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7)
2023(16076)
2022(13510)
2021(12549)
2020(10998)
2019(25258)
2018(25304)
2017(48481)
2016(26768)
2015(30533)
2014(30470)
2013(30172)
2012(27614)
2011(24630)
2010(25453)
2009(24165)
2008(24690)
2007(22693)
2006(19979)
2005(18419)
作者
(77444)
(64976)
(64753)
(61582)
(41488)
(30909)
(29459)
(25252)
(24218)
(23472)
(22056)
(21963)
(21057)
(20657)
(20370)
(19843)
(19580)
(19296)
(18901)
(18723)
(16279)
(16163)
(15932)
(14807)
(14750)
(14582)
(14550)
(14545)
(13145)
(12939)
学科
(111377)
经济(111167)
(104590)
管理(100471)
(93917)
企业(93917)
方法(51708)
数学(42088)
数学方法(41412)
(39327)
(34584)
业经(32688)
(27897)
(27842)
财务(27755)
财务管理(27701)
中国(26917)
企业财务(26281)
农业(23474)
理论(20761)
技术(20694)
(19742)
(19631)
(19450)
(19181)
(19174)
(19156)
贸易(19144)
(18516)
(18305)
机构
学院(387085)
大学(384106)
(157498)
管理(155218)
经济(154053)
理学(131602)
理学院(130223)
管理学(127888)
管理学院(127149)
研究(122670)
中国(98679)
(81134)
(79947)
科学(74003)
(66444)
(62810)
(61684)
财经(61384)
中心(57877)
业大(56540)
研究所(56049)
(55485)
农业(52138)
北京(51089)
(48586)
经济学(46811)
(46440)
师范(45953)
财经大学(45111)
(43760)
基金
项目(246058)
科学(193878)
研究(179860)
基金(178532)
(155029)
国家(153453)
科学基金(132734)
社会(113501)
社会科(107444)
社会科学(107409)
(97675)
基金项目(93797)
自然(86605)
自然科(84620)
自然科学(84597)
教育(83773)
自然科学基金(83139)
(80799)
资助(74234)
编号(73566)
成果(60146)
重点(55036)
(54507)
(53156)
(51283)
课题(50624)
创新(49098)
(48466)
(47935)
科研(47366)
期刊
(183187)
经济(183187)
研究(112083)
中国(82052)
(69278)
管理(63871)
(61916)
学报(57377)
科学(54179)
大学(44408)
学学(41958)
农业(41466)
教育(39716)
(37977)
金融(37977)
技术(36991)
财经(31321)
业经(30982)
经济研究(27487)
(26925)
(25960)
问题(23570)
技术经济(21459)
财会(20575)
统计(19521)
(19013)
现代(18483)
(18422)
(18248)
会计(18118)
共检索到594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吉昌  余克艰  黄玉英  
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关口,家族制民营企业在向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治理结构转型中遭遇了各种障碍。作为企业财务会计政策选择之一的盈余管理,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本文用实证的态度,从股东权益和制度效能的角度,分析了走向两权分离企业的盈余管理动因、方法及后果;并在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由此产生的制度失效问题,重点对盈余管理对股份合作制企业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激励制度和分配结构安排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宗宇  邵清芳  陈维良  
本文以2010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基本Jones模型和线下项目法分别计算线上项目操控性应计利润和线下项目操控性应计利润,考察了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以及终极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线上项目盈余管理程度与两权分离度显著正相关,终极控制人更倾向于通过隐蔽性更强的线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当终极控制人性质为非国有时,终极控制人更有动机通过线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俭  石本仁  
基于代理理论和法与金融理论,研究了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及现金流权分离对家族企业现金股利分红意愿及分红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上述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越大,企业现金分红意愿越低,两权分离度与分红意愿及分红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且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两权分离度对企业股利政策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这种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而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抑制实际控制人这种低分红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部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作为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重要替代性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叶国灿  
“家”的概念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家族企业产生局限性的原因主要有企业形成基础的先天不足给规范运作设置了障碍等,回避或减轻其影响的对策可从宏微现两方面着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苓宁  王增武  张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壮大的家族企业处于由一代向二代传承的阶段,职业经理人具备弥补家族企业二代能力不足和提高家族企业公司治理能力的双重功效,如何在保障家族企业基本控制权的条件下最大化职业经理人的积极主动性?文章利用Sharpley公理构建家族企业激励机制设计的分析框架对此予以解答,主要贡献有三:第一,利用Sharpley公理给出家族企业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最佳效益分配的显式表达;第二,通过对晋商和徽商的样本分析给出家族企业激励机制设计"锚定"的历史基准;第三,以显式表达和历史基准为指导,结合美的集团具体案例给出家族企业激励机制的分析框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秉祥  高小莉  张涛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家族企业因独特的治理结构而深受关注,其治理结构与盈余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成为研究热点。为了深入研究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总经理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基于家族企业金字塔股权结构特征,利用2012-2016年面板数据进行考察。研究表明:实际控制人两权分离度越大,家族企业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总经理持股比例对二者之间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总经理持股比例会加剧实际控制人的盈余管理程度且更显著的体现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这一调节作用并不会因为总经理的类型有实质性的改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正堂  
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企业家报酬的线性结构。本文通过模型得出企业家报酬业绩敏感性系数的影响因素 ,进而对企业家报酬实证研究的结果给出一个基本的解释。文章还分析了如何利用这些影响因素来设计企业家激励报酬制度 ,并提出必须通过相应的组织结构调整来实现这种激励报酬的设计思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曼琴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最基本特征是家族所有与家族控制。从成本与效率角度来分析,家族企业模式是特定企业边界下降低交易成本的最佳制度安排。从企业的契约角度来看,家族模式是关系治理与正式治理互为补充,较现代公司治理模式而言,前者的治理作用更为显著。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必然从创业期、发展期进入成熟期,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将成为家族企业转型的目标模式,它将向产权社会化,经营者职业化,企业文化契约化三种路径实现。但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转型还会受到中国特有的宏观环境影响,如发育迟缓的资本市场,欠发达的经理人市场,中国文化浓重的家族情结等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永志  郑若娟  
家族企业历史悠久,至今依然是国内外最广泛的企业组织形式。本文以中国的家族企业制度为对象,客观分析在中国特定的条件下,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动力与现状,以及家族企业制度创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静静  
特质信息披露是企业有效投资决策及市场有效资源配置的基础,因此有关监管方及市场参与者对于外部大股东担任CEO对特质信息披露的影响应当予以关注。文章基于中国中小板2005-2012年家族企业样本,重点关注家族企业外聘CEO类型对企业特质信息披露的影响,借以探讨家族企业不同来源外聘高管的经济后果。文章重点关注当外聘CEO为前十大非家族自然人股东时,企业的特质信息披露程度,以及家族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分离度对这一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较之其他来源的外聘CEO,前十大非家族自然人股东担任CEO的企业有着更少的企业特质信息披露,且这种关系只在具有两权分离度的企业样本中存在。研究结果表明,前十大非家族自...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薛建谱  王卫华  
寿险公司与代理人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问题是寿险公司激励机制问题产生的根源。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根据现阶段寿险业激励机制的特征,对委托代理基本模型进行修正,通过修正后的模型分析得出寿险激励机制是以"业绩量"为核心设计与实行的,存在局限性,无法对代理人实现正确的激励。同时,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寿险代理人在现行激励机制下的决策验证了模型分析的结论。最后,总结分析激励机制的局限性,为激励机制的完善提供一些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代娣  陈红  
企业的本质是生产要素之间交易的结合点,管理制度就是对企业主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行治理。作者构建一个制度建立最优时点选择模型,在模型中通过比较新旧制度对企业内部信任关系治理产生的交易收益大小,讨论企业制度建立的最优时点。通过对模型的扩展,文章还分析了社会文化、劳动力市场效率和企业主权威度对制度建立最优时点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叙果  
委托代理理论揭示了国有企业低效率的原因 ,指明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即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但是该理论在中国的运用遇到了制度性障碍。本文试图分析制度性障碍产生的根源 ,以及弱化和解决制度性障碍的办法 ,期望对国有企业改革有所启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巩娜  
本文使用2007~2011年家族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我国家族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高科技行业以及市场化程度所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家族企业有可能基于促进公司研发投入的目的而实施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实施能够促进家族企业管理层提高研发投入;高科技行业的家族业实施股权激励能够更加促进企业研发的投入;不同市场化进程地区的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对于研发投入的作用有所不同,在市场化进程较高和较低地区的家族企业,实施股权激励不会对于企业研发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在市场化程度居中的地区则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