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82)
- 2023(2661)
- 2022(2187)
- 2021(2177)
- 2020(1844)
- 2019(4208)
- 2018(4067)
- 2017(6501)
- 2016(4125)
- 2015(4761)
- 2014(4786)
- 2013(4411)
- 2012(4057)
- 2011(3698)
- 2010(3843)
- 2009(3467)
- 2008(3586)
- 2007(3550)
- 2006(3024)
- 2005(2582)
- 学科
- 济(10003)
- 经济(9986)
- 管理(9975)
- 业(8454)
- 企(6535)
- 企业(6535)
- 教育(5531)
- 中国(4900)
- 财(4058)
- 农(3488)
- 教学(3295)
- 方法(3050)
- 理论(2993)
- 务(2805)
- 财务(2798)
- 财务管理(2793)
- 企业财务(2649)
- 农业(2631)
- 数学(2586)
- 数学方法(2542)
- 地方(2418)
- 制(2360)
- 思想(2354)
- 政治(2335)
- 业经(2314)
- 贸(2269)
- 贸易(2268)
- 思想政治(2239)
- 政治教育(2239)
- 治教(2239)
- 机构
- 大学(55196)
- 学院(48914)
- 研究(20183)
- 济(16914)
- 经济(16360)
- 管理(15467)
- 中国(13156)
- 理学(12731)
- 理学院(12483)
- 管理学(12112)
- 管理学院(12025)
- 京(11842)
- 科学(11554)
- 所(10269)
- 财(9327)
- 范(9282)
- 师范(9218)
- 教育(9209)
- 农(9157)
- 研究所(9108)
- 江(8756)
- 中心(8634)
- 北京(8106)
- 院(7729)
- 业大(7497)
- 师范大学(7444)
- 农业(7263)
- 财经(6816)
- 州(6809)
- 经(6264)
共检索到89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宋薇薇
据澳大利亚《悉尼晨报》2012年8月7日报道,澳大利亚"八校联盟"最高管理委员会(head othe Group ofEight institutions)向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界发出警示:"如果在未来的几年内,澳大利亚仍不允许大学自主设立收费标准,那么澳大利亚大学的运营将面临红色预警危机。"作为新南威尔士州立大学的副校长,同时兼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何珊云
澳大利亚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完整的学生学业成就水平评价的管理与监控体系。本文以新南威尔士州为例,介绍了州层级的评价管理经验,以及教育改革背景下,澳大利亚的评价体系出现的新动向,以期为我国建立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雪梅
澳大利亚建立国家学业质量标准的设计思路体现为从设立国家公民的统一形象出发,描述三类学习结果,形成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系列性的预期,并监控整个学校系统。总的来说,澳大利亚的学业质量标准体现了一种建构超越于学科之上的普适能力架构的设计思路,其质量标准的特点为侧重能力、兴趣维度,而弱化知识维度。澳大利亚的年度描述、内容描述和成就标准的一致性较强,但年度描述与成就标准的区分不清晰。成就标准的等级与现有的评价、报告的关联性还在发展过程中。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霞 钱小龙
澳大利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进行持续的改革,从最初的入职教师能力框架到首次建立全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再到大体形成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制度,并经过多次修订于2010年颁发了完整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从而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师教育认证机制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最新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以其更加明确具体的标准结构和内容、充分体现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和持续性的评价方式、从以过程为导向转为以结果为导向的认证要求,体现了澳大利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更加开放灵活的发展理念,反映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和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改革的鲜明特色。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教师教育 课程标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伟 孙天慈
培养合格教师是澳大利亚优质教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打破了以往各州分而治之的教师教育系统,促成了合格教师的统一形象和州际流动。联邦与州政府通过共享教师教育的标准,形成共治结构。但现行的大学为主体的教师教育结构导致好的政策理念未得到有效推行。以新南威尔士州为例,新州教育标准局主导了国家教师专业标准的落地,避免了国家政策的水土不服,却未解决教师教育结构中权责分离所导致的问题。标准导向的问责以外在规约取代内在支持,制约了实践导向的教师培养,对教师自主性和学校积极性产生了双重冲击。标准化管理下有限开放的教师教育市场,传达了公共部门改革的价值理念,未能实现职前教师教育的结构性转型。基于此,本研究对教师专业性、教师教育结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的关系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合格教师 认定 培养 标准 问责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徐少同
知识管理标准反映了知识管理的实践与认知水平,并为相关活动提供指引。本文以中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的知识管理标准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分析它们在内容结构、制定目标、知识及知识管理定义、知识管理活动流程和框架模型等方面的特点,发现知识管理发展有五个共性特征:坚持科学规划和持续改进思路;以资产管理为发展方向;以业务目标为中心;须包含人员、文化、制度和技术等要素;引入资产评估和业务审计方法。针对中国知识管理标准的不足,提出三项建议:深入吸纳知识资产思想;强化与业务活动的集成;采用更加开放互动的方式进行后续完善。图5。表5。参考文献18。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文军 朱艳
面对当今社会文化、经济变革所带来的种种挑战,澳大利亚从提高教师质量着手,从制度层面上制定全国教师专业标准。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全国教师专业标准所涉及的基本理念、专业原则、专业发展阶段以及专业要素进行介绍分析,以期给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全国教师专业标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宋薇薇
据澳大利亚《悉尼晨报》2013年3月11日报道,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和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先后颁布了有关教师教育标准的新规定。目前,新南威尔士州的各大学决定选择联邦政府颁布的标准,进行教师教育的课程调整,放弃新南威尔士州政府颁布的调整计划。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建忠
开发现代资格框架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推进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澳大利亚1995年引入资格框架,2009年将部门资格框架整合为含有10个等级的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总体框架,从知识、技能及知识和技能运用三个维度描述等级标准,体现出层级性、嵌套性和等值性的特点。
关键词:
澳大利亚 资格框架 等级标准 学习结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理查德·詹姆斯 邢欢 叶赋桂
本文重点介绍澳大利亚制定高等教育教与学国家标准的进展,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标准专家组和国家管理机构——第三级教育质量与标准局的作用,以及这一进程如何影响教与学、学生评估的思想与实践。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宋薇薇
据澳大利亚《悉尼晨报》2012年8月1日报道,澳大利亚一半以上的公立学校教师将面临更为严格的教师资格评估检验。这一全新的教师测评标准最初是由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建议实施的,其目的在于提升公立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新评估标准将由国家教育系统统一制定并实施,评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凌 张伟平
澳大利亚近些年来在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制订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究。既有全国性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推行,也有地方自订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颁布。这些标准各具特色,也有共性,如重视教师的道德素养、强调合作意识与能力等,对于我国制订合理的教师职业发展标准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无借鉴意义。
关键词:
教师 专业发展 专业标准 澳大利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及相关部门重点施行教师教育标准化的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通过对澳大利亚政府的教师专业标准化和教师教育标准化进行一系列梳理,分析研究认为:艾柏克报告和冉穆瑟报告是教师专业标准化发展的两大奠基性报告,而教师教育标准化的发展有赖于教学质量国家工程和优质教师工程两大工程的建设实施。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教师教育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冰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国家之一。其通胀目标制有很多鲜明的特点,实施效果也较为明显。澳大利亚实施通胀目标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框架选择、决策实施以及中央银行的透明度和独立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澳大利亚 通胀膨胀目标制 货币政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余小娟 谢莉花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中的资格通路是对框架内各级各类资格的学习结果进行等价沟通和衔接的操作,是依据完整资格要求以授予相应资格这一主要途径的附加路径。该通路以减少重复学习、提高目标资格获取效率为直接目的,通过资格衔接、学分转移、先前学分认证等具体路径对个体的知识、技能以及能力进行有效认证,而不论其获取方式。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中的资格通路政策是以全纳性国家资格框架为实施平台,在实施过程注重个体主体地位、扩大政策透明度,并建立了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国家资格框架及相应资格衔接政策的构建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