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80)
- 2023(16443)
- 2022(13893)
- 2021(12633)
- 2020(10891)
- 2019(24704)
- 2018(24464)
- 2017(46754)
- 2016(25580)
- 2015(28258)
- 2014(28320)
- 2013(28090)
- 2012(25701)
- 2011(23185)
- 2010(23432)
- 2009(22298)
- 2008(22454)
- 2007(20665)
- 2006(18165)
- 2005(16525)
- 学科
- 济(105390)
- 经济(105238)
- 业(101666)
- 管理(93000)
- 企(90514)
- 企业(90514)
- 方法(46842)
- 数学(37202)
- 数学方法(36884)
- 财(36359)
- 农(34197)
- 业经(33167)
- 中国(26651)
- 制(26097)
- 务(25233)
- 财务(25196)
- 财务管理(25154)
- 农业(24031)
- 企业财务(23879)
- 技术(23120)
- 学(20363)
- 贸(19543)
- 贸易(19532)
- 易(18986)
- 和(18799)
- 理论(18791)
- 划(18486)
- 体(18339)
- 地方(17953)
- 策(17559)
- 机构
- 学院(375131)
- 大学(372488)
- 济(153950)
- 经济(150857)
- 管理(148130)
- 理学(127157)
- 理学院(125846)
- 管理学(123998)
- 管理学院(123308)
- 研究(121999)
- 中国(95253)
- 京(78071)
- 科学(75955)
- 财(74446)
- 农(72030)
- 所(62895)
- 业大(59740)
- 江(58570)
- 财经(58343)
- 农业(57128)
- 中心(56900)
- 研究所(56771)
- 经(52794)
- 北京(48448)
- 经济学(46343)
- 州(45628)
- 范(43818)
- 师范(43211)
- 院(43201)
- 财经大学(42874)
- 基金
- 项目(246730)
- 科学(194450)
- 基金(179792)
- 研究(176017)
- 家(158244)
- 国家(156840)
- 科学基金(134605)
- 社会(112514)
- 社会科(106722)
- 社会科学(106691)
- 省(98307)
- 基金项目(96019)
- 自然(88740)
- 自然科(86717)
- 自然科学(86687)
- 自然科学基金(85257)
- 划(82037)
- 教育(80021)
- 资助(72016)
- 编号(69925)
- 创(56439)
- 成果(56149)
- 重点(55590)
- 部(54081)
- 发(52539)
- 创新(52062)
- 业(50845)
- 制(48196)
- 课题(47764)
- 科研(47717)
- 期刊
- 济(173199)
- 经济(173199)
- 研究(105035)
- 中国(75195)
- 农(66306)
- 财(62822)
- 学报(62390)
- 管理(59351)
- 科学(56694)
- 大学(46783)
- 学学(44584)
- 农业(44384)
- 融(34589)
- 金融(34589)
- 技术(33677)
- 教育(33293)
- 业经(30118)
- 财经(29821)
- 经济研究(26789)
- 业(26469)
- 经(25650)
- 问题(22870)
- 技术经济(20952)
- 版(19197)
- 科技(19174)
- 财会(18070)
- 贸(17890)
- 商业(17842)
- 现代(17633)
- 理论(16995)
共检索到559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春发 赵乐生
激励机制对新创企业知识转移影响的主导作用已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根据知识管理理论和激励理论,在将激励机制划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的基础上,构建了反映激励机制对新创企业知识转移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软件仿真分析了工作价值、心理契约两种内在激励机制以及股权激励、薪酬激励两种外在激励机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并就两类激励机制及二者互动对转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能有效促进新创企业的知识转移,且二者存在互补耦合效应,据此可为提高新创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提供
关键词:
激励机制 新创企业 知识转移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韧 陈福集
随着市场环境和企业成长过程的发展,企业常常面临着转型问题。企业转型意味着战略的变化,制度的变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实现成功的转型,离不开企业知识的承接和吸收。文章针对企业转型中知识转移的特点,分析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需求和知识源,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企业转型中知识转移吸收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给出企业转型过程中进行知识转移的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核成 桑贝贝 刘聪
在分析顾客参与如何影响制造企业-供应商知识转移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使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仿真来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和灵敏度,从知识转移过程和结果两方面验证顾客参与有利于制造企业-供应商知识转移。研究结果可以为企业推行顾客参与,促进制造企业-供应商知识转移提供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大为 汪克夷 李俏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源在隐性知识转移发生前、中、后的各项成本,然后通过将激励理论、知识管理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相结合,探讨了知识源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各项需要,并明确了企业个人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模式,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应的分析结果设计了促进知识源转移知识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转移 知识源 激励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建红 蒋念 卢彦丞
战略联盟知识转移有助于提高联盟企业的创新绩效,日益成为学者和业界人士关注的热点。现有文献强调了联盟能力在战略联盟知识转移中的重要作用,但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由此,聚焦于联盟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在将联盟能力分成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联结能力的基础上,笔者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联盟能力影响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因果关系模型和系统流图。进一步地,笔者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所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分别调整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联结能力的数值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联盟能力影响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现实情形,联盟能力对联盟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有着重要影...
关键词:
联盟能力 战略联盟 知识转移 系统动力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易力 胡振华
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吸收能力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对集群企业自主创新影响的量化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揭示了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提出了三个仿真模型:一是渐近增长模型,较小的吸收能力制约了初创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二是指数增长模型,适当提高吸收能力可以突破知识存量增长的瓶颈,激进式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成长不可或缺的因素;三是S型增长模型,动态的吸收能力与研发投入产出之间的相互协调是成熟企业的表现,拐点的出现标志着企业自主创新进入巩固阶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建忠
现行的企业科技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弊端或障碍性因素。具体审视、深入剖析这些障碍性因素形成的原因 ,对于重构企业科技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设计方案 ,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企业激励机制 激励主体 激励对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储节旺 李章超
创新驱动背景下知识转移为企业创新提供知识保障,成为企业构筑竞争优势的关键。知识转移存在于知识源、知识系统和创新平台间,三者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文章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知识转移的运行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知识源将知识转移至企业知识系统,知识系统对知识整合创新并转移至企业创新平台进行创新,知识系统是整个传导机制的关键;知识转移系统对知识需求参数和知识创新率有较高灵敏度。
关键词:
知识转移 创新绩效 系统动力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迎新 刘绍东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总激励成本及总激励绩效关系的探索,提出了国有企业全员系统激励机制,并说明了在国有企业占有主体性、决定性的企业系统激励资源的条件下,全员系统激励将使国有企业系统激励成本极小化及激励绩效极大化,进而给出了对国有企业总激励资源进行系统优化配置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鲲鹏 郭东强
依据企业转型的不同类型,分析转型企业知识转移过程和影响因素,建立转型企业知识转移概念模式,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转型企业知识转移模型,并运用vensim来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转型企业的初始知识存量对知识转移阈值的早期影响显著;在同样的时间周期内,外生性转型企业的知识转移量大于内生性转型企业的知识转移量。
关键词:
转型企业 知识转移 系统动力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文革 郑贤贵 李贵卿
运用系统动力学,建立了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效益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反馈回路分析,提出了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要重视直接经济效益,对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的投入具有马太效应,投得愈多收获愈大,实现可持续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需要将开发主体从政府转移到高新技术企业上来等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熊勇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腾 张钟元
反向知识溢出是创新生态系统内知识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反向知识溢出的引导机制、传导路径以及影响尚未明晰。文章基于核心、非核心企业的性质阐述了反向知识溢出机理,构建了反向知识溢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针对不同企业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多种情景拓展。借助Vensim PLE展开仿真模拟,结果显示,创新生态系统内创新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发生;竞争型核心企业与寻求庇佑型非核心企业"搭档"最有利于反向知识溢出的发生,但非核心企业容易被核心企业拉开知识差距从而陷入"知识能力陷阱";防守型核心企业与主动进攻型非核心企业"搭档"容易遏制反向知识溢出的发生,但存在非核心企业赶超核心企业的阈值点。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政府、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三个视角的发展建议,为企业层面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于海瀛 姜明辉 许佩
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研究了产业集群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分别建立了外部资源环境、发展规模及科研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系统因果图,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产业集群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全过程动力分析。以上海市医药制造产业集群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使用Vensim模拟软件进行了模拟仿真,详尽探讨了影响机制中正负反馈回路。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外部资源环境、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和产业集群的科研创新能力对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有着正向影响,政府和集群内企业可以通过加大对集群科研实力的投资力度、改善产业集群外部环境、扩大产业集群发展规模三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产业集群 企业绩效 模拟仿真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于海瀛 姜明辉 许佩
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研究了产业集群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分别建立了外部资源环境、发展规模及科研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系统因果图,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产业集群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全过程动力分析。以上海市医药制造产业集群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使用Vensim模拟软件进行了模拟仿真,详尽探讨了影响机制中正负反馈回路。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外部资源环境、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和产业集群的科研创新能力对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有着正向影响,政府和集群内企业可以通过加大对集群科研实力的投资力度、改善产业集群外部环境、扩大产业集群发展规模三个方面来提高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绩效,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产业集群 企业绩效 模拟仿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