组织管理目标的目的。
关键词:
组织管理 激励 科层 制度化 非制度激励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查永军
我国大学学术组织在学术事务管理中呈现科层化倾向。学术组织科层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具体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后果。之所以出现学术组织科层化倾向是和强势行政权力以及行政管理模式向学术组织的不断渗透有关。同时,我国大学学术民主管理理念根基不牢也是重要因素。完善大学制度,强化教授集体权力,严格学术标准,唤醒学者学术操守等均是应对学术组织科层化消极影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学术组织 学术管理 行政权力 科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