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9)
- 2023(12356)
- 2022(9898)
- 2021(8881)
- 2020(6964)
- 2019(16037)
- 2018(15877)
- 2017(29022)
- 2016(16669)
- 2015(18859)
- 2014(19197)
- 2013(18425)
- 2012(17399)
- 2011(16058)
- 2010(16577)
- 2009(14871)
- 2008(14457)
- 2007(13173)
- 2006(12019)
- 2005(11575)
- 学科
- 济(73050)
- 经济(72982)
- 业(36611)
- 管理(35746)
- 中国(29449)
- 企(26874)
- 企业(26874)
- 地方(23689)
- 农(21052)
- 方法(20585)
- 教育(20287)
- 贸(19358)
- 贸易(19345)
- 易(18828)
- 业经(18728)
- 数学(16595)
- 数学方法(16437)
- 发(15247)
- 学(14945)
- 财(14448)
- 农业(14423)
- 融(14158)
- 金融(14158)
- 产业(13629)
- 理论(13370)
- 出(13325)
- 地方经济(13186)
- 银(12635)
- 银行(12610)
- 技术(12409)
- 机构
- 大学(232460)
- 学院(229991)
- 济(97454)
- 经济(95356)
- 研究(90773)
- 管理(77820)
- 理学(65051)
- 中国(64381)
- 理学院(64142)
- 管理学(63072)
- 管理学院(62632)
- 京(52354)
- 科学(51318)
- 所(45976)
- 财(43931)
- 范(41332)
- 研究所(41293)
- 师范(41039)
- 中心(39041)
- 江(38027)
- 农(35356)
- 北京(34697)
- 教育(34227)
- 师范大学(33519)
- 财经(33450)
- 院(32765)
- 经济学(30817)
- 州(30376)
- 经(30320)
- 业大(28994)
- 基金
- 项目(142239)
- 研究(114227)
- 科学(113241)
- 基金(98358)
- 家(83922)
- 国家(83072)
- 社会(71857)
- 科学基金(69895)
- 社会科(68125)
- 社会科学(68113)
- 教育(57405)
- 省(57181)
- 基金项目(50507)
- 划(49069)
- 编号(48477)
- 成果(42446)
- 自然(39756)
- 资助(39180)
- 自然科(38798)
- 自然科学(38792)
- 发(38661)
- 自然科学基金(38093)
- 课题(37429)
- 重点(33765)
- 部(32642)
- 发展(32233)
- 展(31657)
- 年(30755)
- 创(30124)
- 性(29763)
共检索到386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留栓 褚骊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曾满超 王美欣 蔺乐
本文研究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通过采用一个共同的分析框架,分析这三个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国际化背景、国际化战略、政府和专业机构的国际化角色以及国际化的评估,并对个别研究型大学进行个案研究,以说明国际化是如何在大学内落实的。结果说明高等教育学国际化是受大学外部的全球化、科技和竞争等因素推动以及大学内部的文化和组织等因素影响。这三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历史背景、广泛战略和评估方面有相同的经验,但在地区政治、传统和政府的角色方面有明显的不同。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美国 英国 澳大利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丽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受政治、经济、高校自身发展需要的三维因素影响,发展逻辑表现为将国际化战略定位于国家发展政策基础之上,坚持政府的领导与协调以及建立多维的质量保障体系。从政府、高校及市场角度推行五方面的举措,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取得了值得我国借鉴的巨大成就。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侯威 许明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凸显的今天,各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为 了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需要,在原有质量保证机制的基础上做了许多新的改革与尝试。本文试 图从质量保证的实施机构、实施环节、实施重点和整个机制的特点加以介绍与分析,以便从中获得 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澳大利亚 高等教育 质量保证与认可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蒋凯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是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过去三四十年间其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市场机制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调节机制,该国高等教育市场发展主要包括资助对象由院校转向学生、提高学费水平、推动知识商品化、扩展营利性教育。英国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市场形成的方式较为接近,包括削减公共经费、鼓励高校创收、建立学费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开拓国际市场等。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市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工具组合,是其国情、公共政策和具体高等教育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耿会芬
据《澳洲人》2007年11月28日新闻报道,近日澳大利亚"八校联盟"指出,尽管澳洲一直致力于"高等教育出口",但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上,澳洲的"声望地位"却有下降的危险。在国外许多人看来,"在澳大利亚上大学"是一种"阳光海滩上的享受",而不是"对青年人有着重要价值的学习过程"。"八校联盟"执行理事米歇尔.加拉格尔(Michael Gallagher)在悉尼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警告澳洲大学:美国、加拿大和一些北欧国家已经开始劝告学生不要到澳洲留学,因为在那里的学习过程是"阳光、冲浪、性行为的享受"。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健生 张芳铫
基于政治和经济因素的考量,澳大利亚积极调整国际高等教育战略。从目标市场营销理论来看,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市场开发的亚洲新战略表现为:在市场细分上,澳大利亚从地理因素、教育层次和专业类型的维度出发,实施差异化的市场策略;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澳大利亚将中国作为第一大生源市场,印度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未来主要市场,东南亚作为战略转变过程中的平衡市场。就市场定位而言,澳大利亚努力改善教育品牌形象,以维持中国市场;塑造开放包容、学历含金量高的新形象,以挖掘印度市场潜力;增强教育援助力度,以打开东南亚市场。澳大利亚政府和高校间的利益协调、政治与经济效益间的平衡等关键变量将决定其亚洲战略的最终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民选
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澳大利亚的机构数量相当有限(只有43所大学),也没有可以与哈佛、耶鲁、牛津、剑桥比肩的著名学府,甚至没有一所大学能够真正"进入世界100强"。然而,却在2002年华盛顿"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论坛"上赢得了"教育出口大国"的赞誉。事实上,澳大利亚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外国留学生接受国,留学生占在校大学生比例的12.6%,排位世界第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桢丽 迟守政
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化战略李桢丽迟守政近几年来,澳大利亚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他们对这一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政策和策略,很值得我们重视和探讨。教育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Education)或曰国际教育(Internationa...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安梅
据《澳洲人》2010年8月11日报道,基于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蓝图的规划,澳大利亚TAFE理事会(TAFE Directors Australia,TDA)提议,在澳大利亚的专科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echnical andFurther Education,TAFE)推行新的学位计划。斯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司晓宏 侯佳
澳大利亚是高等教育大国,也是高等教育强国。新世纪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相继出台了旨在提升高等教育地位、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增强高校国际竞争力、推动高等教育服务产业化等一揽子改革计划。这些改革计划和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澳大利亚 高等教育 特征 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旭 肖甦
澳大利亚跨国高等教育经历了缓慢起步、对外援助、出口贸易、法制化、国际化等发展历程,如今已成长为世界教育输出大国。这一跨越式发展,彰显出澳大利亚跨国高等教育战略化、产业化、倒置化、超前化的发展特点,同时也显露出一系列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制约着澳大利亚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与进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作章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澳大利亚许多学生在接受完职业教育后,选择继续进入大学深造,也有一些学生选择从高等教育机构向职业教育机构反向流动。研究显示,对职业的关注是学生选择跨部门流动的一个明显驱动力;学生双向流动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但也存在学分转换困难、课程衔接不畅等问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德金 李本乾
在分析心理距离理论基础上,对心理距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细分,将心理距离视为由文化距离、商业环境距离与地理距离构成,给出了心理距离测量指标体系,并对测量方式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心理距离指数。利用澳大利亚出口市场目标国选择数据,探索了心理距离指数对目标国市场选择的影响,从而检验了心理距离指数的有效性,并进一步验证了目标市场选择过程中的心理相似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