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4)
2023(6324)
2022(5724)
2021(5195)
2020(4654)
2019(10977)
2018(10764)
2017(21053)
2016(11986)
2015(13585)
2014(13907)
2013(14035)
2012(13345)
2011(12183)
2010(12290)
2009(11521)
2008(11648)
2007(10706)
2006(9227)
2005(8092)
作者
(37588)
(31773)
(31657)
(30118)
(19931)
(15559)
(14444)
(12436)
(11841)
(11376)
(10951)
(10720)
(10187)
(10128)
(10007)
(9894)
(9888)
(9444)
(9356)
(9207)
(8161)
(7820)
(7784)
(7357)
(7280)
(7219)
(7143)
(7119)
(6523)
(6455)
学科
(53908)
经济(53868)
管理(28389)
(28334)
方法(26689)
数学(23086)
数学方法(22910)
(20908)
企业(20908)
(15888)
地方(14736)
(12221)
(11720)
中国(11657)
农业(10991)
业经(10137)
(9299)
贸易(9298)
(8942)
环境(8350)
(7906)
(7648)
理论(7472)
地方经济(7286)
(6836)
财务(6823)
财务管理(6802)
(6432)
金融(6428)
企业财务(6380)
机构
学院(178981)
大学(177088)
(69401)
经济(67862)
管理(65584)
研究(62532)
理学(56407)
理学院(55616)
管理学(54536)
管理学院(54193)
中国(45324)
科学(42970)
(38113)
(37182)
(33596)
(32808)
研究所(31017)
(30939)
业大(30660)
农业(29719)
中心(29218)
(25986)
师范(25679)
财经(24764)
北京(23045)
(22625)
(22158)
(21991)
(21746)
经济学(21073)
基金
项目(120253)
科学(93088)
基金(85594)
研究(83386)
(75919)
国家(75302)
科学基金(63102)
社会(51512)
(50564)
社会科(48732)
社会科学(48710)
基金项目(47025)
自然(42559)
自然科(41431)
自然科学(41414)
(41228)
自然科学基金(40667)
教育(37960)
资助(35830)
编号(33479)
重点(28010)
(27615)
成果(26308)
(26029)
计划(24115)
课题(23993)
(23933)
科研(23866)
创新(22495)
大学(21545)
期刊
(77305)
经济(77305)
研究(45848)
(32856)
学报(32744)
中国(31153)
科学(29150)
(23702)
大学(22936)
农业(22234)
学学(21900)
管理(19754)
教育(14542)
技术(14124)
业经(13812)
(13341)
金融(13341)
(12208)
财经(11654)
经济研究(11483)
资源(11289)
问题(10779)
(9959)
(9695)
(9280)
技术经济(8904)
商业(8780)
统计(8617)
理论(8011)
(7985)
共检索到255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裘思谦  许尤  徐雅倩  赵星星  龙良红  纪道斌  杨正健  
为探究自然河段与梯级水库段水温时空变化的差异,于2016—2020年选取了32个监测断面进行原位水温监测,并采用水温沿程变化率、库水替换次数、水体滞留时间、水温连续性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干流无水电站建设的怒江和有梯级水库建设的澜沧江的水温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怒江与澜沧江建库前的水温在纵向上呈现出较好的连续性特征,与气温沿程变化基本一致;水温非连续性强度均值仅为0.04,表明自然因素对水温空间连续性的影响有限。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怒江不同时期水温沿程变化率略有差异,1月最大为1.32℃·100km~(-1),10月最小为1.02℃·100km~(-1)。怒江平均水温沿程变化率(1.17±0.12)℃·100km~(-1)高于自然状态下的澜沧江(0.58±0.11)℃·100km~(-1),两河流的流量的差异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流域梯级水电开发显著改变了澜沧江中上游河段的水温沿程自然变化特征,受水库下泄水温滞后效应的影响,水温沿程出现明显的落差且波动剧烈。黄登水库是对水温空间连续性破坏明显的水库,水温非连续性强度显著高于其他水库,而乌弄龙、里底、大华桥水温非连续性强度处于较低的水平,接近自然河流状态。梯级开发对水温空间连续性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受梯级水库联合运行、单库规模、调节性能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同类型水库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桂玉  赵明  李庆雷  明庆忠  
近年来,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旅游合作如火如荼般地开展,旅游发展迅速,在此基础上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对进一步推动次区域旅游业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增长极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支撑下,以次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现状为基础,提出了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的总体设想,重点打造以澜沧江-湄公河水上旅游线为主轴,中部陆路跨国旅游环线为中心,东西水陆跨国旅游环线为两翼的旅游圈层结构,形成环环相扣、辐射发展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静霞  熊合勇  吴俊颉  金方彭  高海涛  赵承远  雷春云  李光华  
通过线粒体D-loop控制区全序列分析了澜沧江上游表村(BC)、叶枝(YZ)、里底(LD)以及乌弄龙(WNL)4个群体,共计77尾短尾高原鳅的遗传多样性,为澜沧江上游短尾高原鳅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与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相关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在921bp的D-loop控制区序列中,共发现变异位点22个,其中单一变异位点8个,简约变异位点14个,定义单倍型21个;澜沧江上游短尾高原鳅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_(d))为0.837~0.942,核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516~0.00572;其中,里底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最高,表村群体最低,且各群体呈现出“高H_(d)低π”遗传多样性模式;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短尾高原鳅遗传差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部(97.91%),2.09%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之间;各群体之间不存在遗传分化(F_(st)=-0.0213,P=0.805);表村和里底群体间遗传距离最远(0.00567),叶枝和乌弄龙群体遗传距离最近(0.00511);核酸中性检测结果均不显著(Tajima’s D =0.624,P = 0.737;Fu’s Fs= -0.669,P = 0.377),核酸错配未呈“泊松”单峰分布均表明澜沧江上游短尾高原鳅近期未经历过种群扩张事件。综上所述,澜沧江上游短尾高原鳅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彦  何大明  包浩生  
依据国际河流水资源公平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 ,水资源竞争利用之矛盾解决的基本方法以及水资源的三种基本分配模式 ,通过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趋势与流域国间的用水矛盾以及现有的流域国间的合作程度、流域的管理机制条件的分析 ,认为现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 ,进行全流域水资源全局分配是较为合理和切合实际的分配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俊  
本文回顾了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泰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近十多年来的国际旅游发展历史 ,并结合以上各国的外国游客人数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对务自的旅游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迪  赵勇  裴源生  毕彦杰  
将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与水循环模拟模型WACM进行单向耦合,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和流域上中游主要控制水文站径流响应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区域气候预估表明,相对于现状(1980—2009年),A1B情景下未来(2010—2039年)流域年平均温度和降水均有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0.65℃和1.87%,但降水增加不明显;流域北部温度增幅比南部明显,而降水区域差异较大,变化较为复杂。径流模拟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清盛和琅勃拉邦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与天然情景相比均有减少趋势,分别减少了1.23%和3.69%,但变化不明显;未来径流年际变化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而温度变化对径流影响作用要强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明庆忠  白廷斌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设想□明庆忠白廷斌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多元化趋势加强,经济的集团化、区域化趋向日益明显,不同区域的经济技术合作成为世界经济的热点。随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次区域旅游合作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次区域六国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勇  
1 澜沧江——湄公河通航的必要性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重要的国际河流,也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少数河流之一,其航运潜力较大,有两个国家的首都(老挝的万象,柬埔寨的金边)和十多个重要城市位于湄公河沿岸.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属于弱度开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目前,它是全球最大的“和平红利区”,已引起世界各国投资者的重视.我国作为流域上游国,通过澜沧江——湄公河航道联系,经济发展合作前景良好.随着云南及西南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的开通显得愈来愈迫切和重要.此航道使云南及西南具备了直接深入中南半岛腹地的便利条件,其开发的成功与否对我国西南走向东南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云南省实现“中路突破”战略的关键步骤.澜沧江——湄公河作为国际河流,按照国际协定,凡流经国家皆有权全程自由航行,这样,开通航运将标志着中国具有了从内陆前往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航运权,可以不受周边国家的制约,直接与这些国家发展经济联系,比其它通道更为方便、省事.昆明的游客和货物经澜沧江到达泰国首都曼谷仅1800km,比经我国南方沿海港口出发到曼谷,缩短了运距2000多km,减少运时2/3以上,节约大量运费.近年来,我国与老挝、泰国等国家领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挺兵  胡飞飞  龚进玲  王旭歌  陈康  杜红春  杨德国  吴兴兵  
为了解澜沧江西藏段鱼类群落现状,于2017—2019年对澜沧江西藏段干流及主要支流的鱼类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分析和评价了鱼类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结果显示,澜沧江西藏段现有鱼类2目5科(亚科) 13种,其中土著鱼类9种,外来鱼类4种;摄食生态类型包括杂食性(占比92.3%)和肉食性(占比7.7%)2种;栖息类型包括3种,其中底栖缓流性鱼类物种数比例最高,占61.5%;群落优势种为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澜沧裂腹鱼(Schizothorax lantsangensis)、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和前腹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anteroventris);鱼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570~1.249、0.585~0.901和0.504~1.423。总体而言,澜沧江西藏段鱼类群落结构较为简单,但处于稳定状态,所有有历史记录的土著鱼类均采集到样本,所有外来鱼类均是首次记录。为保护澜沧江西藏段土著鱼类资源,建议加强土著鱼类栖息地保护和人工驯养繁育,并重视对外来鱼类的防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鹰  
当前,世界经济正朝一体化、区域化的方向迈进。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要使大西南在沿边开放战略中盘活,加大它同东南亚的经济合作力度,尤其是推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显得十分迫切。基于此,文章就西南地区参与次区域的基础、领域、对策及前景进行剖析,旨在加深合作深度,开辟一条切实可行的开发合作之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丽晖,何大明  
国际河流水争端是国际河流开发和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直接影响国际河流的可持续开发以及各流域国之间的关系稳定。实现公平合理的水分配是解决此类争端的关键。尽管有一些国际水法制定了公平合理利用和无损害等总原则 ,但是 ,由于每条国际河流的自然条件及各流域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差异 ,水分配的基础条件和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同 ,而且在实施中不能强迫各流域国执行。实现公平合理水分配较好的方式是打破国家界线 ,兼顾各流域国利益 ,进行全流域整体水分配。中国虽然作为一个国际河流分布广泛的国家 ,以往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几乎是处于空白 ,本文通过对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及其需求特征的分析 ,总结该流域整体水分配的优势 ,对 1995年《湄公河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有关水利用问题条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 ,提出澜沧江———湄公河整体水分配的原则、指标依据和整体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力之,吴志纯  
澜沧江下游流域包括云南省的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一地区尽管有相当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经济还处于以农业为主的状态,人民生活比较贫困。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目前澜沧江下游流域所处的中、老、缅、泰四国毗邻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社明,李益敏  
以澜沧江下游地区为例,立足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着眼旅游业的发展机遇,通过典型抽样调查,结合国内外科学考察旅游的发展态势,系统分析了科学考察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确定了市场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友均  杜华  邹大林  林秦文  路端正  崔国发  郑杰  董建生  李永波  魏俊元  
通过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澜沧江上游进行实地野外调查 ,鉴定统计得到种子植物 616种 ,分归 59科 ,2 42属 .对澜沧江上游种子植物区系从科、属、种三级水平统计分析 ,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植物区系的性质和基本特点 .①区系性质 :属级区系分析表明 ,热带性质的属占总属数的 3 3 5% ,而温带性质的属占总属数的 90 91% ;种级水平组成中 ,区系的温带种有 3 85种 ,占总种数的 62 91% ,几乎没有热带种成分 .属级和种级两个水平都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以温带性质为主 ,几乎没有热带性质 .其中 ,从属级水平来看 ,北温带成分带有明显优势 ,而从种级水平来看 ,东亚成分占有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