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7)
2023(5260)
2022(4361)
2021(3889)
2020(3156)
2019(7041)
2018(6862)
2017(12772)
2016(6795)
2015(7726)
2014(7719)
2013(7814)
2012(7804)
2011(7581)
2010(7953)
2009(7542)
2008(7357)
2007(6675)
2006(6394)
2005(5891)
作者
(23165)
(19651)
(19453)
(18618)
(12762)
(9077)
(8645)
(7520)
(7410)
(7096)
(6976)
(6627)
(6478)
(6432)
(6332)
(5973)
(5764)
(5641)
(5634)
(5317)
(5316)
(4824)
(4760)
(4681)
(4455)
(4422)
(4366)
(4044)
(3946)
(3857)
学科
(55285)
经济(55248)
管理(17292)
方法(15513)
地方(15311)
(14137)
数学(13320)
(13318)
数学方法(13175)
地方经济(11813)
(10624)
企业(10624)
中国(10085)
业经(9043)
(7896)
经济学(6870)
环境(6705)
(6244)
(6149)
金融(6148)
理论(6046)
(5999)
(5762)
(5665)
农业(5566)
(5454)
产业(5288)
资源(5191)
(5032)
银行(5011)
机构
大学(119915)
学院(116961)
(57452)
经济(56466)
研究(47652)
管理(40037)
理学(33905)
中国(33661)
理学院(33394)
管理学(32697)
管理学院(32467)
科学(29205)
(25367)
(25166)
(23708)
研究所(23182)
中心(19461)
经济学(19424)
(19360)
财经(19027)
(18476)
(17300)
师范(17145)
(17108)
经济学院(17076)
(16258)
北京(15859)
业大(15793)
农业(15150)
科学院(15049)
基金
项目(73064)
科学(57729)
基金(54287)
研究(51265)
(47944)
国家(47614)
科学基金(39846)
社会(34932)
社会科(33109)
社会科学(33100)
基金项目(27887)
(27670)
自然(24765)
自然科(24160)
自然科学(24151)
自然科学基金(23726)
(23353)
教育(22976)
资助(22372)
编号(18604)
重点(17242)
(17114)
成果(16322)
(16160)
国家社会(15216)
(14419)
发展(13955)
课题(13819)
教育部(13813)
(13761)
期刊
(72463)
经济(72463)
研究(39729)
中国(21431)
学报(20414)
科学(18850)
(17677)
(17011)
管理(16332)
大学(14811)
学学(14037)
经济研究(12622)
农业(11826)
财经(10694)
技术(9712)
(9667)
金融(9667)
教育(9447)
(9403)
问题(9116)
业经(8641)
技术经济(7604)
统计(7349)
世界(7046)
(6546)
国际(6120)
(6080)
经济问题(5792)
(5710)
决策(5672)
共检索到185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虎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演化经济学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由于缺少统一的基础性分析框架、对关键性概念的不同理解,演化经济学总体上仍处于一种无序态。要避免这种无序态,演化经济学须在层级区分、层级融合与核心理论构建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演化经济学的方法论决定了这种整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有赖于演化经济学本身的发展,还依赖于其他相关学科的进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黎贵才  王碧英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演化经济学具有相同的研究传统,都强调用历史和演化的观点来分析经济问题,都强调技术进步在制度变迁中的意义,但两者的制度演化观有着本质区别。前者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意义,并认为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后者强调创造性的个人"心智"在制度变迁中的源泉作用,并强调演化的无目的性、无方向性和多样性。因此前者贯彻的是唯物哲学观,后者渗透的是唯心观。霍奇逊的演化标准从侧面印证现代演化论者决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凯南  
演化博弈和演化经济学是当前两种比较流行的经济学理论,但是,两者之间的学理关系却一直比较模糊,甚至常常被曲解,经济学家也很少深入阐释两种理论的关系。本文首次较为系统地梳理两种理论的基本分析结构及其发展,尝试考察两种理论存在的互补性和差异性,揭示演化博弈在演化分析中的作用和局限,进一步展望两种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墉  吕康银  
区域无序竞争主要表现在重复建设、产业同质化、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等方面。区域无序竞争有其必然的经济学原因: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支撑、区域划分标准不一、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背离、区域政府的非理性竞争、区域保护主义严重、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必然趋势。区域无序竞争有深刻的文化根源,文化强国战略强调人的身心和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鼓励人追求心灵安详,舍弃追求物欲的你争我斗,这为探究区域无序竞争的文化成因提供了独特视角:达尔文进化论的误读、"更高、更快、更强"理念的误区、企业家与有限责任公司的不足、教育在区域经济伦理中的缺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梅英  蔡玉莲  
演化经济学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框架,跨越了主流经济学理性人、最优、均衡的藩篱,提出历史演化、满意、多样性假说,并借用生物学基因的遗传机制、变异机制、选择机制的运作,为解释经济系统演化过程提供了一个动态变化的研究框架,使经济学面临着更大的革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寄窗  
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自本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马克·韦伯在其《经济与社会》等论著中加以阐扬以来,在正统经济学界并未引起多大注意。这主要由于那时及稍后的经济学家们正致力于微观和静态的理论阐述,而1929年经济大恐慌又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就业问题的研究,无暇考虑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直到六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其《由教育所形成的资本》一文中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后又不断有此类论著发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林  周艳丽  
演化发展经济学创新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从欠发达经济角度,探讨落后国家如何通过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其核心内容是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机制。在范畴上,演化发展经济学的创新概念涵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在技术创新层面,演化发展经济学认为产品创新比过程创新更能推动经济发展,并指出在技术—经济范式转变初期存在技术赶超的两大机会窗口。同时,在技术—经济范式的转变过程中,制度也会经历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毁灭”过程,这为欠发达国家通过制度创新进行赶超提供了机会。演化发展经济学创新思想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赶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但其关于过程创新的论点也存在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邓力军  陈泉顺  
农村宅基地无序状态应引起重视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可见,宅基地管理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的保护、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静  
近年来,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制定并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整合审计的概念逐步被业界所了解,会计师事务所也开始陆续实施整合审计。本文明确了整合审计的内涵,理顺了整合审计产生、发展、演进的脉络,并运用成本效益最大化等经济学原理对整合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原因进行理论探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上市公司审计业务时实施整合审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为整合审计方法的完善与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从本体论的角度,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国民和社会的福利,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福利或生活水平问题。相应地,实现这一目的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在既定的资源情况下如何最大化使用问题,即新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在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增加财富或资源的问题,即古典经济学关心的国民财富如何增长的问题。显然,由于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需求是不同的,从而实现福利增进的途径是不同的,这导致了经济学主流取向的演变;另外,研究人类福利的经济学必然涉及到社会公平和使用效率之间关系的问题,因而现代主流经济学将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冠强  
分析了国内学术期刊光盘版的发展及其在出版、收藏和利用方面的无序状况 ,提出了相应的整合措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虎涛  
演化经济学在系统处理方法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主张,一种是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导向的演化建模分析方法,而另一种则强调多层级本体论和涌现观,并对复杂系统建模持抵制态度,尽管在反对主流经济学微观还原论这一点上两者取得了一致,但建立在相似性理论基础上的复杂系统建模更适合对复杂性存在的描述,而强调比较的、历史的和阐释的多层级本体论和涌现观的系统分析方法则更接近经验事实。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金祥  
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可持续发展决定了系统演化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经济学并不只是静态的理论和学科,而是经济认识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和经济知识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自组织演化系统。经济学的发展演化受当代系统论揭示出的自组织动力学原理支配,具有系统的社会目的性和内在目的性、确定性、随机性"四维一体"的动力机制。具体表现为:社会经济需求对经济学系统的选择、指引与调控,经济学系统为稳定存在与发展而寻求的系统优化目标,经济学系统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以及经济学系统演化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关键作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霞  罗晰文  
消费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早期的消费思想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本文在对大量文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消费思想,概述古典时期在消费行为影响因素、消费与生产关系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对古典经济学的消费思想进行简要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