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8)
- 2023(5250)
- 2022(4497)
- 2021(4241)
- 2020(3579)
- 2019(8315)
- 2018(8015)
- 2017(14573)
- 2016(8476)
- 2015(9554)
- 2014(9637)
- 2013(9513)
- 2012(9194)
- 2011(8518)
- 2010(8643)
- 2009(7859)
- 2008(7938)
- 2007(7015)
- 2006(6510)
- 2005(5733)
- 学科
- 济(36797)
- 经济(36774)
- 管理(17997)
- 业(17597)
- 方法(15317)
- 地方(12574)
- 数学(12303)
- 数学方法(12120)
- 学(11986)
- 企(11627)
- 企业(11627)
- 农(11519)
- 农业(8515)
- 业经(8048)
- 中国(7373)
- 环境(7295)
- 贸(6758)
- 贸易(6751)
- 易(6466)
- 地方经济(5935)
- 理论(5680)
- 和(5280)
- 财(5248)
- 资源(4999)
- 发(4948)
- 制(4864)
- 生态(4849)
- 划(4720)
- 融(3896)
- 金融(3893)
- 机构
- 学院(129087)
- 大学(127816)
- 研究(53161)
- 济(45610)
- 经济(44594)
- 管理(43879)
- 科学(39563)
- 理学(37613)
- 中国(37543)
- 理学院(36912)
- 管理学(35814)
- 管理学院(35591)
- 农(32041)
- 京(30194)
- 所(29588)
- 研究所(27735)
- 江(26763)
- 农业(25378)
- 业大(25117)
- 中心(23305)
- 范(21146)
- 师范(20873)
- 院(19733)
- 财(18851)
- 省(18726)
- 科学院(18139)
- 北京(18134)
- 师范大学(17264)
- 州(17047)
- 室(16399)
- 基金
- 项目(93619)
- 科学(72527)
- 基金(67407)
- 家(63297)
- 国家(62875)
- 研究(60422)
- 科学基金(51272)
- 省(38057)
- 自然(36865)
- 社会(36826)
- 基金项目(36274)
- 自然科(35845)
- 自然科学(35832)
- 自然科学基金(35147)
- 社会科(34863)
- 社会科学(34854)
- 划(32461)
- 资助(28621)
- 教育(26038)
- 重点(22717)
- 编号(22219)
- 发(21851)
- 计划(20224)
- 部(19056)
- 科技(18637)
- 科研(18529)
- 创(17970)
- 课题(17126)
- 江(17058)
- 创新(17040)
共检索到189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嘉伟 彭梦 李罗新 谭凤霞 何秋杰 吴泽成 柴毅
为了解澜沧江小湾库区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于2017-2019年8月使用叶绿素a法、黑白瓶法和生物量法对小湾库区进行初级生产力测定、估算。结果显示:2017-2019年小湾水库初级生产力(以C计)为0.17~5.26 mgC/(m~3·d),三年平均值分别为(2.67±1.10)、(2.68±1.14)、(2.38±1.11) mgC/(m~3·d);黑白瓶法测得初级生产力(以溶氧计)为0.87~2.31 mgO_2/(L·d),三年平均值分别为(1.23±0.19)、(1.51±0.40)、(1.45±0.33) mgO_2/(L·d);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16~5.49 mg/L,三年平均值分别为(1.51±0.56)、(2.42±1.19)、(2.95±1.12) mg/L。三种测量方法中叶绿素a法估算各年份结果最稳定,可作为周年代表值;黑白瓶法测量结果空间变化范围最小,可作为库区均值,生物量易受环境因子影响,不宜估算全年生产力终值。从时空分布看,连续三年黑惠江生产力最高,澜沧江上游最低,三种测量结果呈现出支流>下游>中游>上游的变化趋势,不同年份的初级生产力水平分布基本一致,小湾水库营养盐与透明度是各江段初级生产力主要影响因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涛 彭梦 李罗新 何秋杰 吴泽成 习佑军 谭凤霞 高雷 柴毅
为探明澜沧江小湾库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环境因子时空变化,于2017-2019年夏季对其干流和支流黑惠江16个样点进行采样调查。结果显示:澜沧江小湾库区夏季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门54种,包括轮虫30种、原生动物10种、枝角类9种和桡足类5种,其干流丰度与生物量均低于支流,轮虫为主要优势种群,其中无节幼体(Nauplius)、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ii)、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长刺异尾轮虫(Trichocerca longiseta)、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是三年共有优势种。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指数来看,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分别为0.063~0.247、0.049~0.282和0.075~0.270;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分别为1.603~2.646、1.022~4.340和0.596~2.680;Pielou均匀度指数(J)变化分别为0.036~0.107、0.013~0.081和0.022~0.079。综合营养指数(TLI)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采样点达到富营养化程度。综合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和H、D、J及TLI等多种评价方法分析表明,澜沧江小湾库区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状态,其中干流澜沧江富营养化程度较支流黑惠江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台衡 刘国祥 胡征宇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淡水湖泊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富营养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作为湖泊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子氮、磷等营养元素增加,会显著影响湖泊系统的初级生产力。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模型来模拟湖泊等水体的初级生产力。而VGPM模型和Talling模型综合考虑了水温、光合有效辐射、湖泊叶绿素浓度和真光层深度等因素,能较准确地模拟水柱初级生产力。1987~1991年、2001~2005年长江中下游湖区湖水中TP浓度分别为0.059~0.105和0.070~0.167mg/L,湖泊TP浓度升高,导致湖泊藻类初级生产力增大。15a间湖区的初级生产力由0.139~0.381gC/(m2.d)上升到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阎喜武 何志辉
用黑白瓶测氧法对辽宁省庄河青堆水产公司虾池整个养殖期间(5~9月)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进行研究。虾池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为(5.45±2.36)gO2/(m2·d),日P/B系数为2.39(0.67~6.66),浮游植物对太阳有效辐射的利用率为0.78(0.24~2.18)%,浮游植物毛产量到虾产量的转化效率为7.41%;回归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太阳有效辐射量是决定虾池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大小的主要因子。磷是虾池营养盐的第一限制因子,氮是第二限制因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作发 夏重志 董崇智 赵春刚
1991~ 1993年水位变化对哈蟆通水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能量转化效率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1)浮游植物现存量随水位下降而升高 ;2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与水位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 ;3)能量转化效率随水位的下降而降低 ,天然饵料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4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水位降低而变小 ,呈明显的相关性 (r =0 .92 5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熊满堂 王普泽 叶少文 虞功亮 苑晶 刘家寿 张堂林
为了解丹江口水库在完成高位水蓄水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动态特征,于2017年5月、8月、11月对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其鱼产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共记录浮游植物7门114种属(包含变种),以绿藻门种类最多(65种);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为7.71×10~6 ind/L,平均生物量为3.37 mg/L;绿藻、蓝藻及隐藻门藻类密度合计占比达86.31%,且均超过硅藻门藻类(占比13.50%);浮游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N)都主要分布在1~2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N)主要介于0.4~0.7之间,平均值依次为1.35、1.78、0.58;据估算,浮游植物所能提供的鱼产力为101.1 kg/hm~2。相似性分析(ANOSIM)、多元置换方差分析(PERMANOVA)及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表明,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且基本都是由优势种丰度的变化引起的;空间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库区间具有一定的同质化趋势。对比以往的研究发现,目前丹江口水库库区藻类密度与生物量有所增加;硅藻占比明显下降,蓝藻门、绿藻门藻类已成为库区主要种类;多样性指数处于较低水平,群落结构较为简单,稳定性不高。本研究结果为丹江口水库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优化及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鱼产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友均 杜华 邹大林 林秦文 路端正 崔国发 郑杰 董建生 李永波 魏俊元
通过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澜沧江上游进行实地野外调查 ,鉴定统计得到种子植物 616种 ,分归 59科 ,2 42属 .对澜沧江上游种子植物区系从科、属、种三级水平统计分析 ,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植物区系的性质和基本特点 .①区系性质 :属级区系分析表明 ,热带性质的属占总属数的 3 3 5% ,而温带性质的属占总属数的 90 91% ;种级水平组成中 ,区系的温带种有 3 85种 ,占总种数的 62 91% ,几乎没有热带种成分 .属级和种级两个水平都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以温带性质为主 ,几乎没有热带性质 .其中 ,从属级水平来看 ,北温带成分带有明显优势 ,而从种级水平来看 ,东亚成分占有明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丽娜 毕永红 胡征宇
用黑白瓶法调查了香溪河库湾夏季水华期间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探讨了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分布格局、光照强度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以及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的代谢类型。结果表明:河口、峡口、吴家湾和平邑口总初级生产力最大值分别为6.33、3.89、6.51和4.67 gO2/(m2.d);平邑口、吴家湾、峡口、河口0~5 m水柱日生产量分别为6.95、6.78、5.17和4.65 gO2/(m2.d)。除平邑口的最大生产力出现在水下0.5 m以外,其余3个样点的生产力垂直变化均表现为表层最高,随水深增加而逐渐降低。吴家湾、峡口、河口三位点总初级生产力和净初级生产力与相对应水层的平均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香溪河库湾 初级生产力 浮游植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杜红春 朱挺兵 龚进玲 胡飞飞 陈康 杨德国
为了解澜沧江西藏段浮游动物的现状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7-2020年对澜沧江西藏段流域的浮游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29种,其中原生动物11种,轮虫10种,枝角类5种、桡足类3种。重要种有2种,分别为钟虫(Vorticella sp.)和美丽猛水蚤(Nitocra sp.)。浮游动物密度均值为(5.95±2.20) ind./L;生物量均值为(0.004 2±0.002 0) mg/L。浮游动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基本上均为春季高于秋季,干流高于支流。澜沧江西藏段浮游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均值分别为(0.065±0.031)、(0.066±0.031)和(0.093±0.042),多样性指数显示澜沧江西藏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简单。聚类分析显示,澜沧江西藏段浮游动物可分为3个类群。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悬浮物固体、水温和浮游植物密度是影响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卫民 张家波 樊启学 杨干荣 周友生
1991年6月至1993年4月测得监利老江河浮游植物初级毛生产量年平均为(O2)1.56g/m2·d-1,年平均总毛生产量为10497t氧;鱼类生长期(4~10月)浮游植物初级毛生产量平均为(O2)2.17g/m2·d-1,4~10月总毛生产量为8385t氧,占年总毛生产量的79.88%。水温、透明度和氮、磷营养元素是影响老江河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经过估算,监利老江河四大家鱼种质资源天然生态库鲢鳙鱼产力为132.9t左右。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初级生产力 老江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学梅 孟子豪 胡飞飞 刘璐 龚森森 朱永久 杨德国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是水域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湖泊合理开展增殖渔业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于2019年8月(丰水期)和12月(枯水期)对安徽武昌湖不同样点进行水样采集,测定叶绿素a浓度(Chl-a)、水质理化参数。通过垂向归纳模型(VGPM)估算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的影响因子。结果显示:武昌湖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出现了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丰水期初级生产力均值为(523.56±388.48)mg C/(m~2·d),显著高于枯水期均值(53.37±28.05)mg C/(m~2·d)。在空间分布上,丰水期大部分湖区生产力水平处于平均值附近,而枯水期生产力分布出现了明显的高值区,为离乡镇较近的湖泊边缘区。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丰水期初级生产力与温度(T)和Chl-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固体悬浮物(TSS)和化学需氧量(COD_(M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而枯水期则与Chl-a浓度和TSS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构建了丰水期和枯水期武昌湖初级生产力与环境因子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Zscore(PP_(eu))=0.917 Zscore(Chl-a)+0.302 Zscore(SD)-0.175 Zscore(T)和Zscore(PP_(eu))=0.598 Zscore(T)+0.373 Zscore(Chl-a)-0.039 Zscore(DO)。结果表明武昌湖初级生产力变化主要受到水体T、Chl-a、DO浓度等因子影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桑明远 李文红 吕逸欢 程光平 左婷 姬永杰 赵天龙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先后7次定点采集水样,定性、定量测定广西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浮游植物,分析其群落结构、优势属、生物量及水平分布等参数的季节性变化。莲塘库区共有浮游植物8门62属,其中绿藻门属数最多,蓝藻门次之,第三为硅藻门,分别占总属数的40.32%、20.96%和19.35%;浮游植物属数生物量表现为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鱼类网箱养殖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高于非养殖区。Shannnon-Wiener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分别介于1.68~2.03和0.314~0.362之间。结合优势属和多样性指数评价水质,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质已达到富营养化水平。
关键词:
西津水库 浮游植物 多样性 动态变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永锋 谭路 蔡庆华 叶麟
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利用高频溶氧仪直接获取水体溶解氧数值的方法估算了香溪河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状况,探讨了香溪河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一年四季当中初级生产力(GPP、NPP、R)数值大小趋势均一致,都为夏季最高,春季次之,随之是秋季,最后冬季最低,GPP、NPP、R在四季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Mann-Whitney U检验,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文超 何友均 邹大林 杜华 崔国发 郑杰 董建生 李永波
20 0 2年和 2 0 0 3年 7— 8月 ,笔者采用常规调查方法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澜沧江上游物种进行了调查研究 .以不同群落类型和海拔高度作为资源位 ,分别以物种重要值和个体多度为生态位计测的状态指标 ,对澜沧江上游桃儿七、星叶草和角盘兰及选取的几种对照草本植物进行生态位的计测和分析 .结果表明 :桃儿七、星叶草、角盘兰生态位宽度值小 ,充分显示了它们的稀有性 ,在该地区应优先保护 .桃儿七种群在海拔 36 0 0~ 36 5 0m分布最多 ,并且种群数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少 ;星叶草种群在海拔 36 5 0~ 375 0m分布最多 ,但种群数量不随海拔高度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 .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亚飞 刘高焕
通过比较MODIS植被指数产品NDVI和EVI的差异,选择利用2000年-2009年的NDVI产品来分析澜沧江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了澜沧江流域NDVI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该流域NDVI与主要气候因子(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间)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从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间,澜沧江流域的植被覆盖状况整体较好,年均NDVI都大于0.45,年际变化呈波动增加趋势,生态环境有改善的趋势。但流域平均NDVI季节性变化明显,呈典型的单峰分布,NDVI最低值在3月,5月份开始迅速上升,最高值在8月。NDVI在0.35至0.6之间波动。澜沧江流域月均NDVI与气温、降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