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76)
- 2023(19046)
- 2022(16339)
- 2021(15367)
- 2020(12655)
- 2019(28836)
- 2018(28541)
- 2017(54400)
- 2016(29589)
- 2015(32963)
- 2014(32731)
- 2013(32092)
- 2012(30003)
- 2011(27153)
- 2010(27469)
- 2009(25181)
- 2008(24845)
- 2007(22118)
- 2006(19656)
- 2005(17606)
- 学科
- 济(117767)
- 经济(117643)
- 管理(86734)
- 业(85121)
- 企(71331)
- 企业(71331)
- 方法(46803)
- 数学(38081)
- 数学方法(37557)
- 中国(35756)
- 农(33211)
- 财(29264)
- 业经(29243)
- 地方(29050)
- 学(25723)
- 技术(23210)
- 制(22825)
- 农业(22503)
- 理论(21959)
- 贸(21561)
- 贸易(21543)
- 易(20838)
- 银(20764)
- 银行(20713)
- 行(19946)
- 融(19636)
- 金融(19634)
- 和(19512)
- 策(18798)
- 环境(18193)
- 机构
- 学院(414975)
- 大学(413796)
- 济(164005)
- 管理(161937)
- 经济(160247)
- 研究(145096)
- 理学(138522)
- 理学院(136875)
- 管理学(134647)
- 管理学院(133837)
- 中国(108790)
- 京(89415)
- 科学(88997)
- 财(77458)
- 所(73301)
- 农(67174)
- 研究所(66383)
- 中心(65088)
- 江(63792)
- 财经(60515)
- 业大(59406)
- 范(58660)
- 师范(58134)
- 北京(57215)
- 经(54964)
- 院(53097)
- 农业(52178)
- 州(51887)
- 经济学(47982)
- 师范大学(46728)
- 基金
- 项目(276125)
- 科学(217711)
- 研究(205398)
- 基金(198041)
- 家(172302)
- 国家(170747)
- 科学基金(146482)
- 社会(128727)
- 社会科(121881)
- 社会科学(121854)
- 省(109278)
- 基金项目(104587)
- 教育(94570)
- 自然(94152)
- 自然科(91951)
- 自然科学(91930)
- 划(91651)
- 自然科学基金(90281)
- 编号(84102)
- 资助(80854)
- 成果(69818)
- 发(62030)
- 重点(61877)
- 部(60321)
- 创(59889)
- 课题(59348)
- 创新(55247)
- 国家社会(52103)
- 项目编号(51830)
- 科研(51740)
- 期刊
- 济(189591)
- 经济(189591)
- 研究(127597)
- 中国(87072)
- 学报(63781)
- 管理(63100)
- 农(62092)
- 科学(60173)
- 财(57781)
- 教育(55425)
- 大学(48429)
- 学学(45104)
- 农业(42935)
- 融(40860)
- 金融(40860)
- 技术(36194)
- 业经(32495)
- 经济研究(29709)
- 财经(29114)
- 经(25014)
- 问题(24108)
- 业(23338)
- 图书(23004)
- 科技(21102)
- 技术经济(19932)
- 现代(19184)
- 理论(19035)
- 商业(18917)
- 坛(18835)
- 论坛(18835)
共检索到634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玺 毛蕾
澳门于2005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揭开了澳门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一页。世遗旅游成为博彩之外澳门重点推介的旅游产品及线路。为了了解澳门世遗文化旅游3年中的发展,并为其进一步深度开发献计献策,笔者借助问卷调查并辅以参与式隐匿观察的方式研究了访澳游客对文化遗产旅游的感知。调查发现,世遗旅游整体知名度较高,但游客感知的差异性较大;澳门世界文化遗产的类型集中度高,但单个景点的亮点不突出;澳门世界文化遗产的需求差异度高,遗产旅游产品的层次性不强;澳门世界文化遗产的体验满意度不高,配套服务及设施亟待完善。为此,笔者
关键词:
游客感知 文化遗产 开发策略 澳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振春 朱冠梅
本文以旅游者问卷调查为基础,对曲阜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深度开发进行了研究。认为文化遗产旅游的深度开发应该有两个纬度的内容基于遗产特性的产品体系的深化与扩展以及旅游产品质量的提升。用因子聚类归纳了曲阜文化遗产内涵的产品表现形式,分析了产品体系开发的路径;通过满意度分析,明确了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的对策,进而提出了文化遗产旅游深度开发的基本框架模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何银春 陈果 王金伟 曾斌丹
遗产认同的测度研究是深入发展文化遗产相关理论、充分发挥文化遗产旅游在当代价值功能的重要话题,但当前遗产认同量表开发与检验的相关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鉴于此,文章选择用户生成内容(UGC)与半结构访谈收集数据,通过扎根理论三级编码,从客体表征和主体建构两个方面归纳出世界文化遗产地游客遗产认同的7个维度:自我认同、地方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遗产认知、情感体验与行为实践。在此基础上,借鉴已有量表与扎根分析资料,遵循严格的量表开发流程,开发了包含26个题项的游客遗产认同定量测度量表,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与信效度检验论证了量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了遗产认同相关研究,为后续其他群体遗产认同的量表开发奠定了基础,也为充分发挥旅游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增强群体文化自信自强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世界遗产 遗产旅游 情感体验 遗产认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苏彦
在文化遗产支付意愿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游客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选择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南京明孝陵作为研究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揭示影响游客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文化旅游参与度、重游意向、性别、教育水平和平均月收入对游客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支付意愿有显著的作用,而平均月收入的作用最明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永乐 陈远生 张雷
文化遗产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游客的感知与偏好对于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对平遥古城国内游客的问卷调查,分别研究了游客对旅游商品、娱乐活动、旅游吸引要素、住宿地点和旅游服务的感知与偏好。分析发现,平遥古城应该从保护遗产原真性、深化体验设计、突出地方特色、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四个方面入手,推动文化遗产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游客感知 遗产旅游 对策研究 平遥古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关巧玉 罗芬
文化遗产旅游一直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资源内涵丰富,包括文物、古迹等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本文以江西省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为例,试图探讨游客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的真实性感知和怀旧心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正向影响怀旧心理,其中历史特征真实性感知对历史怀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独特性真实性感知和功能性真实性感知对个人怀旧心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针对上述结论提出建议: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与规划,要注重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注重历史资源的开发,并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独特性的设计。
关键词:
文化遗产旅游 真实性感知 怀旧心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关巧玉 罗芬
文化遗产旅游一直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资源内涵丰富,包括文物、古迹等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本文以江西省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为例,试图探讨游客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的真实性感知和怀旧心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正向影响怀旧心理,其中历史特征真实性感知对历史怀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独特性真实性感知和功能性真实性感知对个人怀旧心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针对上述结论提出建议: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与规划,要注重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注重历史资源的开发,并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独特性的设计。
关键词:
文化遗产旅游 真实性感知 怀旧心理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宋振春 陈方英 宋国惠
本研究以泰山为例,通过对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系统的主要构成因素及其内部结构。依据因子的特征值,吸引力因素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其中核心吸引力因素决定着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的性质。遗产类资源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旅游吸引力系统的构成因素只是整体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但代表了旅游者感知的文化遗产特征,发展旅游应注意开发项目与吸引力系统特性的一致性。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吸引力 泰山 旅游者感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对于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的讨论、关于世界遗产的发展与保护问题的争论从来没有止息过。因此,亟须厘清遗产与旅游的主体,分清谁的遗产、谁的文化、谁的旅游,进而讨论各相关主体的需要和诉求,并形成遗产旅游地保护与发展的共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江川 张伟强
本文旨在以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为例,通过活动偏好市场细分的方法,研究核心产品主导下的旅游产品谱系开发问题。从理论上阐述了丰富旅游产品谱系的必要性及开发方式,介绍了开平碉楼旅游开发现状,基于活动偏好将开平碉楼游客市场划分为五类,探讨旅游目的地产品谱系开发和营销的若干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美钰 李勇泉 阮文奇 张舒宁 李蕊
文化传承式创新是关乎遗产旅游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但目前学术界缺乏对其构成及影响效应的探讨。文章通过扎根理论提炼遗产旅游地文化传承式创新的结构维度,并生成相应测量量表,进而整合社会与市场视角构建了一个文化传承式创新对游客行为的多重影响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首先,遗产旅游地文化传承式创新由4个维度(即文化存真生产、文化创意传播、文化活态展示和文化转化创造)和13个要素构成。其次,遗产旅游地文化传承式创新兼具社会与市场效应,它能通过体验质量和文化依恋的链式中介作用激发游客遗产保护、价值共创和目的地忠诚。研究结果不仅全面揭示了遗产旅游地文化传承式创新影响游客多重行为的理论过程,为旅游地文化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综合视角和方法工具,还推动了中国遗产旅游地文化传承式创新的本土化理论与实践发展,为管理者有效发挥遗产旅游地文化传承式创新的积极效应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薇 黄黎敏
本文针对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品开发存在不和谐音的问题,提出了培育生态型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是调节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平衡器,是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记忆并延续文化遗产生命力的最佳选择。从文化遗产生态系统真实性生存、完整性保护、持续性利用、市场性调节、绿色性产出、发散性传播诸方面探讨了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内在的相适宜性。本文认为,通过培育生态型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形成和谐共生机制,对于遗产有效保护和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小艳 刘英
在符号消费背景下,符号化运作是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在对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符号内涵解读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号化运作的模式。符号化运作过程一般有六个步骤、三个方面。六个步骤即调查了解遗产旅游者的符号价值→挖掘遗产旅游地的符号价值→耦合旅游者和旅游地的符号价值→选择合适载体展示符号价值→选择合适媒介传播符号价值→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符号互动;三个方面即符号生产、符号营销、符号消费。从长远来看,这一符号化运作过程又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选择典型案例地武当山为研究对象,对符号化运作模式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可为其他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提供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戴其文 肖刚 徐伟 谢燕娜
采用问卷调查和交叉表格分析法,分析了不同属性游客对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感知的差异及旅游需求。游客对桂林市非遗项目的整体感知度低,对绝大部分的非遗项目不熟悉,但普遍对知名度较高的"刘三姐歌谣"和"桂林山水传说"有较高的感知度。对非遗项目感兴趣的游客比例较低,最感兴趣的是"刘三姐歌谣"和"桂林山水传说"。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和收入水平的游客对桂林非遗的感知度存在很大的差异。电视广播是游客了解非遗的最主要途径,网络成为游客了解非遗的重要途径。游客期望了解非遗的途径主要包括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及政府宣传活动。游客对桂林非遗旅游体验的潜在需求很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维亚 汤澍 陈玲玲 徐敏
为深入了解游客生态环境感知对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的影响,以南京城墙为考察样本,基于内容分析法,采用2018—2022年的网络数据,分别利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网络文本能较为客观地获取生态环境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城市文化遗产形象形成的内在机制;游客对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环境感知以正面情绪为主,在游客的情绪感知中生态环境影响着游客的整体形象感知;作为生态环境要素,水环境和植物景观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尤为显著;游客对其遗产形象的感知同时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上,成熟的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护与塑造;改善与提升城市文化遗产形象,需要同时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和生态需求,实现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因此,管理者和经营者应从改善文化遗产景区绿化景观,做好水体保护,控制污染气体排放,做好垃圾分类管理,改善景区整洁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