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9)
2023(11490)
2022(9754)
2021(9285)
2020(7523)
2019(17371)
2018(17456)
2017(32653)
2016(18057)
2015(19915)
2014(19967)
2013(18951)
2012(17675)
2011(15849)
2010(16287)
2009(15288)
2008(15041)
2007(13329)
2006(12183)
2005(11319)
作者
(48038)
(40253)
(39654)
(38243)
(25777)
(19048)
(18205)
(15400)
(15222)
(14576)
(13662)
(13458)
(13200)
(12898)
(12711)
(12344)
(11831)
(11800)
(11715)
(11593)
(10330)
(9924)
(9606)
(9252)
(9014)
(9010)
(9003)
(8968)
(8098)
(7919)
学科
(61516)
经济(61412)
管理(55884)
(49079)
(41410)
企业(41410)
(21850)
(21331)
方法(20516)
(20505)
中国(19911)
数学(17405)
数学方法(17050)
业经(16158)
地方(14882)
(14526)
(13119)
银行(13106)
农业(12925)
(12634)
(12584)
(12266)
金融(12262)
体制(12026)
(11982)
财务(11947)
财务管理(11915)
理论(11647)
(11509)
(11468)
机构
学院(238392)
大学(237285)
(96589)
经济(94183)
管理(88536)
研究(83479)
理学(74373)
理学院(73473)
管理学(72245)
管理学院(71737)
中国(66830)
(52706)
(51021)
科学(47244)
(40948)
(40322)
中心(39499)
财经(38528)
研究所(36016)
(35816)
(34763)
(33739)
师范(33443)
北京(32628)
(31227)
(31201)
业大(30934)
经济学(28953)
财经大学(28172)
(27335)
基金
项目(151160)
科学(119455)
研究(117729)
基金(107623)
(92173)
国家(91308)
科学基金(78702)
社会(73573)
社会科(69499)
社会科学(69484)
(59371)
教育(56018)
基金项目(55922)
(49949)
编号(49308)
自然(48779)
自然科(47587)
自然科学(47575)
自然科学基金(46718)
资助(43420)
成果(42992)
课题(35955)
重点(34255)
(34111)
(33896)
(32610)
(31828)
(31162)
教育部(29867)
国家社会(29844)
期刊
(118465)
经济(118465)
研究(80592)
中国(60224)
(43254)
教育(37759)
管理(36756)
(33501)
学报(31489)
科学(30635)
(29324)
金融(29324)
大学(25678)
学学(23386)
技术(22691)
农业(21950)
财经(19591)
业经(18744)
经济研究(17879)
(16887)
问题(14865)
(12406)
职业(11945)
图书(11812)
(11432)
现代(11298)
(11195)
论坛(11195)
理论(11183)
(10915)
共检索到391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盼  
本文以"大跃进"时期工资制度改革为中心,讨论激励政策对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实践效果和基层回应问题。本文发现,取消计件制后推行的"计时+奖励"工资制度,导致相当数量的工人在收入上显著减少;这一工资制度的"大体平均"特征,又使得工人的生产业绩无法从经济回报上得到体现。物质激励从"强激励"转为"弱激励",工人劳动积极性明显下降。在其他激励方式难以取得应有效果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对恢复计件制表现出支持态度,希望通过物质激励的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社会主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特征,以及定额管理水平的约束,使得定额标准或高或低,多数工人表现出对计件工资"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复杂态度。实践证明,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合理有效地使用激励制度,对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会产生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龚平  
一、当前公务员工资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993年机关工资制度改革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务员收入也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公务员工资制度和收入分配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地区之间的公务员工资收入差距扩大。2000年,全国公务员年平均工资为9895元,公务员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上海为15179元,最低的贵州为4867元,两者之比为3.12:1。而1994年最高与最低之比为1.9:1。(二)公务员工资分配比较平均。市场经济国家公务员基本工资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强  
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新阶段,实施新一轮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对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思当  
本文以2006年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契机,探讨高校原有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总结部分高校在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积累的经验,提出高校工资制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高校工资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士本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在这场改革中,工资制度的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除了物价外,几乎没有一个经济范畴会象工资这样敏感而又广泛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工资制度改革直接涉及人民的切身利益,也涉及我国社会主义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的正常衔接和顺利运转,甚至涉及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工资制度改革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政治问题。本文试就马克思《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小勇  
事业单位岗位绩效考核制度的改革是实现企业工资分配标准化的有效措施,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现状、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以此来切实提高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体系的应用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忞歆  方芸  
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是顺应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先后经历了套改、推进、深化三个阶段。高校在绩效工资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依据按劳分配、绩效与薪资挂钩、兼顾效率与公平、民主参与等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然而,随着绩效工资改革的深化,绩效工资总量不足、工资结构不平衡、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等财务问题也凸显出来。本文试图从优化高校财务管理、分级分类平衡工资结构、健全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机制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常兴华  
国家机关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考常兴华我国国家机关工资制度,在去年底新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出台之前,大致经历了等级工资制、结构工资制两个主要阶段。一个新的工资制度的建立,除了其本身的设计合理与否外,关键是其正常的起动与运行。从以前的八级等级工资制与结构工资制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兴渭  纪文  
现行工资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姜兴渭,纪文一、对前期工资改革的分析和评估改革初期所采取的一些对职工的利益刺激措施(如调整工资、恢复奖励制度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带有恢复性质的,全面工资改革是在1985年进行的。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结构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晓亮  
一、对以往工资制度改革的评价以往我国进行过的较大动作的工资制度改革只有两次:1956年一次,1985年一次。对这两次工资制度改革应当作什么评价呢? 1956年的工资改革,实际上是在全国范围内,把以往各种个人收入分配办法(包括国民党时期遗留下来的旧的工资制度,也包括革命根据地时期实行过的供给制办法——这种办法在1952—1953年就开始改为工资制,但尚未统一),均改为以按劳分配为依据的工资制度。这次改革吸取了苏联的某些经验(例如在企业中实行的八级工资制),但主要是根据我国的情况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福田  陈景芳  
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在工资分配方面的关系,是采取国家对企业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办法,还是由企业自主进行分配,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探讨的问题。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办法(简称工效挂钩)是当前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基本模式。它冲破了传统的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僵化的工资分配模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乔锦忠  
当前高校教师工资制度属于过渡性工资制度,存在工资结构混乱、科研津贴形式选择不合理、工资没有体现学科差异、高校在工资管理方面的自主权有待进一步扩大等问题。在新一轮工资制度改革中,高校教师工资制度已被确定为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从近期看,为教学和科研选择合理的绩效工资形式和制定区分岗位类型与薪级层次的标准是当前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从长期看,应逐步理顺政府与高校在工资管理方面的权限,对教学和科研分别进行报酬,分学科确定教师工资水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达昌  王映松  
我国的企业工资制度经历了三次较大的改革。现行企业工资制度的基本模式为“工效挂钩”模式,但它在实行中存在许多弊端。应该根据理顺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和企业内部个人收入分配关系的原则,来设计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晓晴  
自 1998年以来 ,根据国务院工资改革精神 ,大部分省、市实施了在事业单位中按总人数 3 %的指标数提前或越级晋升工资档次的办法。在实施中 ,有相当多的单位运行得并不顺利 ,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此 ,匡正的办法是 :( 1)更新观念 ,树立先期利益意识 ;( 2 )制定有效的考核办法 ,强化考核制度 ;( 3 )规范操作 ,完善配套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