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68)
2023(15321)
2022(13372)
2021(12349)
2020(10479)
2019(23435)
2018(23398)
2017(44477)
2016(24151)
2015(26986)
2014(26324)
2013(26047)
2012(23734)
2011(21397)
2010(21224)
2009(19165)
2008(18570)
2007(16248)
2006(14170)
2005(12228)
作者
(68868)
(57256)
(56824)
(54171)
(36372)
(27578)
(25793)
(22461)
(21670)
(20383)
(19617)
(19198)
(18243)
(17869)
(17650)
(17475)
(17053)
(17018)
(16356)
(16349)
(14204)
(13985)
(13743)
(13061)
(12783)
(12639)
(12583)
(12567)
(11493)
(11275)
学科
(98404)
经济(98313)
管理(71159)
(69812)
(58722)
企业(58722)
方法(44021)
数学(37761)
数学方法(37328)
(26232)
中国(25244)
业经(23589)
技术(23302)
地方(22720)
(21218)
(21038)
农业(17905)
(17249)
贸易(17236)
理论(16959)
(16633)
(16171)
环境(15311)
(15109)
产业(14844)
技术管理(14265)
(13837)
(13367)
银行(13310)
(13280)
机构
大学(336212)
学院(335956)
管理(136022)
(133051)
经济(130195)
理学(118731)
理学院(117360)
管理学(115327)
管理学院(114726)
研究(112255)
中国(80762)
(71786)
科学(71449)
(56701)
(55774)
(54684)
业大(52202)
研究所(51200)
中心(50203)
(49066)
财经(46140)
(45278)
师范(44849)
北京(44838)
农业(42853)
(41973)
(41175)
(39624)
经济学(39150)
技术(37283)
基金
项目(237458)
科学(188084)
研究(173073)
基金(171972)
(150526)
国家(149299)
科学基金(128981)
社会(109485)
社会科(103930)
社会科学(103904)
(94550)
基金项目(92469)
自然(84202)
自然科(82293)
自然科学(82276)
自然科学基金(80828)
教育(79029)
(78978)
编号(69615)
资助(68913)
成果(55153)
(53237)
重点(53187)
(51520)
(51273)
创新(49031)
课题(48408)
国家社会(44890)
科研(44743)
教育部(43853)
期刊
(142748)
经济(142748)
研究(95971)
中国(66257)
学报(53547)
管理(50783)
科学(50411)
(48714)
(41002)
大学(40306)
教育(40164)
学学(37855)
农业(34393)
技术(31807)
业经(24508)
(24006)
金融(24006)
经济研究(22889)
财经(21672)
科技(19535)
(18887)
(18659)
问题(18503)
技术经济(18186)
图书(18158)
理论(15471)
现代(15410)
商业(15307)
(15104)
资源(15012)
共检索到483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鹏  唐欣  彭文武  陈慧卿  
现有研究表明,创新资源协同可以大幅度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学术界对潜在创新要素空间关联的研究还较为少见,同时也未就其与高技术产业升级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研究重点在探究潜在创新要素协同的空间关联属性,并利用引力模型以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科学地探究其对于高技术产业升级产生的影响。本文选择长江三角地区147个县级行政区作为研究样本,代表空间层面;时间横截面数据为2002年至2016年,代表时间层面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地区的潜在创新要素协同具有较为典型的空间集聚关联特点,除2009年度之外,其空间集聚水平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长三角地区潜在创新要素协同的空间关联对该地区高技术产业升级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直接效果为提升该地区高技术产业升级程度,并且间接地促进临近区域的集聚程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崔大树  谢慧明  
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和区位模式演变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空间角度研究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问题之一,大多数的研究成果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趋向于集聚。我们在研究这一问题中发现,目前在我国部分发达地区集聚分布的趋势并不明显,并表现出新的特征。例如在长江三角洲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毅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空间面板模型研究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经研究发现: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显著的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之间的联系也逐渐紧密,作为城市群先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出现空间分散趋势,且这种趋势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形成明显正向作用。这种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散化趋势是一种资源共享性的产业链分工趋势,并长期影响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戴明锋  李宗和  吴翌琳  
本文运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采用经济权重矩阵的方法,充分考虑空间距离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对长三角地区2014—2018年高新技术五大产业的竞争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研究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结论与现实经济总体状况一致,空间因素对地区产业竞争力明显,长三角地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最强,浙江和上海竞争力相差不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洪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助于长三角区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金融能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2001-2017年间,长三角区域沪苏浙皖三省一市金融广化、金融深化以及金融风险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显著。金融广化与金融深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金融风险则抑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对长三角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金融广化对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金融深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按照沪浙苏皖的顺序依次减小。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受金融风险的影响最小。为了增强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正向影响,应提升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水平,稳妥推进金融广化,开发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金融新产品,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新明  徐长乐  朱元秀  
为了促进长三角高新区的健康发展和对该地高新区现状的合理评价,通过借鉴国内外对高新区发展的评价,针对长三角地区的高新区发展状况建立了一个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利用AHP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利用熵值法计算出长三角高新区的发展水平,然后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该区域内高新区发展水平差距极大,规模经济和结构经济指标差别较为突出;其中上海张江高新区整体水平最高,苏州次之,其他地区高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研究发现各地的工业基础、科研能力、风险资本、政策法规等产业要素不同是造成高新区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的主要原因,最后给出相对应的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红川  韦璐青  黄小军  魏璐璐  
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度有利于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将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划分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创新环境3个子系统,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我国及11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0年全国及11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度均值偏低,其中全国协同度均值仅为0.41;2020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投入子系统有序度值为0.84,较高,产出子系统有序度值为0.97,较高,环境子系统有序度值为0.97,较高;2020年11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各子系统有序度呈现不均衡性,产出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有序度值整体较高,投入子系统有序度值整体偏低;2013~2020年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度均值在全国11省市中排名第1。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易明  彭甲超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1998-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专利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结果显示:(1)总体上看,高新技术产业专利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来自综合技术效率(TEC)的影响;(2)从各省情况看,Malmquist生产指数空间存在差异,但时间上变化不大;(3)从东、中、西三大区域层面看,东部和西部Malmquist生产指数都大于1,而中部地区小于1;(4)基于高技术产业专利创新效率对不同区域进行划分,结果显示高-高型、高-低型、低-高型以及低-低型4种类型省域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旭梅  张旭  王亚娜  
本文结合云模型与概率优势关系,提出基于云概率优势关系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对2010—2015年中国6个区域18个省(直辖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索其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水平及波动情况,分别以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综合能力水平-波动、创新环境水平-波动以及投入-产出为维度进行了分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各区域和省(直辖市)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水平和波动方面差异显著,各区域和省(直辖市)可针对所属类型特点,采取有力措施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玉冬  张博  武川  徐玉莲  
为了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促进产业发展,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与资金链的结构特征和协同作用,从协同效应出发,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与资金链的结构及其关键节点,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与资金链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度2013-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与资金链协同度,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与资金链协同度较低,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最后,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江  
集群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然而,能否协同使用集聚区内企业间的资源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功的关键。本文在综合产业集群理论和协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协同创新模式,并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内、外部两方面对协同创新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燕  孙超  
高端制造业服务化、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同地协同集聚是否可以有效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过门限回归等实证研究发现:在正负外部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倒U型;从产业异质性看,高新技术产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协同集聚的最优水平会更晚进入拐点,且跨过门限值后,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负效应更小;从地区差异性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倒U型关系的后半段,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拥挤效应开始显现;从影响过程看,协同集聚初期的成本积累,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产业间的技术创新、规模效率改进等方面的潜能,现阶段产业协同集聚对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水平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因此,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应充分利用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打破行政地区束缚,各地根据区位优势选择产业发展方向,政府需对企业环境治理成本予以适当弥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玉  邓艳宾  
已有文献对关系管理能力、利用式合作创新进行了研究,但鲜有探讨关系管理能力对利用式合作创新的影响以及网络中心度的调节作用机制。文章以209家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关系管理能力和利用式合作创新的理论关系及网络中心度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关系管理能力与利用式合作创新呈正向关系;网络中心度强化关系管理能力与利用式合作创新的正向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玉  邓艳宾  
已有文献对关系管理能力、利用式合作创新进行了研究,但鲜有探讨关系管理能力对利用式合作创新的影响以及网络中心度的调节作用机制。文章以209家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关系管理能力和利用式合作创新的理论关系及网络中心度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关系管理能力与利用式合作创新呈正向关系;网络中心度强化关系管理能力与利用式合作创新的正向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玉  邓艳宾  
已有文献对关系管理能力、利用式合作创新进行了研究,但鲜有探讨关系管理能力对利用式合作创新的影响以及网络中心度的调节作用机制。文章以209家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关系管理能力和利用式合作创新的理论关系及网络中心度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关系管理能力与利用式合作创新呈正向关系;网络中心度强化关系管理能力与利用式合作创新的正向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