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87)
- 2023(20907)
- 2022(17911)
- 2021(16805)
- 2020(14193)
- 2019(32453)
- 2018(32051)
- 2017(61080)
- 2016(33256)
- 2015(37275)
- 2014(36414)
- 2013(35993)
- 2012(32804)
- 2011(29613)
- 2010(29906)
- 2009(27577)
- 2008(26947)
- 2007(24019)
- 2006(21140)
- 2005(18516)
- 学科
- 济(130524)
- 经济(130347)
- 业(99706)
- 管理(97617)
- 企(78040)
- 企业(78040)
- 方法(57456)
- 农(52850)
- 数学(49598)
- 数学方法(48799)
- 财(35602)
- 中国(35141)
- 农业(35057)
- 业经(33610)
- 制(29776)
- 学(28398)
- 地方(26039)
- 技术(24015)
- 理论(22413)
- 务(21885)
- 贸(21841)
- 贸易(21827)
- 财务(21794)
- 财务管理(21743)
- 银(21249)
- 易(21206)
- 银行(21190)
- 企业财务(20646)
- 体(20445)
- 行(20147)
- 机构
- 学院(460628)
- 大学(460343)
- 济(182386)
- 管理(180461)
- 经济(178388)
- 理学(156320)
- 理学院(154577)
- 研究(154364)
- 管理学(151454)
- 管理学院(150593)
- 中国(117147)
- 京(97415)
- 科学(96160)
- 农(88616)
- 财(85680)
- 所(77421)
- 业大(73338)
- 中心(71473)
- 研究所(70153)
- 江(69646)
- 农业(68314)
- 财经(67273)
- 经(61348)
- 北京(60814)
- 范(60460)
- 师范(59845)
- 州(57326)
- 院(56046)
- 经济学(54334)
- 财经大学(49915)
- 基金
- 项目(316259)
- 科学(249567)
- 研究(230324)
- 基金(229699)
- 家(200739)
- 国家(199014)
- 科学基金(171391)
- 社会(145334)
- 社会科(137502)
- 社会科学(137467)
- 省(125096)
- 基金项目(121151)
- 自然(112032)
- 自然科(109465)
- 自然科学(109435)
- 自然科学基金(107443)
- 教育(106545)
- 划(104393)
- 资助(94320)
- 编号(93538)
- 成果(75893)
- 重点(70922)
- 部(69512)
- 创(67752)
- 发(67015)
- 课题(64898)
- 创新(62853)
- 科研(60522)
- 国家社会(59758)
- 教育部(59421)
- 期刊
- 济(204271)
- 经济(204271)
- 研究(134583)
- 中国(98137)
- 农(86284)
- 学报(76361)
- 科学(69441)
- 财(66813)
- 管理(66718)
- 大学(59008)
- 农业(58400)
- 学学(55606)
- 教育(54220)
- 融(42989)
- 金融(42989)
- 技术(41563)
- 业经(36859)
- 财经(32645)
- 经济研究(30852)
- 业(29690)
- 经(27905)
- 问题(26749)
- 版(24377)
- 科技(23201)
- 技术经济(22356)
- 图书(22040)
- 统计(20818)
- 理论(20645)
- 业大(20642)
- 现代(20141)
共检索到687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文律
本文以"潜在利润——同意一致性"为分析框架,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温州农村资金互助会制度创新进行理论解析。分析发现,内生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制度创新源于已有的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取的潜在利润,而这些潜在利润的产生与制度环境的变化有关。内生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制度安排实现了潜在利润,满足了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需求,当事人之间达成了一致性同意,是一种新的帕累托改进。促进内生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合法化是现阶段一种较优的政策选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属琴 玉国华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推动精准扶贫战略深入实施的有效制度安排,然而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也难免暴露出一些与制度设计初衷相背离的"异化"现象。本文基于当前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主要模式,结合治理机制的相关原理,发现农村资金互助社扶贫效果的不稳定性主要源于不完全契约治理状态下社员异质分层和法律意识淡薄所导致的股权高度集中和机会主义倾向。为进一步提高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扶贫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建议还原其"源之于农,受益于农"的服务宗旨,建立依托合作金融扶贫、农业产业扶贫、农业技术扶贫相结合的长效扶贫机制,推动互助社完善治理架构,步入稳定与发展的良性轨道。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属琴 玉国华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推动精准扶贫战略深入实施的有效制度安排,然而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也难免暴露出一些与制度设计初衷相背离的"异化"现象。本文基于当前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主要模式,结合治理机制的相关原理,发现农村资金互助社扶贫效果的不稳定性主要源于不完全契约治理状态下社员异质分层和法律意识淡薄所导致的股权高度集中和机会主义倾向。为进一步提高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扶贫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建议还原其"源之于农,受益于农"的服务宗旨,建立依托合作金融扶贫、农业产业扶贫、农业技术扶贫相结合的长效扶贫机制,推动互助社完善治理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文莉 郑少锋
我国农村资本市场容量巨大,激活农村"沉睡资本",增强农村经济活动是农业结构调整和转换方式的必经之路。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是农村合作金融的创新探索与实践,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激活农村地区被长期压抑的资金要素,其效率如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使用DEA方法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进行效率评估和实证分析,探求基于金融许可和依托组织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样本的整体运行效率随资金规模的增加而增加,金融许可证对互助组织的运行效率有正向促进作用,而无依托组织背景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运行效率更高。据此,针对不同模式下提出提高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东平 任芃兴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作为新型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其内部治理机制已背离合作金融所倡导的"民主治理"模式,结合已有的农村金融改革经验不禁反思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民主治理"模式为何屡屡难以实现。受相关理论和研究启发,本文首先从成员异质性视角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非"民主治理"的原因予以探讨,并以江苏省盐城市36家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组织成员异质性增大导致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逐渐偏离"民主治理"模式。文章进一步讨论了组织异质性的成员结构可能来源于农村圈层结构改变的社会变迁过程,据此,相关农村金融政策应该明确方向,并辅以相应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商文莉 郑少锋
社会资本是以信任、互惠和社会规范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及关系网络,封闭性的社会结构是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条件,也是社会资本产生消极功能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在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生发基础研究中引入农村社会资本,对组织所处的农村社会网络、规范和信任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社会结构的相对封闭性在组织设立初期起到积极作用,但它制约组织的长远发展和成员的创新活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季婵燕
扶贫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金融组织形式。在文献综述基础上,以江山和龙游两县(市)为样本,对扶贫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制度特征及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扶贫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运转高效、灵活,能够提升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但是也存在着资金仅限于内部循环和潜在信用风险的问题。因此,应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进行创新型模式设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振勇
目前我国宅基地制度与现实不适应性越来越强烈,宅基地的隐性流转也愈演愈烈。通过对农村宅基地制度变革中的利益博弈分析表明,利益集团之间利益博弈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化,而利益集团之间利益的耦合程度及其力量对比关系决定着制度演化的路径。通过建立进化博弈分析模型,可以探究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化的机制,寻求宅基地制度演化过程中各利益集团的进化稳定策略,以及进化稳定策略影响因素,实现制度变革"同意一致性",促进农村宅基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为了实现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向良性轨道演化,必须支持农民弱势利益集团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
宅基地 利益博弈 同意一致性 制度演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昆 潘朝顺 曹木顺
运用浙江瑞安农村互助会的调查资料,实证分析农村互助会的运行机制与社会网络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出如下结论:互助会以轮会的形式普遍存在,成员人数、会期和利息等特征在一段时期内相对比较稳定;会员参加互助会的动机复杂,主要是帮助亲戚朋友和偿还人情;互助会的关系网络中,会员关系较为密切,会首能够利用社会关系向成员施加影响并保证互助会运行;合会组织内的成员关系密度很高,信息交流通畅,违约风险小,在有效监管的条件下,可以用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关键词:
农村互助会 运行 风险 关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马荣华
资金互助社对于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我国资金互助社的治理机制存在严重的缺陷,资金互助社的发展逐渐被边缘化了。西方国家的储蓄银行和我国的资金互助社有很多相似之处,西方储蓄银行的发展历史可以为我国的资金互助社的治理机制改善提供很好的启示。我国的资金互助社只有来自由社员组成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的内部治理机制,缺少来自组织使命、行业协会和市场竞争的外部治理机制,来自诸如地方社区、储户和捐助者之类的社员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机制也很薄弱,来自政府的监管治理又过于苛刻。这些治理机制缺陷不利于我国资金互助社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资金互助社 储蓄银行 治理机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刚贞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解决三农融资难的重要载体,但不同类型的资金互助社发展状况各异。为引导农村资金互助社健康发展,根据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制度特征,从经营绩效、社会绩效两个方面构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选择安徽太湖的两类资金互助社进行案例研究,结果发现银监会批准的资金互助社和专业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社都取得了较好的经营绩效和社会绩效,但后者的社会绩效要优于前者,而前者的经营绩效要优于后者。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社 经营绩效 社会绩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振 陈东平 田妍
本文以制度变迁为理论框架,讨论了作为农村金融诱致性变迁载体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文章使用D ID模型对苏北L村79户农民在样本互助社建立前后的信贷可获性与收入进行比较,发现互助社对农民的福利水平提高有显著的正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互助社这一制度创新对提升农户的福利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邬平川 王杨
金融许可证的本质是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准入的程序控制。对于农村资金互助社金融许可证存在的必要性,学界主要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实践中,金融许可证或成为农村资金互助社合法化的"绊脚石",或使得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市场准入"变质为"计划准入"。因此,应当正确处理农村资金互助社和政府的关系,废除金融许可证制度,改"审批制"为"注册制"。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社 金融许可证 市场准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立辉 刘西川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中国合作金融探索的新阶段。本文在论述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及制度优势的基础上,揭示农村资金互助社异化的具体形式、后果及原因,进而探讨重构其治理制度的原则与路径。农村资金互助社在资金来源、组织结构、管理、贷款产品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均体现了合作金融自愿、互助、民主以及非营利等特征,具有较小存贷利差、股权激励以及微型金融贷款办法等制度优势。农村资金互助社异化在目标、产权、管理以及贷款四个方面均有体现,结果是互助合作属性丧失、风险增大以及资金动员困难。农村资金互助社发生异化的主要根源是净储蓄者—净借款者、小户—大户以及管理者—借款者之间未能实现激励相容。重构农村资金互助社治理制度,应遵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林 冉光和
本文选取四川7个贫困县的539户农户为对象,对农户的信贷行为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社员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88.3%的被调查农户都加入了农村资金互助会,但社员的信贷可得性不高,37.4%的社员农户不能得到信贷资金。社员农户信贷以联保小额贷款为主,信贷资金主要用于生产性支出;农村资金互助会可提供的信贷金额偏小,已不能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是否为贫困户、饲养牲畜价值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具有正向影响,对信贷金额大小具有负向影响;房屋价值、生产性固定资产和对互助会的了解程度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金额大小同时具有正向影响;户主是否任村干部和农户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情况只对农户信贷可得性...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会 贫困县 信贷可得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制度经济学解析
我国农村制度创新路在何方?——“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制度创新暨温州模式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知识能力与开放式创新流程的一致性:朗讯与思科的案例研究
农户社会资本结构的变化促使了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兴起吗?——以江苏省为例
节能意识与农村居民日常间接节能行为的一致性研究
欧美典型国家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法律制度及其启示
基于信托制度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青州南小王村案例剖析
持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制度成本:聚福源资金互助社案例
农村公共品建设意愿一致性研究——基于我国“十县百村”的实证分析
农村互助养老院项目何以成功:基于A村案例的制度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