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89)
2023(14149)
2022(12466)
2021(11547)
2020(9677)
2019(21843)
2018(21920)
2017(42022)
2016(22783)
2015(25421)
2014(25367)
2013(25158)
2012(23154)
2011(21067)
2010(21004)
2009(19566)
2008(18519)
2007(15996)
2006(14178)
2005(12636)
作者
(64850)
(53912)
(53510)
(51026)
(34570)
(25699)
(24394)
(20970)
(20470)
(19154)
(18313)
(18250)
(17143)
(17063)
(16646)
(16602)
(16022)
(15726)
(15403)
(15392)
(13442)
(13214)
(12855)
(12333)
(12185)
(12006)
(11918)
(11725)
(10774)
(10456)
学科
(107809)
经济(107702)
管理(62217)
(55855)
(46706)
企业(46706)
方法(43427)
数学(37745)
数学方法(37333)
地方(24803)
中国(24168)
(23210)
(22398)
业经(21525)
(21092)
(17291)
贸易(17276)
(16670)
理论(16060)
(15858)
农业(15509)
(15179)
地方经济(15168)
环境(14851)
(14242)
金融(14239)
(13604)
银行(13556)
(12987)
(12770)
机构
大学(323006)
学院(321639)
(135125)
经济(132282)
管理(125422)
研究(111511)
理学(108319)
理学院(107072)
管理学(105187)
管理学院(104624)
中国(82835)
(68244)
科学(67808)
(59315)
(56113)
研究所(51050)
中心(49767)
财经(47770)
(47453)
(46224)
业大(45687)
北京(43318)
(43300)
(43047)
师范(42669)
经济学(41237)
(40332)
(37836)
农业(37082)
经济学院(36820)
基金
项目(217003)
科学(169864)
研究(160018)
基金(156447)
(135656)
国家(134566)
科学基金(115203)
社会(100612)
社会科(95299)
社会科学(95274)
(84227)
基金项目(82785)
自然(74112)
教育(73104)
自然科(72355)
自然科学(72339)
自然科学基金(70996)
(70754)
编号(65618)
资助(65097)
成果(53211)
重点(48549)
(47597)
(46908)
课题(45130)
(44635)
创新(41671)
科研(41129)
教育部(41081)
国家社会(40872)
期刊
(153505)
经济(153505)
研究(99546)
中国(57365)
学报(48393)
管理(47037)
科学(45078)
(43579)
(43023)
大学(36451)
教育(34692)
学学(34370)
(30207)
金融(30207)
农业(30147)
技术(28161)
经济研究(25892)
财经(23412)
业经(23404)
(20088)
问题(19173)
理论(16499)
技术经济(16487)
图书(16403)
(15366)
实践(14939)
(14939)
(14781)
科技(14698)
现代(14598)
共检索到478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红霞  陶江  张艨  
本文在模拟澳州经济背景下,通过对迪维西亚指数、费雪理想指数以及动量货币指数的比较分析发现:三者在自身稳定性方面并无特别差异,但从宏观经济预测效果判断,动量货币由于兼得数量和速度双重因子,其总体表现要优于其他两者。这一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既为货币交易速度复归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也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提供了新的参考样本。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信  
在金本位下,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有助于一国积累黄金储备,维持本币与黄金挂钩及其国际影响力。但在信用货币本位和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尤其是金融实力显得更为重要。美国凭借强大的金融实力,在国际分工和货币博弈中占尽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为防范资本流动冲击,被迫积累贸易顺差,将大量外汇储备投向美国,维护美元的地位。金融危机后,金融全球化步伐放慢,但很难逆转。美国经济金融调整较快,虽然美元面临贬值压力,但其地位不会受到很大冲击。中国实力相对上升,但仍是"美元区"的一部分;国际收支顺差仍很大,中国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依赖,可能超过美国对中国资金的需求,这将削弱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博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许光建  许坤  卢倩倩  
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货币政策由被动型向主动型以及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补充临时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创设定向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实现了调节市场流动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促进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市场化发展等任务。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不是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摒弃,而是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发展以及宏观调控的要求。未来,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以及货币政策体系改革的重点是畅通货币政策由工具目标向中介目标以及最终目标的传导过程,同时亦需要坚持完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尚希  焦建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武鹏飞  王军  
2021年以来经济形势回顾经济增长恢复良好,结构性失衡普遍存在2021年年初以来,我国整体的经济增速已经得到较好的恢复,表现为二季度GDP两年平均当季同比增速已接近疫情前水平。然而结构性的失衡仍然普遍存在,第三产业的恢复情况明显弱于第一、第二产业,消费增速持续低迷,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在快速减弱。从生产法角度看,上半年我国GDP增速已接近疫情前水平,第一、第二产业发展良好,第三产业仍待恢复。2021年一、二季度的GDP当季实际同比增速分别为18.3%和7.9%,两年平均增速依次为5.0%和5.5%,已逐渐接近2019年四季度的5.8%。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文建  顾铭德  刘斌  傅勇  童士清  王家辉  张挽虹  
本文主要运用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经济复苏不同步背景下,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研究显示,危机后美联储等央行的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操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加大了中国稳定物价形势的难度,并限制了中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同时,中国货币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外溢影响。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应更加关注外部环境特别是主要国家和地区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和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伟川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阶段,供给侧改革是治理经济发展的"药方",也能够解决经济转型过程中货币金融环境问题。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阶段,要加快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制度,建立完善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保持货币金融环境的稳定。在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过程中,将供给侧改革引入宏观调控决策机制,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尚才  代飞  
本文采用2000年7月至2009年12月的经济数据,通过建立VECM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在不同经济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差异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利率对股票市场影响方向不同。在经济扩张时期,股市对利率存在正向反应;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股市对利率存在负向反应。(2)在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供应量变化对股票市场影响程度不同。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供应量变化对股市影响较小;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股市影响较大。这意味着:由于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背景下效果是不同的,因此更需要央行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把握好货币政策的量和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伟川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阶段,供给侧改革是治理经济发展的“药方”,也能够解决经济转型过程中货币金融环境问题。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阶段,要加快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制度,建立完善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保持货币金融环境的稳定。在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过程中,将供给侧改革引入宏观调控决策机制,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伟川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阶段,供给侧改革是治理经济发展的"药方",也能够解决经济转型过程中货币金融环境问题。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阶段,要加快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制度,建立完善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保持货币金融环境的稳定。在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过程中,将供给侧改革引入宏观调控决策机制,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孟宪春  张屹山  李天宇  
本文构建了一个刻画中国经济"脱实向虚"内在形成机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中央银行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政策效果。经验研究发现:单一数量规则和利率规则分别在稳定物价和实体经济波动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而混合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可促使二者优势互补强化,实现对宏观经济的最优调控;混合型最优货币政策规则能够缓解经济脱实向虚背景下的政策调控矛盾,通过弱化抵押约束机制对经济周期的放大效应,抑制房价涨幅和信贷扩张行为,在平抑实体经济波动的同时发挥稳定金融和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为引导经济脱虚向实、促进房地产市场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营造稳健适宜的金融货币环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毅君  
欧债危机期间,欧洲央行频频为市场注资的举措表面上对股票市场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但实际上两者的关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欧债危机期间欧洲货币供应量和股票市场流通市值的月度数据,应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金融计量方法对欧洲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了它们长短期的互动关系及因果关系。最后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经济意义分析,阐述不同关系出现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涛  高东胜  
本文研究发现,在二元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对非农就业增加具有持续的正向影响效应,而非农就业的增长通过供求效应对通胀产生双向影响,这导致货币、通胀的简单对应关系在转型经济条件下难以有效成立,货币扩张并不必然导致通胀,而收紧货币抑制通胀的传导效率较低,并会抑制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速度。换言之,货币政策尽管属于短期政策工具,然而转型期的货币供给却具有长期结构效应,针对短期的失衡有利于长期结构调整,而短期内有效的政策加剧了长期结构失衡这一困局,货币政策需要和长期结构转型政策建立内在的联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侯青  张永军  
目前人民币处于升值过程中,这种情况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等国的情况有类似之处,本文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等国在本币升值背景下采取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比较,总结了他们在本币升值时货币政策的得失,并提出了可供我国制定货币政策参考的若干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明和  王宇伟  
本文考察了1985 ̄2004年我国的货币资金迷失现象和1997 ̄2005年的非FDI资金的周期性流动情况,以开放经济条件下实现经济内外平衡、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为研究框架,深入系统地分析了人民币汇率问题,指出汇率只是宏观经济全局中的一颗棋子,人民币汇率问题必须放在我国经济内外平衡、安全运行与健康发展的全局中来考量,并结合货币资金迷失和非FDI资金流入导致的我国宏观经济格局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