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9)
- 2023(11165)
- 2022(9355)
- 2021(9140)
- 2020(7607)
- 2019(17635)
- 2018(16869)
- 2017(32493)
- 2016(17015)
- 2015(19263)
- 2014(18472)
- 2013(17943)
- 2012(16097)
- 2011(14329)
- 2010(13612)
- 2009(12476)
- 2008(12011)
- 2007(9778)
- 2006(8184)
- 2005(7168)
- 学科
- 济(72682)
- 经济(72615)
- 管理(56637)
- 业(54672)
- 企(47658)
- 企业(47658)
- 方法(38771)
- 数学(35251)
- 数学方法(34909)
- 财(22893)
- 中国(19534)
- 农(17835)
- 务(16234)
- 财务(16199)
- 财务管理(16166)
- 企业财务(15530)
- 业经(15186)
- 贸(14608)
- 贸易(14601)
- 易(14369)
- 制(14111)
- 划(11466)
- 农业(11413)
- 技术(11310)
- 体(10793)
- 环境(10714)
- 银(10501)
- 银行(10491)
- 策(10311)
- 和(10124)
- 机构
- 大学(235345)
- 学院(232617)
- 济(107727)
- 经济(106251)
- 管理(99427)
- 理学(87688)
- 理学院(86930)
- 管理学(85846)
- 管理学院(85392)
- 研究(73088)
- 中国(58696)
- 财(48462)
- 京(47483)
- 财经(40142)
- 科学(39631)
- 经(37134)
- 中心(34533)
- 经济学(34458)
- 所(32991)
- 经济学院(31270)
- 农(31094)
- 业大(30878)
- 财经大学(30641)
- 研究所(30119)
- 江(29690)
- 北京(29141)
- 商学(27633)
- 商学院(27396)
- 院(26928)
- 经济管理(26769)
- 基金
- 项目(165134)
- 科学(134376)
- 基金(127604)
- 研究(120614)
- 家(110328)
- 国家(109519)
- 科学基金(96973)
- 社会(82962)
- 社会科(79064)
- 社会科学(79046)
- 基金项目(67281)
- 自然(61884)
- 自然科(60581)
- 自然科学(60569)
- 省(59660)
- 自然科学基金(59557)
- 教育(55603)
- 资助(51892)
- 划(51110)
- 编号(45692)
- 部(39398)
- 国家社会(36538)
- 重点(36536)
- 创(35461)
- 成果(35218)
- 教育部(35083)
- 人文(33861)
- 发(33829)
- 创新(33255)
- 科研(32353)
- 期刊
- 济(104111)
- 经济(104111)
- 研究(65003)
- 财(39583)
- 中国(37883)
- 管理(37252)
- 科学(31683)
- 学报(30800)
- 农(26895)
- 大学(25426)
- 学学(24172)
- 财经(20035)
- 技术(19952)
- 融(19944)
- 金融(19944)
- 农业(18768)
- 经济研究(18197)
- 经(17185)
- 教育(15741)
- 业经(15584)
- 问题(14152)
- 贸(13311)
- 世界(12270)
- 统计(12026)
- 技术经济(11840)
- 国际(11770)
- 财会(11535)
- 业(11208)
- 策(11099)
- 会计(10212)
共检索到324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宏 刘玉红 张巍
传统的公司治理文献中,通常将激励强度、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分为3组,一组是激励强度与经营绩效,体现在经理人的报酬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上,一组是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体现在较好的公司治理体制下的优良绩效,一组是激励强度与公司治理,体现在较强公司治理情况下的管理者的较低租金。实际上,这三组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是一个相互联系而内生决定的过程。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4年度报告数据,以及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提供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CGINK,对此联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激励强度、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分立的单方程的结论是不可取的。
关键词:
激励强度 公司治理 经营绩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梁军 刘林
文章在参考企业多元化的代理理论文献研究基础上,首先在分析计量模型中控制了管理层激励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影响,避免了遗漏变量对估计的影响,其次,采用了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来估计多元化折价效应,进一步控制企业异质性的影响。计量模型结果显示企业绩效与多元化负相关,与管理层激励正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晓莉 张同健
核心能力的培育是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的永恒主题。本文对农业上市公司核心能力培育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董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信息披露与利益相关者治理对农业上市公司核心能力的培育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控股股东行为与监事会治理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孟晖 沈中华 余怒涛
在终极产权的框架下,通过对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的研究,文章检验了公司大股东的激励效应与壁垒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适当集中,一方面具有提高公司价值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控制权超过现金流权,二者发生偏离,公司的价值下降。对国有公司而言,其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对价值并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家族公司而言,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却与价值显著负相关,二者的偏离程度越大,公司的价值就越低。
关键词:
终极产权 激励效应 壁垒效应 公司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丁鑫
高管持股作为一种股权激励方式,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文章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通过difference-in-difference和OLS统计分析方法对高管持股的激励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持股与公司业绩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统计上具有显著性,经济上不具有显著性。指出高管持股这种股权激励方式在我国当前的现实条件下激励效果不明显,不能显著提高公司经营业绩,增加股东财富。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高管持股 激励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邵若 杨秀萍
组织内部的激励有许多种方式,高管薪酬政策是其中一种试图使高管行为选择与股东利益相互匹配的激励机制。其中有风险的奖金和股权报酬才是薪酬方案中真正具有激励性质的部分。本文基于2007年至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分析了公司高管的现金薪酬、股权激励等变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特别关注高管薪金和股权激励这两个激励工具之间的互补性或替代性关系。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激励工具之间可能并非是互补的,而是替代的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杨 John Hu
关于董事及高管责任保险究竟是通过激励董事和高管勤勉、进取,提升公司价值;还是诱发董事及高管的道德风险,助长其自利主义行为,削弱公司价值一直存在争议。论文以2002—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treatment effect model纠正样本选择性偏差,实证结果表明,董责险可以带来公司价值的显著提升,这一结论对于非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同样成立。同时,董责险的价值提升效果会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具体而言,当投资者保护程度较高、公司面临被诉风险较大时,董责险的价值提升效果会更显著。在稳健性检验中,论文使用"董责险相对保额"这一连续变量替代"是否购买董责险"这一虚拟变量,以测度保障程度的变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薛求知 韩冰洁
中国上市公司高级经理人的激励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焦点,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的讨论上,本文根据中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检验。本文考察了企业经营业绩与高级经理人年度报酬、高级经理人持股比例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高级经理人年度报酬与上市公司业绩、自身持股比例、公司规模、相对业绩比较及公司所属行业等因素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业绩与经理人年度薪酬有显著正相关关系;高级经理人的年度薪酬还与公司规模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经理人 激励 业绩 薪酬 持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彬
锦标赛理论和薪酬公平理论关于薪酬差距的激励效应存在不同的解释,国别和行业特征使得研究结论存在差异。本文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薪酬差距的激励效应,研究发现农业上市公司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低于其行业,激励效应并非恒定不变。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正相关,通过门限回归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薪酬差距增大时,影响公司业绩的效果显著降低。
关键词:
农业上市公司 薪酬差距 激励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俞鸿琳
本文从制度背景出发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FE模型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发现:对于全部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持股水平和公司价值正相关,但并不显著;而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持股水平和公司价值负相关,并在0.10的水平下显著。本文研究结论认为,由于政府对国有上市公司的控制,股权结构高度集中,董事会机制不完善,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机制可能并没有发挥设想的激励效应。
关键词:
政府控制 股权激励机制 公司治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清民 孙雪
针对高管特质在企业中的创新激励问题,本文从高管特质(特征与异质性)、风险偏好方面入手,结合不同科技类和所有制样本资料,探索其对企业的创新激励作用。实证结果显示:高管特质中的年龄、任期和教育水平有显著创新激励作用,尤其是在高科技类或非国有类企业中更明显;与已有文献不同的是:专业异质性在非科技和非国企中创新激励作用显著,任期异质性导致公司风险加剧,年龄异质性则有利于分散创新风险。公司运营中,企业创新激励和高管风险偏好呈非线性关系,而且在适中的风险偏好区间内,创新激励有一定刚性。
关键词:
高管团队 高管特质 风险偏好 创新激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蒙立元 雷旭
本文以2006~2013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激励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同时基于中介效应理论,实证检验经营效率和代理成本在股权激励影响盈余质量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盈余质量;股权激励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但盈余质量并不会因此提高;而经营效率的提高是改善盈余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质量 代理冲突 中介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苑泽明 史方 金宇
选取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公司通过研发操纵获取政府创新补助的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公司前一期的研发操纵程度越大,其在后一期所获得的创新补助越多。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研发操纵获取的创新补助,而所在地的法制环境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研发操纵 创新补助 法制环境 内部控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宋炜
本文在分析公司治理目标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股东利益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股东利益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三维目标的公司绩效评价模型,并以沪市A股5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对公司绩效的正向效应不显著,股东利益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通过选择适宜的公司治理目标有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余怒涛 杨培蓉 郑延
文章以企业实施环境战略的程度作为环境绩效的替代变量,选取重污染行业中化工类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在全样本和分组样本下检验了产权性质、公司治理与环境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产权性质与环境绩效显著正相关,即国有企业对提高环境绩效具有积极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环境绩效显著正相关,且这种关系在国有企业更为明显,在民营企业中的影响较小;股权集中度与环境绩效的关系在全样本下不显著,但按照产权性质分样本后,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即高度集中的股权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环境绩效,而适度分散的股权可以改善民营
关键词:
环境绩效 股权结构 董事会特征 产权性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