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2)
2023(9787)
2022(8005)
2021(7392)
2020(5884)
2019(13251)
2018(12801)
2017(24401)
2016(12401)
2015(13894)
2014(13916)
2013(13959)
2012(13167)
2011(11737)
2010(12207)
2009(11741)
2008(11631)
2007(10875)
2006(9850)
2005(8842)
作者
(34421)
(28867)
(28797)
(27447)
(18598)
(13539)
(12918)
(10945)
(10918)
(10408)
(9915)
(9472)
(9344)
(9250)
(9001)
(8852)
(8457)
(8268)
(8174)
(7655)
(7313)
(6825)
(6790)
(6651)
(6631)
(6472)
(6279)
(6047)
(5783)
(5575)
学科
(77228)
经济(77075)
管理(48220)
(43180)
(40317)
企业(40317)
方法(26580)
(26372)
数学(20659)
数学方法(20573)
地方(19011)
中国(18978)
业经(16754)
技术(15407)
(13845)
(13762)
理论(13024)
财政(12914)
地方经济(12720)
(12656)
(12129)
财务(12120)
财务管理(12078)
技术管理(11768)
企业财务(11628)
(11268)
(10974)
金融(10972)
(10683)
(10534)
机构
大学(190487)
学院(189451)
(94580)
经济(92934)
管理(75538)
理学(64503)
理学院(63892)
研究(63696)
管理学(63263)
管理学院(62882)
(51062)
中国(50361)
(38086)
财经(36851)
(33291)
科学(31891)
经济学(31205)
(30180)
(29000)
中心(28206)
经济学院(27647)
财经大学(27086)
研究所(26209)
北京(24391)
(22831)
师范(22712)
(22435)
商学(22138)
(22121)
商学院(21885)
基金
项目(114238)
科学(93078)
研究(89153)
基金(85151)
(70916)
国家(70289)
社会(63476)
科学基金(62775)
社会科(59299)
社会科学(59279)
基金项目(44473)
(44084)
教育(40645)
自然(36151)
(35425)
自然科(35422)
自然科学(35416)
自然科学基金(34859)
编号(34151)
资助(33507)
(29527)
成果(28868)
创新(26521)
国家社会(26430)
(26351)
重点(25345)
(24955)
课题(24185)
教育部(24178)
人文(23832)
期刊
(116023)
经济(116023)
研究(68578)
(44464)
中国(41166)
管理(33133)
科学(21956)
财经(21162)
(21103)
金融(21103)
经济研究(20208)
学报(20048)
教育(19051)
(18424)
大学(17241)
(16973)
技术(16824)
学学(16239)
业经(15260)
问题(14002)
技术经济(12639)
农业(10731)
(10602)
世界(9763)
(9581)
商业(9528)
经济管理(9496)
统计(9362)
科技(9112)
会计(9069)
共检索到307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俊培  
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理论工作者清除传统经济理论中误区的任务相当艰巨。本文仅就传统财政理论中几个典型的误解试作清理工作。一、“财政”相对应的概念是“经济”吗? 长期以来,中国学者通常把“财政”与“经济”作为一组相对应的概念来使用。这里的“经济”仅仅指物质再生产过程。“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似乎已经成为定律。把“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谷书堂  
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社会主义产权理论的指导。《主体产权论》是一部新的产权经济学大纲,其理论创新对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的主体产权结构和产权经济学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勤发  
长期以来,财政学界一直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并存着不同的财政学,一种是社会主义财政学,另一种是资本主义财政学。两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财政学一直是平行地变化和发展着。财政学界的这种状况阻碍着财政经济学家去从事比较财政研究,人们也根本不会去思考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中的财政是否具有共性和个性的问题,更不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夫  邓紫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理论综述田夫,邓紫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需要进一步改革。现将经济学界讨论中涉及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一、关于败政政策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的目标仍然旨在为经济发展和稳定增长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兴益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是资源配置的主体之一,财政是国家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并贯穿于社会资源配置的全过程,这是财政活动的性质;财政活动的范围是提供社会公共福利,并且是提供社会公共福利的基本途径;财政活动的目标是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财政活动的内容是兼顾公平与效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阮宜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逐步形成,必然要求经济理论上的不断突破和创新。作为经济学主要组成部分的财政学理论也必须有相应的更新和发展,乃至重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学体系。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学理论的更新略谈几点思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文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党的十四大确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崭新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从理论上认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些基本问题,对于我们创建新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宁学平  
本文认为,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经济理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分配理论入手,解决好经济分配、财政分配、信用分配三种分配性质的划分问题,按资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三种原则的调整问题,"先扣除后分配"与"先分配后征税"两种分配顺序的转换问题.二是从财政理论入手,加强综合财政管理,摒弃统收统支的供给制财政观点,正确处理公共财政与建设财政的关系.根据这种思路,作者提出了深化财政改革的目标及基本措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良庆  
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有了长足进展,也面临多重困难。应该确立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基本着眼点,建立新型财政运行机制的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为此,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以及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革财政投资体制、完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加强财政法制建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勤发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范围董勤发财政理论与政策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界定财政活动的适当范围。在现代经济中,由于财政是作为公共部门经济而存在的,所以财政活动的适当范围问题实际上就是财政作为公共部门经济与市场部门经济(或私人部门经济)之间的界限问题,即哪...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代模  杨舜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向注重技术进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集约型转变.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从以解决温饱为主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注重国内发展的内向型经济向进一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毅  
现阶段,我国的财政是处于一个特殊和非规则的经济环境下的财政。它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有根本性的变化,又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所以,用哪一种现成的财政理论,都难以解决我们财政经济生活中遇到的大量特殊的现实问题。只有老老实实地深入到财政经济工作实际当中,实事求是地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庆康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新体制建立过程中,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是重要的环节之一。财政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经济职能,如何实现职能的转换,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不仅在整个政府职能转变进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对政府其他有关职能的转变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如何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财政理论界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启聪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理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关系也应进一步理顺。 (一)政企分开是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前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艺真  
近些年来,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虽有进展,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触动。财政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从总体上讲是我们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没有跳出传统财政的旧框框。最近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把财政体制改革作为整个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改革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使财政体制改革有实质性的进展,首先必须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彻底更新传统的财政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