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4)
- 2023(5286)
- 2022(4453)
- 2021(4078)
- 2020(3231)
- 2019(7596)
- 2018(7043)
- 2017(12254)
- 2016(6355)
- 2015(7325)
- 2014(7363)
- 2013(7455)
- 2012(7474)
- 2011(7170)
- 2010(7334)
- 2009(7130)
- 2008(6831)
- 2007(5761)
- 2006(5542)
- 2005(5310)
- 学科
- 济(54988)
- 经济(54960)
- 管理(18033)
- 地方(15462)
- 方法(15035)
- 业(13760)
- 数学(13327)
- 数学方法(13254)
- 地方经济(11909)
- 中国(11800)
- 企(10963)
- 企业(10963)
- 学(9550)
- 业经(8399)
- 农(7309)
- 融(6706)
- 金融(6706)
- 经济学(6641)
- 财(6318)
- 环境(6163)
- 制(6094)
- 和(5806)
- 贸(5626)
- 贸易(5621)
- 发(5558)
- 银(5529)
- 银行(5527)
- 行(5432)
- 体(5386)
- 易(5309)
- 机构
- 大学(103839)
- 学院(101807)
- 济(56437)
- 经济(55535)
- 研究(43026)
- 管理(35899)
- 中国(33071)
- 理学(30232)
- 理学院(29809)
- 管理学(29333)
- 管理学院(29120)
- 财(23739)
- 科学(22401)
- 京(21874)
- 所(21505)
- 经济学(19166)
- 研究所(19134)
- 中心(18592)
- 财经(18462)
- 经济学院(16855)
- 经(16802)
- 院(15032)
- 江(14962)
- 北京(14580)
- 范(14229)
- 师范(14157)
- 财经大学(13607)
- 科学院(12951)
- 农(12624)
- 社会(12269)
- 基金
- 项目(61133)
- 科学(49134)
- 基金(46174)
- 研究(45213)
- 家(39748)
- 国家(39442)
- 科学基金(33733)
- 社会(32187)
- 社会科(30506)
- 社会科学(30499)
- 基金项目(23444)
- 省(21723)
- 教育(19980)
- 自然(19729)
- 自然科(19248)
- 自然科学(19246)
- 资助(19136)
- 自然科学基金(18928)
- 划(18630)
- 编号(16453)
- 发(14607)
- 重点(14193)
- 国家社会(14169)
- 部(14122)
- 成果(13642)
- 济(13499)
- 经济(13383)
- 教育部(12598)
- 发展(12488)
- 展(12348)
共检索到176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燕玲 张光南
本文从GDP、就业、CPI指数、对外贸易及财政收支五个方面,回顾澳门回归十周年经济发展状况。认为未来澳门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实施产业适度多元化、发挥交流平台作用、改善教育水平以及贯彻落实CEPA协议等措施。
关键词:
澳门 回归 经济 多元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增俊 江健 郭华邦 周红莉 邹一戈
澳门回归以来,澳门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辟了澳门教育发展的新纪元。在确立教育主体下实现了从殖民体系向主体教育、从简陋落后向现代先进水平、从放任无主向创建本澳特色教育体系的三大历史性跨越,并全力推进了澳门教育的转型升级,创立了全开放澳门特色的教育体系。澳门未来教育发展走向应以创建现代化的澳门主体性教育,创建优质、公平、和谐教育,推进全开放的教育国际化为发展战略重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红峰
澳门回归15年,特区政府秉持"教育兴澳"的施政方向,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回眸澳门高教治理的历程,无论是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的重组,还是单独为澳门大学设立法律制度,特区政府一直尊重高教发展的多元特色,奉行"无为而治,各显特色"的治理理念。然而,在宏观治理下,公立高校被定义为公法人,须受到适用于公法人的公共行政法规制度的约束,这显然已经成为澳门高校发展的瓶颈;而在内部治理中,高校则形成以决策为边界的治理架构,充分体现了章程治理的内涵。展望澳门高教治理的未来,适时调整公立高校公法人的身份至关重要。可以参照葡萄牙模式,推行私法制度下的公共基金会模式;在政府和高校间设立中介组织;同时实...
关键词:
澳门高等教育 回归15年 治理 公法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杨明杰 裴长洪 程同顺 肖晞 马方 冯维江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逐步形成“四梁八柱”,新时代国家安全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十年来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系统科学的哲学体系,富有极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和成长性;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的合乎时代要求的创新性发展。面向未来,总体国家安全观话语体系的发展仍应坚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道,不断在开放包容中动态发展,创新引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文化。把扩大开放与保障经济安全有机统一起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保障安全中扩大开放,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安全。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的机制,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统筹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构建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双治理的新安全格局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盾
入世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以理论创新带动政策创新、切实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开放中出现的问题,紧紧围绕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用全球视角统筹谋划农业发展,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在开放中切实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合理保护。面对未来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与形势,推动我国农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必须加强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公平贸易环境建设。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正当迎接1992年来临之际,《现代日本经济》杂志也同时迎来了创刊十周年的纪念日。值此时刻,回顾在过去的十年中,在广大读者与作者的热情支持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领导同志直至国家有关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与帮助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十年来,我们共发刊61期计40余万册,刊登文章1100余篇,在介绍日本、研究日本、了解日本方面为日本学界和社会广大读者做了些有益的工作,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好评。对此,我们感到十分的欣慰和喜悦。虽然在办刊过程中我们曾经遇到过许多困难,又曾经历了1989年那样一场大的政治风浪,但由于有了党和学校的正确领导,有了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与鼓...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孙振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认真履行承诺;学习规则、掌握规则,运用规则来应对国际上的贸易摩擦,解决争端;参与规则的制定等。当前中国政府和企业都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关于应对挑战,文章建议做到如下六点: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和运用规则,积极参加国际博弈;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推动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开展新一轮世贸组织规则培训。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敬琏 荣敬本 赵人伟
回顾和展望──庆祝《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创刊十周年吴敬琏,荣敬本,赵人伟《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简称《比较》)杂志自从1985年7月底创刊以来,已经整整十年了。人们在长期实际生活中似乎养成一个习惯,十周年总要庆祝一下。一份杂志也是一样。庆贺的目的是为了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莳,熊绍华
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是研究区域生产力布局的综合性研究所。自1978年8月成立,迄今已历经了十个春秋。十年来,在国家科委和湖南省科委直接领导和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助下,全所职工同心同德、奋发图强,科研设备从无到有,科技力量从弱至强,科研工作蒸蒸日上、面目一新。回顾过去,取得了一定成绩。展望未来,前程似锦,任重道远。一、建所与发展概况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红莉 冯增俊
回归10年来,在澳门特区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澳门教育发展迅速,实现了时代性的质的飞跃。认真探讨10年澳门回归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未来设想,对进一步推进澳门教育改革,促进澳门繁荣发展,落实"一国两制"方针,有极为重大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
澳门教育 教育发展战略 港澳教育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早明
回顾了澳门回归十年来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探讨了当前澳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生源结构、培养规模、学科结构、培养方式、学位论文要求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并就今后澳门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作了一些前瞻性的分析。
关键词:
澳门 高等教育 研究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向阳 胡必亮 徐秀军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取得系列重大成就,并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谋求共建国家的利益交集或最大公约数是确立“一带一路”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基于这一原则,“一带一路”的目标定位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二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三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共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同时从支持世界经济增长、推进新型全球化发展以及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等方面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实践为新时代国际合作的理论发展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素材。作为一种新型国际合作实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理念上统筹合作过程与结果,在行动上统筹“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在国际关系上统筹双边与多边,在平台建设上统筹国内和国际。作为一种新型国际合作思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着一个非常庞大的理论体系,如何实现多元要素的复合互动是该体系拟将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刚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给亚洲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十年后的亚洲历经磨难又再次闪耀于世界经济舞台。本文首先回顾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过程与危害,然后重点阐述了亚洲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面临的诸多挑战,最后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国家安全与主权越来越表现为金融安全与主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