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7)
2023(6633)
2022(5708)
2021(5524)
2020(4633)
2019(10704)
2018(10616)
2017(20550)
2016(10990)
2015(12278)
2014(12047)
2013(11842)
2012(11371)
2011(10031)
2010(10119)
2009(9280)
2008(9144)
2007(8445)
2006(7401)
2005(6498)
作者
(31003)
(25949)
(25533)
(24478)
(16619)
(12530)
(11797)
(10059)
(9898)
(9310)
(8905)
(8709)
(8334)
(8084)
(7974)
(7886)
(7764)
(7693)
(7469)
(7385)
(6525)
(6328)
(6228)
(5952)
(5777)
(5770)
(5766)
(5638)
(5231)
(5093)
学科
(47579)
经济(47537)
管理(31295)
(28251)
(23266)
企业(23266)
方法(16683)
地方(14538)
数学(13847)
数学方法(13646)
(13333)
(12217)
中国(12150)
业经(11897)
产业(9915)
(9740)
(9652)
农业(8841)
技术(8228)
(7975)
贸易(7969)
(7614)
(7528)
地方经济(7448)
理论(7103)
(6968)
结构(6965)
国家(6497)
(6270)
体制(6111)
机构
大学(153600)
学院(152961)
(61353)
经济(59976)
管理(57823)
研究(52519)
理学(49799)
理学院(49105)
管理学(48243)
管理学院(47924)
中国(39361)
(33328)
科学(32888)
(29084)
(26215)
(24702)
中心(24634)
(23966)
研究所(23618)
财经(22329)
业大(22083)
(21574)
师范(21328)
北京(20630)
(20072)
(19491)
农业(19350)
(19292)
经济学(18652)
师范大学(17216)
基金
项目(102285)
科学(80610)
研究(75476)
基金(73493)
(63483)
国家(62951)
科学基金(54234)
社会(47987)
社会科(45472)
社会科学(45462)
(41083)
基金项目(39732)
自然(34582)
教育(33812)
自然科(33772)
(33769)
自然科学(33767)
自然科学基金(33187)
编号(30342)
资助(29265)
成果(24973)
(23305)
重点(22963)
(22160)
(21410)
课题(21328)
创新(20007)
国家社会(19547)
教育部(18982)
大学(18981)
期刊
(73723)
经济(73723)
研究(46304)
中国(32021)
学报(23714)
(23619)
(22844)
科学(22673)
管理(22309)
大学(18399)
学学(17109)
教育(16485)
农业(15456)
技术(13949)
业经(12384)
(12319)
金融(12319)
经济研究(11495)
财经(11211)
(9935)
问题(9932)
图书(8332)
(8185)
科技(7705)
(7629)
技术经济(7521)
现代(7428)
资源(7232)
(7207)
(7110)
共检索到233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金戈  
本文根据政府是否主导产业结构变迁将其划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并提出发展中经济更适于采取强制性变迁。这是因为发展中经济如果采取诱致性变迁,往往会导致"潮涌现象",而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则能够顺利促进产业升级。港台两地二战以来的产业结构变迁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周辰珣  孙英隽  
潮涌现象是当前经济学界研究的热门领域,也被认为是引发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首先对该理论现有研究成果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中政府投资占较大比例的特殊事实,文章对原理论中关于投资主体的假设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之上,运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模式下企业投资决策的预期均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对我国2010年至2012年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表明我国行业投资在政府的过度干预下,潮涌现象的表现形式更为激烈,最终形成的产能过剩后果要比市场主导模式下更严重。据此,文章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从新的视角出发,丰富和补充了潮涌现象研究领域的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万光彩  陈璋  刘莉  
基于"潮涌现象"、劳动生产率非平衡增长和工资非平衡增长率三个宏观经济典型化事实,本文构建了一个结构性物价水平决定模型。我们发现,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内生于两大产业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并在农民收入追赶机制和"潮涌现象"的总需求效应机制的作用下被强化推高。但由于两大产业部门工资差距的不断拉大和"潮涌现象"形成的巨大产能,使得我国在能够维持"高增长低通胀"的同时,也面临外部环境恶化净出口剧降所造成的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风险。因此,既防通胀又防通缩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两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侯方宇  杨瑞龙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企业资产专用性的委托代理模型,用于分析不同的政商关系对产业政策治理"潮涌现象"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扭曲的政商关系下,企业与地方政府会利用信息优势来规避产业政策,从而导致产业政策在治理"潮涌现象"中的低效甚至无效。模型结论表明,受扭曲的政商关系的影响,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是无效的;中央政府有效的产业政策不是简单的疏导性的,必须包含支付给企业与地方政府的信息租金;中央政府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产业前景与企业的资产专用性程度,不同产业的预期前景差异越大,企业的资产专用性程度越高,产业政策越趋于无效。本文利用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政商关系对产业政策有效性的作用及影响机制,为"潮涌现象"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微观基础,同时为探讨新型政商关系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通过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以提升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巫和懋  邢亦青  
在经济景气循环下,产能过剩经常成为经济复苏中重要和必须应对的问题。本文分析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指出产能过剩不仅由经济周期波动引起,更可能有投资层面的成因。在林毅夫(2007)的基础上,本文描述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很容易对下一个有前景的产业产生共识,投资上容易出现"潮涌现象"的过程。本文着眼于投资建厂时信息不完全,尤其是"行业内企业总数目不确知"这一因素,建构了一个先建立产能、再进行市场竞争的动态架构,提出"潮涌现象"的微观理论基础——看似"盲目"的结果其实是对其他企业和总量信息了解不足所导致的理性结果。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企业实际数量、行业外部前景、建厂成本等因素对产能利用率、市场均衡价格、企业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海波  林秀梅  焦翠红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产业结构变迁模型,数理演绎了政府税收、研发补贴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耦合过程。借助数值方法模拟不同政府税收和研发补贴情况下的产业结构变化。数值结果发现,降低政府税收和增加研发补贴不仅加快产业结构变迁,还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在改善产业结构方面,降低政府税收要比增加研发补贴效果更明显,若同时采取两种政策,可以大大缩短产业结构变迁时间。为进一步检验数值结论,本文选取2003-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发补贴与第二产业税收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与数值结论相同,但是降低第三产业税收反而抑制产业结构变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金钱  何爱平  
基于中国199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政府主导、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政府主导这一经济特征使得城乡资源配置和经济政策存在扭曲,城乡收入差距被显著扩大,而且在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这种效应更强;产业结构合理化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城乡收入差距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倒"U"型特征;在考虑到产业结构变迁的政府主导这一性质后发现,政府主导的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变迁可以显著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进一步讨论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波  
文章基于"潮涌现象"的一般机理,探讨旅游业"潮涌现象"发生的基本逻辑及特殊性,认为中国旅游业曾经发生过局部的投资"潮涌",并通过对旅游供需形势的预判,对中国旅游业发生全面"潮涌现象"提出预警。旅游业"潮涌现象"的预防,以转变政府旅游职能为关键,以优化旅游发展基本模式为根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戈  
在系统梳理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产业结构变迁与产业政策选择的分析框架。产业结构变迁的规律(即配第—克拉克定律)是一条客观经济规律,当政府顺应这一规律,它就能选择性地运用产业政策来干预、影响甚至主导产业结构变迁的进程和速度。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水平下,政府会选择不同的产业政策,进而导致四种不同类型的产业结构变迁形式。以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韩国等东亚经济体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方军雄  
文章选取1999-2009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中国企业投资决策羊群行为的存在性及其后果。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存在羊群行为,而投资羊群行为恶化了行业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机制与投资羊群行为显著相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洁  
我国商贸流通业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流通规模单一、流通效率低、流通结构单一,都与"潮涌现象"密不可分,企业的多样化投资引致的市场失灵或是其根本原因。本文立足于商贸流通行业的"潮涌现象"研究,通过对产能增长的短期优化及长期过剩进行分析,构建了行业集中度和多元化投资两个影响指标。文章采用了2010-2017年在沪深股市上市的商贸流通类企业的财务数据分析了行业集中度、多元化投资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行业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而多样化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长此以往,多样化投资会降低行业集中度水平对企业绩效的推动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玉梅  
伴随着东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演进,东亚各主要经济体相继崛起,实现国内(区内)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了东亚独特的区域经济结构。中国在逐渐融入东亚生产网络体系的过程中,国际分工地位明显提升,成为东亚区域内一支新兴力量,对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影响力增强。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全球经济结构步入新一轮调整期,全球产业发展进入新的变革期,中国也进入产业结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丽敏  
产业结构存在着产业之间的协调性、产业链供需的平衡性、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以及产业结构自我调节功能的健全性等特征。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坚持把生产力发展水平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基础,并坚持把市场需求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同时,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尽量选择保守而非激进的手段、间接而非直接的手段、普适而非个别的手段,以此保证政府有动力和能力制定出合理的产业政策、有效地推行产业政策以及以更低的成本弥补市场失灵问题,实现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琦  
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援助协调作用王琦(一)要摆脱国有企业的困境,不仅应该注重企业制度改革,而且应该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帮助国有企业走出困境,政府在援助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方面,拥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经济学认为,在自由放任的基础上,市场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汉洪  
自19世纪90年代至今的100多年时间里,美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美国政府根据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适时地采取措施,使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和高级化,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善,不仅是生产力发展本身的结果,也与政府一定程度的干预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