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9)
2023(10714)
2022(9283)
2021(8808)
2020(7671)
2019(17833)
2018(17821)
2017(34162)
2016(18628)
2015(21181)
2014(21376)
2013(20895)
2012(19198)
2011(17349)
2010(17191)
2009(15827)
2008(15778)
2007(13976)
2006(11701)
2005(10187)
作者
(53830)
(45395)
(45290)
(43052)
(28708)
(21786)
(20781)
(17728)
(17227)
(16087)
(15432)
(15360)
(14242)
(14171)
(14073)
(14005)
(13976)
(13434)
(13150)
(13027)
(11227)
(11034)
(10971)
(10435)
(10259)
(10243)
(10086)
(9891)
(9170)
(9037)
学科
(77365)
经济(77282)
管理(53290)
(51305)
(42590)
企业(42590)
方法(40966)
数学(36599)
数学方法(36100)
(20358)
(20108)
中国(17735)
(16897)
业经(15352)
(14345)
贸易(14342)
(13940)
(13469)
(13461)
财务(13423)
财务管理(13392)
地方(13354)
农业(13250)
企业财务(12718)
理论(12156)
技术(11898)
(11805)
(10973)
银行(10939)
环境(10815)
机构
大学(272218)
学院(269843)
(109272)
经济(107098)
管理(105669)
理学(92338)
理学院(91317)
管理学(89502)
管理学院(88992)
研究(86384)
中国(63654)
(55853)
科学(54707)
(49152)
(46395)
(43430)
业大(42250)
中心(41019)
财经(40573)
研究所(40005)
(39338)
农业(36938)
(36885)
(35352)
师范(34956)
经济学(34340)
北京(34012)
经济学院(31284)
(30853)
(30842)
基金
项目(186977)
科学(147494)
基金(137453)
研究(133090)
(120455)
国家(119506)
科学基金(102698)
社会(84475)
社会科(80111)
社会科学(80085)
基金项目(73142)
(72759)
自然(68139)
自然科(66616)
自然科学(66592)
自然科学基金(65417)
教育(62750)
(61916)
资助(56536)
编号(53347)
成果(43056)
重点(42446)
(42175)
(39284)
(38856)
科研(36843)
创新(36420)
课题(36196)
教育部(36171)
大学(35267)
期刊
(110638)
经济(110638)
研究(71087)
中国(45025)
学报(44888)
(40755)
科学(40684)
(39470)
管理(36532)
大学(34058)
学学(32263)
农业(27695)
教育(26361)
技术(24152)
(20686)
金融(20686)
财经(20171)
业经(17948)
经济研究(17448)
(17266)
问题(15417)
(14854)
(14224)
统计(13905)
技术经济(13513)
理论(12730)
(12347)
资源(12134)
科技(11986)
(11968)
共检索到374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戴静超  黄少安  
长期占据的教室座位、临街摊位等默认为“先占者”的专属座位或摊位,这类现象便是“潜产权”,即产权已建立情况下,产权主体使用财产时出现的一种潜在权利。基于巴泽尔产权思想、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等设计博弈模型,分析产权属性分离、非正式制度(先占原则等)、集体行动困境等对潜产权形成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财产使用权附加价值提升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打破集体行动困境,进而引发抵制潜产权、争夺使用权的权利纠纷。但无论是默认潜产权使得财产使用权无法重回公共领域,还是抵制潜产权而付出集体行动成本,均是有失公平或缺乏效率的非最优结果。故财产法定所有者(或政府等)可通过收费或惩处等方式确保权利完整、消除潜产权并达到社会最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董全瑞  张煜  
巴泽尔相对产权思想的特色就在于用产权属性和公共领域来描述相对产权,用合同来分配变化性和规定剩余索取权。其主要贡献为,产权属性是分配给一个人还是不同的人要依据效率准则,对产权施加约束是限制公共领域利益损失的有效方法,组织是分配变化性及规定剩余索取权的装置。其应用价值在于,用可变性和剩余索取权能够解释目前土地收益在农民和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最大限度压缩公共领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产权方法,形成遵守合同的环境是产权方法有效实施的基础。尤其是新常态下在政府放松管制的同时,形成遵守合同的环境是规避"一放就乱"循环的有效途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白晔  
产权函数是巴泽尔对其产权保护思想的凝练,从他人企图夺取(QG)、自己努力保护(SP)和政府予以保护(GP)三个方面,巴泽尔系统论述了关于产权保护的思想。而追求权利价值最大化,无疑是个人进行攫取行为和保护行为并不断进行边际调整的根本原因。他人企图夺取的一种情形是在交易中侵占明确分割给对方的以及进入公共领域的属性价值,另一种情形是在非市场交易中侵占非其所有的财产。个人保护产权的方法是减少进入公共领域内的价值或者降低公共领域内被他人攫取的价值,并通过施加限制避免相互之间的侵权行为。国家有责任辅助个人保护自己的财产,防止人们染指非其所有的商品属性。但政府保护产权也要花费成本,必要的政府限制旨在减少保护...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润锋  
在巴泽尔对产权的研究中,属性、变化性和公共领域构成了其产权分析的特色,其中属性分析是其产权分析的基础。巴泽尔开创性地运用属性这一工具分析了几乎所有的产权问题,对很多问题给出了新的解释,为产权分析增添了新的工具,发展了产权理论,从产权概念、产权界定和产权配置三方面分析巴泽尔产权分析的属性基础。因为资产有不同属性,而这些属性又分属于不同的人,所以在使用、让渡时会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由于人们对于属性的认识有限,所以经济产权从未像法律产权那样清晰界定;现实中应该把资源配置给那些对产出影响最大的属性所有者,避免产权被稀释,从而提高经济效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志帆  
经济组织研究是巴泽尔产权分析框架的重要应用。巴泽尔从商品产权属性化与分割化的特征事实出发,得到组织是对所有权被分割的实体管理的重要结论。为了使资产净值最大化,除了应当对产权实施必要的限制外,还应当对变化性进行合理的配置,以使带来更大变化性的个人对其行为提供担保。由于变化性的分配是合同的主要内容,组织可以被视为一组由股权资本担保的合同的集合,担保功能决定着企业的规模。巴泽尔基于其独特的产权分析框架的研究不仅是对企业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丰富与发展,也为不完全合约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微观基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志帆  
经济组织研究是巴泽尔产权分析框架的重要应用。巴泽尔从商品产权属性化与分割化的特征事实出发,得到组织是对所有权被分割的实体管理的重要结论。为了使资产净值最大化,除了应当对产权实施必要的限制外,还应当对变化性进行合理的配置,以使带来更大变化性的个人对其行为提供担保。由于变化性的分配是合同的主要内容,组织可以被视为一组由股权资本担保的合同的集合,担保功能决定着企业的规模。巴泽尔基于其独特的产权分析框架的研究不仅是对企业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丰富与发展,也为不完全合约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微观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冷清波  杜天真  
简要回顾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过程,对我国森林资源产权的特点进行理论归纳;针对产权界定和保护中出现的问题,以Barzel独特的产权理论为分析框架,在剖析问题根源的基础上,对完善产权界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权保护和管理机制、改革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加强产权自我保护和法律保护等方面进行经济学分析和法理探讨;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具体管理措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丁贵  田光  
价值剩余、产权剩余和信息剩余思想分别源自马克思、巴泽尔和作者创设,它们各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彼此之间联系广泛却又存在多维差异,这种比较研究具有生动的现实意义和新颖的理论意义。理论意义上表现为马克思主义资本逻辑与产权逻辑、信息逻辑关系的提炼,资本逻辑突出的是生产资料私有权基础上的劳资之间的经济不平等关系,产权逻辑信奉的是权力是否界定拥有,信息逻辑强调的是信息力量对利益分配的决定作用,三种逻辑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影响。现实意义上强调对现实经济社会问题的说明需要多种逻辑的协同合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国杰  段贵恒  李文慧  
分析组织内发生的冲突,为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激励机制提供了契机,但在管理实践中,如何在组织中维持一定水平的冲突,提升组织绩效往往比较困难。本文尝试借助博弈论观点,对给定理性局中人即组织成员在冲突中通过其最优选择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最终达到博弈均衡加以解释,并以Morgan解决模式为例,对组织冲突行为给出最优冲突解决方案,即强制下并给予民主行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洪名勇  郑丽楠  
从巴泽尔产权保护理论的视角对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损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解释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保护存在的本质问题。产权不完全是农民权益受损的根源所在。进入公共领域内的价值较高以及他人攫取公共领域的价值是农民权益受损问题的主要来源。追求经济权利价值最大化,是他人攫取行为和农民保护行为的根本原因。农民个人与政府保护农民权益的途径是减少公共领域内留存的价值或降低被他人攫取的价值,并通过产权限制避免侵权行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佩珈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将提高资本的质量、扩大风险覆盖面,并采用前瞻性的期望损失准备金和建立缓冲资本等方式克服亲周期效应,同时引入杠杆率、流动性指标作为新的监管手段来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这些改革将使银行业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银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可能会有所下降,强调风险收益匹配的资本质量管理势在必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准则的改变将对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文章认为,加大交易对手(Counterparty Risk)风险管理,方向正确,但道路漫漫;对第一支柱进行改革缓解亲周期性,将以牺牲风险敏感性为代价,有违于新资本协议初衷杠杆比率计算存在较大争议,监管有效性值得商榷;期望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政策挑战传统会计概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程民选  
巴泽尔从产权的相对性视角,强调必须区分法定权利与经济权利,论述了从来不会有绝对的产权以及权利的产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西方产权经济学的代表性人物中,巴泽尔是从商品属性入手分析产权界定的困难并进一步探讨权利的分割,由此深入到公共领域探讨共同财产问题的学者。在产权理论发展史上,巴泽尔也是率先对于任何限制产权的行为都有害的传统观点提出挑战的学者。巴泽尔产权理论所凸显的另一个视角,就是重视个人在产权领域的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雪涛  
产权理论试图通过研究产权结构和交易成本对经济行为的影响来推动经济学的发展。在微观层面的研究中,巴泽尔的工作发展了产权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使人们对于产权界定、交易成本、交易的组织和方式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他提出资产属性和测度成本的概念,进一步澄清了交易的本质,并应用它们解读现实社会中各种经济现象,说明了公共领域存在的意义、合同以及交易组织差异性的原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中秋  
巴泽尔重新厘清了产权、交易成本和最大化概念,提出或阐明了资产属性、变化性、公共领域和共同财产、法律权利和经济权利等独特的概念,并将资产属性化作为产权界定的逻辑起点。巴泽尔产权界定的逻辑运用非价格机制的独特理路,注重个人的努力和边际调整,为推进现代产权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巴泽尔产权分析中的一些概念,如变化性、产权分割、限制等,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巴泽尔产权理论难以数理化的特点限制了它的推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