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27)
2023(15487)
2022(13403)
2021(12808)
2020(10500)
2019(24392)
2018(23918)
2017(46345)
2016(25482)
2015(28335)
2014(28359)
2013(27956)
2012(25973)
2011(23186)
2010(23424)
2009(21158)
2008(21096)
2007(18349)
2006(16120)
2005(14256)
作者
(72952)
(60827)
(60399)
(57749)
(38899)
(29090)
(27358)
(23654)
(22957)
(22038)
(20546)
(20520)
(19451)
(19277)
(19153)
(18581)
(18147)
(18056)
(17449)
(17320)
(15135)
(15018)
(14662)
(13959)
(13627)
(13577)
(13418)
(13389)
(12307)
(12145)
学科
(95834)
经济(95719)
管理(77855)
(72646)
(60885)
企业(60885)
方法(44679)
数学(38689)
数学方法(38174)
(37136)
(27184)
中国(26511)
(22734)
(22094)
贸易(22090)
(21566)
业经(21457)
(20207)
(20166)
财务(20139)
财务管理(20080)
地方(19966)
企业财务(19101)
农业(17717)
理论(16724)
(15797)
技术(15755)
银行(15747)
(15333)
(15154)
机构
大学(358696)
学院(356909)
(141653)
管理(140780)
经济(138557)
理学(122322)
理学院(120952)
研究(120483)
管理学(118851)
管理学院(118208)
中国(89208)
科学(75807)
(75715)
(73240)
(61158)
(58823)
研究所(55646)
财经(55576)
中心(53896)
业大(53553)
(52954)
(50593)
北京(47454)
(47409)
师范(46969)
农业(46165)
(43928)
经济学(42826)
(42158)
财经大学(41304)
基金
项目(245063)
科学(192815)
基金(178693)
研究(178302)
(156103)
国家(154801)
科学基金(132686)
社会(111733)
社会科(105928)
社会科学(105901)
(94919)
基金项目(94499)
自然(87343)
自然科(85358)
自然科学(85335)
自然科学基金(83792)
教育(82083)
(80296)
资助(74137)
编号(72116)
成果(59465)
重点(54856)
(54651)
(51412)
(50720)
课题(49798)
创新(47301)
科研(47142)
教育部(46759)
国家社会(45751)
期刊
(152526)
经济(152526)
研究(107423)
中国(66760)
学报(58997)
(58618)
科学(53046)
(53032)
管理(50341)
大学(44387)
学学(41850)
教育(39405)
农业(36915)
(31534)
金融(31534)
技术(28684)
财经(27006)
经济研究(24962)
业经(24519)
(22941)
问题(19987)
(18706)
图书(17933)
(17399)
(17357)
理论(16979)
科技(16975)
技术经济(16671)
现代(15829)
实践(15517)
共检索到523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世信  刘卫萍  邹紫云  
理论界关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存在较大争论,且缺乏对财政政策作用于企业创新的路径机理和传导机制的探索。文章依托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大样本数据,系统分析了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逻辑及其作用机理。实证检验发现,财政政策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水平,表明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正向的激励效应;而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关系,表明外部的财政政策需要通过激励内部的企业经营者增加创新投入,才能实现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激励效应,意味着企业内部的创新投入是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和路径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洪  雷虹  
财政政策是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能扩大总需求,但是也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挤出效应作为财政政策的一种外部性,有其产生的机制和表现的特征。本文阐述了挤出效应的内涵、产生的机制和宏观特征,然后试图对挤出效应的大小进行度量,并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艳  宋世方  
财政扩张政策在IS—LM 模型中会出现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由经济体系中的有关参数决定,我国经济体系中有关参数的性质决定了我国财政扩张政策具有较高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操作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平  张金萍  李彦杰  
一、财政开支与挤出效应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政府财政几乎集中了企业与居民储蓄的绝大部分。全民所有制企业不仅以税利形式将企业创造和实现的纯收入上缴财政,而且企业的剩余产品价值也通过价格剪刀差的形式集中到财政手里;政府直接管理全民所有制企业,以组织职能代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辑  
我国为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已经开始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仅存在传统IS-LM模型分析的直接挤出效应,也存在由我国独有的金融体制、财政体制、国民消费倾向、产业政策和国有企业制度等因素引发的"泛挤出效应",因此,应对的关键不仅在于以货币政策的配合使利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改善民生促进国内消费,使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能够通过消费、投资充分发挥乘数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威  王波  
文章利用一个"委托-代理"模型,研究内、外在激励间的挤出效应与互补效应,说明物质奖励等外在激励并不总是能够提高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均衡结果实际上取决于挤出效应与价格效应的相对大小。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了外在激励可能对内在激励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同时对相关实证研究作了较详细的回顾和述评。相关经验证据表明,挤出效应与互补效应对诸多现实问题有着很强的解释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激励与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清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延  
"挤出效应"指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将会导致投资的下降,公共支出的增加将会"挤出"投资。在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今天,对财政政策效果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运用两个著名的模型:国家干预主义的凯恩斯模型和从微观经济主体利益最大化出发的拉姆齐模型,对政府购买支出与实际利率和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两个模型都得出了政府购买支出与实际利率同方向变动,与投资反方向变动的结论,两者的差别在于传导机制不同和政策有无滞后效应。通过对1952—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时间序列年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本研究发现,政府购买支出与名义利率有同期的、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投资有同期的、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国的财政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荷锋  马庆国  
利用SPSS11.5,选择软件开发、化工、金融、制造和通讯5个行业中从事知识密集度较高职业的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获取134份有效研究样本,对"挤出效应"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人际利他性知识分享行为"(KSB-I),还是"组织公益性知识分享行为"(KSB-O),均存在"挤出效应",但是相对KSB-I而言,KSB-O中的"挤出效应"更加强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坚  杨光  王智强  
通过分析1990-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研究政府财政支出是否具有挤出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具有明显的挤入效应,动态面板GMM模型的分析显示投资自身具有强烈的自相关性;投资具有通货膨胀效应,而且和消费具有互相抵消的效果;挤入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存在,而在中部则不存在,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导致了挤入效应上升;分位数回归的结果显示挤入效应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在较小和较高水平的私人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上挤入效应比较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储德银  崔莉莉  
政府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态势下运用财政政策调控产出,不仅需要科学抉择其政策取向,还要准确把握政策的力度与节奏。本文通过采用实际产出缺口作为门限变量,然后采用非线性门限SVAR模型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全面考察了我国财政政策对实际产出波动的调控效果。结果发现:财政政策冲击在"好"与"坏"两种时期对实际产出的冲击效果具有非常明显的非对称性凯恩斯效应。一方面,政府支出冲击在"坏"的时期对实际产出的当期拉动效应要比"好"的时期高出0.1742个百分点,而且对实际产出的累积拉动效应也更为持久和效果更为明显。另一方面,政府税收冲击对实际产出的当期抑制效应在"坏"的时期要高出"好"的时期0.4680个百分点,其滞...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嗣红  
近几年财政大规模发行国债、增加投资和扩大支出 ,有人担心会对私人部门经济产生挤出效应 ,从而对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效果提出质疑。本文认为 :现阶段我国公共部门投资增加 ,对民间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并不明显 ;我国现阶段仍具备较大的国债发行潜力 ,但国债发行规模的增长率应逐步控制 ;挤出效应通常会随着国债还本付息期限的延长而增加 ,但在当前我国“挤出效应”较小的前提下 ,选择发行更多的长期国债不失为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政策选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勇  夏晶  
在现有理论分析与假设的基础上,对1985—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重点考察财税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与我国财税激励政策密切相关,财政政策工具的多样化和优惠覆盖范围的扩大为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制度条件;同时,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出口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对外直接投资,因而,我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政策驱动型、市场导向型和能源导向型等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琨  陈伟珂  
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选择能够反映财政政策传导效应的四个主要变量:居民消费、民间投资、进口、出口,从运行机制的角度上,对我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使这方面的研究有所突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溶沧  马拴友  
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赤字、国债与利率、私人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认为我国的赤字、国债规模没有产生挤出效应 ,不但财政赤字没有使利率上升 ,而且财政投资也未挤出私人投资。如果不结合财政支出考虑赤字、国债的效应 ,或者赤字、国债用于转移或其他经常性支出时 ,它们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影响 ;但如果赤字和国债用于公共投资 ,那么它们的净效应是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这对目前在总需求不足时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