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7)
- 2023(8102)
- 2022(7159)
- 2021(6861)
- 2020(5657)
- 2019(13417)
- 2018(12780)
- 2017(24103)
- 2016(13357)
- 2015(15361)
- 2014(15724)
- 2013(15690)
- 2012(14889)
- 2011(13803)
- 2010(13881)
- 2009(13207)
- 2008(13233)
- 2007(11870)
- 2006(10295)
- 2005(9231)
- 学科
- 济(59052)
- 经济(59011)
- 管理(31800)
- 业(31643)
- 方法(27341)
- 企(23675)
- 企业(23675)
- 数学(23167)
- 数学方法(22964)
- 农(18287)
- 中国(15495)
- 地方(13444)
- 学(13107)
- 财(12966)
- 农业(12451)
- 业经(12411)
- 贸(12049)
- 贸易(12046)
- 易(11672)
- 制(9912)
- 理论(8932)
- 和(8927)
- 环境(8563)
- 银(8308)
- 银行(8271)
- 融(8248)
- 金融(8245)
- 行(7899)
- 务(7378)
- 财务(7361)
- 机构
- 学院(198539)
- 大学(195973)
- 济(79495)
- 经济(77700)
- 研究(73111)
- 管理(71343)
- 理学(60564)
- 理学院(59735)
- 管理学(58646)
- 管理学院(58260)
- 中国(54903)
- 科学(47144)
- 京(42556)
- 所(38837)
- 农(37896)
- 财(35861)
- 研究所(35519)
- 中心(33088)
- 业大(30869)
- 江(30345)
- 农业(30042)
- 范(29479)
- 师范(29209)
- 财经(28069)
- 北京(27415)
- 院(26111)
- 经(25272)
- 州(24725)
- 经济学(24040)
- 师范大学(23437)
- 基金
- 项目(129124)
- 科学(100123)
- 研究(93489)
- 基金(91225)
- 家(80365)
- 国家(79673)
- 科学基金(66285)
- 社会(57370)
- 社会科(54187)
- 社会科学(54167)
- 省(52119)
- 基金项目(49059)
- 划(43909)
- 自然(42796)
- 教育(42655)
- 自然科(41640)
- 自然科学(41627)
- 自然科学基金(40875)
- 编号(38898)
- 资助(37747)
- 成果(31610)
- 重点(30074)
- 发(30061)
- 部(28039)
- 课题(27576)
- 创(26070)
- 科研(24968)
- 计划(24547)
- 创新(24405)
- 发展(23838)
共检索到299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君 李秀彬
基于潮白河上游流域内的气象资料和水文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对比法分析了1961—2005年该流域年径流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因素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揭示了流域径流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潮白河上游径流的年内分配极不平衡,年际变化大;年径流量总体上呈现出明显减少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的流域径流量平均值仅为60年代的75.8%,减少幅度较大。通过分析认为:降水、气温变化不是造成年径流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流域径流量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受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修建水库以及跨流域调水等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潮白河上游 径流变化 降水变化 人类活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丽艳,吕昌河,姚治君
本义以1990年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采用变化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度等指数分析方法.对潮白河上游1990-2000年间土地利用的变化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990年到2000年10年间,由于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潮白河上游土地利用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表现为草地与耕地往林地的转移。从变化的空间差异看.赤城县以及几个县的交界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最剧烈。从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看,生态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影响深刻.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最重要的驱动因子。
关键词:
潮白河上游 上地利用变化 驱动因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锐锋 陈亚宁 李卫红 陈忠升 郝兴明
根据塔里木河干流1957年-2005年的年径流量监测数据,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技术和R/S法,对干流年径流量时间序列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滑动t检验法和Mann-Kendall法对其突变点进行检验。结果显示:①近50年来,塔里木河干流的年径流量呈现显著递减的趋势,愈往下游线性下降趋势愈显著,随着时间推移,未来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且下降的趋势会更加显著;塔里木河干流径流年内分配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主要集中在夏季(6月-8月),占全年径流量的50%以上;②突变点分析表明,阿拉尔、新渠满、英巴扎和恰拉水文站年径流量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为1972年、1972年、1973年和1...
关键词:
径流量 变化趋势 突变点 塔里木河干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姚治君,管彦平,高迎春
利用潮白河五个水文站1956年以来的径流资料,应用多种数值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潮白河径流的年际、年内分配规律,计算了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潮白河径流的年际变化剧烈,丰水时段历时很短,而枯水时段历时很长。应用累积滤波器和肯德尔秩次相关法,对年径流变化趋势所作的定性和定量的结果表明,潮白河年径流总体呈减少趋势,且减少趋势显著。根据年径流累积曲线和回归分析,人类活动是引起潮白河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潮白河 年径流 变化趋势 人类活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莉茹 毕华兴 马志瑾 赵丹阳 王宁 刘泽晖 王鑫
【目的】河川径流是地表重要的水资源,对其变化特征和原因进行解析,是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规划的前提。【方法】本文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Pettitt突变检验、Budyko弹性系数法等方法分析了黄河上游和中游近70年(1951—2020年)径流变化的趋势和成因。【结果】(1)1951—2020年黄河上游年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4.04 mm/(10 a),P> 0.05),中游呈不显著减少趋势(4.90 mm/(10 a),P> 0.05);上游、中游年潜在蒸散发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1.77、2.23 mm/(10 a),P> 0.05);(2)黄河上游和中游1980—202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明显,主要表现在林草面积的增加,上游、中游年NDVI分别以0.025/(10 a)、0.042/(10 a)的速率显著增加(P <0.01);(3)1951—2020年,上游和中游年径流量分别以3.46、7.46 mm/(10 a)的速率显著减少(P <0.01),并分别在1986年、1990年发生突变;(4)上游和中游径流对降水变化最为敏感,其次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潜在蒸散发变化,且径流对各影响因子的敏感性逐年增强,即气候和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将更容易引起径流的变化;(5)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导致黄河上游和中游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降水和潜在蒸散,但各影响因子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性质和程度在上游和中游不同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上游地区降水、潜在蒸散发、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性质和程度分别为-14.04%、1.30%、112.73%;中游地区分别为21.54%、3.63%、74.83%。【结论】1951—2020年黄河上游和中游径流变化是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影响因素为人类活动主导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且各因子对径流的影响在不同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上游和中游不同区间的水资源管理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宁 李秀彬 李子君 余新晓
该文以北京潮河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61—2000年期间降雨、径流以及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情况,利用一个集总式的水文模型(IHACRES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年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40年来,潮河上游流域降雨--径流的演变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1961—1978年(第一阶段)、1979—1993年(第二阶段)、1994—2000年(第三阶段)。相对第1阶段而言,第2和第3阶段流域降雨的产流能力总体上呈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流域内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比较明显,主要变化趋势是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草地及未利用土地向林地的转换构成了土地覆被变化的主导过程,成为影响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顺久
本文运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线性倾向估计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长江上游川江段气象水文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周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川江段气温、径流呈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而降水则呈小幅度增加趋势,年变化率分别为气温-0.0017℃、降水0.3023mm、宜昌径流-6.6668m3/s、寸滩径流-9.5840m3/s,其中寸滩径流量减少趋势十分显著,通过了5%显著水平的信度检验;②川江段气温、降水、径流序列具有不同的周期成分,如年平均气温具有4年、8年和23年主周期,年降水具有3年、6年和16年主周期,寸滩站径流具有3年、8年和16年主周期,宜昌站径流具有3年、16年和45年主周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平 陈广才 韩淑敏 武方圆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生活供水的唯一地表水源,而潮白河流域又是密云水库的径流形成区,因此,潮白河流域年径流量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北京市的水资源安全。根据变化环境下非一致性年径流序列的水文频率计算原理,对潮白河水资源分区年径流序列的确定性成分和随机性成分进行分解,并分别对确定性成分进行拟合计算,对随机性成分进行频率计算;将确定性的预测值和随机性的设计值进行合成,得到潮白河水资源分区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年径流量的频率分布;从年径流量的频率分布变化上,分析了北京市所面临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潮白河流域年径流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逐年减小,密云水库在平水年和枯水年的入库径流量也将随之减小,因此密云水库不能成为...
关键词:
年径流 频率分布 水资源安全 时间序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君 李秀彬 余新晓
该文基于潮河流域内的降水资料和水文资料,对流域1961—2005年降水--径流关系以及水土保持--径流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不同的水文分析法评估了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①不同方法计算出来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年均减水效应是不同的;利用经验公式法、径流系数还原法、双累积曲线法和不同系列对比法,计算出1981—2005年(措施期)水土保持措施的年均减水效应分别为23.79%、30.67%、30.79%和31.69%。②不同方法计算出的不同时段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效应,其变化趋势是一致的;2001—2005年的年均减水效应最大,1981—1990年的年均减水效应次之,1991—2...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宁 李秀彬 冉圣洪 李子君
以潮河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累积曲线将1961~2005年期间年降水-径流关系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1961~1978,1979~1993,1994~2005。第二和第三阶段相对第一阶段而言,平均年径流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年径流对降水的响应程度在减弱。与此相对应,进入1980年代后,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强度在增加,主要表现为小水库、塘坝等水利设施的大规模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及农垦和造林等土地利用活动导致耕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人类活动使得流域总蒸发和入渗增加,从而改变水量平衡,径流对降水的响应变得迟缓,减少流域总径流;不同降水年型降水-径流的关系表现出很大差异,人类活动对枯水年份年径流的影响相对较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丁丁 欧阳华 周才平 陈传友
基于青藏高原河流年楚河1961年-2000年天然径流量资料,选用Mann-Kendal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年楚河径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年楚河流域径流量年际变化相对平稳,年内分配极不均衡,丰水季节与枯水季节径流量相差悬殊,6月-9月径流量占全年65%,最大月径流量占全年24.56%;在1961年-2000年中,年楚河径流量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在1985年左右径流量发生突变性增加;日喀则和江孜两站5~8年左右时间尺度的周期震荡最显著,其次10~15年左右时间尺度的周期震荡也较为显著,两站径流量变化的主周期分别为5年和7年,次周期分别为13年和12年。年楚河流域气温升高引起冰川融水增加可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剑 姚治君 陈传友
论文利用1956—2000年近45a的天然径流逐月资料,1956—2004年近50a的气温、降水逐月资料,分析了20世纪下半叶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的年际变化较稳定,年内分配极不平衡,月最大径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达30.1%,而月最小径流量只占全年的2.1%,枯水季节径流量和洪水季节径流量相差较悬殊;雅鲁藏布江流域普遍存在升温的变化趋势,同时流域内降水增加趋势较明显,变化周期与径流变化周期较一致。从雅鲁藏布江流域天然径流代际变化的初步分析来看,流域来水的增加,主要受制于降水和气温的变化,也受到流域地表状况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可能是河流丰枯长周期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二佳 张晓萍 张建军 雷泳南 谢名礼
为明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水文情势演变,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的窟野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选择近50 a的径流、降雨资料,运用非参数检验、R/S、小波分析、历时曲线方法,探讨径流的变化趋势、突变和周期,并利用降雨-径流多元线性模型估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量表现出显著减少趋势,变率为-0.11×108m3/a,跃变时间发生在1979、1996年。与基准期(1956—1979年)相比,煤炭开发期(1997—2005年)的日径流量在5%、50%和95%的频率上减少程度均较水土保持效应期(1980—1996年)大。年径流的演变在9、18、32 a存在显著的周期。...
关键词:
径流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窟野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宗学 李占玲 史晓崑
在对石羊河流域1956年~2003年诸月与年平均气温、降水及径流资料进行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的基础上,运用R/S法分析了流域的年平均气温、降水、径流时间序列的持续性,估算了各项指标的Hurst指数,以定量估计未来气候及径流的变化趋势,并采用随机重排法对估算结果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1956年~2003年各月及年平均气温绝大多数都以增温为主;武威和永昌两个站点的年平均降水表现为显著增加,其他站点各月没有显著趋势;古浪河和杂木河年平均径流量减少的趋势显著,其他支流径流量减少趋势不明显;干流各月及年平均径流量减少的趋势十分显著。各站点Hurst指数结果表明,石羊河流...
关键词:
石羊河 Hurst指数 非参数检验 径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蔺学东 张镱锂 姚治君 巩同梁 王宏 刘林山
以拉萨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拉萨水文站和唐加水文站的水文实测数据和当雄县等3个气象站的气候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1956 ̄2003年研究区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利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和Pettitt变点检验法分析了拉萨河流域径流的变化特征,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气候因素(气温、降水)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径流年际变化波动较大,在1970年前后径流发生了较大的突变,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尤以近20年来的趋势最大;月均径流的年际变化中,有增加趋势的主要分布在冬半年(11~4月)和夏半年的个别月份(5、7、9月);(2)流域内气候变化趋势与径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同月/年均径流受不同气候因素影响,主要表现在年平均尺度上受降水影响较大,在月平均尺度上,夏半年径流增加趋势受降水增加影响较大,而冬半年径流变化则主要与气温有较显著相关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水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