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01)
- 2023(15907)
- 2022(12925)
- 2021(12043)
- 2020(9829)
- 2019(21983)
- 2018(22051)
- 2017(39507)
- 2016(22360)
- 2015(24916)
- 2014(25141)
- 2013(23454)
- 2012(21261)
- 2011(19049)
- 2010(19849)
- 2009(18439)
- 2008(18249)
- 2007(17084)
- 2006(15049)
- 2005(13790)
- 学科
- 业(84716)
- 济(82118)
- 经济(82004)
- 管理(78066)
- 企(77753)
- 企业(77753)
- 方法(30173)
- 业经(29622)
- 财(27418)
- 农(27375)
- 中国(27350)
- 教育(23660)
- 理论(23235)
- 技术(22148)
- 数学(20845)
- 数学方法(20574)
- 务(19752)
- 财务(19714)
- 财务管理(19686)
- 农业(19466)
- 制(19328)
- 企业财务(18569)
- 地方(18342)
- 学(17357)
- 和(16802)
- 策(15730)
- 体(15646)
- 划(15440)
- 技术管理(13773)
- 银(13170)
- 机构
- 学院(307698)
- 大学(305419)
- 济(115696)
- 管理(115131)
- 经济(112928)
- 研究(99835)
- 理学(97606)
- 理学院(96472)
- 管理学(94862)
- 管理学院(94243)
- 中国(73998)
- 京(66043)
- 科学(59699)
- 财(57323)
- 江(51412)
- 所(49483)
- 范(48968)
- 师范(48568)
- 农(47040)
- 中心(44984)
- 研究所(44302)
- 财经(44008)
- 北京(41924)
- 业大(41026)
- 州(40859)
- 经(39577)
- 师范大学(38477)
- 教育(38393)
- 技术(37610)
- 院(36837)
- 基金
- 项目(193641)
- 科学(155092)
- 研究(153770)
- 基金(134739)
- 家(114870)
- 国家(113643)
- 科学基金(98984)
- 社会(95010)
- 社会科(89702)
- 社会科学(89686)
- 省(81153)
- 教育(76943)
- 基金项目(70117)
- 划(67246)
- 编号(66162)
- 自然(60610)
- 自然科(59232)
- 自然科学(59215)
- 自然科学基金(58187)
- 成果(56229)
- 资助(52509)
- 课题(49146)
- 创(45688)
- 重点(44634)
- 发(44217)
- 部(42649)
- 创新(41564)
- 项目编号(40961)
- 年(40927)
- 业(39658)
- 期刊
- 济(140552)
- 经济(140552)
- 研究(100951)
- 中国(74567)
- 教育(69423)
- 财(49470)
- 管理(49143)
- 农(44398)
- 学报(41263)
- 科学(39422)
- 技术(33263)
- 大学(33130)
- 农业(30356)
- 学学(28948)
- 业经(26431)
- 融(25682)
- 金融(25682)
- 财经(22185)
- 经济研究(21028)
- 经(19399)
- 职业(18839)
- 业(18247)
- 图书(16989)
- 问题(16858)
- 技术经济(16045)
- 坛(15697)
- 论坛(15697)
- 财会(15338)
- 科技(15105)
- 现代(14680)
共检索到485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华
文章阐述了激励理论的内涵特征及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启示,并运用激励理论对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效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了基于激励理论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依照马斯洛需求原理和目标理论,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目标;依照自我效能理论和归因理论,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依照双因素理论和公平理论,保护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依照期望理论和挫折理论,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行动能力。
关键词:
激励理论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万力
文章从宏观的实现民族振兴与国家富强的视域下探讨"中国梦"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之间的内在逻辑生成与融合关系,探求现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试图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来探讨优化对策。
关键词:
中国梦 创新创业教育 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侃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既是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构建的不合理,导致"学校热、学生冷"的现象长期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不佳。美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构建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金建州 钱晨 王言心
<正>新农科时代,农林类高校作为培养农业领域人才的重要机构,肩负着引领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在这个背景下,建立一个健全的农林类高等教育机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于培育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的专业人才,以及推动农业领域内的创新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张丽娟、肖连军、黄家军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书,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坚持教育教学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创业过程中的实际操作,着眼于学生的特色技能教育,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它旨在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增强创新活力。此外,本书也为在校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俞苏洋 胡永红
创新创业课程在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基于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梳理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实现通识与专业、理论与实践、创新与创业的协同,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路。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 课程建设 协同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春英
"互联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给高职学生的创业活动带来了机遇,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中,既是近年来政府所倡导的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率的既定导向与必然趋势,也是提升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需要。"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将给高职思政课带来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育内容的转变。而其融入路径主要包括: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模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后的实践平台、为创新创业意识向实践成果的转化建构完整的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琳琳
在我国当前创新创业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相比显得有点落后和不足。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实现创业型的勤工俭学模式,突破高校目前在创新创业方式上的瓶颈。以创新创业的新一轮模式,更大程度上刺激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问题。从而以这种方式促进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会自主独立,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政府 大学生 高校教育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银镇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中的创业教育,并提出了更加确切的目标,促使高校创业教育得到有效发展。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高校创业教育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功利化倾向、教学方法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文章主要针对"多维体系"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展开分析。
关键词:
多维体系 高等教育 创业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松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备程度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水平。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不完善、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体系薄弱、校企合作体系不完善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要求,高校应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以专业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
新常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体系构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田贤鹏
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是教育生态思维和生态方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具体化应用和彰显。由于实施理念的碎片化理解、实施方式的强制性割裂、实施过程的松散性推进、实施结果的表层性嵌入,导致我国创新创业教育陷入了生态性困境,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的形成。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需基于共同体的结构特征和创新创业的内在属性进行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具体可围绕需求导向的教学共同体、校内协同的文化共同体、校企合作的产研共同体、校地联动的发展共同体等不同层面展开。
关键词:
教育生态 创新创业 共同体 生态系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新宁
目前,我国在经济领域实施供给侧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一改革理念也影响到了高等教育发展。"精准供给"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理论和原则,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对当前教育现状进行反思,结合精准供给的相关理念来应对这些问题,建设多样式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化共享平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关键词:
高校 精准供给 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舟珊 段翔
近十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界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教学活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所学的知识能力,更能让学生更快捷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换为实际内容。因此,在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与特点开展相关教学,努力提升创新创业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富有创新创意的就业人才。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其龙
文章首先分析了资源观照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教学资源的表征与影响,政策资源的具象与影响,实训资源的外显与影响,社会网络资源的表象与影响。然后阐述了资源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机制的构建:全方位教学运行机制的构建,浸润型政策文化体系的构建,立体化实践育人机制的构建,开放式社会促进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资源协同 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发展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东南 李其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情况,关系到学生本人及家庭的利益,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前景,影响着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就业与创业问题,是个全球性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创业不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存在的就业与创业问题,采取了完善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一体化策略、强化高校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与打造高校就业与创业的精品教师团队等相应的对策,并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确保高校毕业生有效就业与创业。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与创业 职业素养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雁鸿
文章结合心理学领域中的激励理论,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析了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包括激励方式缺乏变化、激励内容太过笼统、激励时机拿捏不准、激励机制运行不公等,主要是因为部分高校在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前,并没有充分研究相关激励理论在创业活动中的应用,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并未体现创新性与科学性,资源整合没有做到统筹兼顾。为此,文章提出完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必须建构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应遵守的原则,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思路,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 激励机制 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