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1)
2023(9568)
2022(8346)
2021(7743)
2020(6631)
2019(15474)
2018(15497)
2017(29556)
2016(16489)
2015(18961)
2014(19565)
2013(19204)
2012(18075)
2011(16483)
2010(16983)
2009(15973)
2008(16181)
2007(15076)
2006(13101)
2005(12048)
作者
(49845)
(41844)
(41748)
(39984)
(26565)
(20176)
(19145)
(16305)
(15709)
(15232)
(14280)
(14165)
(13621)
(13294)
(13224)
(13088)
(13048)
(12311)
(12289)
(12154)
(10461)
(10452)
(10110)
(9613)
(9484)
(9410)
(9387)
(9360)
(8583)
(8401)
学科
(65395)
经济(65292)
管理(54029)
(48259)
(40263)
企业(40263)
方法(29752)
数学(25845)
数学方法(25578)
(21927)
(19033)
(18539)
中国(16779)
业经(14639)
(14260)
(13528)
财务(13490)
财务管理(13443)
企业财务(12699)
(12612)
贸易(12607)
(12250)
地方(12149)
农业(12134)
(12130)
(11832)
银行(11795)
(11161)
理论(10867)
环境(10848)
机构
学院(245269)
大学(245104)
(98448)
经济(96110)
管理(90536)
研究(81104)
理学(76596)
理学院(75717)
管理学(74427)
管理学院(73958)
中国(63115)
(52052)
(50530)
科学(50062)
(44076)
(42530)
(40135)
财经(38705)
中心(38267)
研究所(37948)
业大(37416)
(34730)
农业(34679)
北京(32861)
(31282)
(31142)
师范(30802)
经济学(30583)
(28890)
财经大学(28311)
基金
项目(154286)
科学(119628)
研究(113288)
基金(110037)
(95581)
国家(94761)
科学基金(80150)
社会(69947)
社会科(66117)
社会科学(66096)
(61340)
基金项目(58175)
教育(53263)
自然(51570)
(51201)
自然科(50208)
自然科学(50192)
自然科学基金(49315)
编号(47480)
资助(45285)
成果(39908)
重点(35118)
(34698)
课题(33232)
(32629)
(32355)
(31846)
创新(29890)
(29776)
科研(29748)
期刊
(113936)
经济(113936)
研究(72856)
中国(53126)
(43181)
(40063)
学报(39706)
科学(34878)
管理(32848)
大学(29680)
学学(27853)
教育(27576)
农业(26149)
(23481)
金融(23481)
技术(21978)
财经(19863)
业经(18681)
经济研究(17363)
(16981)
问题(15318)
(14135)
(12748)
财会(12285)
(12282)
技术经济(12218)
理论(12120)
图书(11749)
商业(11047)
实践(10947)
共检索到374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宁爱凤  
耕地保护参与者的积极性在耕地保护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历史上,我国耕地红线一次次失守,主要是由于参与者的积极性不高,耕地保护主要还处在行政、被动保护阶段。本文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主要应构建调动耕地保护者积极性的激励相容体制,并就此从土地市场机制、耕地价值估算机制、干部考核机制、土地管理机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美球  周丙娟  邓爱珍  刘中婷  吴萍  何维佳  
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国策,农户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在耕地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充分调动农户的耕地保护性,提高农户的耕地保护主动性和责任心,对我国耕地保护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利用江西省16个县(区、市)952户农户的实证调查数据,从对国家耕地政策认识、耕地征用意愿、耕地保护责任认识、耕地质量保护投入等方面剖析了当前农户的耕地保护积极性现状,并进而提出调动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冯石琦  
激励机制作为管理的一种手段,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自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应怎样激励人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激励理论。作为管理手段的激励,包含有一个基本意识和三个基本原则。一个基本意识就是激励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部份构成。三个基本原则为可行原则、公平原则和差异原则。激励的可行原则从什么样的需求才能产生动机出发,强调这种需求必须是可行的,或者说实现这种需求的可行性较大。反之,不可行的需求,就不会产生动机,也就不会有激励。为此,根据激励的可行性原则,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鄢全清  
作为一个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如何运用激励的手段,强化激励机制更有效地把职工群众潜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使之为企业的振兴和四化建设建功立业?我在实践中,有这样几点体会:一、做好思想工作,激发政治热情我们宾馆现有167名职工。其中近40%是中老年职工,60%以上是青年职工。年龄不同,工种多样,思想和思维方式各异。为了把各种不同的思想统一起来,为振兴企业努力工作,我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詹克波  
本文从激励是市场机制的基本功能入手,讨论将市场机制引入高校所起的作用、市场的激励机制与高校内部积极性之间的关系等理论和实际问题,从而为有效地发挥高等学校内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和办学活力,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服务.一、激励是市场机制的基本功能在市场机制中,所谓激励是指确定一定的规则和措施,使社会中每个成员的利己行为的实际结果与给定的社会目标趋于一致.也就是指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使社会也达到既定目标.所谓市场的激励机制是指在市场资源配置规则和给定的自利行为规则下,市场成员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林森  
青年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逐渐成长为企业的骨干力量,如何调动青年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企业忠诚度,成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基本理论,通过对青年员工主要特征分析,从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措施出发,对激励制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企业优化激励机制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文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志恒  李世平  
文章通过对具有长期规模经营历史、规模经营案例较多且相对集中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农户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分类研究和对比研究等方法深入分析和检验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的实际影响,揭示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发生影响的环境条件和规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艳松  桑玲玲  章远钰  
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是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耕地保护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加强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制度建设,创新方式方法,形成了多种补偿模式,但也面临诸多实践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全国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现状,在总结归纳地方成功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应遵循的原则和应对意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毋晓蕾  梁流涛  陈常优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它具有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然而,现行的耕地保护制度的绩效并不理想:一是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耕地保护的代理,理应在耕地保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地方政府往往具有较强的占用耕地的冲动,反而成为耕地过度非农化的主要推动力。二是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农户不仅没有耕地保护的内在动力,反而产生了耕地撂荒、消极耕作等行为。造成这两方面的主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武晓白  
科学的激励是凝聚力和创造力之母。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以完善的劳动管理制度增强员的安全感。同时以物质激赏与精神激赏相结合,调动大多数员工的积极性。明确职责权限,发挥管理者的创造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莹  
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衡量其学习态度的重要标准,更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直观反映出专业培养方式、教育管理体制以及学生学习态度的诸多问题。以充分调动积极性为出发点,从激励视角反思其成因,提出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的改进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如陵  
公平问题是教师积极性激励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公平激励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先后出现了经典公平理论、内容型公平理论、公平差别阈理论和群体公平理论。回顾并反思公平激励理论的演进和发展,对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高校教师激励的管理目标上,要努力创造公平感产生的条件;在激励的方式与手段上,要合理拉开薪酬差距,兼顾绩效公平;在学校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践中,要积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公平观,注重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宁  王乐生  柳志广  张瑾  
通过对Q高校教师展开教学积极性调查,在全面分析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因素,为高校进一步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提供合理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彬文  
我国粮食连续几年当年产量低于消费量 ,且缺口不断扩大 ,已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受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减少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 ,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尤其在农业发展新阶段 ,要认真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确保粮食丰产、农民增收 ,继续把国家粮食安全系数稳定在较高水平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