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6)
- 2023(8258)
- 2022(6931)
- 2021(6534)
- 2020(5470)
- 2019(12509)
- 2018(12433)
- 2017(24011)
- 2016(12528)
- 2015(14092)
- 2014(13126)
- 2013(12551)
- 2012(11242)
- 2011(10102)
- 2010(10476)
- 2009(9468)
- 2008(9090)
- 2007(8213)
- 2006(6955)
- 2005(6064)
- 学科
- 济(51043)
- 经济(51004)
- 管理(42429)
- 业(40389)
- 企(35734)
- 企业(35734)
- 方法(26631)
- 数学(24026)
- 数学方法(23506)
- 技术(16413)
- 贸(14695)
- 贸易(14688)
- 易(14447)
- 中国(13690)
- 财(13677)
- 技术管理(12386)
- 农(12105)
- 出(12023)
- 业经(11332)
- 理论(9423)
- 制(8913)
- 地方(8258)
- 口(8053)
- 出口(8051)
- 出口贸易(8051)
- 学(7998)
- 划(7864)
- 农业(7754)
- 银(7599)
- 银行(7586)
- 机构
- 学院(169397)
- 大学(168528)
- 济(74154)
- 管理(72906)
- 经济(72853)
- 理学(63996)
- 理学院(63427)
- 管理学(62230)
- 管理学院(61909)
- 研究(49784)
- 中国(38194)
- 京(33726)
- 财(33659)
- 科学(28541)
- 财经(26750)
- 江(24784)
- 经(24484)
- 经济学(23809)
- 中心(23472)
- 所(22733)
- 业大(22360)
- 经济学院(21651)
- 农(21003)
- 北京(20649)
- 研究所(20565)
- 财经大学(20141)
- 商学(19778)
- 州(19723)
- 范(19705)
- 商学院(19568)
- 基金
- 项目(118407)
- 科学(96452)
- 基金(88278)
- 研究(87364)
- 家(76039)
- 国家(75477)
- 科学基金(67456)
- 社会(58559)
- 社会科(55952)
- 社会科学(55942)
- 省(47193)
- 基金项目(45971)
- 自然(42984)
- 自然科(42226)
- 自然科学(42221)
- 自然科学基金(41501)
- 教育(41091)
- 划(38578)
- 资助(36079)
- 编号(34178)
- 创(30953)
- 创新(27908)
- 成果(26367)
- 部(26254)
- 重点(26153)
- 国家社会(25074)
- 发(24588)
- 教育部(23459)
- 课题(23377)
- 人文(23127)
共检索到245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穷志
本文构建了公共支出激励自主创新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理论模型表明,公共支出是激励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存在一个激励自主创新的公共支出最优规模。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政府支出显著地激励了自主创新行为,但是,我国自主创新行为主要是由自身冲动所致,政府公共支出激励贡献度始终不超过20%;政府支出激励效应越来越大,但是起伏不定;激励我国自主创新的政府支出最优规模是:政府R&D经费支出占GDP的0.621%,现实规模不足最优规模的一半,但是,现实规模向最优规模趋近。我们的政策建议是:大力增加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以有效地激励国家自主创新。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公共支出 激励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俞雯 方重
自主创新是我国为提升综合国力而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如何建设自主创新型企业,增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深入透彻地了解、分析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去寻求、建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现行税式支出激励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局限性以及"免、抵、退"税式支出的概念和运作机制,论证了"免、抵、退"税式支出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自主创新 免抵退 税式支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建国
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技术,通过调研并筛选激励要素,建立了自主创新激励模型,以揭示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激励 解释结构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安同良 周绍东 皮建才
中国作为技术追赶型国家,政府惯常将R&D补贴作为激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关键政策手段,但事实是企业经常发送虚假的"创新类型"信号以获取政府R&D补贴。本文建立了一个企业与R&D补贴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动态不对称信息博弈模型,力图刻画企业获取R&D补贴的策略性行为及R&D补贴的激励效应。研究表明当两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且用于原始创新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价格过于低廉时,原始创新补贴将产生"逆向"激励作用。面对企业释放的虚假信号和高昂的甄别成本,政策制定者的最优补贴方案是通过提高原始创新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价格从而形成分离均衡。文章的结论为甄别企业的真实创新类型提供了可信的方法,同时给出了提高政府R&D补贴效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潘明星
本文认为,自主创新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必须介入。针对自主创新的外部性、不确定性及其风险性,应通过税式支出,建立实现创新外部效应内部化、减弱自主创新不确定性、培育创新环境以增加创新主体预期收益的三个税收激励机制。
关键词:
企业 自主创新 税收激励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阮家福
自主创新具有公共性、外部性、不确定性及风险性,政府必须介入。税收激励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税收减免实现自主创新外部效应内部化、减弱自主创新不确定性、改善自主创新环境以增加创新者预期收益。本文认为,我国应从税收激励目标的战略性、激励环节的整体性及激励方式的综合性等方面构建税收激励自主创新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公共产品 税收激励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建军 刘元才
采用线性规划、Shapley值求解、动态均衡求解等研究方法,着重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二人零和博弈、多人博弈、非常和"理想状态"博弈等静态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和求解,同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态博弈模型进行扼要分析。研究的结论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选择过程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作出的理性选择;应努力改善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从政策上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动性。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博弈分析 创新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春野 庄子银
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具有自主创新的南北产品周期模型,讨论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南方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南北双方的总体影响。本文发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南方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南北双方的总体效应依赖于南方的初始技能劳动水平和北方创新性质导致的市场结构。在垂直创新的寡头市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南方自主创新没有激励效应,它对南北双方都造成伤害;在水平创新的垄断竞争市场,当南方技能劳动短缺时,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在短期有利于南北双方,但并不激励南方自主创新。当南方技能劳动充裕时,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激励南方的自主创新,并在长期对南北双方都有利。研究发现,南方存在一个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其依赖南方的技能...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自主创新 激励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寇宗来 孙瑞
参照芯片断供的现实背景,本文在“制造商—零售商”纵向结构框架下考察了技术断供对自主创新激励的影响。技术断供意味着,技术领先的上游国外制造商不能向某个下游零售商提供中间品。分析表明,技术断供前,技术落后的上游本地制造商缺乏自主创新激励的重要原因是创新的“货币外部性”:尽管其技术追赶可以通过压缩国外制造商的抽租能力而让下游厂商获益,但其本身却无法通过赢得下游市场并从中获利。技术断供后,被断供下游零售商只能从本地制造商采购中间品,这种“绑定效应”部分内化了本地制造商的货币外部性,进而会提高其自主创新激励;但与此同时,技术断供也会提高外国制造商为阻止本地制造商技术追赶而实施人才圈定策略的激励和能力。所以,为破解外国制造商的“人才圈定”策略,需要以政府采购等方式对本地制造商进行有相当力度且有持续性的创新政策支持。
关键词:
技术断供 自主创新 货币外部性 创新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建国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和企业在加大自主创新投入的同时,应重视自主创新激励的有效性,这对于制定正确的自主创新政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一、DEA基本模型DEA即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由Charnes和Cooper等人于1978年开始创建的,它是管理学、数理经济学和管理运筹学交叉的领域。DEA是应用数学规划模型,评价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部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吕明瑜
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作为技术创新成果公共属性特征的重要表现,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与消极阻碍双重作用。而技术成果产权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产权激励机制,则是克服技术创新溢出效应消极作用的重要途径。其在技术创新的各种激励手段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溢出效应 产权激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平花 陈少晖
为更好地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用,本文从政策分布合理性、工具应用科学性、政策柔性、政策执行及效果四个维度构建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以福建省376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该类政策的激励效应。研究发现,现行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性处于中下水平,不能较好地激励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进而从评价体系的四个维度深刻剖析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优化路径。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税收优惠 模糊层次分析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晖 万解秋
企业自主创新是企业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而自主创新的两大核心要素就是资金与人才。对于资金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的支持。对于人才,需要考虑激励的长期性与产生效果的显著性。所以,激励方式更多地应该依靠市场。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股权激励的模式促进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尤其是上市公司,采取股权激励模式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更加突出。而如何通过股权激励方式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关键而现实的问题。因此,文章就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本市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果尚不明显。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人力资本 自主创新 相关性检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珩 万佳庆
以2006—2015年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Logit模型,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法对样本进行匹配,研究了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对其自主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促进作用;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浙江省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优惠力度还不够大,特别是与国际上一些创新型国家比,差距更大。因此要借鉴国际经验,加快“两法”合一的进程,迅速制定统一的、切实可行的税收激励自主创新的有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