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29)
2023(3453)
2022(2857)
2021(2676)
2020(2227)
2019(5231)
2018(4801)
2017(10074)
2016(5367)
2015(5956)
2014(5703)
2013(5681)
2012(5081)
2011(4540)
2010(4522)
2009(4210)
2008(4579)
2007(3993)
2006(3677)
2005(3306)
作者
(14471)
(12119)
(12087)
(11445)
(7905)
(5830)
(5362)
(4574)
(4423)
(4272)
(4093)
(3995)
(3921)
(3854)
(3819)
(3660)
(3651)
(3626)
(3562)
(3382)
(2936)
(2886)
(2757)
(2733)
(2728)
(2688)
(2618)
(2507)
(2503)
(2388)
学科
管理(28035)
(27161)
(26601)
企业(26601)
(23658)
经济(23617)
(14803)
方法(14630)
数学(13374)
数学方法(13298)
(12796)
财务(12795)
财务管理(12781)
企业财务(12480)
人事(6511)
人事管理(6511)
(6308)
公司(5493)
(5064)
业经(5046)
体制(4693)
(4526)
技术(3901)
中国(3860)
(3673)
经营(3339)
(3209)
(3045)
金融(3045)
技术管理(3007)
机构
大学(79392)
学院(78244)
管理(35299)
(34979)
经济(34380)
理学(31361)
理学院(31106)
管理学(30835)
管理学院(30685)
研究(20541)
(20302)
中国(17430)
财经(16614)
(15422)
(15338)
财经大学(12878)
商学(11929)
商学院(11844)
经济学(11019)
(10201)
经济学院(10161)
科学(9982)
中心(9498)
北京(9480)
(9293)
(9016)
业大(8825)
金融(8815)
经济管理(8737)
(8210)
基金
项目(50514)
科学(41973)
基金(40989)
(34872)
国家(34636)
研究(34494)
科学基金(32060)
社会(24709)
社会科(23766)
社会科学(23761)
基金项目(22201)
自然(22194)
自然科(21797)
自然科学(21793)
自然科学基金(21464)
(17618)
资助(17291)
教育(16382)
(15545)
(12457)
编号(12084)
教育部(11424)
人文(11308)
(10619)
重点(10599)
国家社会(10590)
科研(10011)
大学(9969)
创新(9876)
(9853)
期刊
(33075)
经济(33075)
研究(23371)
(20062)
管理(14988)
中国(11808)
学报(9570)
科学(9483)
(9325)
金融(9325)
财经(9176)
大学(7833)
学学(7672)
(7648)
财会(7211)
会计(6221)
经济研究(5917)
(5623)
技术(4957)
会通(4826)
通讯(4826)
业经(4625)
问题(4282)
现代(4048)
技术经济(3823)
经济管理(3736)
农业(3717)
(3631)
(3613)
商业(3542)
共检索到110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砾  代昀昊  孔东民  
我国员工持股计划(ESOP)的启动重新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利用2014年至2015年9月30日之间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实验组样本,发现投资者对公告的反应显著为正,体现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效应。此外,国有企业发布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告效应更为显著,当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的员工教育水平越高,市场反应也越显著。最后,ESOP草案的差异也会影响投资者的反应。本文的结论肯定了当前员工持股计划对上市公司,尤其是对国有企业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完善公司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考虑与员工对企业发挥的作用相配合,这对当前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砾  代昀昊  孔东民  
我国员工持股计划(ESOP)的启动重新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利用2014年至2015年9月30日之间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实验组样本,发现投资者对公告的反应显著为正,体现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效应。此外,国有企业发布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告效应更为显著,当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的员工教育水平越高,市场反应也越显著。最后,ESOP草案的差异也会影响投资者的反应。本文的结论肯定了当前员工持股计划对上市公司,尤其是对国有企业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完善公司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考虑与员工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悦  
本文通过对欧菲光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实施的四期员工持股计划进行案例分析,从员工、控股股东、公司角度分析我国目前杠杆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最后从定价机制、杠杆运用、交易与退出机制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四个方面对杠杆员工持股计划的完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悦  
本文通过对欧菲光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实施的四期员工持股计划进行案例分析,从员工、控股股东、公司角度分析我国目前杠杆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最后从定价机制、杠杆运用、交易与退出机制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四个方面对杠杆员工持股计划的完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奔   仇勇  
员工持股计划有助于企业保留核心科技人才,激发企业创新,对形成新质生产力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皆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应警惕上市公司利用这一激励手段达成不当目的。基于2014—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A股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不当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员工持股计划持续期内发生不当行为的概率更高。其原因:一是部分员工持股计划沦为变向的高管绩效式激励工具,二是员工出于自身利益发挥了合谋掩饰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存续期较短、由金融机构代管、存在杠杆融资及激励人数处于特定区间的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不当行为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类似于高管绩效式激励的“双刃剑”效应同样存在于员工激励中。基于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实现对上市公司的强监管,以保障更好的政策效果进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袁田  
2012年8月,证监会公布了《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并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开启了我国员工持股发展的新阶段。引入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管理,保护持股员工利益,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是本次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的重点。如何构建科学的资本管理模式,有效发挥资产管理机构的应有作用在制度设计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结合《暂行办法》的既有规范以及境外成熟市场的主流模式,利用信托法律关系来建构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的管理机制,发掘信托的制度优势,为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提供制度选择及制度支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高榴  
员工持股计划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行业分布广泛;参与员工的覆盖范围较广,但持股比例相对较低;股票来源以二级市场购买和非公开发行股票为主,资金来源以员工自筹资金为主;员工持股的锁定期期限比较单一,解锁后的存续期普遍较短;员工持股计划标的股票的二级市场表现显著优于大盘指数。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障持股员工的股东权利机制还有待完善,信息披露要求有待强化,重复征税、税率过高影响员工持股积极性,持股过度短期化有违改革初衷。为推动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的有序发展,应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和监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鞠铭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日渐兴起,但针对员工持股计划的税务处理规则尚不明确。本文分别从公司、股东和员工三方主体角度分析其税收待遇,指出员工持股计划应作为公司层面工资薪金支出进行税前扣除,如构成“金融商品转让”还应申报缴纳增值税、印花税,股东及员工应按一体化原则征(免)个人所得税。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卫东  罗国民  陶媛媛  
以我国2014年6月—2015年6月宣告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上市公司公告员工持股计划对股东财富的影响,对不同股票来源和不同认购股票资金来源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东财富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公告员工持股计划后,股东将获得正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新股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宣告效应要好于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赠送给员工的宣告效应,无论股票来源是上述两种方式中的哪一种,其认购股票的资金来源为员工自有资金的宣告效应要好于通过其他资金来源认购员工持股的宣告效应。研究结论为证监会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我国上市公司更好地设计员工持股计划方案提供了一个新的经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蒋运冰  苏亮瑜  
本文以2014年7月~2016年4月我国上市公司公告的以二级市场购买作为股票来源的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公告的财富效应,并分析了财富效应对员工持股计划不同合约要素的敏感性。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告能够为股东带来显著为正的短期财富效应,尤其在熊市时具有修正市场负面估值的作用;然而,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的财富效应对基础合约要素(股份占比、参与人员比例、高管参与度和资金杠杆等)的敏感性并不显著,而有利于增强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和约束灵活性的创新型合约要素(保底条款和业绩考核条款等)却是影响员工持股计划财富效应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谭亚娟  
目前上市公司普遍实施的股权激励方案虽然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但激励对象范围小,主要面向公司的骨干人员和中高层管理者。为了满足扩大受众范围的需求,上市公司纷纷转投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兼具股权激励和受众对象广泛的优点,其资管模式在我国应用较少,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笔者选取上市公司莱茵达体育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的资管模式进行详细分析,剖释其交易方案、交易结构、交易细节和交易阶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良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芳秀  柳林  
概述我国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整体状况,从理论层面探究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动机,并在此基础上以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人力资本、委托代理和融资约束等因素对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决策的影响。以2014~2017年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了员工持股计划方案设计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业绩成长性较好、高技术人员占比较高和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告日前期公司股票涨幅越大的公司,越倾向于采取非公开发行的方式来获得持股计划所需股票;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其认购员工持股计划的意愿会相应减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红波  华凌昊  许基集  
员工持股计划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对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做大做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管理层激励—公司治理—激励效果"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了员工持股计划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高管在员工持股计划中参与比例的均值为22%,而该比例在民营企业中达到27%,国企显著低于民营企业。(2)与民营企业相比,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国有企业在降低代理成本、提高投资效率和减少超额雇员等公司治理层面的改善效果并不显著。(3)国有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经营绩效弱于民营企业。市场反应方面,国有企业的短期公告效应与民营企业无差异,但长期公告效应却显著弱于民营企业。另外,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财务绩效的增长也受到阻碍,但股票来源为非公开发行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财务绩效方面差距缩小。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员工持股计划的制度设计层面,建议国有企业提高管理层的参与比例,并强化绩效考核与监督机制。同时,应当继续鼓励国有企业以增资入股的形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军  
员工持股计划使员工具备股东和劳动者双层身份,实现员工与企业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因此其本质上属于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本文解读证监会2012年8月发布的《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后认为,该办法具有积极意义,不过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忽略了员工持股计划是激励机制的本质特征,应以实现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效应为出发点,对该办法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砚秋  杨力  
本文以2008-2015年沪深两市公布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股权激励对象的选择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显著影响股权激励的效果,即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越大,股权激励的效果越好;股权激励方案中授予高管股份占激励总股份的比正向影响股权激励效果,但并不显著;产权性质和行业特征显著影响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即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行业企业与股权激励对象范围显著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