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28)
2023(20377)
2022(17140)
2021(15709)
2020(13168)
2019(29545)
2018(28874)
2017(55242)
2016(30281)
2015(33329)
2014(32915)
2013(32589)
2012(30126)
2011(26946)
2010(27370)
2009(25502)
2008(25909)
2007(23315)
2006(20799)
2005(18812)
作者
(87554)
(72910)
(72840)
(69241)
(46815)
(34962)
(32784)
(28112)
(27653)
(26421)
(25132)
(24453)
(23578)
(23339)
(23153)
(22375)
(21775)
(21601)
(21082)
(20983)
(18304)
(17912)
(17884)
(16740)
(16454)
(16352)
(16337)
(16275)
(14678)
(14534)
学科
(124756)
经济(124586)
(110664)
管理(106406)
(98039)
企业(98039)
方法(54145)
(47874)
数学(44250)
数学方法(43782)
(37552)
中国(35914)
业经(35832)
(30847)
(29267)
财务(29209)
财务管理(29145)
企业财务(27776)
农业(25931)
技术(25222)
地方(24176)
(22340)
(22291)
贸易(22278)
理论(22103)
(21937)
银行(21878)
(21756)
(21650)
(21360)
机构
学院(430963)
大学(426938)
(179718)
经济(176008)
管理(168058)
理学(143912)
研究(143370)
理学院(142413)
管理学(140332)
管理学院(139502)
中国(112273)
(93688)
(89473)
科学(86081)
(76088)
(72460)
财经(70451)
(67702)
中心(65765)
研究所(64695)
业大(64166)
(64018)
农业(59686)
北京(56013)
经济学(54991)
(52837)
财经大学(51903)
(51874)
(51734)
师范(51112)
基金
项目(281519)
科学(222702)
基金(205876)
研究(203174)
(180238)
国家(178697)
科学基金(154242)
社会(131618)
社会科(124996)
社会科学(124963)
(110756)
基金项目(108343)
自然(100238)
自然科(98011)
自然科学(97985)
自然科学基金(96282)
教育(93191)
(92539)
资助(84201)
编号(79514)
成果(64251)
重点(63485)
(62772)
(62473)
(60005)
创新(58093)
课题(56099)
(54989)
国家社会(54962)
教育部(53762)
期刊
(203823)
经济(203823)
研究(129975)
中国(90631)
(79360)
(69529)
管理(68203)
学报(67402)
科学(62456)
大学(51757)
学学(49466)
农业(46611)
(45241)
金融(45241)
教育(42154)
技术(38459)
财经(36354)
业经(33384)
经济研究(32617)
(31242)
(27384)
问题(27247)
技术经济(23149)
(21406)
(21074)
科技(20924)
财会(20747)
现代(20671)
商业(19665)
会计(19219)
共检索到660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俊豪   霍雨佳   金暄暄  
本文基于我国330个地级行政区2005—2022年的面板数据,考察“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这一激励性管制政策对高耗能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励性管制显著提升高耗能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主要表现为企业绿色专利、发明型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的数量增加;与其他企业相比,激励性管制对大型企业、技术研发偏向型企业及政策实施前未获得任何专利授权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从激励性管制视角进一步拓展高耗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动因,为高耗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视角下激励性管制政策效果评估提供企业层面的微观经验证据,并从激励性管制政策的优化完善、其双重属性的有效发挥及多元政策衔接运行机制的制定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跃  
企业绿色创新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探讨绿色财政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将“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了绿色财政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综合示范城市试点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且这种促进作用呈现逐年增强的动态持续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综合示范城市试点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和非资源型城市的企业中表现更强,且综合示范城市试点能够通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改善企业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因此,重视绿色财政政策的作用,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激发资金配置和创新补偿效应,畅通绿色财政政策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渠道;提高市场化程度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发挥绿色财政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制定差异化绿色财政政策,保障政策效果精准发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向仙虹   邹志雁   赵佳佳  
作为推进降碳减污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激励性规制被广泛认为能够创造巨大的绿色价值,但激励性规制能否以及如何影响城市绿色发展仍有待深入论证。将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视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1年279个城市级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检验激励性规制是否促进了城市绿色发展,并进一步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激励性规制能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有效。机制分析表明,节能降耗、创新效应是促进绿色发展的两条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政策效应在资源型城市、西北区位城市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更明显。研究结论为激励性规制促进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薛飞  陈煦  
实施有效的绿色财政政策是推动节能减排,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文章以“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为切入点,借助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绿色财政政策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1)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示范城市的碳排放水平,其碳减排效应在示范城市建设后的第二年后开始逐年显现,并随着年份的推移逐渐增强。(2)机制分析表明,示范城市建设的碳减排效应主要是通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能耗、推动产业低碳化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等途径实现的。(3)异质性分析表明,示范城市建设对非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碳减排效应大于老工业基地城市,对非资源型城市的碳减排效应大于资源型城市。(4)成本与收益分析表明,开展示范城市建设虽付出了一定的财政成本,但其在促进非碳指标减排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为中国未来实施更加有效的绿色财政政策,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君   葛春瑞  
节能减排财政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规制政策,是政府通过节能减排方式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力抓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对企业绿色创新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2011年以来推行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城市建设的三批次试点城市企业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节能减排财政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在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节能减排财政政策对东部地区企业、绿色金融水平较高地区企业、规模较大企业、高污染行业企业、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绿色创新促进作用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的实施通过增加政府补助、提升政府环境治理水平、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三个渠道促进企业绿色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田淑英  孙磊  许文立  范子英  
本文基于“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DID和多期多个体DID等方法,实证检验了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下财政政策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城市试点对企业转型升级有促进作用,表现为生产效率优化、技术绿色创新和产品附加值提升。机制检验发现,示范城市试点通过财政激励的“资源配置效应”和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改善企业内部融资环境,加快研发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显示,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环保重视程度以及企业所有制和所处行业类型会对政策实施产生差异化影响。最后,从促进财政政策与环境政策协同联动、打好激励约束“组合拳”以及政策精准化实施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申萌  
"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然而其整体具有"双重红利"的证据不足。"政策波动性"和"政策机制设计"是可能造成政策对产业经济促进效果不显著的两个原因。为了消除政策波动性的影响,文章考察了2006~2008年节能减排规制较为严格时期内受规制企业的经济变化。利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10249家高耗能企业名单,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相结合的"准自然实验"方法,文章发现节能减排政策整体上提高耗能企业的工业总产值11.2%和股本回报率17.1%,但企业劳动力水平和出口额分别降低了5.2%和4%。文章利用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表明,在政策波动性较小的前提下,节能减排政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言   吕丽娟  
准确评估绿色财政政策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对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践行绿色低碳道路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281个城市的样本数据,以全域非径向距离函数测算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构建异质性动态效应的交叠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绿色财政政策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示范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的绿色效率,这一结论在内生性检验、预期效应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效果在非老工业基地、大规模城市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示范城市试点通过环境关注度、产业结构升级、绿色创新效应提升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此外,绿色财政政策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能够实现微观企业绿色经济效率提升。以上结论为充分发挥绿色财政的政策效应和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季良  王少芳  
新时代下加强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是促进我国高耗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应实现耦合乃至协同发展。本文构建了高耗能企业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双向关联度和耦合度评价模型,以2006-2015年间宝钢公司发布的数据为例,对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系统间耦合影响展开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技术创新系统与节能减排系统的交互作用已基本达到良性耦合的程度,但强度不高、不均衡、有短板;技术创新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大于节能减排对技术创新的反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技术创新与节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兰祥   郭娟   郑飞鸿  
“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作为绿色财政领域的一项重大实践,可以通过财政手段加快推动淘汰落后产能,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成为驱动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基于中国2003—2019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视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节能减排财政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节能减排财政政策显著提升了示范城市绿色技术创新质量与数量,在经过堆叠双重差分、两阶段双重差分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中介效应分析表明,节能减排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支持的科技资源配置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以及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提升示范城市绿色技术创新质量和数量;异质性分析发现,节能减排财政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在不同地理位置、资源禀赋、金融科技水平的城市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还发现节能减排财政政策对相邻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昆  
2011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了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四年来,30个示范城市开展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为进一步做好综合示范工作,刘昆副部长强调要准确把握综合示范的政策宗旨和要义,按照扩大示范效应、加强组织领导、抓好政策执行、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培训宣传等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在创新中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卫红  王建英  张爱美  刘安国  李娜娜  
通过构建技术创新与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高耗能产业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效率协同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高耗能产业的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效率系统的协同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节能效率-减排效率系统协同度高于其他系统的协同度;与技术创新子系统相关的系统协同度均较低,这与技术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较低有直接关系,表明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中要克服"木桶原理"中的短板效应,使各子系统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璐  
生活在山青水秀、天蓝地美的环境中是我们的"中国梦"之一。2011年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启动实施以来,30个示范城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促进了城乡生态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两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在今年1月27日召开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会议上,部分示范城市交流介绍了其推动综合示范工作的经验做法,为未来更好地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季良  周旋  
当前,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是企业尤其是高耗能企业面临的两项重要工作,二者之间的协调度演进可以较好地反映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和水平。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我国钢铁业3家先进企业宝钢、鞍钢、武钢,收集了2009—2014年期间的企业相关资料和数据,从纵横向实证比较分析3家钢企的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系统协调度的演进态势。研究结果表明,第一,3家高耗能企业的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的协调度均不断提高,但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第二,企业经济效益对科技创新影响较大,对节能减排影响较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绍萍  郝建芳  王倩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运用税收政策来认识和解决节能减排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以高耗能企业1996~2012年单位产值能耗和排放以及税收收入等数据为基础,利用Engle-Granger方法,分析了税收对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用于节能减排的增值税收入在全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与中国高耗能企业单位产值能耗(或单位产值排放)显著负相关,节能减排增值税税收政策能够有效促进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用于节能减排的消费税和资源税收入在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与中国高耗能企业单位产值能耗(或单位产值排放)正相关,消费税和资源税节能减排政策在高耗能企业的节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