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04)
2023(4317)
2022(3744)
2021(3420)
2020(2960)
2019(7045)
2018(6786)
2017(12663)
2016(6605)
2015(7394)
2014(6903)
2013(7129)
2012(6821)
2011(6339)
2010(6394)
2009(5859)
2008(5612)
2007(5087)
2006(4805)
2005(4596)
作者
(21499)
(17940)
(17679)
(16946)
(11752)
(8751)
(7937)
(7030)
(6850)
(6492)
(6313)
(6310)
(6107)
(5929)
(5870)
(5870)
(5522)
(5309)
(5308)
(5097)
(4555)
(4525)
(4460)
(4385)
(4121)
(4086)
(3934)
(3875)
(3795)
(3643)
学科
(28845)
经济(28808)
管理(14272)
(12881)
地方(10004)
(9800)
企业(9800)
方法(8363)
(8273)
中国(8122)
(7339)
数学(6916)
数学方法(6750)
(5862)
贸易(5855)
(5680)
(5520)
(5258)
业经(5224)
地方经济(5223)
关系(5019)
农业(4874)
(4460)
金融(4459)
(3943)
银行(3910)
理论(3888)
环境(3856)
对外(3829)
(3798)
机构
大学(92311)
学院(89479)
研究(42588)
(35864)
经济(35063)
中国(31055)
管理(28630)
科学(27805)
理学(23550)
(23538)
理学院(23080)
管理学(22410)
管理学院(22224)
(22132)
(21817)
研究所(21345)
中心(18132)
农业(17515)
(16488)
(16234)
业大(15932)
(15545)
北京(14508)
(14508)
科学院(13086)
(13026)
师范(12788)
研究院(12679)
(12170)
财经(11950)
基金
项目(60880)
科学(46201)
基金(43389)
(41311)
国家(41021)
研究(40103)
科学基金(32571)
社会(23855)
(22976)
自然(22964)
社会科(22492)
社会科学(22483)
自然科(22346)
自然科学(22332)
基金项目(22153)
自然科学基金(21905)
(21080)
资助(18548)
教育(17578)
重点(15034)
编号(14658)
(14265)
计划(13212)
(12793)
成果(12678)
科研(12141)
科技(12082)
(12036)
课题(11921)
创新(11384)
期刊
(44071)
经济(44071)
研究(30476)
中国(24523)
学报(20818)
(19672)
科学(17922)
大学(14883)
学学(13860)
农业(13121)
管理(13065)
(12387)
教育(11544)
(9798)
金融(9798)
(8133)
经济研究(7865)
技术(7180)
国际(6160)
(5883)
业大(5789)
财经(5736)
业经(5663)
问题(5284)
(5279)
(5078)
资源(5026)
世界(5025)
农业大学(4726)
林业(4628)
共检索到155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潘圆圆  
当前,澳门发展有两个重要的背景,即"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内地陆企业在"一带一路"投资并购中面临融资难和投资风险高的问题,澳门可以利用"一国两制"的优势,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资金融通和投资中介服务,还可以有效利用投资基金,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大湾区战略为澳门提供了展开城市合作、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机遇,澳门由此能够吸引人才和培育人才,为大湾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也能将自身打造成中华文化和多元文化的交流合作中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国荣  
<正>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经过十年的不懈耕耘,“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中长期股权投资基金,丝路基金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而专门设立,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自2014年成立以来,丝路基金始终坚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初心和使命,按照市场化、
关键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群慧  王健  
本文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来探究如何将粤港澳大湾区构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认为企业应构建创新生态链,打造"母工厂";政府应奋发有为,破除政策性束缚,着力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文化;高校要注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大湾区要借力和助力"一带一路",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并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资源支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维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经济快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区域经济的领头羊,GDP已经超过了10万亿元。2019年2月,我国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空间布局等十一个方面对未来近20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指明了区域未来经济、社会、生态、制度等诸多领域努力的方向。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迎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仁刚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同时也是"一带一路"物流服务核心枢纽之一。本文对"一带一路"下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物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优势互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贸推动了港口物流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但粤港澳大湾区的物流发展存在资源配置优化不足、同质化竞争、人才匮乏与机制创新不足等问题。本文从优化港口资源配置、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培养港口物流专业人才、加快智慧港口建设等方面对促进港口物流发展提出建议,为大湾区港口物流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黎江韵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粤港澳三地间已形成了十分庞大的经济体量,多元体制互补的优势直接推动了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截止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总量达6669万,经济总量近1.4万亿美元。凭借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网络和港珠澳大桥,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间将形成1小时经济生活圈。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粤港澳三地间的合作和联系,建立迅速高效的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如何更好地全面深化中国改革开放,参与全球化贸易竞争,引领国家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问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程华  杨云志  韩剑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珠三角城市群正以崭新的发展理念.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融合,一个世界级大湾区正在我国的南海边强势崛起。商业银行应结合大湾区定位,借助行业集聚效应.围绕大湾区发展重点,挖掘投资机遇和区域内市场的特有需求。
关键词: 粤港澳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日新  谷卓桐  
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国内战略规划以及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以国内外湾区经济研究相关成果为基础,梳理国内学者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文献,从内涵解读、发展轨迹、构建意义、优劣势条件、模式与策略探索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当前研究呈现多学科、单内容的特点,存在诸如对研究主体缺乏共识、偏重宏观经济层面、缺少内在规律性研究以及实证研究成果较少的问题,今后对于湾区内微观主体、经济发展机理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是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日新  谷卓桐  
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国内战略规划以及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以国内外湾区经济研究相关成果为基础,梳理国内学者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文献,从内涵解读、发展轨迹、构建意义、优劣势条件、模式与策略探索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当前研究呈现多学科、单内容的特点,存在诸如对研究主体缺乏共识、偏重宏观经济层面、缺少内在规律性研究以及实证研究成果较少的问题,今后对于湾区内微观主体、经济发展机理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是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窦志铭  
大湾区建设在技能人才方面的需求最少有三个新的变化。一是新的产业形态、新的产业布局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新的大都市群对新型社会管理人才的需求;三是港澳与内地的融合发展对职业院校相互交流、合作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规划建设几所世界一流职业院校、打造与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一流专业(群)、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区域内高职院校的交流合作、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服务大湾区企业走出去等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耿  
2019年春节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首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近期(到2022年)及远期(到2035年)发展目标。这是大湾区在中国新的发展阶段上的新起点,更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开放合作新局面的重要里程碑。《规划纲要》把大湾区11个城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佛山、惠州、珠海、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中每一个城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左晓安  
粤港澳与"一带一路"地区经济互补性很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高端产业合作空间大,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国家产业、经贸合作可塑性强,与工业化初、中期国家产能合作空间大。"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差异明显,合作受政治外交等因素干扰,粤港澳合作与"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必须创新相应合作机制。机制创新主要包括:营造适应创新创业与"一带一路"区域创新发展的合作机制;集成优势打造"一带一路"区域产业链重构合作机制;创新区域合作主体构建多方发力齐头并进的合作推进机制;完善与"一带一路"区域海洋经济合作发展机制;创新文化创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侨予  郑天祥  
"粤港澳大湾区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为澳门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然而,澳门自身的条件劣势及外部冲击都给澳门融入大湾区发展之路设立了重重险阻。本文研究分析澳门在面临大湾区建设中遭遇的瓶颈、自身存在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会,探索澳门如何精准发展城市定位,寻求与湾区其他城市合作共建共赢之路,推动澳门更好的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德洋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主导的充分发挥"两制"基础上的"一国"之内的国际经济大平台,为粤港澳地区的高校大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需要他们在新时代有担当、有作为。本文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些优势和短板的基础上,对高校大学生如何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迎合新时代发展的步伐,练就过硬本领,抓住机遇、克服挑战和担当使命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和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晓红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圈将为构建大湾区产业创新体系,使珠三角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为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的体制创新提供实践。粤港澳产业优势互补、设计资源协作优势明显,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应围绕推动大湾区成为全球制造业创新中心、自主品牌集聚区、国际化设计人才集聚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设计集群,构建产业、人才、文化、体制深度融合的大湾区创新设计生态体系,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