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1)
2023(8284)
2022(6643)
2021(6166)
2020(5405)
2019(12087)
2018(12296)
2017(22389)
2016(12717)
2015(14698)
2014(14416)
2013(13783)
2012(12191)
2011(10362)
2010(11055)
2009(10325)
2008(10884)
2007(10358)
2006(9184)
2005(8524)
作者
(33877)
(28191)
(28009)
(26479)
(18324)
(13110)
(12792)
(10778)
(10503)
(10496)
(9569)
(9461)
(9231)
(8912)
(8734)
(8500)
(8438)
(8374)
(8229)
(8121)
(7100)
(7024)
(6866)
(6858)
(6462)
(6368)
(6246)
(6155)
(5671)
(5620)
学科
(73859)
(70544)
企业(70544)
管理(62912)
(45564)
经济(45503)
业经(23334)
(23241)
方法(19481)
(19459)
财务(19437)
财务管理(19406)
(18584)
企业财务(18419)
(15305)
技术(14989)
农业(14137)
理论(14030)
(13064)
(12504)
数学(11978)
(11956)
数学方法(11902)
经营(11902)
(11249)
企业经济(11068)
中国(11013)
体制(10828)
技术管理(9962)
(9828)
机构
学院(173515)
大学(167990)
管理(74023)
(67903)
经济(66312)
理学(60911)
理学院(60405)
管理学(59747)
管理学院(59399)
研究(46781)
中国(43023)
(37382)
(35366)
(30369)
(27883)
财经(27755)
科学(25986)
(25112)
(24007)
业大(23284)
中心(23136)
(22866)
北京(22139)
农业(21756)
商学(21471)
商学院(21284)
财经大学(20171)
研究所(19865)
(19547)
师范(19378)
基金
项目(103050)
研究(81948)
科学(81695)
基金(71767)
(59383)
国家(58710)
科学基金(53335)
社会(49910)
社会科(47246)
社会科学(47232)
(44073)
教育(39565)
基金项目(38292)
编号(34951)
(33958)
自然(33852)
自然科(33136)
自然科学(33130)
自然科学基金(32611)
(29061)
资助(28730)
成果(28503)
(25503)
课题(24671)
创新(22707)
(22499)
重点(22497)
项目编号(22311)
(21935)
(21712)
期刊
(85580)
经济(85580)
研究(52633)
中国(43618)
管理(36558)
(36410)
教育(26780)
(26528)
(19933)
金融(19933)
技术(19811)
科学(19592)
学报(19537)
农业(18482)
大学(16662)
业经(16150)
学学(14855)
财经(14548)
(14476)
财会(13139)
(12640)
会计(11722)
经济研究(11657)
技术经济(11010)
现代(9955)
问题(9834)
通讯(9091)
会通(9065)
图书(8875)
经济管理(8675)
共检索到283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少华  
管理培训业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进入“洗牌期”。作为管理培训任务的主要承担者,高校也走到了一个关口,出现几大问题:第一,外资和国内民营培训机构蓬勃发展,正在不断抢占市场空间,高校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生存空间逐渐压缩。第二,高校创办培训事业多半采用委托代理方式进行,类似承包制。在残酷竞争压力下,代理生存日趋艰难,于是出现诸多不良行为,损害学校声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继续保持高校在管理培训市场中的竞争优势?笔者在系统梳理高校培训运作模式基础上,提出在“做大蛋糕”的共同目标下,对代理进行良性激励和有效监管是关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霞  
监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人员的素质,而监管人员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健全的培训与激励机制。本文在介绍美联储旧金山银行的培训与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金融监管人员培训与激励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关一  
公司的年度培训规划一改以往仅就培训做培训的传统,将培训工作上升到了公司人才战略规划的高度。强调培训不再作为一项福利,而作为激励员工的方式之一,扭转以往对于培训资源不均、效果不佳等方面的不满意见,并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奖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曾国平  谢依澜  
现阶段企业员工培训仍然还停留在"组织如何做好培训"的层面上,很少有企业将员工作为培训开发主体让其进行自主培训。本文首先阐述了员工自主培训行为的意义,然后以R公司为例,对员工自主培训行为的激励过程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案例提炼了激励员工自主培训行为的一般性操作流程及实施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帆  
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既需要金融监管部门保持战略定力和监管高压态势,严肃惩处违法违规行为,也需要构建完善的激励相容监管机制,真正激发金融机构合规经营理性发展的内生动力,使其切实履行风险防控第一责任主体职责。构建激励相容监管机制的理论基础传统的金融监管一般对同类金融机构设定统一、"刚性"的监管标准。这种"一刀切"式的监管方式虽然灵活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萍  
我国的融资租赁业是在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融资租赁的意义 ,我国租赁业在面临诸多困难的同时 ,仍存在发展机遇 ,因此 ,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积极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给予租赁业必要的生存空间。同时 ,应强化监管 ,规范运作 ,确保健康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香玲  魏晓平  
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在执行矿业监管权时,通常由于信息不对称及矿业政策执行力度范围限定与中央政府博弈。基于由此导致的矿业生产外部性,通过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目标偏好和效益函数,利用经济博弈论和矩阵对策,试图寻求矿业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文章尝试在利用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建模的基础上,借助贝叶斯理论分析,提出贝叶斯风险成本诱导机制,进而得出在该机制的激励约束下矿业监管倾向于帕累托有效。文章最后结合研究结论给出政策建议,为制定我国的能源资源开采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亦名  
受劳动力市场的高流动性和培训成本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广东制造业企业培训激励严重缺失,而培训激励不足制约了产业工人素质的提升,这将使经济陷入产业低技能的陷阱。要使制造业企业走出低技能陷阱,需要通过政府补贴、产业公共培训平台等措施支持通用型的技能培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玉蓉  杨锦秀  
笔者基于期望理论和分配公平理论,分析了激励强度和公平程度对农民培训参与度的作用机理,并利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培训调研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对其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由培训供需契合度、培训考核、培训对农民工作的帮助程度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激励强度对农民培训参与度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培训结果考评的公平程度对农民在培训中的学习性参与度有积极的影响。创造有利于农民参与培训的政策环境,规范培训标准、内容和层次,强化农民参与培训的内部激励及公平程度是提高农民培训参与度、实现培训供给目标价值的重要手段。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卢安文  张琪  卢华玲  
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在跨领域竞争时,由于产品间缺乏合作兼容的问题可能引发不正当竞争,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利益和行业的健康发展。文章通过总结归纳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的案例和文献,构建以政府为委托人,互联网企业为代理人的委托代理模型,引入奖惩转移系数、合作兼容边际率、产出系数等影响因素,得到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下的最优激励合同,分析在不完全信息下总代理成本、政府收益、企业成本与各因素的正负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运用matlab进行数据仿真,探讨实现合作兼容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政府激励性管制下,通过增加奖惩转移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蒋海  萧松华  齐洁  
本文通过金融监管过程中的博弈分析 ,揭示了当前的金融监管制度安排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导致的监管当局提供有效监管激励的缺失及金融机构普遍的道德风险是造成金融监管失灵的主要原因。因而解决金融监管低效率或失灵问题的关键 ,在于通过金融市场透明度建设、监管制度安排的合理设计及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完善 ,实现社会公众、监管当局、金融机构之间的激励相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罗正英  陈莉  
证监会及其分支机构作为一个受托履行监管职责的机构,其监管目标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证券监管者的具体行为之中,违规行为的控制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证券监管者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和综合素质。因此,证监会及其分支机构只有强化对证券监管者的双引擎激励制度——薪酬激励制度与非薪酬激励制度,才能促使其加强监管力度,在维持监管强度的同时,提高监管效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常月琴  陆萍  
许多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训,本文针对江苏省种苗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存在的问题,从激励措施及人才引进等方面阐述了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及市场营销人员的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