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2)
2023(8031)
2022(6709)
2021(6070)
2020(4738)
2019(10714)
2018(10490)
2017(19447)
2016(10902)
2015(12003)
2014(12175)
2013(12208)
2012(12119)
2011(11146)
2010(11485)
2009(10550)
2008(10268)
2007(9258)
2006(8606)
2005(8248)
作者
(34161)
(28479)
(28244)
(26711)
(18266)
(13643)
(12778)
(11169)
(11105)
(10435)
(9955)
(9817)
(9479)
(9296)
(9080)
(8881)
(8399)
(8351)
(8338)
(8232)
(7478)
(7281)
(6921)
(6727)
(6496)
(6472)
(6461)
(6338)
(5933)
(5829)
学科
(53709)
经济(53662)
地方(24449)
管理(24174)
(23713)
中国(19089)
(17172)
(15307)
企业(15307)
地方经济(13809)
业经(12746)
方法(12370)
农业(12170)
(11235)
(10567)
数学(10388)
数学方法(10279)
(10133)
金融(10132)
环境(9918)
(9672)
银行(9656)
(9516)
(9219)
(8256)
贸易(8245)
(8104)
(7805)
(7651)
发展(7629)
机构
学院(155107)
大学(150740)
研究(65605)
(62714)
经济(61148)
管理(52380)
中国(49844)
理学(42757)
理学院(42054)
科学(41869)
管理学(41263)
管理学院(40960)
(35620)
(35543)
研究所(32098)
(31957)
(31868)
中心(29479)
(28382)
(25101)
(25000)
师范(24818)
农业(24704)
(24109)
业大(23735)
(22663)
北京(22608)
科学院(20731)
财经(20466)
师范大学(19745)
基金
项目(99439)
科学(77570)
研究(74658)
基金(67350)
(59692)
国家(59099)
科学基金(48912)
社会(45682)
(43576)
社会科(43176)
社会科学(43167)
基金项目(35631)
(35457)
教育(32542)
编号(31140)
自然(30104)
(29754)
自然科(29270)
自然科学(29264)
自然科学基金(28668)
资助(26668)
成果(25561)
课题(24110)
发展(23970)
重点(23925)
(23553)
(20572)
(20416)
创新(19337)
(19043)
期刊
(85140)
经济(85140)
研究(51849)
中国(42770)
(30556)
学报(25281)
科学(23649)
教育(22530)
农业(21082)
管理(20943)
(19769)
(19623)
金融(19623)
大学(17991)
学学(16662)
业经(15770)
技术(14373)
经济研究(12784)
(11082)
资源(10916)
问题(10520)
财经(9411)
图书(8563)
(8236)
(8146)
科技(8126)
(8092)
论坛(8092)
(7973)
商业(7644)
共检索到267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鹰  
当前,世界经济正朝一体化、区域化的方向迈进。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要使大西南在沿边开放战略中盘活,加大它同东南亚的经济合作力度,尤其是推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显得十分迫切。基于此,文章就西南地区参与次区域的基础、领域、对策及前景进行剖析,旨在加深合作深度,开辟一条切实可行的开发合作之路。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李义敢  
本文论述了积极参与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实施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它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大开放,有利于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有利于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利于加强与东盟的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宇白  史爱平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已成热点 ,越来越多的次区域国家和其他国家及地区投入到这一热潮之中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迅速发展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将成为亚太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中心。面对这种发展趋势 ,研究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 ,就有了现实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明庆忠  白廷斌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设想□明庆忠白廷斌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多元化趋势加强,经济的集团化、区域化趋向日益明显,不同区域的经济技术合作成为世界经济的热点。随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次区域旅游合作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次区域六国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雅育  
关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贸合作的几个问题周雅育(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合作与开发已成热点进入9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世界格局的变化,次区域内的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各方的关系已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为加快次区域经济合作带来了历史性的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俊  
本文回顾了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泰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近十多年来的国际旅游发展历史 ,并结合以上各国的外国游客人数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对务自的旅游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爱青  王松江  
本文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基本情况出发,结合次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次 区域内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即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方面综合评价项目的可行 性,对于次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毅仁  
澜沧江—湄公河是东亚最重要的一条国际河流,它对中南半岛各国的农林牧渔生产、区域生态平衡、饮水、灌溉、电力、航运以及数千万流域居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这一流域的综合开发和进行区域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文章阐述了澜沧江一调公河边境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有利条件、主要领域及流域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合作等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涛  齐欢  
20 0 3年是云南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十分重要的一年 ,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进展成效显著。充分展示了云南在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桥头堡的作用 ,也为合作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松江  宁苹  
本文论述了云南民营企业如何进入、开拓、发展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及竞争优势产品,帮助云南民营企业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发展,为云南省政府和云南民营企业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双赢”合作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措施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勇  
1 澜沧江——湄公河通航的必要性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重要的国际河流,也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少数河流之一,其航运潜力较大,有两个国家的首都(老挝的万象,柬埔寨的金边)和十多个重要城市位于湄公河沿岸.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属于弱度开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目前,它是全球最大的“和平红利区”,已引起世界各国投资者的重视.我国作为流域上游国,通过澜沧江——湄公河航道联系,经济发展合作前景良好.随着云南及西南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的开通显得愈来愈迫切和重要.此航道使云南及西南具备了直接深入中南半岛腹地的便利条件,其开发的成功与否对我国西南走向东南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云南省实现“中路突破”战略的关键步骤.澜沧江——湄公河作为国际河流,按照国际协定,凡流经国家皆有权全程自由航行,这样,开通航运将标志着中国具有了从内陆前往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航运权,可以不受周边国家的制约,直接与这些国家发展经济联系,比其它通道更为方便、省事.昆明的游客和货物经澜沧江到达泰国首都曼谷仅1800km,比经我国南方沿海港口出发到曼谷,缩短了运距2000多km,减少运时2/3以上,节约大量运费.近年来,我国与老挝、泰国等国家领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丽萍  杨祝良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整个流域地形复杂、生境多样,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真菌资源。本文介绍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真菌资源的研究历史和分布特点及近年来在该地区发现的一些重要真菌物种。该区真菌资源研究始于十九世纪末,并陆续出版了不少有价值的地区性真菌资源的专著。近30年来的研究更加深入而系统,主要涉及担子菌类,如木耳目、花耳目、蘑菇目、红菇目、牛肝菌目、外担菌目、多孔菌目等,也包括了子囊菌中一些类群,如盘菌目。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在该区仅大型真菌就发现了150余新分类群。因气候及小生境差异,在流域内不同的地区真菌区系成分存在明显的不同:上游地区的灌丛中及草甸上以病原真菌和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