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1)
- 2023(13311)
- 2022(11602)
- 2021(10888)
- 2020(9184)
- 2019(20962)
- 2018(20611)
- 2017(40479)
- 2016(21824)
- 2015(24127)
- 2014(24158)
- 2013(23979)
- 2012(21964)
- 2011(19718)
- 2010(19535)
- 2009(17873)
- 2008(17473)
- 2007(15255)
- 2006(13055)
- 2005(11476)
- 学科
- 济(88919)
- 经济(88809)
- 管理(65077)
- 业(62019)
- 企(52638)
- 企业(52638)
- 方法(45847)
- 数学(39606)
- 数学方法(39209)
- 财(24121)
- 农(21968)
- 中国(21643)
- 学(20382)
- 业经(19313)
- 地方(16246)
- 理论(16152)
- 务(16118)
- 财务(16054)
- 财务管理(16021)
- 制(15764)
- 企业财务(15368)
- 贸(15357)
- 贸易(15349)
- 农业(15000)
- 易(14841)
- 和(14025)
- 技术(14018)
- 银(14003)
- 银行(13966)
- 融(13749)
- 机构
- 大学(315547)
- 学院(311060)
- 管理(126950)
- 济(124500)
- 经济(121886)
- 理学(111587)
- 理学院(110370)
- 管理学(108504)
- 管理学院(107937)
- 研究(100715)
- 中国(74097)
- 京(66153)
- 科学(62660)
- 财(57868)
- 所(49656)
- 农(48770)
- 财经(47819)
- 业大(46964)
- 中心(45750)
- 研究所(45581)
- 经(43754)
- 江(43146)
- 北京(41325)
- 范(40371)
- 师范(39992)
- 经济学(38404)
- 农业(38368)
- 院(36652)
- 财经大学(36137)
- 州(35402)
- 基金
- 项目(219546)
- 科学(173523)
- 基金(161915)
- 研究(158819)
- 家(141149)
- 国家(140013)
- 科学基金(121079)
- 社会(101145)
- 社会科(95916)
- 社会科学(95895)
- 基金项目(86288)
- 省(83869)
- 自然(79750)
- 自然科(77927)
- 自然科学(77905)
- 自然科学基金(76547)
- 教育(72829)
- 划(71296)
- 资助(67167)
- 编号(63643)
- 成果(51239)
- 部(49252)
- 重点(48529)
- 创(45532)
- 发(45282)
- 课题(42966)
- 教育部(42540)
- 科研(42468)
- 创新(42411)
- 国家社会(41839)
- 期刊
- 济(127197)
- 经济(127197)
- 研究(89851)
- 中国(52218)
- 学报(50981)
- 科学(46267)
- 管理(44485)
- 财(43196)
- 农(42762)
- 大学(38700)
- 学学(36577)
- 教育(32392)
- 农业(29635)
- 融(26940)
- 金融(26940)
- 技术(24891)
- 财经(23767)
- 经济研究(20868)
- 经(20189)
- 业经(20066)
- 问题(16775)
- 理论(15781)
- 图书(15579)
- 业(14912)
- 科技(14831)
- 技术经济(14620)
- 实践(14475)
- 践(14475)
- 版(14317)
- 商业(13460)
共检索到434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杭斌 申春兰
本文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预防性储蓄定义为由潜在的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储蓄,并导出了存在预期消费支出高峰的条件下跨时消费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和相应的消费函数。在此基础上利用1978 ̄2003年的数据对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从1990年开始,中国城市居民的边际储蓄倾向持续上升,且这种变化主要是预期支出不断提高引起的预防性储蓄增加造成的,而预期支出提高与教育、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有关;(2)储蓄与收入之间存在不断变化的协整关系;(3)在消费与收入的短期动态关系中,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影响也是显著的;(4)利率下调与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对消费的作用正好相反,前者的作用不足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朱波 杭斌
本文基于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理论分析医疗支出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机制,并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省际面板数据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我国城乡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都很强烈,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明显高于农村居民水平;2医疗支出不确定性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增强了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产生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虽然比较小,但呈不断上升趋势;3我国城乡居民都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影响,在流动性约束条件下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扩大消费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流动性约束 医疗支出 预防性储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田岗
有关居民储蓄行为的研究缺乏专门针对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的实证分析。本文专注于分析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居民所面对的不确定因素风险感受以及流动性约束感受显著地差别于城市。通过构造一个包含流动性约束的预防性储蓄模型,专门针对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特点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强,面对不确定性因素可能造成的风险与流动性约束,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越来越谨慎,储蓄存款的倾向越来越高,这也印证了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完善农村金融环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关键词:
农村居民储蓄 预防性储蓄 流动性约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裴春霞 孙世重
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是解释转轨时期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流行理论,但目前国内学者大多采用静态估计方法,通过对小样本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普通最小。乘法回归来检验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假说,并且没有区分长期消费与短期消费之间的关系。 本文运用动态建模方法,运用改革以来2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居民消费问题进行了计量检验,证明了转轨时期中国居民消费的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流动性约束 :计量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杭斌 申春兰
本文从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定义了预防性储蓄的概念,并在自适应预期和持久收入假说的框架下,估计了农户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农户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在1 997年前后存在显著差异;随后,本文又在短期动态消费函数(ECM )中引入了代表预防性储蓄动机的解释变量,对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做出了具体解释。本文的结论是:1 997年以来,农村服务项目费用飞涨以及农产品生产价格持续下滑是农户预防性储蓄骤然增加、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重要原因。其中,由于教育、医疗支出关系到农户的长远利益,其价格上涨对消费的负影响远远大于农产品价格下跌带来的负效应。
关键词:
收入不确定性 消费不确定性 预防性储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龙志和 周浩明
本文选择中国城镇居民 1 991— 1 998年间平行面数据 ,采用工具变量和广义矩估计方法 ,对预防性储蓄模型进行估测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本文第二部分对国内外同类研究扼要综述 ,并着重介绍Dynan的预防性储蓄模型。第三部分是对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数据及估测方法的说明 ,最后给出本研究对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实证研究结果 ,以及对居民预防性储蓄产生原因所作的理论分析。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模型 居民储蓄 经济计量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彬
为了研究我国高储蓄率高货币化低消费率并存的现象,本文选取2000年-2011年的季度数据,使用GMM方法测算我国预防性储蓄动机参数,并基于Dynan预防性储蓄模型验证我国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存在性。在验证预防性储蓄动机存在的基础上,从货币理论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验证了超额货币现象与预防性储蓄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居民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以及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与我国超额货币发行之间较强的关系,为了减小其负面效应,相关制度需要做出改变。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动机 超额货币 GMM方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凌晨 张安全
探寻居民储蓄动机是理解我国居民储蓄率超常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标准的消费者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出发,推导出具有常相对谨慎系数的效用函数的一般形式,并给出该效用函数下衡量和检验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公式。然后利用我国26个省2004~2010年城乡消费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城乡居民储蓄行为存在非常强的预防性动机,并且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动机强度更大,大约是农村居民的两倍。本文最后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对上述结果进行解释,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陶长琪 齐亚伟
本文利用欧拉方程,推导出预期消费增长时消费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和相应的消费函数。并利用中国城乡居民的面板数据,运用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假说以及空间状态模型,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不成立,农村居民的过度敏感性要大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城乡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交替变化。本文还验证了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变协整关系。
关键词:
流动性约束 预防性储蓄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凤
本文以预防性储蓄理论为研究框架,根据中国居民消费、储蓄的实际调查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中国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文章的结论为居民的收水平低,消费的生命周期特征,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的存在是造成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变异的主要原因。文章提出了刺激居民消费的一些政策性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云星
中国两大现象引起世界的关注,高额储蓄与庞大的金融规模(M 2),本文将系统的研究其各自的成因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均存在严重的流动性约束,并且通过G M M计量分析,发现存在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并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 V A R)模型,发现预防性储蓄是推动超额货币增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乐 雷良海
本文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利用1979-2008年间中国城镇居民的相关数据,研究了由失业风险导致的收入的不确定性以及制度变革引起的住房、教育、医疗支出及预期的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改革初期(1979-1991年),由失业风险导致的收入的不确定性是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在改革深化时期(1992-2008年),由制度变革引起的住房、教育、医疗支出及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替代失业风险成为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邵欣炜 崔畅
通过对我国居民在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上的消费行为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居民储蓄当中具有显著的“预防性储蓄”成分,未来预期收入当中也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在目前总需求不足的情形下,降低“预防性储蓄”动机和流动性约束将是扩张社会消费需求的重要政策。
关键词:
累积消费 预防性储蓄 ARCH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绍杰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城市的就业制度和福利制度改革使得城市居民在收入和支出上面临显著的不确定性。根据预防性储蓄动机理论,不确定性使得居民消费趋于谨慎,从而提高家庭储蓄率。本文利用中国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构造合成面板数据,检验中国城市家庭是否具有预防性储蓄动机。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城市家庭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第二,1988~1995年比1996~2003年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强;第三,年老组群相对于年轻组群具有更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收入不确定 组群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臧旭恒 朱春燕
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LC/PIH)一直是近年来研究储蓄的主要理论框架。目前这一理论正被一种称为预防性储蓄的理论(The Theory of Precautionary Saving)所修改和补充。LC/PIH模型的基本观点是为最大化其效用,家庭会在其生命周期内熨平其消费量。因此,他们在退休前以储蓄抵补将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