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8)
- 2023(14175)
- 2022(12379)
- 2021(11639)
- 2020(9682)
- 2019(22042)
- 2018(21946)
- 2017(42464)
- 2016(22949)
- 2015(25618)
- 2014(25260)
- 2013(24552)
- 2012(22172)
- 2011(19931)
- 2010(19760)
- 2009(18564)
- 2008(17758)
- 2007(15474)
- 2006(13439)
- 2005(11765)
- 学科
- 济(84015)
- 经济(83882)
- 管理(71828)
- 业(65099)
- 企(56279)
- 企业(56279)
- 方法(37815)
- 数学(32130)
- 数学方法(31756)
- 财(25808)
- 农(22922)
- 中国(22283)
- 业经(20709)
- 制(20452)
- 学(18062)
- 务(16444)
- 财务(16373)
- 财务管理(16341)
- 地方(15957)
- 贸(15555)
- 贸易(15547)
- 企业财务(15477)
- 理论(15301)
- 易(15123)
- 农业(14867)
- 技术(14255)
- 和(14242)
- 银(14183)
- 环境(14167)
- 银行(14140)
- 机构
- 大学(317419)
- 学院(316736)
- 管理(126872)
- 济(123143)
- 经济(120379)
- 理学(110250)
- 理学院(109061)
- 管理学(107264)
- 管理学院(106684)
- 研究(101649)
- 中国(75295)
- 京(66468)
- 科学(62222)
- 财(60092)
- 所(49569)
- 财经(47829)
- 农(46969)
- 中心(46091)
- 业大(45962)
- 江(45514)
- 研究所(44991)
- 经(43417)
- 范(41542)
- 北京(41459)
- 师范(41180)
- 院(37301)
- 州(36964)
- 经济学(36958)
- 农业(36677)
- 财经大学(35717)
- 基金
- 项目(219217)
- 科学(173013)
- 研究(163769)
- 基金(159046)
- 家(137182)
- 国家(136042)
- 科学基金(117826)
- 社会(102946)
- 社会科(97459)
- 社会科学(97439)
- 省(85641)
- 基金项目(84648)
- 自然(75944)
- 教育(75443)
- 自然科(74142)
- 自然科学(74128)
- 自然科学基金(72773)
- 划(71763)
- 编号(67860)
- 资助(64383)
- 成果(55211)
- 重点(48599)
- 部(48408)
- 创(46284)
- 课题(46111)
- 发(45921)
- 制(43775)
- 创新(43069)
- 项目编号(42410)
- 教育部(42132)
- 期刊
- 济(135668)
- 经济(135668)
- 研究(93754)
- 中国(58744)
- 学报(48144)
- 管理(46895)
- 财(46667)
- 科学(44285)
- 农(43271)
- 教育(37259)
- 大学(36967)
- 学学(34720)
- 农业(29949)
- 技术(26555)
- 融(26338)
- 金融(26338)
- 业经(23329)
- 财经(23115)
- 经济研究(21461)
- 经(19663)
- 问题(17223)
- 图书(16247)
- 理论(15858)
- 科技(15391)
- 业(14576)
- 实践(14568)
- 践(14568)
- 现代(14491)
- 版(14440)
- 技术经济(14137)
共检索到455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翔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各种政策,力求对产能过剩加以调控,但问题并没有被根治。从供给侧角度看,我国产能过剩的深层原因在于市场主体行为被严重扭曲所导致的过度投资,具有非常明显的"结构性+体制性"特征。要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就应注重产能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从完善激励考评体系、注重市场作用、政府与市场协同、深化国企改革等方面全面构建长效机制,以矫正投资激励扭曲。
关键词:
激励扭曲 产能过剩 结构性改革 化解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翔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各种政策,力求对产能过剩加以调控,但问题并没有被根治。从供给侧角度看,我国产能过剩的深层原因在于市场主体行为被严重扭曲所导致的过度投资,具有非常明显的"结构性+体制性"特征。要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就应注重产能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从完善激励考评体系、注重市场作用、政府与市场协同、深化国企改革等方面全面构建长效机制,以矫正投资激励扭曲。
关键词:
激励扭曲 产能过剩 结构性改革 化解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振
产能过剩是资源配置低效率的外在表现,探讨产能过剩的成因对于引导产业良性发展和规范产业组织内企业竞争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回顾并评述了现有文献关于产能过剩成因的几类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式产能过剩"成因的一个理论架构。本文指出政府干预和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市场进入和退出决策的激励扭曲可能是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成因,解释了为什么产能过剩会在一些特定产业反复出现以及为什么处于产业周期早期的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最后,本文针对完善市场机制灵活性和产业政策有效性提出了治理产能过剩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配置 产能过剩 政府干预 产业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鞠蕾 高越青 王立国
长期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心在于实行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的需求管理,这种"重需求侧、轻供给侧"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虽能在短期内显著拉动经济增长,但却在供给侧积累了大量问题,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的矛盾,而产能过剩矛盾即是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具体表现之一。由此,从供给侧入手,优化资源配置,缓解要素市场扭曲,是治理产能过剩的关键途径。本文选取要素供给作为从供给侧研究产能过剩问题的切入点,重点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的影响机制,发现地方政府通过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投资决策和市场退出施加了扭曲激励,进而引发产能过剩及产能过剩固化的问题,并利用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1992—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供给侧 要素市场扭曲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晓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租金以及寻租活动的客观存在造成政府官员与寻租人的合谋及政府官员的设租与榨租,从而扭曲了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出现寻租性腐败行为。政府官员进行设租或榨租行为,既有制度本身不完善的原因,又受到自身有限理性的制约。因此,应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方面进行规制,减少政府干预,把政府干预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规范的、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范畴之内,控制在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合理边界上。
关键词:
寻租 激励机制 政府规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传海 陆懋祖
本文使用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权力寻租对激励机制扭曲的内在机制。文中假定提升作为激励政府工作人员努力工作的机制 ,是否提升取决于上级对其成绩的评定。本文的模型显示 :如果政府工作人员的成绩评价受其行贿力度或其他因素的直接影响 ,那么政府工作人员就会把主要精力用于行贿和发展个人关系 ,降低个人努力工作的程度和效率 ,从而使提升的激励机制产生扭曲。
关键词:
博弈 权力寻租 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伟 金祥荣 汪淼军
传统观点认为国有企业绩效下降后的管理层收购是明晰企业产权,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经营绩效的理性改革。本文分析指出,实践过程中供求双方激励扭曲下的管理层收购反而是导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有企业绩效下降的重要原因。从需求角度而言,攫取由双边垄断的交易结构和以净资产价值为基础的交易价格共同形成的巨额“交易利润”是管理层收购国有企业的主要动力;从供给角度而言,预算约束硬化下以财政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各级政府总是存在卖出亏损或绩差国有企业的积极性。均衡分析表明:在法制和资本市场不完善时期,管理层通过关联交易、操纵项目投资和财务报表等灰色方式制造企业绩效恶化的假象,却可能无损于企业真实绩效;而随着法制和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常禄
文章从价格的激励机制角度来研究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垄断,公共产权性质,政策性负担,预算软约束等方面导致国有企业中价格缺失或者价格机制不完善,这导致国有企业存在激励扭曲。国有企业改革一定要改变这四个方面,才能建立良好的价格机制。良好的价格机制会对国有企业形成正确的激励机制,国有企业改革才会成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寒迪
销售人员激励是企业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系统思考的方法对销售人员激励机制进行分析,揭示了销售人员激励扭曲的原因在于销售人员激励机制运行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反馈作用,提出了以反馈激励的方法来有效地设计激励措施并控制销售人员激励扭曲问题。
关键词:
销售人员 激励扭曲 反馈激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江飞涛 耿强 吕大国 李晓萍
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和以考核GDP增长为核心的政府官员政治晋升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动机干预企业投资和利用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土地的模糊产权、环境保护体制上的严重缺陷和金融机构的软约束问题,使得低价出让工业土地、牺牲环境和帮助企业获取金融资源成为地方政府竞争资本流入的重要手段。体制扭曲背景下,地区对于投资的补贴性竞争才是导致产能过剩最为重要的原因。本文进一步建立模型详细说明:地方政府低价供地等所导致的补贴效应,地方政府低价供地以及协调配套贷款等行为的影响下,企业自有投资过低所导致的严重风险外部化效应,扭曲了企业的投资行为,导致企业过度的产能投资、行业产能过剩。本文研究表明,从根本上解决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洋 郭路 孔祥贞
当前我国学术界重视数量而轻视质量的浮躁现象根源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实行的学术锦标赛制度。锦标赛作为一种"强激励"措施,能促使研究人员将更多的时间投入科研;但学术活动作为专业化行为具有较强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如果缺乏配套措施鉴定学术质量,学术锦标赛就变成单纯的数量比赛。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阶段职称竞争模型刻画了上述特征,发现中国学术界的真正繁荣有赖于同行评议、终身教职等制度的建立。
关键词:
锦标赛 学术研究 同行评议 终身教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戴魁早
探寻地方官员干预要素市场的动因是治理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前提,而地方官员对要素市场的干预可能主要源于财政、晋升和寻租等方面的激励。本文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归纳,理论上分析了地方官员激励影响要素市场扭曲的机理,并利用中国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加以检验。研究发现:地方官员的财政激励、晋升激励和寻租激励对地区要素市场都产生了显著的扭曲效应,而"入世"后的这种扭曲效应下降了。在不同制度环境中,地方官员激励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着差异。金融和法律环境的改善以及产权明晰程度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地方官员激励对要素市场产生的扭曲效应。本文既拓展了官员激励和要素市场扭曲等研究领域,又启发了中国要素...
关键词:
官员激励 制度环境 要素市场扭曲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雷宏振 李垣 廖貅武
对企业团队生产力的传统激励模式主要是基于委托人既定条件下的控制权安排展开的,但由此造成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激励扭曲,存在成员监督条件下的隐性激励合同虽然有利于减少这种扭曲,但通过建立一种包括团队成员知识共享与创造并参与收益分享的知识性合约,则可以有效解决自我激励的难题,从而提高团队生产力。
关键词:
激励扭曲 团队生产力 知识合约 收益分享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晖
学术界多从晋升激励角度解释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热情。但是经典的晋升激励模型存在着激励扭曲。激励扭曲可以分为努力方向扭曲和努力程度扭曲,现有文献对于前者给予了高度关注,而对于后者则有着较大的研究空白。通过将官员异质性因素引入传统的晋升激励模型,可以从理论上发现地区资源禀赋、行动次序等因素都会引起官员努力程度的扭曲(即"偷懒")。但是现实中,各地官员却有着高涨的发展经济的激情和GDP崇拜。理论与现实出现了一定的差异,问题的关键在于官员隐性激励。在封闭的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上,由声誉激励构成的隐性激励也是促使地方官员努力发展本地经济的重要机制,它构成了显性晋升激励的有效补充,使得地方官员不至于产生那些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祝宝良
有效需求不足不是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的产能过剩呈现行业面广、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产能过剩行业已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扩展到风电、光伏、碳纤维等新兴战略性产业,许多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5%,处于严重过剩当中,有的如钢铁行业处于绝对过剩状态。从产业组织结构看,越是政府高度重视、国有程度高、审批严格的行业,产能过剩越严重,明显表现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