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3)
- 2023(7615)
- 2022(6460)
- 2021(6190)
- 2020(5217)
- 2019(12167)
- 2018(11836)
- 2017(22920)
- 2016(11903)
- 2015(13273)
- 2014(12759)
- 2013(12315)
- 2012(10845)
- 2011(9524)
- 2010(8933)
- 2009(7737)
- 2008(6992)
- 2007(5620)
- 2006(4327)
- 2005(3313)
- 学科
- 济(49434)
- 经济(49393)
- 管理(38628)
- 业(37369)
- 企(31935)
- 企业(31935)
- 方法(28716)
- 数学(25786)
- 数学方法(25460)
- 财(12386)
- 农(12134)
- 业经(10909)
- 中国(10322)
- 技术(9838)
- 贸(8861)
- 贸易(8856)
- 易(8674)
- 务(8368)
- 财务(8338)
- 财务管理(8323)
- 农业(8212)
- 学(8163)
- 划(7966)
- 企业财务(7949)
- 地方(7794)
- 和(7538)
- 理论(7359)
- 环境(7248)
- 策(6604)
- 技术管理(6579)
- 机构
- 大学(158961)
- 学院(158859)
- 管理(71371)
- 济(69311)
- 经济(68298)
- 理学(63785)
- 理学院(63263)
- 管理学(62316)
- 管理学院(62017)
- 研究(44573)
- 中国(32822)
- 京(30512)
- 财(28560)
- 科学(26199)
- 财经(24456)
- 业大(23861)
- 经(22678)
- 中心(22553)
- 农(22512)
- 经济学(21815)
- 江(20705)
- 经济学院(19997)
- 经济管理(19633)
- 所(19140)
- 财经大学(18867)
- 商学(18741)
- 商学院(18578)
- 范(18460)
- 师范(18261)
- 研究所(17869)
- 基金
- 项目(122104)
- 科学(99542)
- 基金(93128)
- 研究(88579)
- 家(80726)
- 国家(80133)
- 科学基金(71683)
- 社会(59511)
- 社会科(56829)
- 社会科学(56819)
- 基金项目(50200)
- 自然(47076)
- 省(46835)
- 自然科(46120)
- 自然科学(46111)
- 自然科学基金(45298)
- 教育(41251)
- 划(39322)
- 资助(36832)
- 编号(34764)
- 部(28004)
- 创(27108)
- 重点(26834)
- 国家社会(25855)
- 发(25384)
- 成果(25316)
- 创新(25304)
- 教育部(24891)
- 人文(24703)
- 科研(24099)
共检索到204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雷宏振 李垣 廖貅武
对企业团队生产力的传统激励模式主要是基于委托人既定条件下的控制权安排展开的,但由此造成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激励扭曲,存在成员监督条件下的隐性激励合同虽然有利于减少这种扭曲,但通过建立一种包括团队成员知识共享与创造并参与收益分享的知识性合约,则可以有效解决自我激励的难题,从而提高团队生产力。
关键词:
激励扭曲 团队生产力 知识合约 收益分享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晖
学术界多从晋升激励角度解释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热情。但是经典的晋升激励模型存在着激励扭曲。激励扭曲可以分为努力方向扭曲和努力程度扭曲,现有文献对于前者给予了高度关注,而对于后者则有着较大的研究空白。通过将官员异质性因素引入传统的晋升激励模型,可以从理论上发现地区资源禀赋、行动次序等因素都会引起官员努力程度的扭曲(即"偷懒")。但是现实中,各地官员却有着高涨的发展经济的激情和GDP崇拜。理论与现实出现了一定的差异,问题的关键在于官员隐性激励。在封闭的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上,由声誉激励构成的隐性激励也是促使地方官员努力发展本地经济的重要机制,它构成了显性晋升激励的有效补充,使得地方官员不至于产生那些努...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寒迪
销售人员激励是企业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系统思考的方法对销售人员激励机制进行分析,揭示了销售人员激励扭曲的原因在于销售人员激励机制运行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反馈作用,提出了以反馈激励的方法来有效地设计激励措施并控制销售人员激励扭曲问题。
关键词:
销售人员 激励扭曲 反馈激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姜雯昱 杨建锋
为了打破传统团队激励策略的局限性,有效激励团队成员,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团队工作生产力,一种团队激励的新策略———生产力测评与提升系统(ProMES)应运而生。本文概括了生产力测评和提升系统的定义,阐明了生产力测评与提升系统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生产力测评与提升系统的构建与实施方法,探讨了生产力测评与提升系统的作用原理,通过案例分析指出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更好地指导生产力测评与提升系统的实践。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翔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各种政策,力求对产能过剩加以调控,但问题并没有被根治。从供给侧角度看,我国产能过剩的深层原因在于市场主体行为被严重扭曲所导致的过度投资,具有非常明显的"结构性+体制性"特征。要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就应注重产能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从完善激励考评体系、注重市场作用、政府与市场协同、深化国企改革等方面全面构建长效机制,以矫正投资激励扭曲。
关键词:
激励扭曲 产能过剩 结构性改革 化解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伟 金祥荣 汪淼军
传统观点认为国有企业绩效下降后的管理层收购是明晰企业产权,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经营绩效的理性改革。本文分析指出,实践过程中供求双方激励扭曲下的管理层收购反而是导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有企业绩效下降的重要原因。从需求角度而言,攫取由双边垄断的交易结构和以净资产价值为基础的交易价格共同形成的巨额“交易利润”是管理层收购国有企业的主要动力;从供给角度而言,预算约束硬化下以财政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各级政府总是存在卖出亏损或绩差国有企业的积极性。均衡分析表明:在法制和资本市场不完善时期,管理层通过关联交易、操纵项目投资和财务报表等灰色方式制造企业绩效恶化的假象,却可能无损于企业真实绩效;而随着法制和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振
产能过剩是资源配置低效率的外在表现,探讨产能过剩的成因对于引导产业良性发展和规范产业组织内企业竞争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回顾并评述了现有文献关于产能过剩成因的几类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式产能过剩"成因的一个理论架构。本文指出政府干预和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市场进入和退出决策的激励扭曲可能是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成因,解释了为什么产能过剩会在一些特定产业反复出现以及为什么处于产业周期早期的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最后,本文针对完善市场机制灵活性和产业政策有效性提出了治理产能过剩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配置 产能过剩 政府干预 产业政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翔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各种政策,力求对产能过剩加以调控,但问题并没有被根治。从供给侧角度看,我国产能过剩的深层原因在于市场主体行为被严重扭曲所导致的过度投资,具有非常明显的"结构性+体制性"特征。要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就应注重产能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从完善激励考评体系、注重市场作用、政府与市场协同、深化国企改革等方面全面构建长效机制,以矫正投资激励扭曲。
关键词:
激励扭曲 产能过剩 结构性改革 化解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传海 陆懋祖
本文使用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权力寻租对激励机制扭曲的内在机制。文中假定提升作为激励政府工作人员努力工作的机制 ,是否提升取决于上级对其成绩的评定。本文的模型显示 :如果政府工作人员的成绩评价受其行贿力度或其他因素的直接影响 ,那么政府工作人员就会把主要精力用于行贿和发展个人关系 ,降低个人努力工作的程度和效率 ,从而使提升的激励机制产生扭曲。
关键词:
博弈 权力寻租 激励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常禄
文章从价格的激励机制角度来研究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垄断,公共产权性质,政策性负担,预算软约束等方面导致国有企业中价格缺失或者价格机制不完善,这导致国有企业存在激励扭曲。国有企业改革一定要改变这四个方面,才能建立良好的价格机制。良好的价格机制会对国有企业形成正确的激励机制,国有企业改革才会成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易行健 张德常
文章首先通过运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商业银行模拟利润考核制度的激励效应和扭曲效应,以及可能导致客户经理努力的无效分配;然后扩展分析银行模拟利润考核的有效性和模拟利润成本之间的权衡以及模拟利润的最优精确水平;最后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现实状况引申出与商业银行客户经理模拟利润考核制度相关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激励扭曲 模拟利润 客户经理 商业银行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晖 李世杰
经典的晋升锦标赛理论存在诸多疑问,由此引发地方官员晋升激励的多维探讨,隐性激励是地方官员激励研究的关注点之一。中国转型时期的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具有独特性质,能利用长期雇佣、内部晋升、等级制工资和声誉等对地方官员产生隐性激励,但是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扭曲也产生了地方官员隐性激励弱化、失效、扭曲和缺位等变异现象。优化地方官员的激励系统必须重构官员隐性激励系统,通过建立退出机制、重建政绩考核体系、改革工资制度和行政体制等具体措施完善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
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 隐性激励 声誉激励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戴魁早
探寻地方官员干预要素市场的动因是治理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前提,而地方官员对要素市场的干预可能主要源于财政、晋升和寻租等方面的激励。本文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归纳,理论上分析了地方官员激励影响要素市场扭曲的机理,并利用中国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加以检验。研究发现:地方官员的财政激励、晋升激励和寻租激励对地区要素市场都产生了显著的扭曲效应,而"入世"后的这种扭曲效应下降了。在不同制度环境中,地方官员激励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着差异。金融和法律环境的改善以及产权明晰程度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地方官员激励对要素市场产生的扭曲效应。本文既拓展了官员激励和要素市场扭曲等研究领域,又启发了中国要素...
关键词:
官员激励 制度环境 要素市场扭曲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苑泽明 史方 金宇
选取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公司通过研发操纵获取政府创新补助的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公司前一期的研发操纵程度越大,其在后一期所获得的创新补助越多。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研发操纵获取的创新补助,而所在地的法制环境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研发操纵 创新补助 法制环境 内部控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珺 任洋虬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为进一步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中共中央于2016年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积极落实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激发人才工作能效。本文基于中国各城市发布人才引进政策的时点差异构建PSM-DID模型,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中国不断深化的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是否有助于优化城市人才资源配置,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研究发现: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显著地促进了当地企业的创新绩效,但也导致了创新结构扭曲,即创新绩效的提升主要是由非发明专利增长所驱动的,对发明创新的影响并不明显。机制检验发现,人才政策嵌套的货币类揽才措施、人才津补贴刺激以及企业内部人才冗余竞争是导致创新结构扭曲的重要缘由。异质性分析发现,人才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及创新结构的影响在西部地区、非高新技术行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进一步深化了人才引进政策对企业创新及创新结构的影响,这对于进一步深化中国的人才市场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