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0)
- 2023(10279)
- 2022(8545)
- 2021(8062)
- 2020(6651)
- 2019(15283)
- 2018(15123)
- 2017(28608)
- 2016(14933)
- 2015(17115)
- 2014(16661)
- 2013(16550)
- 2012(15401)
- 2011(14424)
- 2010(14611)
- 2009(13893)
- 2008(13423)
- 2007(11802)
- 2006(10621)
- 2005(9792)
- 学科
- 济(90281)
- 经济(90218)
- 管理(44103)
- 业(39560)
- 方法(35197)
- 企(32841)
- 企业(32841)
- 数学(32065)
- 数学方法(31532)
- 中国(22848)
- 地方(18812)
- 农(16386)
- 业经(15685)
- 贸(15141)
- 贸易(15128)
- 学(15055)
- 易(14622)
- 技术(14569)
- 财(13402)
- 地方经济(13299)
- 制(12961)
- 融(11834)
- 金融(11833)
- 银(11746)
- 银行(11730)
- 环境(11566)
- 行(11418)
- 农业(10664)
- 理论(10561)
- 技术管理(10284)
- 机构
- 大学(225607)
- 学院(223810)
- 济(112071)
- 经济(110370)
- 管理(85372)
- 研究(83240)
- 理学(73272)
- 理学院(72478)
- 管理学(71145)
- 管理学院(70712)
- 中国(64604)
- 京(47778)
- 财(46575)
- 科学(46492)
- 所(41573)
- 研究所(37676)
- 财经(37304)
- 经济学(37091)
- 中心(35690)
- 经(34050)
- 经济学院(33100)
- 江(31740)
- 北京(31191)
- 农(30903)
- 院(29873)
- 业大(28448)
- 财经大学(27717)
- 范(27219)
- 师范(27027)
- 州(25173)
- 基金
- 项目(145062)
- 科学(115950)
- 基金(108451)
- 研究(105494)
- 家(94829)
- 国家(94192)
- 科学基金(80969)
- 社会(71871)
- 社会科(68514)
- 社会科学(68498)
- 基金项目(55231)
- 省(53709)
- 自然(49865)
- 自然科(48857)
- 自然科学(48846)
- 自然科学基金(47994)
- 教育(47798)
- 资助(46180)
- 划(45252)
- 编号(38868)
- 部(33271)
- 重点(32859)
- 发(32216)
- 创(32065)
- 国家社会(31751)
- 成果(31463)
- 创新(30463)
- 教育部(29141)
- 中国(28899)
- 课题(28038)
- 期刊
- 济(125193)
- 经济(125193)
- 研究(73375)
- 中国(44780)
- 管理(35752)
- 财(33962)
- 科学(31499)
- 学报(30539)
- 农(27875)
- 大学(24230)
- 学学(22932)
- 经济研究(22758)
- 技术(21693)
- 融(21337)
- 金融(21337)
- 财经(19984)
- 教育(19829)
- 农业(19084)
- 经(17495)
- 业经(16469)
- 问题(15999)
- 统计(15206)
- 贸(14866)
- 技术经济(14627)
- 世界(14044)
- 策(13789)
- 国际(13447)
- 决策(12083)
- 业(11652)
- 科技(10324)
共检索到346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培林
十三五期间如果中国顺利实现转型升级,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那么,中国经济年产出水平将接近世界第一,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也将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因此可以说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是一个具有世界性意义的话题。正因为如此,国内外围绕这个话题的讨论非常热烈。本期围绕这个话题,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从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前景、需要推动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希成
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属于不同范畴系列,它并不注定要与资本主义结合,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结合,为社会主义服务;市场经济并不总是自发的,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经济联系加深,就会产生计划的要求,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就同时具有自发性和计划性;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服务,其中包括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价格体系、创造条件保持多种形式的竞争、铲除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采取经济的以及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既要发挥计划形式、又要发挥自发形式的现实作用,等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永秀 马晓强
下岗分流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目前举步维艰。出现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着误区。为此,要搞好下岗分流并顺利实施再就业工程,就必须澄清以下八个模糊认识:下岗分流是政府主观意志的产物,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国有企业解困的充分条件,还是因素之一;是搞好企业的权宜之策,还是长久大计;是职工就业的终点,还是起点;是不安定因素,还是搞好安定团结的重要措施;下岗职工是包袱,还是财富;安排职工再就业是国家的事,还是社会的事;政府对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加强领导是瞎指挥,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正当经济行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志新
实施“天保工程”,必须正确处理减产与保护的关系,在全力实施降产措施的同时,不可忽视常规保护的作用,坚持全面保护的观点,使正常与非正常性森林资源消耗都能得到有效控制;正确处理依法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对商品林进行经营性采伐,对公益林进行抚育性、更新性采伐;保护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作用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发展新生非林非木产业,壮大传统产业;调动政府、部门、企业、群众多方面的积极性,推进“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金成晓
两种“范式”之争与中国经济学的构建●金成晓樊纲博士和崔之元博士分别对“苏联范式”与“西方范式”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自己的“范式危机”论,由此引发了两种“范式”的争论。虽然表面看来,两种“范式”之争仅涉及两种经济体系的价值判断,但其实质却在于中国经济学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红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经历了高失业、低增长的弱复苏过程,美国经济的"新常态"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2011年以来,中国也出现了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本文从五个方面概括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并比较了当前中国和美国两种"新常态"经济的周期性特征,认为美国"新常态"经济复苏向好的基础比较坚实,但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中国"新常态"经济仍处于去杠杆、去泡沫过程。中美两种"新常态"经济出现周期错配继续延续的可能性加大,但中国具备一系列政策工具防止中美经济周期错配深度恶化可能引发的二次冲击。当前迫切需要保持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在去杠杆的同时,通过微刺激实现底线增长率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建昆 程恩富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是认识、适应以及引领新常态。科学认识新常态,就是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实质及其形成原因。主动适应新常态,就是要在科学认识新常态的基础上主动适应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以及相应的趋势性变化。积极引领新常态,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的经济理论引领新常态。只有把握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我国经济才能既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又克服潜在的风险与挑战,从而实现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振华
当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涵义有多方面的阐释;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进一步深化对发展的认识;纠正理论界和实践中对新常态认识的误区;构建有利于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新常态 误区 解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华民
本文系统地思考了中国经济转型背后体现的工业化属性和经济学涵义,以及转型过程中政府经济政策的误区,并提出中国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后工业化社会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京文 朱运法
1998年和1999年是20世纪的最后两年,也是我国改革发展承前启后、至关重要的两年,我国面临改革和发展的双重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同时面临国际上纷织变幻的经济局势,我国经济发展走势向上还是向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判断的问题,这取决于主客观双重条件。结合定量分析,作者提出了两种方案的可能性以及出现的条件,以有助于进一步结合经济发展的实践,作出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
经济发展走势 乐观方案 悲观方案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孙小雨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将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与新古典范式结合了起来,具有二重性。这种性质为后来的学者对该理论作出不同的解读预留了空间。对刘易斯理论的新古典解释有两种,但都没有超越刘易斯的分析,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存在重大的退步,在运用该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时存在理论局限性。另外,有学者对刘易斯理论进行了政治经济学的解释,从四个方面拓展了刘易斯的理论,构建了政治经济学的刘易斯拐点理论。最后,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拓展后的刘易斯模型对中国经济转型进行了分析。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孙小雨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将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与新古典范式结合了起来,具有二重性。这种性质为后来的学者对该理论作出不同的解读预留了空间。对刘易斯理论的新古典解释有两种,但都没有超越刘易斯的分析,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存在重大的退步,在运用该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时存在理论局限性。另外,有学者对刘易斯理论进行了政治经济学的解释,从四个方面拓展了刘易斯的理论,构建了政治经济学的刘易斯拐点理论。最后,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拓展后的刘易斯模型对中国经济转型进行了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作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系列讲话精神的体会,本文把中国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的阶段性变化,分别置于三个视野中进行观察。第一,从中国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看,新常态是中国发展由盛到衰再到盛的一个历史阶段,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保持应有的历史耐心和政策定力。第二,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着眼认识新常态,进一步增强了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增长动能转换的紧迫性。第三,与世界经济呈现的"新平庸"不同,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高速增长。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新常态 潜在增长率 改革红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