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3)
- 2023(15257)
- 2022(12938)
- 2021(12671)
- 2020(10253)
- 2019(24273)
- 2018(24182)
- 2017(44349)
- 2016(25008)
- 2015(28582)
- 2014(28675)
- 2013(27826)
- 2012(25856)
- 2011(23634)
- 2010(23828)
- 2009(21284)
- 2008(20799)
- 2007(18396)
- 2006(16323)
- 2005(14444)
- 学科
- 济(94102)
- 经济(93989)
- 管理(64361)
- 业(57480)
- 企(47106)
- 企业(47106)
- 方法(42012)
- 数学(35958)
- 数学方法(35566)
- 中国(33718)
- 农(25585)
- 教育(25202)
- 财(22836)
- 学(22503)
- 贸(21777)
- 贸易(21763)
- 易(21296)
- 业经(20434)
- 理论(20304)
- 地方(18679)
- 制(17030)
- 农业(16693)
- 和(16194)
- 技术(15224)
- 环境(14496)
- 银(14119)
- 银行(14086)
- 发(13798)
- 融(13750)
- 金融(13748)
- 机构
- 大学(352645)
- 学院(343610)
- 济(135140)
- 经济(132125)
- 管理(128785)
- 研究(121059)
- 理学(110377)
- 理学院(109017)
- 管理学(107199)
- 管理学院(106524)
- 中国(87032)
- 京(77847)
- 科学(72356)
- 财(62155)
- 所(60019)
- 范(55935)
- 师范(55568)
- 研究所(54628)
- 中心(53293)
- 江(51213)
- 北京(50700)
- 财经(49557)
- 农(48824)
- 业大(46563)
- 师范大学(45557)
- 经(45237)
- 院(43572)
- 教育(42017)
- 经济学(41728)
- 州(41677)
- 基金
- 项目(228309)
- 科学(179949)
- 研究(177260)
- 基金(162798)
- 家(140232)
- 国家(138940)
- 科学基金(118201)
- 社会(109452)
- 社会科(103406)
- 社会科学(103382)
- 教育(87646)
- 省(86987)
- 基金项目(85251)
- 划(75456)
- 编号(74401)
- 自然(73123)
- 自然科(71398)
- 自然科学(71382)
- 自然科学基金(70114)
- 资助(66842)
- 成果(64572)
- 课题(54014)
- 部(53057)
- 重点(51998)
- 发(49190)
- 创(47028)
- 教育部(46496)
- 项目编号(45538)
- 大学(44617)
- 国家社会(44427)
- 期刊
- 济(148956)
- 经济(148956)
- 研究(115208)
- 中国(76963)
- 教育(71516)
- 学报(52890)
- 科学(47797)
- 管理(47352)
- 财(46003)
- 农(44723)
- 大学(41504)
- 学学(36550)
- 技术(33815)
- 农业(31773)
- 融(27088)
- 金融(27088)
- 图书(25543)
- 财经(25313)
- 经济研究(23654)
- 业经(21779)
- 经(21729)
- 问题(19927)
- 贸(18263)
- 职业(18245)
- 书馆(18179)
- 图书馆(18179)
- 业(17006)
- 坛(16997)
- 论坛(16997)
- 理论(16419)
共检索到528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德广
潘懋元教授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设了"高等学校教育学",提出了高等学校教育与普通学校教育的两大区别,并提出要建立"高等专业教育学"的构想。1978年正式提出创建"高等教育学"。1984年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潘先生是系统提出高等教育特点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第一人,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倡导者,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的开拓者。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潘先生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上勤于思考,笔耕不止。他的足迹踏遍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大地,去了数百所高校,做了上千场报告,一直引领着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他博大精深的理论底...
关键词:
潘懋元 高等教育学科 创始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近3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潘懋元先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他主编的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第一次构建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立的重要标志;(2)他领导创建了全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率先招收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积极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的成立,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训练制度化"与"研究制度化"过程,使得高等教育学成为一个新兴的知识领域。
关键词:
潘懋元 高等教育学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车如山
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除了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进程以及个人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外,也深受前辈教育家思想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中无不体现出对现实的关注。作为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他始终坚守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宗旨,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崇高的学术境界。
关键词:
潘懋元 高等教育思想 实践品格 社会责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中 刘志文
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只有当高等教育研究践行其应尽的社会责任,才能使高等教育切实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是通过高等教育研究者来实现的。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增强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感,注重高等教育研究的先导性,重视对高等教育本质与规律的探求,选择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坚持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普适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责任意识 潘懋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小强
在我国目前的学科体系中,没有哪门学科的建设发展像高等教育学这样特殊。潘懋元的学科建设思想影响了这门学科的建设历程。其学科建设思想可总结为五条:立足需要,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内外结合,加快学科全面建设;聚众所长,倡导多学科研究方法;海纳百川,推动群众性高等教育研究;双管齐下,坚持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这一思想体现了大科学时代学科建设的正确方向,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创新,对其他新兴学科的创生建设和科学体系的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学科建设 潘懋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潘懋元先生所做的高等教育学研究,其开拓性和奠基性是世人公认的,他是名副其实的学界泰斗。对这样一位大成之师来说,他的学术生活既在学问之中又在学问之外,成就的是立于学问又超越学问的大学问,主要表现在:做有责任担当的学问,做"顶天立地"的学问,用宽广的胸怀做学问,以学术为志业做学问。
关键词:
潘懋元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思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文
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创者潘懋元教授十分关注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他辩证地看待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关系,确立了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地位;积极倡导多学科研究方法,推动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发展;热情为分支学科的专著作序,鼓励学者进行分支学科理论研究;招收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培养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骨干力量。分析潘懋元教授的相关论述,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未来的发展提供以下启示:正确认识分支学科与主干学科的关系,走学科建设与问题研究并重的道路,在发展中既要重视知识增长也要注重组织发展。
关键词:
潘懋元 高等教育科学 学科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正>2023年12月11日,“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会议围绕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学术贡献、人格魅力与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主题展开研讨。学会会长杜玉波、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出席会议并致辞,副会长林蕙青,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高等教育研究院原院长钟秉林作视频发言。学会副会长管培俊、邬大光,监事长孙维杰,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马陆亭,厦门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潘世墨等出席会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此期间涌现出了一批从事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杰出人物。王承绪教授、潘懋元教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立平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原名为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它是专门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组织。潘懋元作为其主要的倡议者、筹建者、领导者和引领者,对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的筹备、创建、创新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重大贡献。
关键词:
潘懋元 高等教育 研究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泽彧 曹如军
20余年来,潘懋元先生为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界后辈们作序跋百余篇。这些序跋反映出潘先生对学与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成人与成事,历史、现实与未来,国际化与本土化等关系的精辟认识和独到见解。
关键词:
潘懋元 序跋 思想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今年教师节前夕,在厦门大学的科艺楼,福建电视台为潘懋元教授录制个人专访节目。在录制前,潘懋元早早来到现场,学生、教师、记者轮番上前与他打招呼,致以问候。潘懋元满头银发,精神矍铄,他对每个人既谈笑风生,又态度谦和。虽然已经94岁了,但潘懋元仍然在开讲座、带博士生,活跃在校园和学术界。潘懋元15岁从教,至今已有79载。上世纪50年代初,他在全国率先开始讲授"高等学校教育学",到上世纪80年代初,高等教育学正式成为独立学科,潘懋元成为中国高等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教授 ,1 92 0年出生于广东汕头。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召集人。现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高教学会顾问、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潘懋元教授在中国创建高等教育学新学科 ,主编了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 ,成为中国第一位博士生导师 ,培养了第一批高等教育研究硕士生和博士生。潘懋元教授主要著作有《高等教育学讲座》 ( 1 983 )、《高等教育学》 ( 1 984)、《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 ( 1 991 )、《新编高等教育学》 ( 1 996)、《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广
1978年5月17日成立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前身,是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它的建立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0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潘懋元先生的带领下,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部分专家学者,联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30年来的发展历程,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昨天,畅谈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今天,展望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明天,以之纪念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建院30周年。我们相信,厦门大学教育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广云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前瞻性理论——潘懋元学术思想研究之二杨广云在《试述潘懋元先生的学术思想体系》(载本刊1996年第2期)一文中,我们概述了其高等教育思想的理论框架。然而潘懋元先生并没有满足于抽象的理论框架,而是具体、深入地研究了制约当代中国高教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