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5)
- 2023(6486)
- 2022(5613)
- 2021(5109)
- 2020(4392)
- 2019(10112)
- 2018(10029)
- 2017(20000)
- 2016(10839)
- 2015(12386)
- 2014(12487)
- 2013(12403)
- 2012(11720)
- 2011(10712)
- 2010(10794)
- 2009(10297)
- 2008(10277)
- 2007(9128)
- 2006(8128)
- 2005(7481)
- 学科
- 济(49073)
- 经济(48999)
- 管理(35548)
- 业(31293)
- 企(26844)
- 企业(26844)
- 方法(20466)
- 数学(18397)
- 数学方法(18229)
- 制(14119)
- 财(13755)
- 中国(11491)
- 体(10740)
- 农(10725)
- 业经(9702)
- 贸(9440)
- 贸易(9432)
- 易(9230)
- 融(9015)
- 金融(9013)
- 银(8853)
- 银行(8839)
- 行(8495)
- 地方(8369)
- 务(8064)
- 财务(8042)
- 学(8041)
- 财务管理(8022)
- 体制(8017)
- 企业财务(7632)
- 机构
- 大学(159893)
- 学院(157453)
- 济(72380)
- 经济(71000)
- 管理(59036)
- 研究(56153)
- 理学(50296)
- 理学院(49790)
- 管理学(49074)
- 管理学院(48795)
- 中国(44392)
- 财(36495)
- 京(32539)
- 科学(30303)
- 所(28364)
- 财经(28210)
- 经(25601)
- 中心(25417)
- 研究所(25190)
- 农(24077)
- 江(24025)
- 经济学(23618)
- 经济学院(21246)
- 财经大学(21142)
- 业大(20929)
- 北京(20486)
- 院(20136)
- 州(18694)
- 农业(18554)
- 范(18302)
- 基金
- 项目(101537)
- 科学(80768)
- 基金(75905)
- 研究(74382)
- 家(65982)
- 国家(65485)
- 科学基金(56059)
- 社会(49604)
- 社会科(47210)
- 社会科学(47203)
- 基金项目(39341)
- 省(38123)
- 自然(35188)
- 教育(34903)
- 自然科(34409)
- 自然科学(34402)
- 自然科学基金(33837)
- 划(32337)
- 资助(32178)
- 编号(28550)
- 成果(24795)
- 制(24563)
- 部(24093)
- 重点(23316)
- 教育部(21307)
- 创(21228)
- 国家社会(21215)
- 发(20918)
- 课题(20597)
- 人文(20193)
共检索到248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虹
货币合作,一般指区域性汇率制度的选择,东亚货币合作,则指1997年亚洲货币危机后,在东盟+中国、日本、韩国范围内探讨能否通过采取某种合作钉住制度或其他汇率选择,以控制东亚各国间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防止危机的冲击。货币合作还涉及危机管理,特别是探讨如何在国际储备方面协调合作,防范国际资本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力臻 谢朝阳
本文以目前东亚货币合作格局下人民币所处的不利地位为分析的起点 ,探讨了东亚货币危机“传染性贬值”的自我实现性:当区域内某一货币贬值后 ,特别是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的日元贬值后 ,人民币继续保持钉住美元的汇率安排会损害国内经济的增长与稳定 ,而现行的东亚双边货币互换合作机制的自身缺陷 ,易于陷中国于窘境;论文为东亚货币合作设定了一个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合作方案 ,即建立“东亚汇率合作基金”及“钉住混合驻锚的货币篮制” ,以寻求汇率的稳定 ,规避金融危机的风险 ,平衡各国在货币合作中的成本与收益;在此基础上 ,从东亚货币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相关性 ,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海红
反思这次东亚货币危机,我们不能不考虑其中的汇率制度因素。东亚各国普遍采用的类似钉住的汇率制度曾经在东亚经济起飞和快速增长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同时,也正是这种汇率安排成为促成这次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多数危机国家已经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汇率制度,而...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慧刚
东亚货币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其核心目标是实现东亚汇率稳定。BBC规则、AERM和YenBloc等六种构想是目前关于构建东亚稳定汇率机制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案,每一种方案都有其优势和缺陷。构建东亚汇率稳定机制,首先是要实现双边汇率稳定,再实现“次区域”汇率稳定,最后实现东亚整体汇率稳定。
关键词:
东亚货币合作 汇率稳定机制 方案 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严美姬
目前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已经形成自己的区域货币体系,唯独亚洲地区仍然是一盘散沙,亚洲 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更加让东亚国家清醒地认识到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重要性。本文在分析东亚 汇率制度的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博弈分析的方法求得在非合作与合作的条件下东亚货币篮子货币 构成的纳什均衡解,并给出东亚地区最优汇率制度安排。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货币篮子构成 博弈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邓练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显示出该地区在汇率制度安排上的不合理。本文探讨了固定汇率、单独浮动汇率以及建立通货区对东亚地区各国的适用性,最后提出以钉住篮子货币的区域汇率合作安排作为通向通货区过渡阶段的建议。
关键词:
东亚地区 汇率制度 通货区 篮子货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漓高 王莉
亚洲金融危机后,区域汇率合作与协调的重要性逐渐成为东亚各国的共识。本文分析了东亚地区汇率合作可能选择的各种方式,即建立日元集团、爬行波幅钉住货币篮子、共同钉住美元和建立类似欧洲的亚洲汇率机制,并提出现在最具可行性的选择是爬行波幅钉住货币篮子制度。在此基础上,东亚各国以后长期的货币合作可以采取更高级的汇率合作与协调方式。
关键词:
东亚 合作 汇率制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倩
东亚经济体汇率动态和汇率相关性检验表明:人民币两次汇改后,东亚货币整体关联度较高,出现了联动的态势。本文基于新外部货币模型估计东亚经济体汇率制度中隐含锚货币的权重,同时测度汇率制度弹性指数,重点考察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东亚经济体汇率制度的影响。各经济体汇率制度出现在钉住美元——钉住货币篮子切换的趋势。人民币对一些东亚货币的影响明确显现。未来东亚区域锚货币的选择中,人民币具有潜力成为区域锚货币。
[期刊] 征信
[作者]
尹航
我国货币错配程度的累积加剧了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大了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在测算我国货币错配程度的基础上,用开放经济均衡模型分析错配约束与汇率波动的产出冲击效应,并对人民币汇率安排进行经验证据检验。结果发现:非对称特征使资产型错配对我国的冲击更大、错配逐渐积累加剧浮动恐惧并表现为害怕升值,进而严重阻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定价进程。有针对性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提升汇率管理效力,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并推进人民币境外贷款,加快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合作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晓 丁一兵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暴露出东亚各经济体此前实行的可调整钉住美元汇率制度所存在的重大缺陷。危机之后,东亚地区的汇率制度问题引起了国际经济学界的关注,各国或地区也相继对汇率制度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多数国家或地区名义上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少数国家或地区实行严格的固定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欣
通过分析东亚国家在东亚金融危机前、中、后不同阶段汇率制度选择的变化,发现东亚国家或地区汇率制度以"钉住美元"为主线,基本符合东亚经济特征。汇率波动存在传染效应,汇率制度缺乏合作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浮动恐慌。东亚汇率制度演变的基本结论是:东亚各国或地区能否抵抗货币攻击,与采取的汇率制度密切相关。东亚各国或地区的汇率制度需要根据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变得困难且不合时宜。
关键词:
东亚国家 汇率制度 选择 演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许少强
我国加入WTO现在仅是时间问题。“入世”后,我国必定会加快金融开放的步伐,资本流出入管制将会逐步放松。这样,自1997年底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上被固定在1美元兑8.28元水平上不变的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显然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虽然固定不变的钉住美元制有利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用富
中国现存的汇率制度效率较低 ,有一定风险 ,且央行管制成本较高 ,故存在着重新选择的必然态势。本文首先给出了 Krugman目标区汇率的理论分析及其检验结果 ,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目标区汇率的优点以及对于中国的适用性 ,从而逻辑地推导出 :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中 ,目标区汇率是一个现实的、较优的选择。
关键词:
目标区汇率 金融开放 制度选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雷达 于春海
20世纪80年代以后,理论研究对货币政策目标和汇率制度选择问题进行了新的诠释,国际经验为此提供了实证支持。应用于中国的现实情况,在开放和发展进程中,不完全的资本流动性、现实经济中的多重政策目标以及宏观经济内外失衡之间的传导机制,使得中国在实施货币政策的同时,应该而且能够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倪海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