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93)
2023(4770)
2022(3840)
2021(4180)
2020(3382)
2019(7747)
2018(8016)
2017(12250)
2016(8672)
2015(10237)
2014(10561)
2013(8699)
2012(8231)
2011(7521)
2010(8136)
2009(7049)
2008(7260)
2007(7091)
2006(6249)
2005(5740)
作者
(21178)
(17543)
(17332)
(16842)
(11095)
(8526)
(8156)
(6946)
(6795)
(6753)
(6073)
(5819)
(5771)
(5559)
(5461)
(5447)
(5367)
(5354)
(5170)
(5104)
(4721)
(4555)
(4475)
(4194)
(4011)
(4005)
(3947)
(3882)
(3802)
(3637)
学科
教育(22268)
管理(17879)
(15828)
经济(15802)
中国(12634)
(11727)
(10739)
企业(10739)
教学(10266)
理论(10232)
(8257)
方法(6731)
政治(6067)
思想(5558)
学校(5494)
研究(5401)
数学(5348)
学法(5343)
教学法(5343)
(5163)
思想政治(5063)
政治教育(5063)
治教(5063)
数学方法(5029)
德育(5028)
工作(4569)
(4466)
技术(4394)
(4213)
学理(4199)
机构
大学(111700)
学院(103264)
研究(37832)
教育(32657)
(28231)
师范(28070)
管理(27350)
(26673)
(25089)
经济(23920)
科学(23835)
理学(22886)
师范大学(22648)
理学院(22403)
中国(21769)
管理学(21257)
管理学院(21042)
(19207)
(18877)
北京(18104)
技术(17943)
研究所(17345)
中心(16416)
职业(16338)
(15148)
(14379)
(14325)
业大(13774)
(13671)
教育学(12385)
基金
项目(59914)
研究(53440)
科学(46737)
教育(36641)
基金(35911)
(29684)
国家(29173)
社会(27539)
成果(27131)
编号(26317)
(26273)
社会科(25427)
社会科学(25419)
(24138)
科学基金(23800)
课题(23093)
(20713)
基金项目(17317)
项目编号(16400)
规划(15961)
资助(15520)
重点(15253)
研究成果(15159)
(14877)
(14753)
(14509)
大学(14427)
自然(13741)
自然科(13460)
自然科学(13456)
期刊
教育(62018)
研究(42420)
中国(38370)
(31254)
经济(31254)
学报(17331)
职业(15000)
大学(14966)
技术(14539)
科学(13249)
(12885)
(12621)
学学(11143)
管理(11133)
图书(10468)
农业(8970)
高等(8818)
技术教育(8719)
职业技术(8719)
职业技术教育(8719)
成人(8106)
成人教育(8106)
书馆(7829)
图书馆(7829)
(7790)
论坛(7790)
高等教育(7496)
(6514)
财经(5893)
(5521)
共检索到178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丽娟  
激励是当前我国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结合目标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科学制定、正确把握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激励氛围,树立明确的激励目标,增强激励工作的针对性,建立完整的激励体系,不断提升激励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强  
文章阐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状况,并针对性地提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对策,认为必须深入研究与现实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积极拓展多种有效途径,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麻富游  
学生社团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种新型组织。它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理论学习的补充渠道,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三重三轻"倾向,并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必须"坚持一个方向、选好两个人物、把好三道关口"的现实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江滔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注重实效性,文章从学生、教师两个方面对实效性的内涵做了深入论述。按照实效性要求,结合思想政治实效性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症结,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立  
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提升教育主体的创新素质,营造有利的物质条件和舆论环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突出时代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水平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成为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和高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因素。为此,文章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并对提升实效性的对策做了相关探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华  张爱平  
我国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政治素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具有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就完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提出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章海玲  
文章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高校专职思想政治辅导员与学生两个主体之间的心理契约关系,阐述了思政心理契约的定义、特征、构建方式和内容以及维护良好思政心理契约的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秀英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分解落实于学校管理、文化建设、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从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方法等多方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系统化,并借助于新媒体信息平台,营造立体化、开放式、接地气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锦成  
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针对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石新宇  
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学生中一个优秀群体,其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伴随着新时期学生党员数量日益增加,学生党员所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针对相关问题,我们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特别是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党史、党章、党规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学习教育活动,使学生党员认识到无论在任何时期、任何阶段,全体学生党员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坚持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同时,学生党员要能够自觉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克服和抵制不良思想倾向的消极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先锋模范意识,使其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犇  
互联网的创新性、交互性特征使个体与世界的互动成为一种常态。互联网语境下高校学生网络集群行为方式的嬗变,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模式困境、信度困境和效度困境。针对这一现状,要进一步强化理念培养,紧跟互联网相关技术发展的步伐,通过健全经验转化机制、提高媒介素养、做好平台搭建等途径,控制负面情绪唤醒,完善互联网相关技术运用能力,构建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松奎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非常复杂,而且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文章认为,必须深入研究与现实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积极拓展多种有效途径,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慧萍  
当前,多元化思潮下学生缺乏鉴别力给高校实践育人带来新的挑战,"实践育人"模式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育人效果。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的社会化,有利于唤醒学生主体的内在需求。据此,文章提出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创新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贤君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大学生社团在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研究大学生社团的历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通过把握社团发展方向、创新社团管理体制、突出社团活动特色三个方面,实现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