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52)
2023(10503)
2022(8570)
2021(7822)
2020(6706)
2019(15041)
2018(14553)
2017(29174)
2016(15713)
2015(17171)
2014(16928)
2013(17019)
2012(15694)
2011(13708)
2010(13983)
2009(13034)
2008(13503)
2007(12221)
2006(10502)
2005(9772)
作者
(43990)
(36684)
(36593)
(34805)
(23936)
(17543)
(16509)
(14103)
(13847)
(13369)
(12709)
(12407)
(11973)
(11696)
(11681)
(11234)
(10770)
(10754)
(10612)
(10477)
(9219)
(9089)
(8993)
(8464)
(8345)
(8295)
(8187)
(8127)
(7352)
(7350)
学科
(83539)
(78266)
企业(78266)
(76209)
经济(76125)
管理(66257)
方法(38868)
数学(31011)
数学方法(30835)
(28552)
业经(27259)
(23283)
(22444)
财务(22434)
财务管理(22404)
企业财务(21416)
(18061)
农业(17486)
技术(17155)
中国(15562)
(14478)
(14312)
(13919)
(12900)
银行(12887)
(12611)
理论(12585)
体制(12536)
企业经济(12455)
(12454)
机构
学院(231257)
大学(226209)
(104042)
经济(102385)
管理(98150)
理学(84619)
理学院(83911)
管理学(83067)
管理学院(82626)
研究(67910)
中国(57511)
(51833)
(45476)
财经(41422)
(38156)
(37877)
科学(37559)
(35160)
(33093)
经济学(32579)
业大(32059)
中心(32039)
财经大学(30886)
农业(30112)
经济学院(29745)
商学(29503)
研究所(29402)
商学院(29270)
北京(27906)
(27507)
基金
项目(149250)
科学(121292)
基金(113536)
研究(109421)
(97070)
国家(96208)
科学基金(85999)
社会(73728)
社会科(70253)
社会科学(70236)
基金项目(59657)
(57906)
自然(55368)
自然科(54211)
自然科学(54199)
自然科学基金(53390)
教育(49944)
(47232)
资助(46837)
编号(41544)
(35960)
(34697)
(34638)
重点(32598)
成果(32438)
创新(31459)
国家社会(31397)
(31177)
教育部(30674)
人文(30347)
期刊
(112864)
经济(112864)
研究(66235)
(45426)
管理(41606)
中国(39776)
(35242)
学报(30558)
科学(30410)
(26978)
金融(26978)
大学(24537)
农业(24066)
学学(23829)
财经(22332)
技术(20740)
业经(20115)
(19148)
经济研究(18156)
(15940)
教育(15049)
问题(14861)
技术经济(14375)
财会(13602)
商业(11957)
(11863)
现代(11835)
世界(11738)
会计(11118)
统计(10973)
共检索到340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多娇  闫珍丽  
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高管薪酬契约也广受关注。以2007—2019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国有企业分为公益类和商业类,研究了不同类别国有企业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差异及实现路径。研究发现:(1)公益类国有企业比商业类国有企业薪酬业绩敏感性更低;(2)公益类国有企业因为承担超额雇员、过度投资而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公益类国有企业比商业类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冗员和过度投资,从而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性;企业规模越大,公益类国有企业和商业类国有企业冗员负担、过度投资和薪酬业绩敏感性差异越显著。因此,考核国有企业高管时可以将政策性指标纳入考核范围,且合理设置财务业绩指标和政策指标的结构和比例,从而使薪酬契约发挥最优的激励效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  白智奇  于洪鉴  
本文从契约参照点的视角切入,利用我国A股2010—2016年上市企业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与职务侵占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在契约参照点作用下,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对高管职务侵占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我国高管薪酬激励与职务侵占倾向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且明显受到契约参照点影响,高管薪酬激励相较于契约参照点得益越少,其职务侵占动机越强。进一步,"得益—损失"价值函数下处于损失区域的高管职务侵占倾向对契约参照点效应的反应更为敏感,且契约参照点效应与职务侵占二者的敏感度在不同产权性质下存在着显著差异。抑制机制方面,所选取的外部监管机制、公司治理机制及个体补偿激励皆能有效抑制高管职务侵占倾向。本文解释了激励实践与最优契约产生偏差的原因,为进一步完善薪酬激励体系及资本市场监管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艳蓉   齐红玉   李冰慧   
本文从企业异质性差异和激励契约要素特征维度,探究国企实施股权激励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为股权激励助力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以2006-2021年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实施股权激励对国企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可以显著提升国企绩效,这种效应在中央企业以及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能够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促进企业绩效。进一步从股权激励契约特征方面分析发现,股权激励间隔和激励强度与国企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我国限制性股票比期权的激励效应更具优势,股权激励标的物的不同来源在不同行业中发挥的效应存在差异,股权激励有效期与国企绩效正相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上坤  陈冬华  
新兴与转型经济的中国,其政治、经济环境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异。突出表现之一就是,隐性的在职消费契约在高管激励体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薪酬契约组合中在职消费与货币薪酬契约如何达到均衡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国有企业中,经营不确定性是在职消费与货币薪酬契约相对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业绩波动性较大时,在职消费契约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代理成本,因而在契约组合中会更多被采用,这一推论得到了本文实证结果的支持;结果还显示,这一关系在保护性行业中更为明显。此外,本文首次提供了在职消费契约与货币薪酬契约灵活性比较的直接证据。本文的研究为Marino和Zabojnik(2008)的理论推导提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娟  田冠军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背景下,作为代理人的高管负责企业日常经营的管理与协调,是企业的核心决策层,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保障。高管团队的结构是否合理,委托人对代理人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激励措施以促进二者利益相一致,这将直接反映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也是能否提高企业业绩,使委托人与代理人实现双赢的关键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罗昆  杨蓉  
立足于中国的制度环境,以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基于经理人市场理论和契约参照点理论,探究外籍高管、契约参照点与高管薪酬契约三者之间的关系。结论显示:公司拥有的外籍高管人数越多,越容易驱动高管薪酬的增长;拥有外籍高管的公司更倾向于借助契约参照点驱动高管薪酬的增长,其背后的作用机理是外籍高管所在国家(地区)的公司治理水平越高以及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外籍高管越多,其所在上市公司借助契约参照点驱动高管薪酬增长的倾向性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外籍高管的引入对于提升中国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其也会驱动中国籍高管的薪酬水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谷丰  张林  张凤元  
本文以20092016年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的动态层面研究高管激励中的货币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在职消费三种薪酬激励模式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新投资水平普遍偏低,创业板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对创新投资具有正向作用,而且不同生命周期下高管薪酬激励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在企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阶段,主导的薪酬模式是货币薪酬激励和在职消费,且两者在促进创新投资方面具有互补效应;在成熟期阶段,三种薪酬激励模式对企业创新投资都有促进作用,三种薪酬激励模式两两间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婷  王蓉  
本文选取2015年-2019年沪深两市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用薪酬绩效敏感度来体现分成薪酬激励,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及分组回归检验,实证考察国有企业不同类型高管的分成薪酬激励情况,比较分析不同功能类别和不同层级控制的国有企业在分成薪酬激励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国有上市公司不同类型高管的分成薪酬激励均显著为正,但董事长、总经理的分成薪酬激励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二,不同功能类别和不同层级控制的国有企业在分成薪酬激励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竞争性国有企业高管的分成薪酬激励程度显著高于非竞争性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高管的分成薪酬激励程度显著高于中央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华  陈富生  沈永建  尤海峰  
工资是高管激励员工的主要工具,也可能是高管和员工侵犯股东利益的一种方式。本文以高管继任过程中职工薪酬的变化为背景,分析了高管实现控制权私利最大化过程中,以隐性契约为基础的公司政治的形成及经济后果。实证发现,上期职工工资越高,本期高管变更的可能性越低;在高管继任当年,变更企业的职工工资具有显著增长;相比内部提拔的高管,外部来源的高管会更大幅度地提高职工工资。进一步地,本文将高管继任过程中的工资增长分离为:经济激励动机的增长和公司政治动机的工资增长,我们发现,出于经济激励动机的工资增长对未来业绩增长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出于公司政治动机的工资增长则对未来业绩增长具有显著的消极作用。这表明,高管和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骏  
已有研究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债务水平与管理层权力会影响高管薪酬激励。本文在此基础上将高管薪酬激励的扭曲分为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并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研究了大股东、债权人和管理层对激励扭曲影响的程度。研究发现,股权越集中,激励过度程度越弱,激励不足程度越强;相对长期借款而言,短期借款会限制高管薪酬激励过度的现象,这一关系在激励不足组中并不明显;管理层权力越大,则会加大激励过度与不足的程度。在考虑了产权性质的差异后,这三个方面对激励过度与不足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会受到大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和产权性质的不同影响,这为进一步理解高管薪酬激励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四海  江新峰  宋献中  
本文利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4—2012年数据,研究高管年龄对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管年龄对薪酬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相对年龄与绝对年龄越大的高管获得了更高水平的薪酬,但研究同时发现与薪酬存在显著关系的年龄与企业业绩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并且高管年龄降低了薪酬业绩的敏感性,尤其是业绩下降时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反映高管的年龄降低了薪酬契约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表明,高管年龄对薪酬契约的影响存在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年龄越大的企业高管更可能具有政治资本,而这种社会资本增强了其在薪酬契约签订中的谈判力和控制力。本文的结论反映基于高管异质性特征的研究为人力资源理论、管理者权力理论以及社会资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昆   肖土盛   郑世杰  
现有研究认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不足是其创新效率损失的根本原因,但该结论主要基于产权改革和高管单轨薪酬契约的假设前提,忽视了在不改变国有企业性质和地位的情形下,仅通过改变高管团队薪酬契约设计能否促进国有企业创新的问题。本文立足国有企业双轨薪酬制度改革的现实背景,通过手工收集2007—2020年国有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探究了高管团队双轨薪酬契约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双轨薪酬契约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主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增强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机制实现。高管团队双轨薪酬契约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创新产出均具有促进作用;当职业经理人担任CEO时,更有利于发挥高管团队双轨薪酬契约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地方国有企业、高竞争行业国有企业以及《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政策颁布后,高管团队双轨薪酬契约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从高管团队双轨薪酬契约视角不仅回应了有关“民营化”的理论争议,还拓展了高管薪酬的研究领域,对当下的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参考与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坤  
高管薪酬契约是解决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对公司业绩的激励效果。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货币薪酬对长、短期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均具有正向激励效应,高管持股比例仅与当期会计业绩正相关,与长期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不相关,这恰恰反映出目前以货币薪酬为主的高管薪酬结构既具合理性,又存在缺陷,并提出一些完善高管薪酬契约的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廖明情  雷倩华  
"柠檬"问题关系到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而近期兴起的股票期权使高管薪酬激励成为热门话题,不过现有文献对高管薪酬激励如何影响市场的交易成本却鲜有涉及。本文通过构建详细的分析框架,利用高频数据和因子分析方法,从高管薪酬激励这一特定的内部治理出发,深入探讨了其对"柠檬"问题的解决和对交易成本的影响状况。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激励越好,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越小。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相对股权激励和持股激励来说,货币薪酬激励对交易成本的影响更大。在国有企业中,股权激励和持股激励并未对交易成本产生影响;在非国有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乐天   王华春  
本文使用2012—2019年实施跨境并购的上市企业数据,结合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考察跨境并购对高管薪酬的实际影响、作用机制与差异化特征。结果表明,跨境并购显著提升了中国上市企业高管薪酬,且在并购后第3年仍然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跨境并购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兼具相对合理的市场渠道和不合理的非市场渠道。市场渠道表现为跨境并购能让有海外经历的高管获取更高的薪酬;非市场渠道包括跨境并购使得权力更大的高管获得更高的薪酬以及跨境并购增加了高管的超额薪酬。本文厘清了中国上市企业跨境并购影响高管薪酬的作用渠道,不仅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具有一定参考意义,而且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进一步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