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30)
2023(15707)
2022(13696)
2021(12762)
2020(10432)
2019(24252)
2018(24006)
2017(47078)
2016(25551)
2015(28725)
2014(28576)
2013(28180)
2012(25929)
2011(23609)
2010(23695)
2009(22058)
2008(21799)
2007(19551)
2006(17499)
2005(15936)
作者
(73482)
(61220)
(60766)
(57889)
(39109)
(29325)
(27629)
(23658)
(23166)
(22090)
(20754)
(20646)
(19547)
(19431)
(19155)
(18751)
(18257)
(18047)
(17544)
(17432)
(15168)
(15013)
(14708)
(13972)
(13607)
(13586)
(13578)
(13522)
(12353)
(11942)
学科
(101255)
经济(101117)
管理(82040)
(77695)
(65024)
企业(65024)
方法(43910)
数学(37593)
数学方法(37129)
(30763)
(28831)
中国(26705)
(24241)
业经(24147)
(21484)
贸易(21473)
(20928)
(20398)
地方(19823)
农业(18801)
(17973)
财务(17895)
财务管理(17859)
(17751)
银行(17712)
环境(17248)
(17103)
(16904)
企业财务(16887)
理论(16748)
机构
大学(367180)
学院(367048)
(151683)
经济(148346)
管理(147892)
理学(127077)
理学院(125729)
研究(124016)
管理学(123840)
管理学院(123143)
中国(94569)
(78292)
(73238)
科学(72593)
(61529)
(57427)
财经(57418)
中心(56083)
研究所(55303)
(55041)
业大(52382)
(52062)
北京(49838)
(46768)
师范(46394)
(45016)
经济学(44871)
农业(44679)
(44037)
财经大学(42526)
基金
项目(242929)
科学(191876)
研究(181423)
基金(176705)
(152516)
国家(151231)
科学基金(130633)
社会(114472)
社会科(108554)
社会科学(108525)
(93921)
基金项目(92921)
自然(84154)
教育(82465)
自然科(82151)
自然科学(82135)
自然科学基金(80655)
(78659)
编号(74450)
资助(73197)
成果(61072)
(54350)
重点(53751)
(51690)
课题(51071)
(50812)
(47964)
创新(47344)
教育部(46964)
国家社会(46568)
期刊
(172793)
经济(172793)
研究(114070)
中国(71385)
管理(56980)
(56120)
学报(53275)
(52971)
科学(50571)
大学(41321)
教育(39610)
学学(38839)
(37318)
金融(37318)
农业(36369)
技术(31584)
业经(28792)
财经(28579)
经济研究(27063)
(24364)
问题(22211)
理论(19004)
(18915)
技术经济(18153)
(17970)
图书(17555)
现代(17433)
实践(17234)
(17234)
科技(17030)
共检索到553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玉燕  申亮  
本文研究了市场在位者生产非绿色产品时,潜在制造商采用的不同生产策略对其进入市场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三种情况下潜在制造商进入市场的条件,这三种情况分别是:潜在制造商只生产非绿色产品、同时生产非绿色产品和绿色产品、只生产绿色产品。接着,采用数值分析,给出了潜在制造商的最优生产策略。研究表明,采取绿色产品的生产策略是潜在制造商的最优选择:当潜在制造商决定进入市场时,采取绿色产品的生产策略可以降低进入门槛;当潜在制造商已经进入市场后,采取绿色产品的生产策略可以增加利润,提高自身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玉燕  
文章研究制造商选择绿色产品的生产策略对市场竞争力的影响。首先构造了三种模型:市场在位者只生产非绿色产品的竞争策略模型、同时生产非绿色产品和绿色产品的竞争策略模型、只生产绿色产品的竞争策略模型,进而分析了潜在市场进入者进入市场的临界条件。接着采用数值分析,给出了市场在位者的最优生产策略。研究表明,采取绿色产品的生产策略可以增加市场在位者的利润,增强其竞争力,提高潜在市场进入者的进入门槛,是市场在位者的最佳选择。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周辉  柳键  万谧宇  柳璐  
考虑产品绿色度对需求的影响,构建制造商需求过度自信时的决策模型,研究制造商的产品绿色度与产量决策问题,探讨制造商的过度自信对产品绿色度、产量及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利润产品、低绿色投入成本系数、高绿色敏感度情形下过度自信对绿色产品产量的影响与普通产品有很大不同,即对于普通产品,制造商过度自信时的产量低于理性时的产量,对于绿色产品,过度自信时的产量高于理性时的产量;过度自信使制造商选择更高的产品绿色度,但会降低制造商利润,对自身不利;消费者绿色敏感度增加,制造商获益,但制造商过度自信时比理性时获益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珂  张小娟  
考虑制造商存在公平关切行为,构建基于制造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绿色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自贴与行业认证生态标签策略下,制造商不同公平关切程度对绿色供应链各成员最优均衡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造商公平中性时,自贴和行业认证生态标签策略下,制造商利润均大于零售商。当制造商存在公平关切时,相较于自贴策略,行业认证策略下伴随制造商公平关切程度的增加,单位产品绿色度、零售商单位批零差价及绿色推广努力水平均较高,且呈现递增趋势;制造商成本与批发价的中间盈利也略高,但呈现下降趋势。同时,行业认证策略下零售商最优效用更高,制造商最优效用相对略低;但绿色供应链系统总效用均伴随制造商公平关切程度的增加而持续上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浩雄  段炜钰  
考虑了生产绿色产品供应链中,由于制造商由于加大绿色产品投入而面临资金约束时,零售商是否应该参与融资的问题。分别研究了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存在资金约束的制造商采用预付款融资策略和银行贷款融资策略对供应链中企业最优决策的影响。给出了不同融资策略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佳决策。研究表明,在制造商存在资金约束的绿色产品供应链中,在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的情况下,零售商都应该采取提前付款折扣为0的融资策略参与制造商融资。同时,对于生产绿色产品的供应链,零售商应对制造商采取激励措施,促使制造商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生产绿色度更高的产品,从而扩大市场提高竞争力。最后,应用数值模拟对结论进行进一步验证。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郭强   徐常皓   聂佳佳  
研究绿色供应链中零售商的成本分担策略下制造商的渠道入侵问题。通过构建不同策略组合下的博弈模型,得出模型的均衡解,分析双方的均衡策略及其影响。研究发现,零售商在制造商渠道入侵情况下必定不会采用成本分担策略,且零售商的利润总是因制造商的渠道入侵而受损。零售商在制造商不进行渠道入侵情况下是否采用成本分担策略与其成本分担的比例有关。制造商总是在固定直销成本较低时选择渠道入侵,在固定直销成本较高时放弃渠道入侵,但是在固定直销成本居中时,制造商的入侵策略取决于零售商是否会采用成本分担策略,制造商可能会放弃渠道入侵以使得零售商进行成本分担,此时双方实现共赢。拓展分析中零售商提供成本分担契约情形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在固定直销成本处于中间范围时的利润均得到改善,并且可能实现制造商、零售商和产品绿色水平的“三赢”。
[期刊] 预测  [作者] 左迺谦  曲世友  刘纪达  
现阶段,如何有效对作为利益共同体的零售商与制造商实施环境规制策略,并将绿色产销意识融入到供应链管理中,已成为理论界与实业界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构建了环境规制绿色产销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各博弈主体的策略稳定性,探究了各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机制,并应用仿真分析探讨了环境规制绿色产销博弈系统的演化路径。研究表明:零售商与制造商在策略选择上存在"制约型"策略博弈,加强行政处罚力度、信息公开力度与扶持激励系数有利于零售商与制造商选择绿色产销策略组合,建立引入公众参与的信用监管机制有助于抑制零售商、制造商的非绿色生产经营行为,并将促使环境监管部门采取积极的规制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继明  王强  庞崇鹏  
考虑人们对再制造产品的偏好及市场中存在的专利模式,在细分普通消费者与绿色消费者的基础上,探讨不同专利模式下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的最优博弈策略,并结合数值算例分析模型中关键参数(绿色消费者比例、普通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接受程度)对均衡解及渠道成员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从环境绩效和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分析,固定费用专利许可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最优;从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的角度分析,使用何种专利许可模式或定价策略取决于不同的条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宗盛  聂佳佳  胡培  
研究了制造商应对再制造商进入的技术创新策略。首先分析不存在技术创新时再制造商的进入门槛及双方的最优策略;接着研究制造商采取技术创新策略来应对再制造商的竞争,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双方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应该通过技术创新来限制再制造商的竞争。技术创新策略能够提高再制造商的进入门槛,降低再制造产品的市场需求及再制造商的利润,同时提高新产品的市场需求。特别在再制造商不能进入市场的条件下,技术创新可以同时提高制造商的需求及利润水平。当不进行技术创新时,再制造商在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估值不是太低时便可进入市场,而制造商进行技术创新时,再制造商只有在再制造成本较低同时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估值较高时才能进入市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宾  丁军飞  
研究零售商信息分享对绿色供应链中绿色产品设计的影响,包括开发密集型绿色产品(DIGP)和边际成本密集型绿色产品(MIGP)。分别建立集中式决策以及分散式决策下零售商信息分享与不分享的模型。研究表明,与信息不分享相比,当零售商分享信息且预测信息较乐观时,两类产品批发价和零售价都提高,DIGP的绿色度提高,但MIGP的绿色度不变;零售商信息分享使MIGP供应链的期望利润降低;当绿色成本系数适中时,信息分享使DIGP供应链的期望利润提高,否则其期望利润降低。最后用改进的K-S法对供应链进行了协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静  李佩  张永芬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为制造商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其面对的产品质量风险。为了降低制造商因产品质量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研究设计了一种期权策略。通过购买该期权,制造商可借助金融机构的风险吸收能力管理产品质量风险。以均值-方差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研究首先分析了制造商购买该期权的条件。其次,给出制造商在不同情景下的最优期权策略:情景一,当金融机构给定期权的双边界返修率时,制造商如何制定最优执行价格;情景二,当金融机构给定执行价格与某一边界返修率时,制造商如何选择另一个边界返修率。最后,以实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静  李佩  张永芬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为制造商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其面对的产品质量风险。为了降低制造商因产品质量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研究设计了一种期权策略。通过购买该期权,制造商可借助金融机构的风险吸收能力管理产品质量风险。以均值-方差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研究首先分析了制造商购买该期权的条件。其次,给出制造商在不同情景下的最优期权策略:情景一,当金融机构给定期权的双边界返修率时,制造商如何制定最优执行价格;情景二,当金融机构给定执行价格与某一边界返修率时,制造商如何选择另一个边界返修率。最后,以实际返修率服从[0,1)区间的贝塔分布为例,给出了制造商应用期权管理产品质量风险的最优决策算例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舒玲  
现阶段废旧产品再制造产业质量水平波动大,回收再制造活动具有很大的决策风险,经济动力不足,大多抱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目的开展,因此决策者的绿色偏好对这一产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闭环供应链中废旧产品的质量问题,以制造商的绿色偏好为切入点,考虑废旧产品回收质量的不确定性,分析制造商绿色偏好对于制造商、零售商决策以及供应链各方期望收益的影响。通过回收努力程度、回收价格、销售价格、批发价格等四个决策变量构建零售商、制造商以及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期望效用函数。发现随着制造商绿色偏好系数增大,零售商回收率增加,销售价格降低,销售量增加。制造商的绿色偏好会导致其做出非理性的回收决策,使得制造商获得的经济效益降低,期望效用函数波动性增大,其绿色偏好越显著,供应链期望效益的不稳定性越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东静  杜建国  
文章建立了制造商作为主导、零售商处于跟随的二阶段绿色供应链,通过参照二者为完全理性决策者的博弈结果,将二者同时具有过度自信状态时对绿色供应链决策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数理分析后认为,随着制造商过度自信系数的增大,制造商趋向于产品批发价、产品绿色度的提高,零售商则趋于产品零售价的提高,而制造商效用、零售商效用以及绿色供应链总效用则趋于降低;随着零售商过度自信系数的增大,制造商会趋于产品批发价和绿色度的降低,制造商的效用也降低,而零售商的效用则增大,且只有在制造商过度自信系数超过某一临界值时,产品的零售价和绿色供应链系统的效用才会随着零售商过度自信的增大而增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忠伟  刘建银  
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加以及资源的限制,制造企业越来越重视其活动与环境的相容性。本文研究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制造企业如何从环境战略角度设计其供应链结构,有效识别供应链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并构建供应商评价与选择指标体系,使供应链制造商与供应商协作进行节能减排、废物处理等管理,以应对来自政府和利益相关者的环境压力,从而促进制造商与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