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2)
2023(17829)
2022(15328)
2021(14360)
2020(11923)
2019(27441)
2018(26866)
2017(51657)
2016(27853)
2015(31260)
2014(30821)
2013(30379)
2012(27698)
2011(25117)
2010(24796)
2009(23426)
2008(22693)
2007(19819)
2006(17356)
2005(15496)
作者
(77778)
(64574)
(64336)
(61013)
(41186)
(30788)
(29079)
(25172)
(24631)
(22990)
(22010)
(21874)
(20405)
(20300)
(19972)
(19836)
(19102)
(19014)
(18560)
(18498)
(15947)
(15690)
(15391)
(14683)
(14421)
(14353)
(14220)
(14053)
(13010)
(12577)
学科
(112682)
经济(112522)
管理(83608)
(77309)
(64608)
企业(64608)
方法(51944)
数学(45385)
数学方法(44947)
中国(32216)
(31178)
(29672)
(25164)
业经(25049)
(23152)
贸易(23137)
(22525)
(22099)
地方(19643)
(19339)
(19298)
财务(19264)
银行(19260)
财务管理(19224)
农业(19148)
(19008)
金融(19004)
(18393)
企业财务(18252)
理论(17591)
机构
大学(396340)
学院(392952)
(165827)
经济(162550)
管理(155540)
理学(134561)
理学院(133103)
研究(132965)
管理学(131015)
管理学院(130294)
中国(102576)
(83787)
(78565)
科学(77787)
(65171)
财经(62928)
中心(59828)
研究所(59001)
(58205)
(57403)
(55572)
业大(54780)
北京(53255)
经济学(51788)
(50672)
师范(50244)
(48238)
财经大学(47062)
经济学院(46670)
农业(45517)
基金
项目(266532)
科学(211478)
研究(197755)
基金(196596)
(170302)
国家(168974)
科学基金(145966)
社会(127812)
社会科(121241)
社会科学(121216)
基金项目(103350)
(100487)
自然(93032)
自然科(90877)
自然科学(90856)
教育(90758)
自然科学基金(89273)
(85258)
资助(81118)
编号(79606)
成果(65122)
(60463)
重点(59396)
(56014)
(55533)
课题(54465)
国家社会(53525)
教育部(52828)
(52078)
创新(51866)
期刊
(179777)
经济(179777)
研究(120586)
中国(74884)
(59894)
学报(58390)
管理(57625)
科学(55139)
(52884)
大学(45182)
学学(42459)
教育(42001)
(37819)
金融(37819)
农业(36324)
技术(32052)
财经(31617)
经济研究(29911)
业经(28346)
(27069)
问题(23210)
(20412)
理论(19374)
(19075)
技术经济(18489)
图书(18393)
世界(17578)
科技(17486)
国际(17436)
实践(17241)
共检索到580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丁宏术  
制度是约束证券市场效率的外部条件。我国证券市场不是自然演变而是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建立的。通过行政手段在短时期可以将证券市场的基础设施以及制度框架建立起来,以政府强制建立的制度体系及行政契约关系替代市场自然法则,实现证券市场超常规的发展。但从长期看,政府主导市场制度会与市场机制发生冲突,导致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激励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当市场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需要借鉴证券市场自然演变的制度模式,完善证券市场非正式制度和外部环境,实现证券市场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宗新  郭明新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具有“新兴 +转轨”的双重属性 ,存在一定程度的信用缺失 ,信用制度没有建立起来 ,证券市场主体缺乏信用规范 ,投资者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 ,这对新兴市场的持续性发展造成严重约束。体制转轨中证券市场信用缺失的制度根源 ,在于市场信用与政府行政信用存在严重冲突 ,上市公司存在体制性的诚信危机。因此 ,推进证券市场信用制度重构已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路径选择 :(1)确立适应新兴市场的证券监管思路 ;(2 )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信用制度和诚信问责制度 ;(3 )完善证券信用评级制度 ;(4 )发挥中介机构在信用制度重构中的监管职能 ;(5 )加大信用制度的执法力度。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强  
中国证券市场的诚信缺失屡禁不止,其根源在于法律制度不健全,缺乏直接立法,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法律内容欠缺。执法难度大、守信成本高、失信成本低也对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当务之急是: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法、征信法和失信惩罚法,完善中国证券市场诚信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完善失信惩戒、守信受益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灵华  
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具有内生的制度缺陷。在以国有企业为其主要融资对象的市场里 ,制度上存在市场割裂、股权扭曲、一股独大等问题 ,市场一定具有先天的制度性缺陷 ,造成投资者 (机构和个人 )以投机的动机对待股市 ,上市公司以圈为目的上市 ,必然出现股票价格高企脱离投资价值 ,又引出中国的政策市 ,这种缺陷并不是管理层通过改变游戏规则所能够弥补的 ,而是与国有企业与生俱来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聪  段西军  
以哈佛大学的梅森 (Mason)和贝恩 (Bain)等人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 ,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 ,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 ,构造了一个既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 (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 (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 (简称SCP框架 )。这一分析方法 ,为个别产业的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所提供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 ,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结构与佣金制度、证券公司在经纪业务中的竞争行为与固定佣金制度 ,证券市场绩效与固定佣金制度 ,证券交易成本的调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麟乐  张一  卢方元  
QFII制度作为实现资本市场渐进开放的过渡性安排,已经在多个国家成功实施。我国从2003年正式引入QFII制度,希望其能够对证券市场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提高市场的稳定性水平。作者通过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对我国引进QFII前后的市场波动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QFII在总体上对我国市场稳定性改善作用不明显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艾洪德  武志  
文章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考察中国证券市场制度 ,从市场初始制度安排与政府地位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市场主体的制度供给行为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不连续性向连续性回归的市场化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丁宏术  
与成熟国家证券市场的噪声交易零的特征不同,中国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直接影响投资者行为,导致证券市场功能紊乱。其原因在于中外证券市场经历了不同的制度演化路径,中国证券市场制度产生的基础既不是自然演变,也不是投资者的内生需求,而是基于经济改革及企业融资的需要,由政府"有形之手"通过强制制度变革建立起来,中国的噪声交易与证券市场演变过程中的制度安排有直接的关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成栋  
中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取得了骄人成绩,但也出现了资本市场基础建设滞后、自我约束软化、监管不力和由此导致的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扭曲,融资、投资、效率不相匹配,市场持续走低,政府隐性支出膨胀,投资者亏损严重,市场人气下降,情绪激化等使人担忧的问题。这虽然是我国证券市场起步初始阶段难以避免的现象,但是面对现实,我们建议政府尽快采取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端正市场理念、控制市场态势、完善市场建设、加强市场监管、还原市场资源配置和价格发现功能,实现市场的投融资功能一体化,为我国经济的振兴和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姚先国  陈道江  
我国证券市场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许多先天性的障碍,致使其应有的资源配置功能缺失,表现为上市公司经营能力的整体性劣化。政府的制度安排和证券市场内在的运作规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一差异是证券市场功能缺失的制度性根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铁  古志辉  
从实证角度对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和基本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得知,证券市场由于缺少组织和制度保障,因而具有突出的投机性和不稳定性。伴随着金融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张,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必须再挖掘和重新定位,证券经营机构也必须壮大和崛起。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汪月祥  孙娜  
全流通下的证券市场解决了股权分置下上市公司“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问题。作为证券市场健康运行不可缺少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在股权分置和全流通背景下既存在共性,也存在一些差异。本文在分析这些特点和差异的基础上,指出在全流通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基于股价行为的盈余管理不会比股权分置下减弱,而证券市场频繁的收购行为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会计师事务所的频繁变更。因此,证券市场无论怎样变化,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管仍然是一切工作的重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慕刘伟  
不规范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所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作为一种制度创新 ,现代中国证券市场与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金融体制、金融调控方式和管理模式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基于这一认识 ,本文运用制度分析方法 ,对中国证券市场不规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新  姚力  厉格非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形成 ,归因于政府对证券市场发展的隐性担保契约。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均衡”约束及其制度安排上的内在缺陷 ,引致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产生 ,并通过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下的企业上市包装、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投资者行为投机化和市场泡沫“制度化”得以扩散与强化。本文认为 ,制度风险源于市场制度设置本身 ,化解制度风险只有通过制度创新路径 ,解除政府隐性担保契约 ,才能提高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功能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