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620)
2023(23962)
2022(20472)
2021(19055)
2020(16140)
2019(36680)
2018(36291)
2017(69100)
2016(37733)
2015(42525)
2014(42280)
2013(41430)
2012(38646)
2011(35020)
2010(35710)
2009(33219)
2008(32672)
2007(29385)
2006(25853)
2005(23228)
作者
(109595)
(91509)
(90969)
(86603)
(58299)
(44082)
(41459)
(35681)
(34723)
(32973)
(30996)
(30909)
(29263)
(29190)
(28385)
(28243)
(27129)
(26969)
(26383)
(26165)
(23016)
(22683)
(22417)
(20912)
(20537)
(20420)
(20343)
(20264)
(18546)
(18224)
学科
(162741)
经济(162575)
管理(110000)
(104072)
(86573)
企业(86573)
方法(68333)
数学(58725)
数学方法(57831)
中国(43975)
(42413)
(39476)
业经(36200)
地方(35937)
(35763)
(30075)
农业(28319)
(27904)
贸易(27886)
理论(27264)
(26949)
技术(26224)
(25021)
银行(24955)
(24439)
金融(24435)
(24097)
(24021)
财务(23914)
(23880)
机构
大学(539024)
学院(538840)
(218560)
经济(213741)
管理(206748)
研究(185258)
理学(177572)
理学院(175508)
管理学(172091)
管理学院(171095)
中国(139377)
(115636)
科学(114618)
(101522)
(94561)
(88606)
研究所(85573)
中心(83875)
(81971)
财经(79962)
业大(78930)
北京(73528)
(72939)
(72425)
师范(72211)
农业(69164)
(67204)
经济学(66229)
(65946)
经济学院(59358)
基金
项目(357220)
科学(280403)
研究(260464)
基金(257150)
(224482)
国家(222578)
科学基金(190618)
社会(163416)
社会科(154796)
社会科学(154757)
(140838)
基金项目(134432)
自然(123787)
教育(121679)
自然科(120923)
自然科学(120892)
自然科学基金(118707)
(118301)
资助(107160)
编号(106462)
成果(87639)
重点(80748)
(78318)
(77973)
(75044)
课题(74826)
创新(69815)
科研(67942)
教育部(67139)
国家社会(66913)
期刊
(246838)
经济(246838)
研究(159964)
中国(110951)
学报(85548)
(80537)
(79154)
管理(78624)
科学(78087)
教育(65623)
大学(64536)
学学(60490)
农业(55114)
技术(50047)
(49012)
金融(49012)
业经(39955)
经济研究(39878)
财经(39420)
(33905)
问题(31441)
(29808)
图书(28392)
技术经济(27610)
统计(27284)
(25393)
科技(25210)
(25042)
(24660)
理论(24349)
共检索到813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邓剑虹  刘敏  
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创新给区域智造产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以珠海、深圳临港经济区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利用173家规模以上智能制造企业2015-2017年政府治理创新前后的工业经济指标数据,运用SIENA模型,从动态演化视角对大数据监管下的政府治理创新与区域智造产业协同发展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大数据监管创新政府治理对区域智造产业发展的促进效果显著,且在发展周期上表现为治理创新、工业经济发展与地方社会贡献的协同演化稳定性。据此,给出有利于政府现代治理创新与区域智造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江朋  邱添  张璞  
分析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要素和科技金融发展现状。以我国29个省份作为研究样本并分为东北、东南、西北、中部和南部5个区域,建立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同度模型计算区域复合系统的有序度和协同度,结果显示:东南协同状况最好,其次是中部和南部,东北和西北呈非协同状态,发展水平最低。进而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引入空间因素探究各因素对区域复合系统协同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支持、资本市场回报、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和高新市场竞争力对区域复合系统协同度有正反馈效应,而开放程度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促进区域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翌琳  
当前我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自主创新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形成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本文系统梳理区域创新多层次主体、多种类创新要素、众多关联产业的关系脉络和传导机制,构建区域创新系统评价体系,对2001-2010年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状况进行横向纵向的综合分析,并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将31省区市分为4种类型,归纳出4种不同类型区域的创新系统发展模式。本文从现实角度用科学数据描述、分析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区域均衡发展问题,为推进国家创新进程提供实务性思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晓云  陈金燕  苏义坤  
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两大议题。本文分别从公共耦合和内容耦合角度出发,运用修正耦合模型对我国30个省区的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显示:(1)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都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并且数字经济的两极分化程度较绿色经济更为严重;(2)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但绿色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不及数字经济;(3)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公共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且呈现出"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4)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内容耦合协调度上升幅度明显,但需避免内部子系统间的差异扩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晓云  陈金燕  苏义坤  
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两大议题。本文分别从公共耦合和内容耦合角度出发,运用修正耦合模型对我国30个省区的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显示:(1)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都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并且数字经济的两极分化程度较绿色经济更为严重;(2)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但绿色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不及数字经济;(3)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公共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且呈现出“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4)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内容耦合协调度上升幅度明显,但需避免内部子系统间的差异扩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晓云  陈金燕  苏义坤  
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两大议题。本文分别从公共耦合和内容耦合角度出发,运用修正耦合模型对我国30个省区的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显示:(1)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都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并且数字经济的两极分化程度较绿色经济更为严重;(2)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但绿色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不及数字经济;(3)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公共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且呈现出“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4)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内容耦合协调度上升幅度明显,但需避免内部子系统间的差异扩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毕克新  孙德花  
根据协同学的序参量原理和役使原理,建立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的协调度模型,采用2000-2008年制造业企业科技活动的面板数据,对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2001-2008年,我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的程度并不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傅为忠  李孟雨  
应用经济学弹性理论对ISM模型进行了改进,并以东部地区为例,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层次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影响因素是公路运营里程、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和经济结构,根本影响因素是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邮政业务总量、地区生产总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倩  汪传旭  
本研究从产业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投入产出数据分析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相互支持度。运用耗散系数中的直接消耗系数和中间投入度系数构建两个产业之间的相互支持程度。结论表明: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协同关系。其协同发展为物流企业的利润增长开拓新的空间,促进物流业长效发展,也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二者产生耦合效应,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是当代形势下构建又好、又快新型经济体系的必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谌玲  
基于河南省1993~2012年的样本数据,借助SVAR模型考察了物流发展水平与金融发展深度和广度的内生协同机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广度的提升对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长期具有正的效应,但是金融发展深度还没有达到有效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而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对金融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长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短期会产生抑制效应。因此,为了使区域金融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加强金融创新、设计符合金融与物流协同发展的物流金融产品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玲  陶士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结合空间经济学非对称FC模型的理论,构建区域金融差异影响的实证模型,并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区域金融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论表明,东部和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部区域金融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交易成本的降低将促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却会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出现衰退现象。另外,劳动力要素、政府政策支持和科研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晓玲  王孟孟  
本文利用1992-2011年间中美两国服务贸易的GL指数、服务市场开放度、服务业占GDP比重以及服务业就业比重等指标,分别研究了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与中、美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协同及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中美双边服务贸易在整体上处于高产业内贸易水平,但在分部门上发展不均衡;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逐渐提升,但发展程度与美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与中美两国各自服务业的发展间存在长期与短期的均衡关系;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存在单向影响机制,且美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对中美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祝佳  
基于不同金融产业视角,以2003-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四阶三角剖分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创新驱动与金融支持的区域协同发展情况。研究发现,中国技术创新与金融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互动效应,但中国创新驱动与金融支持的区域协同发展程度较低,且不同金融产业支持与创新驱动的协同程度存在差异。此外,创新驱动与金融支持的区域协同发展程度还会受到研发投入、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但并不显著。因此,为了促进金融支持与创新驱动的区域协同发展作用,中国应加快金融新业态发展,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技术创新提供多样化直接融资渠道;促进产学研合作,大力扶持科技含量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适当的外资政策,引导外资进入高技术产业;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万众创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亚军  
基于2009—2022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改进距离协同模型,全方位测度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水平,并就其动态演化和收敛性特征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四大地区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其中东部地区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势头最强,中部、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增幅最小;各省份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水平均表现出稳步上升态势,但存在明显差异;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且呈现出波浪式特点;全国及四大地区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水平均具有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现象。基于此,提出完善“双链协同”服务体系、打造资源要素共享平台、建立区域利益联结机制的政策建议,希冀为推动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提供新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素梅  黄衍枝  
基于协同学的序参量原理和役使原理,构建京津冀区域金融结构-技术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利用1995—2015年京津冀区域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的面板数据,对京津冀区域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5年京津冀区域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子系统向有序发展演化,有序度呈上升趋势;技术创新子系统与间接金融子系统的协同度高于其与直接金融子系统的有序度。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