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2)
- 2023(5332)
- 2022(4346)
- 2021(4186)
- 2020(3186)
- 2019(7405)
- 2018(7398)
- 2017(13172)
- 2016(7788)
- 2015(8608)
- 2014(8578)
- 2013(8470)
- 2012(7973)
- 2011(7377)
- 2010(7739)
- 2009(6879)
- 2008(6904)
- 2007(5960)
- 2006(5398)
- 2005(4891)
- 学科
- 济(28895)
- 经济(28849)
- 管理(16619)
- 业(13148)
- 中国(11332)
- 方法(9818)
- 企(9585)
- 企业(9585)
- 数学(8326)
- 数学方法(8167)
- 学(8118)
- 地方(8096)
- 农(6997)
- 城市(6274)
- 理论(6256)
- 财(5812)
- 业经(5256)
- 环境(5210)
- 农业(4955)
- 融(4921)
- 金融(4920)
- 制(4676)
- 发(4594)
- 城市经济(4527)
- 教育(4446)
- 银(4238)
- 银行(4209)
- 和(4158)
- 教学(4088)
- 行(4024)
- 机构
- 大学(110502)
- 学院(107564)
- 研究(44621)
- 济(38190)
- 经济(36975)
- 管理(34825)
- 中国(31857)
- 科学(29543)
- 理学(29498)
- 理学院(28871)
- 管理学(27970)
- 管理学院(27756)
- 京(25318)
- 所(23689)
- 研究所(21755)
- 农(20269)
- 中心(19341)
- 范(18723)
- 师范(18515)
- 财(17940)
- 江(17601)
- 院(16905)
- 业大(16417)
- 北京(16300)
- 农业(16077)
- 师范大学(15528)
- 州(14267)
- 财经(14135)
- 科学院(13386)
- 研究院(13060)
- 基金
- 项目(73643)
- 科学(57062)
- 基金(52281)
- 研究(52178)
- 家(47672)
- 国家(47302)
- 科学基金(38791)
- 社会(31203)
- 社会科(29364)
- 社会科学(29354)
- 省(27550)
- 基金项目(27482)
- 自然(26011)
- 自然科(25395)
- 自然科学(25386)
- 划(25370)
- 教育(25069)
- 自然科学基金(24900)
- 资助(20967)
- 编号(20381)
- 成果(17913)
- 重点(17671)
- 部(16129)
- 发(16087)
- 课题(15923)
- 创(14494)
- 计划(14259)
- 科研(13923)
- 创新(13672)
- 大学(13342)
共检索到168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锋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城市水安全及水生态问题的挑战,澳大利亚实施了水敏感城市建设战略及其绩效评估实践。该国目前已发展了两种水敏感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即水敏感城市指标和水敏感城市评分)。水敏感城市指标侧重于水敏感城市建设的综合性宏观评估,其理论依据是城市水管理转型、水敏感实践原则和水敏感成效等理论;而水敏感城市评分侧重于水敏感城市设计项目的微观评估,其理论依据是水敏感实践原则理论。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评估实践对当下中国海绵城市建设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锋 何包钢
随着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及环境退化加剧,采用可持续的综合城市水治理路径已成为当今全球城市水管理共识。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治理模式是该路径的典型代表。该国城市水治理历经"水供应城市"到"水敏感城市"的六种状态转型。水敏感城市治理模式强调整体性规划、适应性管理、跨学科学习、多元化供给、公众参与及风险共享;这些理念可融入三个实践支柱:作为水供应集水区的城市、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和包含水敏感社区的城市。澳大利亚的实践表明,通过水敏感城市设计、规制和财政投入,在短期较易实现上述支柱的前两个,但第三个支柱所需的"社会—政治"支持及制度转型则是一个长期过程。澳大利亚的探索无疑对中国当下海绵城市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锋 何包钢
随着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及环境退化加剧,采用可持续的综合城市水治理路径已成为当今全球城市水管理共识。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治理模式是该路径的典型代表。该国城市水治理历经"水供应城市"到"水敏感城市"的六种状态转型。水敏感城市治理模式强调整体性规划、适应性管理、跨学科学习、多元化供给、公众参与及风险共享;这些理念可融入三个实践支柱:作为水供应集水区的城市、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和包含水敏感社区的城市。澳大利亚的实践表明,通过水敏感城市设计、规制和财政投入,在短期较易实现上述支柱的前两个,但第三个支柱所需的"社会—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翁朱华
作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TAFE一直在寻求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在教师发展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以笔者赴澳培训掌握的一手资料为基础,以澳大利亚TAFE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学院为案例,对TAFE教师发展的实践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出TAFE以教学发展、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为内涵且三位一体的教师发展实践模式。
关键词:
澳大利亚 TAFE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化林 洪微微
本文在研究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资产评估准则制定、演进、框架的基础上,归纳了其地区性、与物业税税收关系密切等特征,并结合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与准则建设情况,提出了制定受污染土地评估准则、完善评估报告类型、以评估准则统一监管评估执业等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
ANZPS 框架 特点与影响 启示与借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静 郜娟 林永柏
风险评估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和标准署(TEQSA)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措施。风险评估框架(RAF)描述了风险评估的目标定位、指标体系框架和评估流程等内容。风险评估的指标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通过多渠道收集数据,以减轻评估负担;对风险评估结果保密,风险应对措施体现必要性和恰当性;风险评估为其他质量评估措施提供参考或依据。借鉴其经验,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应当更新理念,增强高等教育质量风险意识;改革机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内部分工与合作;完善数据库,强化对高等教育质量风险的监控;加强立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卡莱娜·博苏 肖俊洪
开放教育(尤其是开放教育实践)已经影响到世界各地的教育系统。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开放教育为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带来好处,并影响现行的战略性计划和政策。此外,近年来开放教育还影响到国家的科研政策和拨款。由于机构的组织因素不同,如文化、相关政策、基础设施、意愿和意识等,开放教育实践开展情况可能会因机构而异。从全球看,机构的这些组织因素可能有利于教育机构开展开放教育,但也可能给教育机构提出挑战。然而,很多研究认为,开展开放教育实践的一个关键策略是能力建设。也许因为这样,所以澳大利亚尝试开展开放教育实践的大学把能力
[期刊] 征信
[作者]
胡艳芳
作为澳大利亚金融服务行业的组成部分,信用评级在减少债券发行人、投资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信息不对称、便利投融资决策,营造公平公正的金融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作为监管主体,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从法规、政策、措施等方面逐步完善对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督管理,积极与国际评级市场的管理与发展接轨,其监管实践和经验可以为我国培育和监管信用评级机构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路 聂常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政府由于连年财政赤字、政府的运行成本持续上升,从而对经济增长带来消极影响,引起了人们对政府角色、活动范围以及政府活动的效率和有效性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林月华 陈娟
基于文献调研、网络调查和统计分析法,从ESAC登记的开放获取转换协议入手,重点考察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委员会(CAUL)及其高校成员的网站、报告、文献等相关资料,详细梳理CAUL转换工作流程和21份转换协议内容,以及24所高校开放获取转换政策、转换实践、宣传与服务等现状,定量分析高校转换前后近五年的出版数量和论文被引频次变化,总结澳大利亚高校开放获取转换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高校现阶段开放获取转换现状,从政策制定、平台搭建、专业团队建设、资金保障、提升服务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郑古蕊
从绿色建筑的内涵出发,将日本、澳大利亚与我国绿色建筑政策实践进行比较,指出我国绿色建筑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政策法规体系、探索灵活多样的绿色建筑奖励机制、鼓励绿色建筑产业相关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大力提高全民对绿色建筑的应用和认识等方面来加快我国绿色建筑的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绿色建筑 推广应用 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鹤 范梦栩
澳大利亚已经进行了许多生涯教育的实践,发布了相应的国家生涯教育报告。澳大利亚将生涯教育融入课程的模式有三种:跨科教学的方式、独立课程的方法和课外的方法。不同的模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对我国实施生涯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我国开展生涯教育,一是要从国家进行整体考虑,进行顶层设计;二是要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发挥企业、社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三是学校要发挥主导的作用,坚持三种课程形式并行;四是生涯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也要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还要关注到一些弱势群体的需要,使用现代信息化的手段促进全员参与,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相应的学习资源。
关键词:
澳大利亚 生涯教育 课程 职业指导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林月华 陈娟
基于文献调研、网络调查和统计分析法,从ESAC登记的开放获取转换协议入手,重点考察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委员会(CAUL)及其高校成员的网站、报告、文献等相关资料,详细梳理CAUL转换工作流程和21份转换协议内容,以及24所高校开放获取转换政策、转换实践、宣传与服务等现状,定量分析高校转换前后近五年的出版数量和论文被引频次变化,总结澳大利亚高校开放获取转换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高校现阶段开放获取转换现状,从政策制定、平台搭建、专业团队建设、资金保障、提升服务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习明
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是澳大利亚TAFE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以行业为主导,确保教学不脱离市场的实际需求;以课程为纽带,寻求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以技能为核心,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实用人才;遵循市场规律,以顾客为中心,突出服务意识;以培训作保障,突出质量意识等特色鲜明的市场实践对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红军 郑岳 郑若娟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字科技逐渐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应地,在数字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引发的科技伦理问题也愈发严峻。作为较早的实践者,澳大利亚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能为我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本文对澳大利亚政府、行业组织与协会、大学与研究机构、社会媒体、企业五大监管主体在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解构了澳大利亚对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中用户隐私保护、信息获取自由与消费者数据权利、人工智能道德与负责任人工智能研发三大重点议题的政策布局。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澳大利亚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四大制度安排,即制定战略目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资源建设能力、建立多方合作机制。最后提出澳大利亚实践对中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四点启示,包括构建多层次的治理框架、明确伦理监重点、强制性与自愿性制度并举、重视数字科技伦理教育。
关键词:
数字科技 科技伦理 监管模式 澳大利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