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3)
2023(9013)
2022(7547)
2021(6587)
2020(5614)
2019(12587)
2018(12219)
2017(23244)
2016(12435)
2015(14066)
2014(14043)
2013(13946)
2012(13342)
2011(12460)
2010(12665)
2009(12237)
2008(11861)
2007(10870)
2006(10033)
2005(9428)
作者
(39276)
(33038)
(32887)
(31411)
(21097)
(15659)
(14754)
(12705)
(12616)
(11781)
(11611)
(11104)
(10955)
(10778)
(10775)
(10195)
(9862)
(9668)
(9570)
(9304)
(8483)
(8210)
(8105)
(7768)
(7531)
(7389)
(7325)
(7115)
(6804)
(6489)
学科
(73066)
经济(72975)
管理(41113)
(32895)
(28064)
企业(28064)
方法(22664)
数学(19705)
数学方法(19501)
地方(17446)
中国(15773)
(15569)
(15466)
(14967)
业经(14146)
(12956)
地方经济(12510)
(11745)
(10379)
金融(10377)
环境(10274)
(9816)
银行(9786)
(9431)
(9166)
贸易(9159)
体制(8979)
(8825)
(8598)
农业(8513)
机构
大学(194632)
学院(192167)
(90781)
经济(89090)
研究(74274)
管理(67799)
理学(57281)
理学院(56581)
中国(55852)
管理学(55620)
管理学院(55261)
科学(43403)
(42889)
(41174)
(38700)
研究所(34702)
财经(32885)
(32776)
中心(31911)
(30605)
经济学(29852)
(29617)
业大(27180)
(26868)
经济学院(26318)
北京(26184)
农业(25670)
财经大学(24239)
(23305)
(23174)
基金
项目(122748)
科学(96513)
基金(90774)
研究(86768)
(80427)
国家(79814)
科学基金(67213)
社会(58040)
社会科(55077)
社会科学(55062)
(46738)
基金项目(46647)
自然(42620)
自然科(41575)
自然科学(41560)
自然科学基金(40843)
(39676)
教育(38955)
资助(37810)
编号(32085)
重点(28644)
(27669)
(27435)
成果(27174)
(26818)
国家社会(25052)
(25002)
课题(23872)
教育部(23782)
创新(23740)
期刊
(111107)
经济(111107)
研究(64215)
中国(41961)
(34177)
学报(32406)
(30238)
科学(29674)
管理(29353)
大学(24810)
学学(23790)
(19815)
金融(19815)
农业(19667)
经济研究(18926)
财经(18325)
技术(16184)
(15918)
教育(15503)
业经(14507)
问题(14036)
(11150)
技术经济(10792)
世界(10542)
国际(10323)
(9975)
统计(9636)
(8909)
经济问题(8747)
经济管理(8619)
共检索到309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闭明雄  
自吴思的《潜规则》一书面世以来,"潜规则"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本文认为潜规则是区别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第三种制度,它既依附于正式制度又逾越正式制度,造成多元规则并存,同时腐蚀非正式制度。尽管它增进了实施者的利益,却限制了经济竞争原则的发挥,损害了经济社会秩序。要压缩潜规则运行的空间,就必须减小"公"的领域,充分发挥私权的作用,同时促进制度代理人与公共利益的共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经过37年的改革(1978—2014年),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改革本身也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从企业(特别是改革初期的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逐渐转变为政府改革更关键;在市场化的主要推进领域上,从商品市场化(包括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市场化)为主逐渐转变为要素市场化(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专利、环境等市场化);在城乡二元经济转型的方式上,从城乡分别推进逐渐转变为城乡统筹,协调推进;在市场经济培育的真正难点上,从突破传统计划经济束缚拓展市场作用空间,逐渐转变为完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美云  
文章通过阐述法治与市场经济秩序的契合、法治与非正式制度的关联、非正式制度与市场经济秩序的链接、制度实施与制度变迁等内容,建议在深刻认识法治、非正式制度与市场经济秩序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法治体系构建和完善中的继承、移植和本土化创新的关系,注重法治实施;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推进非正式制度变迁;注意制度实施和制度变迁中法治与非正式制度的相容;在法治的框架内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秩序的构建和完善中,分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和社会主导等阶段推进法治建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淑波  
市场秩序是影响交易成本、交易风险的重要因素。目前,法律归责制度的不完善,弱化了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要探讨法律责任的完备构成,惩戒行政不作为。对隐匿、损毁抵押物的行为,应在法律上明确为违法犯罪。对不履行债务的人要采取交易限制措施。除监管部门对其要提出警示以外,还要严禁其进行与国有资产直接相关的信用交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方旺贵  
运用博弈论观点对潜规则的本质和产生过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潜规则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基本结论有两点:第一,潜规则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当经济主体即行为参与人在自利偏好的激励下,预见到如果不守约而带来收益时,指导参与人行为方式的行动指南,是对特定制度的一种偏离;第二,制度创新如改革、制度设计、新政策的引入、合同变更等只是构建了新的制度环境,而新构建的制度能不能成为参与人的行为规则是由参与人博弈均衡决定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艾米·史塔特  叶玉  肖诗阳  
全球经济秩序正在发生结构性的转变:全球化势不可挡、新兴经济体蓬勃发展、前沿科技日新月异。同时,这种转变也伴随着不安定因素:金融动荡、经济发展疲软、气候变化以及其他发展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秩序,老牌国际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等等——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与挑战。人们开始怀疑,这些老牌组织能否在新秩序下继续有效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代光  
本文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应避免陷入西方学者的“市场万能论”等误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对于我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也是适用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卿志琼  
中国的转轨秩序是多重秩序的共存与冲突,它带有明显的计划秩序痕迹。转轨秩序的基本特点是违规。违规既是计划秩序的内在变异,又是市场秩序冲破计划秩序"壁垒"的基本手段,它能满足秩序的"共同"要求。市场秩序替代计划秩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主要障碍是"关系"秩序已有普遍化趋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本文对目前举世关注的国际经济秩序治理体制改革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与分析,阐明了国际经济秩序治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国际经济秩序治理体制改革的目标问题、国际经济秩序治理主体改革问题以及国际经济秩序治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并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国际贸易体制改革和国际投资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观点与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凤德  
随着冷战格局的解体,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成了近年来国际社会的一大热门话题。东北亚自然也不例外。作为东北亚的一员,既然参与东北亚的经济合作,就不能不把“秩序”作为战略问题来加以考虑。本文就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新秩序和东北亚经济秩序问题谈一些看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谷音  
对中央提出近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理论界人士普遍表示赞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把增加供给和控制需求结合起来,防止总需求继续膨胀;②下决心调整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③端正指导思想,把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在与财力和资源相适应的水平上;④提高政府有效性,尽快形成能够适应新体制需要的客观调控机制;⑤切实整顿各种公司,理顺流通环节,严肃市场规划;⑥加强法制,建设廉洁政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丁从明   王聪   陈昊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南北地区因初始经济禀赋的微小差异,政商互动分别演化出“开放经济秩序”和“限制经济秩序”的营商环境。不同类型营商环境培育出南方“小企业铺天盖地”和北方“大企业顶天立地”的经济景观。“开放经济秩序”的营商环境以低制度成本优势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实现经济高水平集聚;以技术创新优势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南方地区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而“限制经济秩序”的营商环境则带来北方部分地区经济增长的失速。文章采用南北城市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指标“两两捉对”回归的实证策略,直接识别营商环境差异对南北平衡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营商环境差异对南北经济差距的解释能力在5.83%~14.23%之间,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估计均佐证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的研究强调,实现南北经济平衡发展和区域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优化地区营商环境,推进城市营商环境从“限制经济秩序”向“开放经济秩序”的演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