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6)
2023(10173)
2022(8396)
2021(8037)
2020(6461)
2019(14623)
2018(14570)
2017(25755)
2016(14780)
2015(16535)
2014(16326)
2013(14890)
2012(13705)
2011(12554)
2010(13121)
2009(12094)
2008(12074)
2007(11133)
2006(9918)
2005(9151)
作者
(37835)
(31718)
(31547)
(29904)
(20166)
(15068)
(14183)
(12206)
(12050)
(11416)
(10649)
(10559)
(10226)
(10095)
(9844)
(9821)
(9416)
(9254)
(9189)
(9084)
(8238)
(7654)
(7380)
(7321)
(7224)
(7148)
(6968)
(6967)
(6277)
(6263)
学科
管理(50378)
(47326)
经济(47242)
(45525)
(41842)
企业(41842)
教育(20988)
中国(20006)
技术(17496)
方法(17468)
(16670)
(15153)
理论(14499)
业经(13543)
数学(13429)
数学方法(13195)
(12190)
技术管理(12170)
(11947)
(10556)
(9850)
财务(9829)
财务管理(9809)
(9739)
银行(9721)
企业财务(9365)
(9329)
(9174)
金融(9172)
(9128)
机构
大学(204838)
学院(198910)
(76900)
经济(75118)
管理(73971)
研究(68121)
理学(63480)
理学院(62709)
管理学(61724)
管理学院(61287)
中国(46464)
(43857)
(40469)
科学(37302)
(34757)
师范(34542)
教育(33058)
(32198)
(32015)
财经(30886)
中心(29559)
研究所(28701)
北京(28400)
师范大学(28372)
(27898)
(25021)
(25013)
经济学(23894)
业大(23435)
技术(23368)
基金
项目(126901)
科学(104166)
研究(102897)
基金(90401)
(76667)
国家(75861)
科学基金(66357)
社会(65646)
社会科(61953)
社会科学(61942)
教育(55452)
(51007)
基金项目(46811)
(44303)
编号(42762)
自然(39502)
自然科(38646)
自然科学(38637)
成果(38054)
自然科学基金(38017)
资助(34569)
课题(33571)
(32383)
(30708)
(30310)
重点(30092)
创新(29143)
(28025)
(27654)
教育部(27591)
期刊
(88857)
经济(88857)
研究(72516)
教育(57086)
中国(53653)
(33376)
管理(31849)
科学(25279)
学报(24893)
技术(21521)
大学(21479)
(21206)
学学(18455)
(17334)
金融(17334)
财经(16373)
职业(14560)
(14206)
农业(13781)
经济研究(13631)
业经(13304)
(11047)
论坛(11047)
科技(11029)
问题(10653)
技术经济(9489)
技术教育(9433)
职业技术(9433)
职业技术教育(9433)
(8979)
共检索到316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仇喜雪  
政治任务型的"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制度安排存在激励不足,由支援方承担几乎全部合作成本,从长远看将制约支援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合作剩余型的制度安排意味着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大以及社会总福利的增加,符合支援方、受援方和政府三方利益,优于政治任务型支援制度安排。结论是:对口支援西部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对口援助制度安排对参与方的有效激励,合作剩余型的制度安排具有自觉的激励动因,是高效率的制度安排,但当前对该制度安排尚未形成共识,制度安排供给不足,需要政府给予包括配套制度供给及资金支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云杰  孙林岩  姚引良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徐丽鹤  张晓波  
如何破解新冠肺炎疫情下医疗资源不足、降低疫情死亡率成了各国执政能力的大考。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对口援助制度创新是取得非凡防疫成绩的原因之一。其创新之处在于将纵向治理(中央—地方)向纵横交错(中央—地方—地方)模式转变。实证发现,对口援助破解了灾区资源短缺和配置低效的难题,显著降低了感染病例的死亡人数。运行机理是引进竞争机制,调动援助方的积极性,以及分散信息决策机制以提高援助的效率和质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马廷奇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大众化进程使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日渐凸现 ,并愈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等教育公平是个相对的概念 ,不同的国家和历史时期都赋予与其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自身的制度短缺和僵化现象愈加明显 ,人们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实质归结为制度问题。因此 ,高等教育公平要成为实践中可接受的现实 ,有赖于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贾志强  郭明晶  王宗廷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市场经济和国家发展需要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积极活跃却有赖于激励制度。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制度对推动和活跃企业与产业创新发展,进而推动一国的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技术创新的激励制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以期能为推动技术创新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金融创新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老问题。尽管在 规范的学术意义上看,金融创新主要是微观层面,甚至 是技术领域的问题,比如网络银行的出现、混业经营以 及风险管理技术在金融衍生产品上的运用。但是,从现 实条件看,金融创新受到金融制度变革的影响,不同的 激励会导致不同的创新方向——其中有些变化是需要 我们做好认真的理论和操作准备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明瑜  
技术创新产权激励作为技术创新利益激励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技术创新最根本、最直接的激励措施,具有其他激励方式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而这一独特功能的实现,需要系统的技术创新产权激励制度安排。本文认为,分别以技术的产权化、技术资本化和技术股份化为核心内容所构建的技术产权制度、技术资本制度和技术股份化制度,构成了技术创新产权激励的系统制度体系,它为技术创新产权激励功能的充分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丽霞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从科技与经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科技产品及其交易的特征。并借鉴管理学中一种新的激励理论———股票期权激励,提出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中实行股票期权制,对知识产权交易和交易双方进行有效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利用制度创新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曹越  赵书博  王琼琼  
专利盒制度作为研发税收激励政策之一,其影响一直饱受争议。本文以欧洲11个国家2000多家企业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专利盒制度对企业创新参与意愿及研发支出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盒制度对于已开展研发的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未开展研发企业参与研发的意愿有积极影响,但不显著;此外,专利盒制度对企业研发水平的影响具有行业差异性,对于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企业研发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信息通讯行业和专业、科学与技术业的企业研发支出则没有显著影响;最后,专利盒制度的设计和特点也会影响专利盒效应的发挥,更有利于企业的制度设计将增强企业研发活动对专利盒政策的敏感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咏虹  
技术创新是一种制度现象 ,有效的制度安排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激励不足的现实情况 ,可以从企业、市场、国家等不同层面出发 ,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同时发力 ,构建一个能有效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系统框架和模型 ,通过制度安排来不断生长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规则和秩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先奇  冀伦文  
从“大学是什么”、“大学之道是什么”入手,揭示大学制度建立发展中的基本问题,阐明制度创新是大学数百年发展进程中的不变动力。立足现实、面对挑战、着眼未来,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在新世纪创新发展的四项原则,并诠释中国大学应具有的理念,强调要坚定追求真理的职业信念、高扬理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玮  
对口支援体现的主要是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属于中央政府的职责。将本属于中央政府的职责转移给地方政府承担,是政府间财政职能划分错位的一种体现。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之后,地方财政缺口成为政府间财力配置的新常态,再继续扩大"对口支援"的范围和力度就不太适宜了。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劫富济贫"的色彩非常突出,非常容易引起地区间的矛盾与冲突,而且其有效实施是有特定前提条件,并不是所有国家都适合。相比较而言,纵向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可接受性要强许多,只要制度设计恰当,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也能取得较好的横向财政平衡的效果。在对口支援体制基础上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增加了政府间财力配置的层次,相应的制度安排更复杂,实施成本也越来越大,由此而引发的利益纠葛更加复杂。对口支援机制的各个组成部分应根据项目性质的不同来进行相应的改革,地域性对口支援和项目性对口支援都应撤并到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中去,但应保留应急性对口支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花中东  周理瑞  
对口支援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弥补了地方的财政缺口,缓解了由于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所带来的问题。同时,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口支援政策对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起到了有效的补充作用。但政策与制度的分工协作机制、统筹管理层次及长效评估体系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依据对口支援政策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玮  
对口支援体现的主要是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属于中央政府的职责。将本属于中央政府的职责转移给地方政府承担,是政府间财政职能划分错位的一种体现。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之后,地方财政缺口成为政府间财力配置的新常态,再继续扩大"对口支援"的范围和力度就不太适宜了。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劫富济贫"的色彩非常突出,非常容易引起地区间的矛盾与冲突,而且其有效实施是有特定前提条件,并不是所有国家都适合。相比较而言,纵向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可接受性要强许多,只要制度设计恰当,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也能取得较好的横向财政平衡的效果。在对口支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